首页 / 正文

八、关于《京华烟云》①

①此为作者1940年9月4日写给郁达夫的信。

达夫兄:得亢德手札,知吾兄允就所请,肯将弟所著小说译成中文,于弟可无憾矣,计此书自去年三月计划,历五阅月,至八月八日起稿,今年八月八日完篇。纪念全国在前线为国牺牲之勇男儿,非无所为而作也。诚以论著入人之深,不如小说。今日西文宣传,外国记者撰述至多,以书而论,不下十余种。而其足使读者惊魂动魄,影响深入者绝鲜。盖欲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超事理,发情感,非借道小说不可。况公开宣传,即失宣传效用,明者所易察。弟客居海外,岂真有闲情谈说才子佳人故事,以消磨岁月耶?但欲使读者因爱佳人之才,必窥其究意,始于大战收场不忍卒读耳。故卷一叙庚子至辛亥,卷二叙辛亥至新潮,专述姚家二姐妹,曾家三妯娌,外亲内戚,家庭之琐碎,及时代之变迁。卷三乃借牛曾二家结怨,写成走私汉奸及缉私锄奸之斗争,重心转入政治,而归结于大战。由是旧派节妇孙曼娘反成抗日精神之中心,牛家叛徒黛云出而为锄奸杀兄之领袖。至陈三环儿黛云之入游击队,阿通肖夫之从戎,阿梅之受辱,素云之悔过不甘为汉奸,为日人所杀,曼娘之惨死乡下,木兰之逃难,遂入开战初半年范围。廿七年元旦,木兰陪夫挈女,在四十万难民之旋律中,载满一小车孤儿向天台山进发。适遇开赴前方军队,万民欢呼之声,如裂帛,如洪涛,排山倒海而来,军士唱着"还我河山"之歌,——河山响应,动天地而泣鬼神,易惨戚为悲壮。木兰亦心动神移。此时由朱门闺秀转入山居贤妇之木兰,又一转而置身大众入无我相境界矣。天台山和尚送木兰至外门,远眺木兰全家入难民队中,渐行渐远,至不可复辨,木知所终而止。故其父以坐禅得无我,木兰乃于人群接触中得之,此书中女主人翁姚木兰精神态度转变之经过也。弟既无暇自译,所以必求兄弟译者以此。非敢以无聊因缘,污吾兄笔砚。大约以书中人物悲欢离合为经,以时代荡漾为纬。举凡风尚之变易,潮流之起伏,老袁之阴谋,张勋之复辟,安福之造孽,张宗昌之粗犷,五四、五卅之学生运动,三一八之惨案,语丝现代之笔战,至国民党之崛起,青年之左倾,华北之走私,大战之来临,皆借书中人物事迹以安插之。其中若宋庆龄、傅增湘、林琴南、齐白石、辜鸿铭、王克敏,及文学革命领袖出入穿插,或藏或显,待人推敲。至故事自身以姚木兰、姚莫愁二姐妹为主人翁。木兰嫁入曾家,曾家三媳妇,曼娘古,木兰新,素云迷醉租界繁华,适成今日中国社会之断片。重要人物约八九十,丫头亦十来个。大约以红楼人物拟之,木兰似湘云(而加入陈芸之雅素)莫愁似宝钗,红玉似黛玉,桂姐似凤姐而无凤姐之贪辣,迪人似薛蟠,珊瑚似李纫,宝芬似宝琴,雪蕊似鸳鸯,紫薇似紫鹃,暗香似香菱,喜儿似傻大娘,李姨妈似赵姨娘,阿非则远胜宝玉。孙曼娘为特出人物,不可比拟。至曾文伯(儒),姚思安(道),钱太太(耶),及新派人物孔立夫(科学家),陈三(革命),黛云(女革命),素云("白面女王"),莺莺(天津红妓女),巴固(留英新诗人),则远出红楼人物范围,无从譬方。以私意观之,木兰、莫愁、曼娘、立夫、姚思安(木兰父,百万富翁,药店茶号主人)、陈妈、华大嫂为第一流人物。孙亚、红玉、阿非、暗香、宝芬、桂姐、珊瑚、曾夫人、锦罗、雪蕊、紫薇、银屏次之。他若素云之势利,环玉之贪污,雅琴之懦弱,莺莺之无耻,马祖婆(牛太太)之专横,姚太太(木兰母)之顽固,不足论矣。以全书结构而言,木兰、莫愁、立夫、姚思安,为主中之主。孙亚、襟亚、曼娘、暗香、红玉、阿非、迪人、银屏为主中之宾。牛黛云、牛素云、曾夫人、钱桂姐、童宝芬,为宾中之主。珊瑚、莺莺、锦罗、雪蕊、紫薇、环儿、陈三、陈妈、华大嫂又为宾中之宾。地理背景以北京为主,苏杭为宾。以逃难起,以逃难终。全书以道家精神贯串之,故以庄周哲学为笼络,引齐物论"梦饮酒者,日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旦暮遇之也"为格言。

Thosewhodreamofthebanquetwaketolamenta-tionandsorrow.Thosewhodreamoflamentationandsorrowwaketojointhehunt……Thisisaparadox.Tomorrowasagemayarisetoexplainit;butthattomorrowwillnotbeuntiltenthousandgenerationshavegoneby.Yetyoumaymeethimanydayjustaroundthecorner.书长三十六万言,凡四十五回,分上中下三卷。书名Mo-mentinPeking,似可译为《瞬息京华》,唯吾兄裁之。①

①郁达夫终于未能将此书译出。现有郁达夫之子郁飞译本等。通行译此书名为《京华烟云》。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六·第一百一十九·职官六·脱脱
  卷一百·列传第三十·脱脱
  卷四百五十七 元祐六年(辛未,1091)·李焘
  卷一百六 天聖六年(戊辰,1028)·李焘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卷之四百九十六·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四十五·佚名
  九四四 谕第二分全书校缮完竣总校王燕绪等着加恩授职·佚名
  侯景传(附王伟传)·姚思廉
  宋献公宇文震传·令狐德棻
  卷之八  平夏錄(明)鄧士龍 輯·邓士龙
  一·钱穆
  60.萧曹两相国·林汉达
  卷上·姚士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全史宫词卷五 秦·史梦兰

    秦,庄襄王名楚,秦孝文王子。其先柏翳佐舜有功,赐姓嬴。后非子封秦,秦仲始大。庄襄灭周,三年死,子政继位,是为始皇帝。始皇帝实姓吕氏,在位二十五年,并吞天下称帝。又十二年崩,子二世皇帝胡亥立,三年为赵高所杀,立子婴为王,四十九日

  • 元眀事类钞卷六·姚之骃

    政术门【一】法制行中书省 元史世祖混一天下立行中书省十一曰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不立兆域 元史诸帝皆起辇谷李日华集元人起辇不立兆域无丘垄隧道用木刳中两片合之金皮束固髹漆重重至

  • 卷三十五·叶盛

    ●水东日记卷三十五中堂事记纪行录元重建羊太傅碑○中堂事记纪行录往年在京师读周伯温近光集,颇知胜国时北出道里风土之详。近见张耀卿参议纪行、王学士仲谋中堂事记,皆吾徒今日所不可不知者。纪行

  • ◎长沙悼黄记·李定夷

    湘省各界全体,假省教育会追悼黄克强先生。军警荷枪林立,气象极为森严。是日晴曦朗畅,观者极多。省教育会在提署后面之又一村内,汤芗铭在湘,自作威福,因恐有人暗杀,遂将又一村塞断,圈入防御线内。平民有两年之久,未尝至又一村一

  • 第二卷 路 电 航 邮·缪荃孙

    铁 路中国铁路,以沪淞为最先。光绪二年五月中旬开车,其年九月政府收买,次年十一月拆除。沈葆桢等奏买回上海铁路折(光绪二年)为上海铁路会议买断谨陈办理情形事。窃查本年春间,上海英商于租地擅筑铁路,行驰火轮车,直达吴淞,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四 宗室传四·纪昀

    宗室传唐 【四】○唐四高宗诸子中宗诸子睿宗诸子△高宗诸子高宗诸子燕王忠 泽王上金 许王素节【璆】孝敬皇帝宏 章怀太子贤【守礼 承宏承寀】高宗八子后宫刘生忠郑生孝杨生上金萧淑妃生素节武后生宏贤中宗皇帝睿

  • 苏伯衡传·张廷玉

    苏伯衡,字平中,金华人,宋朝门下侍郎苏辙的后裔。父亲苏友龙,受业于许谦,做过肖山县令。伯衡机敏无双,博览群书,古文写得好,元末为本乡贡生。太祖设礼贤馆,伯贤应召。太祖称帝之前三年,任命他为国子监学录,后任学正。由于他人的举

  • 卷六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大清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会典卷六十五兵部职方清吏司关禁凡边关出入禁令以印票达行旅旗人由都统扎萨克蒙古由理藩院伐木烧炭工人由工部商贩民人由该管官各咨部给票出口征戍屯种之

  • 一切经音义卷第七十八·唐慧琳

       翻经沙门慧琳撰  音经律异相五十卷  从第一卷尽第二十二卷。  经律异相第一卷  摭采(上征亦反捡也经作撄非也)。  抟食(假栾反手抟食也说文从手经文从专作揣非也)。  栏楯(下唇准反汉书音义云楯亦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六·念常

      东汉。  (丙子) 章帝炟改建初(一名坦。明帝第五子。十九即位。戊子正月崩于章德殿。寿三十一。葬敬陵)治十三年。  (庚辰) 帝命郑玄等诸生作白虎通。  (甲申) 改元和(徐州刺史王景上。金人颂美。先帝致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五卷·佚名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第十五卷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六法品第七之一 时舍利子复告众言。具寿当知。佛于六法自善通达现等觉已。为诸弟子宣说开示。我等今应和合结集。佛灭度后勿有乖诤。当令随顺梵

  • 卷第六十(善诵毗尼序卷上)·佚名

    十诵律卷第六十(善诵毗尼序卷上)东晋罽宾三藏卑摩罗叉续译五百比丘结集三藏法品第一佛婆伽婆。在拘尸城娑罗双树间力士住处般涅槃。拘尸诸力士供养佛身。是时长老摩诃迦叶。将五百比丘。从波婆城。欲到拘尸城。二城中

  • 应许之地·雷马克

    1940年代的纽约,有一群因德国纳粹迫害而逃离欧洲的人。他们侥幸躲过追捕,途径流亡者的“苦路”,历经种种磨难,九死一生,来到“应许之地”美国开始新的生活。但恐惧的阴影挥之不去,曾经对未来的憧憬又仿佛是徒劳的希冀。主人

  • 红岩·罗广斌

    长篇小说。罗广斌、杨益言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出版。小说以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里革命者的斗争事迹为素材。两位作者都是这场斗争的亲身经历者。解放战争后期,中共重庆市委出版地下《挺进报》,传布解放军节节胜

  • 阿毗昙甘露味论·佚名

    尊者瞿沙造 曹魏代译失三藏名。布施持戒品第一。界道品第二。住食生品第三。业品第四。阴持入品第五(持即界也)。行品第六。因缘种品第七。净根品第八。结使禅智品第九。三十七无漏人品第十。智品第十一。禅定品第十二

  • 三宝感应要略录·非浊

    辽非浊集。三卷。约成书于辽重熙元年至清宁九年(1032—1063)间。是一部佛教感应故事集。分“佛宝”、“法宝”、“僧宝”三聚(即三篇),共收录佛像、经典、菩萨三方面的感应故事一百六十四则。其中“佛宝”篇五十则,“

  • 佛说楞伽经禅门悉谈章·佚名

    佛教典籍。定慧译(撰?)。一卷。由序言及八段韵文组成。序言称:菩提达摩自南天竺携《楞伽经》至东都,求那跋陀罗译出,其经“文字浩瀚、意义难知。和尚慈悲,广济郡(群)品,通经问道,识揽悬(玄)宗。穷达本原,皆蒙指受。又

  •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水鉴慧海

    清 慧海说,原澄,原上等编。卷一 上堂 卷二 行状 传 卷三 记 尺牍 象赞 杂著 杂偈 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