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隱晉書卷十

  方技傳  陳訓

  甘卓為揚威將軍、歷陽內使。陳訓私語人曰。甘公頭低視仰。目中有赤脈。當厄于兵。勿與將可也。果為王敦所害。御覽三百六十六。

  戴洋

  戴洋病亡。天神使為酒藏吏。授符持幡麾。將上蓬萊諸山。五日更生。御覽三百四十一。

  丹陽太守王導問洋得病七年。洋曰。君侯命在申。為土地之主。而于申上冶。火光照天。此為金火相爍。水火相炒。以故相害。導呼冶令弈遜使啟鎮東徙。今東冶是也。世說注八。

  毛寶據邾。城陷。寶屍沈江不出。戴洋移告河伯諸神。使出寶屍。十餘日乃出。類聚五十二。 御覽五百九十七。

  韓友

  韓友字景先。廬江舒人也。善卜占。行京費、厭勝之術。龍舒長鄧子林婦病積年。垂死。醫巫皆息。友為筮之。使畫作野豬象。著臥處屏風上。一宿覺佳。于是遂差。舒縣廷掾王睦卒。病死已復呼魄。家人就友卜。令以丹書板作日月。置尸頭前。又臥以虎皮馬障泥。登時大愈。此節亦見御覽三百五十九。劉世則女病鬼魅積年。巫為祈禱。伐空冢故城間。得鼉數十。猶不差。友筮之。令作布囊。女發時。張囊著窗牖間。友閉戶作氣。若有所驅逐。斯須之間。囊大脹如沓蔥葉。因便敗。女仍大發。友乃更作皮囊二枚沓張之。施如前。囊復脹滿。因急縛囊口。懸著樹間。二十許日漸消。下開視。有一二斤毛。狀如狐毛。女遂大差。御覽七百二十七。

  淳于智

  淳于智字叔平。濟北人也。性沈深有思義。少為諸生。善易。高平劉柔夜臥。鼠嚙其左手中指。意甚惡之。以問智。智筮之曰。鼠本欲殺君而不能。當相為使之反死。乃以朱書其手腕橫文後三寸為田字辟方一寸二分。使夜露手以臥。明旦有一大鼠伏死手前。此節亦見御覽三百七十。譙國夏侯藻母病困。五鼓中出詣智卜。有一狐當門向之嗥喚。藻愁愕。遂馳詣智。智曰。其禍甚急。君速歸。在狐嗥處撫心啼哭。令家人驚怪。大小畢出。一人不出。啼哭勿休。然後其禍僅可救也。藻如之。母亦扶病而出啼。家人既集。堂屋五間。拉然暴崩。護軍張邵母病篤。智筮之。使西出市沐猴。繫之母臂。令傍人搥拍。恒使作聲。三日三夜放去。劭從之。其猴出門。即為犬所咋死。母病于此漸差。御覽七百二十七。

  上黨鮑瑗家多喪病貧苦。或謂曰。淳于叔平。神人也。君何不試就卜。知禍所在。瑗性質直。不信卜筮。曰人生有命。豈卜筮所移。會智適來。應思遠謂之曰。君有通靈之思。而但為貴人用。此君寒士。貧苦多屯蹇。可為一卦。智乃為卦。卦成。謂瑗曰。為君安宅者。女子工耶。曰是也。又曰此人已死耶。曰然。智曰此人安宅失宜。既害其身。又令君不利。君舍東北有大桑樹。君可徑至市。入門數十步。當有一人持新馬鞭者。便就請買還。以懸此桑樹。三年當暴得財也。瑗承其言。詣市果得馬鞭。懸之正三年。浚井得錢數十萬。銅〈金截〉古文鐵。雜器。復可二十餘萬。于是家業用展。病者亦愈。一作業用既展。家亦無患。 御覽一百八十。又三百五十九。又七百二十七。事類賦注井略。應詹少多患。淳于智乃為符使佩之。其文曰。惟茲寶錄。降自旻蒼。佩以周旋。萬壽無疆。書鈔。

  步熊

  步熊字叔羆。陽平人。少好卜筮術數。門徒甚盛。學舍側有燒死人。吏疑是熊諸生失火。持諸生急。熊曰。吾已為卜得其人矣。使從道南行。當有一人來。問得火主來者便縛之。吏如熊言。果是耕人。自言草惡難耕。故燒之。忽風起延燒。實不知草中有人。又鄰人兒遠行。或告已死。其父母號哭制服。熊為卜尅日當還。如期果至。御覽七百二十六。

  趙王倫辟熊。熊言倫死不久。不足應。有人告倫。倫遣圍之。熊使諸生著已裘南走。圍者皆奔之。熊密從北道走得脫。御覽六百九十四。

  烈女傳  愍懷太子妃王氏

  愍懷太子妃。王衍女也。類聚十六。

  初。世祖遣才人謝玖給事惠帝。因是有娠。臨娶賈妃。迎玖西宮。遂生愍懷太子。惠帝即位。立為皇太子。為娉王夷甫小女惠風。賈后暴戾日甚。乃表乞免為庶人。送太子妃王氏入金墉城。妃父尚書令王衍見脅。表離婚。妃出金墉城。號哭。感動左右。道路為之悲愴也。御覽百四十九。 臧為皇太孫。詔還妃王氏以母之。稱太孫太妃。

  劉曜、王彌、入洛。盡將諸后妃去。愍懷太子王妃獨拔刀向賊按新書以惠風賜其將喬屬。曰。我司徒公女。皇太子妃。死則死。一作巳。終不為賊婦。賊乃害之。初學記十。 類聚十六。 御覽百四十九。

  王坦之妻

  蘇峻亂。王坦之妻以席自障得免。書鈔。 按稱王隱晉書。

  竇滔妻蘇氏

  竇滔妻蘇氏。善屬文。苻堅時。滔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迴文詩以寄滔。循環宛轉以讀之。詞甚悽切。御覽八百十五。

猜你喜欢
  卷五十三 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班固
  帝纪第七 武成高湛·李百药
  第二十一回 舐犊情深·德龄
  卷之二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一十四·佚名
  第二八○禀同治十二年闰六月初七日一一七○三--四·佚名
  卷三十五·苏辙
  四六六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即速确查王锡侯《字贯》一案失查人员·佚名
  王珍国传·姚思廉
  江淹传·姚思廉
  赵用贤传·张廷玉
  卷三十五·佚名
  卷一百五十四·雍正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肇·唐圭璋

      肇字子开,南丰人,巩之弟。生于庆历七年(1047)。治平四年(1067),举进士。元祐中,官中书舍人。徽宗朝,再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兼侍读。以龙图阁学士提举中太乙宫。崇宁中,安置汀州。大观元年(1107)卒,年六十一。绍兴初,追谥文昭

  • 寇准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寇准(961—1023)字平仲,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累迁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东铨。为官敢直言。景德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反对王钦若等南迁主张,力主抵抗辽军进攻,促使真宗往

  • 卷七十五 前凉録六·崔鸿

    张肃 张肃寔之叔父也为建威将军西海太守刘曜逼长安肃闻京师危迫请为先锋入援寔以肃年老弗许肃曰狐死首丘心不忘本锺仪在晋楚弁南音肃受晋宠剖符列位羯逆滔天朝廷倾覆肃晏安方裔难至不奋何以为

  • 第二十九回 贪功得祸郦生就烹 数罪陈言汉王中箭·蔡东藩

      却说楚大司马曹咎,与塞王司马欣,统是项王故人,始终倚任。咎与欣尝有德项梁,事见十二回。项王且封咎为海春侯,叫他坚守成皋,原是特别重委,再派司马欣为助,总道是万稳万当,可无他虞。曹咎也依命守着,不欲轻动。偏汉兵屡来挑

  • 涌幢小品卷之十二·朱国祯

    兵制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木为兵。蚩尤以铜、铁为兵。挥于作弓。夷牟作矢。汤筑五库藏五兵。秦孝公以战获首功多寡授爵。秦二世发闾左民戍边。汉惠帝令戍卒岁更。武帝置八校尉、五属国。宣帝募佽飞射士。初置屯卫、屯

  •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佚名

    七二四 谕着一体饬查演戏剧本并传谕伊龄阿全德留心查察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十一日奉上谕:前令各省将违碍字句之书籍实力查缴,解京销毁。现据各省督抚等陆续解到者甚多。因思演戏曲本内,亦未必无

  •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周作人

    在旧笔记稿本中,找到一篇小文章,题曰“丁巳旧诗”,是关于那时的事情的,现在便抄录在这里:“偶然整理二十年前故纸,于堆中得一纸片,写七言绝句二首云:落花时节无多日,遥望南天有泪痕,槐茧未成秋叶老,闲繙土偶坐黄昏。(其二。)末署曰

  • 郑绍叔传·姚思廉

    郑绍叔字仲明,荥陽开封人,世代居住在寿陽。祖父郑琨,为宋高平太守。郑绍叔幼年丧父,家境贫困。二十多岁时,任安丰令,治理该县显示出才能,名声也好。该州召补主簿,转治中从事史。当时刺史萧诞因为弟弟萧谌被诛,台遣收兵突然来到

  • 耶律孟简传·脱脱

    耶律孟简,字复易,于越屋质之五世孙。父刘家奴,官至节度使。孟简生性聪慧。六岁,父亲在早晨出猎,让他赋《晓天星月诗》,孟简应声做成,父亲十分惊奇。成年后,擅长做文。大康初(1075),枢密使耶律乙辛因为奸诈阴险窃夺权柄,被出为中

  • 卷十二·朱朝瑛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略记卷十二  明 朱朝瑛 撰哀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楚子陈侯随侯许男围蔡蔡人男女以辨楚使疆於江汝之间是楚欲迁蔡而蔡实未迁也故书围而已胡氏以为书围而称爵者恕楚之辞非也楚之书爵非予之也所

  •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二十    宋 吕大圭 撰哀公  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二年】或问蒯瞆何以称世子曰左氏序蒯瞆之事曰蒯瞆欲杀夫人夫人啼而走刘原父以为安有此事葢蒯聩闻野人之歌其心慙焉则以谓夫人

  • 春秋经解自序·孙觉

    春秋者鲁国之史孔子老而后成之书也孔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又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删诗书定礼乐在于反鲁之年而赞易在于五十之后也春秋止于获麟而孔子没于获麟之后二嵗耳是孔子于未没之前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八十五·澄观

    第二末会疏。今初夫圆满教海下。此文有二。先标。后故非顿下释。前标有三对。今疏释有二。一出三对之由。二明该罗等义。今初。若无顿证法界。岂显此经圆妙。若无善财渐进众生如何趣入。若无本会佛为其主。何有末会皆

  • 释氏要览序·道诚

    功德主仙林住山坛主愚极宣德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上轻车都尉崔(育林) 撰昔我佛。妙正三身。圆成四智。不泥洹而自证。运沤和以度人。敷显万法。指真实际。导诲群性。了根本空。设三昧之门。严具足之相。尽有为之执。归

  • 卷第四·智旭

    灵峰藕益大师选定净土十要卷第四 述曰。列次净土十要。以教经居初。以行经居次二次三。皆尊经以明道也。若夫作论通经阐扬净土。则当以天台智者大师十疑论奉为頍弁。厥义有三。一。智者乃释迦后身人。是大圣故。二。

  • 测圆海镜分类释术·顾应祥

    十卷。明顾应祥撰。顾应祥字箬溪,吴兴人。明嘉靖间巡抚云南,迁刑部尚书。嘉靖二十九年(1550)著《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十卷,有自序并题:“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吴兴顾应祥释术。”另著有《弧矢算术》一卷(1552),《测圆算术》四

  • 丁卯诗集·许浑

    又名《许用晦文集》。诗别集。唐许浑(字用晦,有别墅在润州丁卯桥)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丁卯集》二卷,《直斋书录解题》亦作二卷,但云“蜀本又有拾遗二卷”。今传《丁卯集》二卷,凡七言一卷、五言一卷,收诗三百余篇

  • 大方广如来藏经·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系佛为金刚慧菩萨等,以密房、稻麦、贫人等种种譬喻讲说一切有情所具之如来藏。本经原属显教经典,然由于系密教第六祖不空三藏所译,故历来多收于秘密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