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隱晉書卷十一

  王敦沈充。

  王敦字處仲。文選讓中書令表注。

  中宗時為大將軍。同上。

  謀逆。同上。

  肅祖以為丞相不受。同上。

  王敦枉害刁協。及敦病。白日見協乘軺車從吏騶詣敦。而仰頭瞋目。御覽三百六十六。

  沈充敗于吳興。吳興人吳儒。充之將也。充亡失道。誤入儒家。儒內充重壁。因笑謂充曰。三千戶侯也。充曰。封侯不足貪也。爾大義全我。我宗族必厚報汝。若必殺我。汝族滅矣。儒遂殺之。充子勁字世堅。即潛報仇。族滅吳氏。御覽四百八十一。

  桓溫孟嘉。

  桓溫父被害之時。溫年十五。枕戈泣血欲報仇。經年方知。乃提刀直進。手刃仇人。由是名重當時。御覽四百八十一。溫為大司馬。王珣與謝玄俱被辟。桓溫曰。謝掾必擁麾杖節。王掾當作黑頭公。未易才也。御覽三百六十四。

  桓溫性儉。每讌唯下匕奠拌菜果而已。御覽九百七十六。

  孟嘉為桓溫參軍。九月溫遊龍山。僚屬畢集。風吹嘉帽落不覺。如廁。孫盛時在坐。溫授紙筆命嘲之。著嘉坐處。嘉還見之。笑請紙作答。了不容思。事類賦注秋。

  桓玄

  義軍起。桓玄問眾曰。朕其敗乎。賈靖之對曰。神怒民怨。臣實憂懼。玄曰。神何為怒。民何為怨。對曰。殺晉宗廟飄零落薄無所。祭之不及祖先。此其所以怒也。玄曰。卿何不諫。將曰。輦轂諸君。皆以為堯舜之世。臣何敢諫。御覽七百七十四。

  祖約

  祖約為豫州刺史。胡騎至攻城。大戰。其日西風。兵火俱攻。賊以繩係鐵鉤擿挽城樓。樓柱拔壞。又作鐵鉤〈扌屬〉城登梯。得上所挽樓。城北角行牆三十步壞。約始大怖。使戴洋呼孫叔敖、伍子胥、卿若使胡奴得城。當持白酒寸脯著卿前。急令轉風卻賊。當上肥牛。日中後風轉下。晡賊退。亦不知風偶自轉。抑為能感動。御覽三百十八。

  祖約為豫州刺史。府中地忽赤如丹。約竟敗見殺。御覽八百八十。 占經四。

  蘇峻

  蘇峻字子高。長廣掖人。少有才學。仕郡主簿。舉孝廉。值中原亂。招合流舊三千餘家。結壘本縣。宣示王化。收葬枯骨。遠近感其恩義。咸共宗焉。世說注四。

  討王敦有功。封公。遷歷陽太守。峻外營將表曰鼓自鳴。峻自斫鼓曰。我鄉里時。有此則空城。有頃詔書徵峻。峻曰。臺下云我反。反豈得活耶。我寧山頭望廷尉。不能廷尉望山頭。乃作亂。同上。

  劉淵

  劉淵殘虐。所在城邑無不傾敗。流離死散。殆無孑遺。御覽四百九十二。

  石勒

  石勒鄉里所居原上地中。石生。日長。類鐵之象。御覽五十一。

  石勒時。有謠云。一杯食。有兩匙。石勒死。人不知。御覽七百六十。

  石虎

  石季龍死。朝廷欲遂蕩平關河。文選永平十一年策秀才文注。

  慕容皝

  慕容皝田于南鄙。見父老曰此非獵所。言卒不見。既明日。又出。見白兔。馳射之。墜馬於石即死。御覽九百七。

  苻生

  苻生常使太醫令程延合安胎藥。問人參好惡。并藥分多少。延曰。雖小小不具。自可堪用。生以為譏己。遂斬之。御覽九百八十四。

  苻堅

  慕容沖進逼。苻堅送一領錦袍遺沖。詔古者交兵。使在其間。今送一袍。以明本懷。御覽六百九十三。

  苻丕

  慕容垂攻苻丕。丕在鄴。糧竭。馬無草。但削松木而食之。御覽九百五十三。

  赫連勃勃

  赫連勃勃性工巧。然殘忍刻暴。乃蒸土築城。錐入一寸即殺作者。錐若不入。即殺行錐者。而并築之。御覽七百六十四。

  補遺

  程咸

  程咸字延休、書鈔引作延祚魏郡武安人也。其母夜夢白頭公授之以藥曰。服此當生貴子也。生咸。好學有才。為鍾毓主記。毓弟會問有可與語吏否。毓乃稱咸。御覽三百六十一。又九百八十四。

  太始十年詔曰。黃門郎程咸、博學洽通。文藻清敏。其以為散騎常侍。書鈔。

  王隨

  咸康元年。督護王隨領三千人討寧州賊。三角皆裂。軍人惡之。隨曰。裂者破也。當破賊而不得土地也。到西平郡界。兩道討賊。賊守馬羨奔走。民皆歸降。御覽三百二十九。

  趙孟

  趙孟字長舒。入補尚書都官令史。善于清談。有國士之風。其面有疵黯。諸事不決。皆言當問疵面也。同上三百六十五。 書鈔。引闕趙字。

  傅勖

  尚書令傅勖久羸瘦。上令大官給乳酪。同上三百八十六。

  摯瞻

  王敦參軍摯瞻見敦以故壞裘賜老外部都督。曰此裘雖故。不宜與小吏。敦曰何故。瞻曰。上服賜下。貂蟬亦可賜下乎。同上六百九十四。

  車永

  車永為廣州刺史。永子溢多使工作象牙細簟。工患及之。乃共舉出永。同上七百八。

  劉子篤

  潁川、襄城、二郡班宣相會。累欲作樂。謂角抵戲。襄城太守責功曹劉子篤曰。卿郡人不如潁川人相撲。篤曰。相撲下技。不足以別兩國優劣。請使二郡更論經國大理。人物得失。同上七百五十五。

  諸葛厷

  諸葛厷字茂遠。琅邪人。魏雍州刺史緒之子。有逸才。仕至司空主簿。世說注三。

  楊朗

  楊朗有器識才量。善能當世。仕至雍州刺史。世說注四。

  李苾

  李苾字升平。為功曹。除吏部令史。用法平整。書鈔。

  戴熾

  譙郡太守李詮稱散吏戴熾。當盡州席坐。後竟為治中。同上。

  梁益

  梁益為太子中庶子。才行優著。同上。

  劉恢

  劉恢字長升。為尚書左丞。正色在朝。三臺清肅。出兼中丞。初學記十一。

  任熙

  任熙字伯遠。立德邈然。徵拜給事中。初學記十二。

  盧播

  盧播詐論功。免為庶人。徙北平。文選關中詩注。

  袁瑜

  袁瑜字世都。同上謝平原內史表注。

  楊肇

  楊肇碑曰肇字秀初。滎陽人。封東武伯。薨謚曰戴。六臣文選楊荊州誄注。

  甄彬

  甄彬奏曰。不宜違人之素志。文選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表注。

  馬敦

  贈馬敦詔曰。今追贈牙門將軍印綬。祠以少牢。文選馬汧督誄注。

  張劭張承孫。

  張承孫劭。晉中護軍。與舅楊駿俱被誅。三國志注十一。 按裴稱晉書皆隱所撰。

  張殷張緝孫。

  張緝孫殷、晉永興中為梁州刺史。三國志注十五。

  張揖

  魏太和六年。博士河間張揖上古今字詁。其巾部曰。紙今帋也。其字從巾。古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絹數重沓即名幡。紙字從系。此形聲也。漢和帝元興中。中常侍蔡倫以故布擣剉作紙。故字從巾。是其聲雖同。系巾為殊。不得言古之紙為今紙。御覽六百五。初學記二十一。

  常時常林子。

  諸葛誕反。大將軍東征。時坐稱疾。為司馬文王所法。三國志注二十三。

  附錄此條不知所附。

  詔曰。今之尚書令。皆古之百揆之任也。文選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注。 附錄此條不知所附。

  詔曰。今之尚書令。皆古之百揆之任也。文選齊竟陵文宣王行狀注。

猜你喜欢
  卷五 英宗·王夫之
  皇绩开国方略巻首·阿桂
  ●江阴城守纪序·韩菼
  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九七五 军机处为遵旨换回《通鉴纲目续编》事致苏州织造札文·佚名
  一七三 打油诗·周作人
  第八章 由疑惧到认罪 六 小家族起变化·溥仪
  三国史记卷第十二。·金富轼
  卷十二 王刘张李彭卢列传第二·范晔
  耶律重元传·脱脱
  《明史》简介·张廷玉
  楚宣王问群臣曰·佚名
  隋纪五 炀皇帝上之下大业四年(戊辰、608)·司马光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第十二章 六万大山去来·李宗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二目録【起四十五字至四十六字】好事近王益宋祁郑獬张先苏轼秦观李豸李之仪赵令畤曾肇周紫芝谢逸曹组陈克吕渭老蒋子云赵师侠张纲

  • 卷二百七十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三荠类五言古荠菜          【宋】陆 游舍东种早韭生计如庾郎舍西种小果戏学蚕丛乡惟荠天所赐青青被陵冈珍美屏盐酪耿介凌雪霜采撷无阙日烹饪有秘方候火地炉暖加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五)·陈寅恪

    初学集贰拾下东山诗集叁&ldquo;元日杂题长句八首&rdquo;其一略云: 北阙千官咸拜手,东除上宰独扬言。(自注:&ldquo;上待元辅以师臣之礼。&rdquo;)朝罢开颜定相贺,年年虏退有殊恩。 寅恪案:牧斋赋长句八首,此首乃开宗明义第壹章

  • ●海东逸史卷十四·佚名

    忠义一董志宁字幼安,鄞县人;岁贡生,以名节自励。乙酉六月,北兵入浙,志宁与同里诸生陆宇■〈火鼎〉、张梦锡、华夏、王家勤、毛聚奎遍谒搢绅,劝以举义,皆笑以为狂;独刑部员外郎钱肃乐是之,顾其事莫能集。闰六月八日,余姚兵起。明

  • 雍正实录卷之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六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六十七 【起癸卯唐代宗广德元年止癸亥唐德宗建中四年】 凡二十一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唐自肃宗瓜分河北故地付授叛将大历建中之际乱人乘之遂效战国肱脾相依以土地传子孙谓之藩

  •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起武成三年尽同光四年春】(宋)勾延 庆撰三年大梁遣使通聘书曰夫唐虞致治遵禅让之明文汤武开基允神人之至愿必有神器是膺皇图况古今迭代之期英豪兴隆之数莫不上开天命下顺人心启王覇之宏机为子孙之大计咸遵轨辙并载简

  • 古镜新记二·胡兰成

    古镜新记二我乡下招魂是小孩遭逢邪祟,受惊得病了,一人前导,手执扫帚畚箕,又记得好像是米筛,上覆一块布,一人跟在後头,出去到那失落魂魄的地方,前导的人喊:某人啊,回来嗄跟在後头的人即答应:噢,回来了如此叫声应声引回到家里,把

  • 十国春秋卷四十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后蜀一髙祖本纪髙祖姓孟名知祥字保邢州龙冈人也以唐咸通十五年四月二十一日诞生时火光照室隣里多异之有僧见而抚曰此武台山灵也弱冠补太原卫指挥使【一云始为郡卫史】知祥温厚知书勇于乐善当唐末叔父迁

  • 武承嗣传·刘昫

    武承嗣,是荆州都督武士..的孙子、则天皇后兄长的儿子。起初,武士..娶相里氏为妻,生了武元庆、武元爽两个儿子。后来又娶了杨氏,生了三个女儿:长女嫁给越王府的功曹贺兰越石,次女是武则天,幼女嫁给郭氏。武士..死后,他兄长的儿

  • 袁忠彻传·张廷玉

    袁忠彻,字静思,袁珙之子。自幼承传其父相面之术。随父亲进见燕王朱棣,王宴请北平诸文武,令忠彻给他们相面。忠彻说都督宋忠,面方耳大,身短气浮;布政使张籨,面方五官小,行步如蛇;都指挥谢贵,臃肿早肥而气短;都督耿王献,颧骨插鬓,色如

  • 卷一百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九工部十三闸坝宛平县青龙闸 白石闸广源闸 高梁闸 澄清闸大兴县庆丰上下二闸 平津上下二闸通州溥济上下二闸 通流上下二闸 广利闸临清州会通闸 临清闸 南板闸 新开上闸清平县戴

  • 六、论花与花的布置·林语堂

    花的享受和花的布置似乎是和机缘有点关系的。花的享受和树的享受一样,第一步必须选择某些高贵的花,以它们的地位为标准,同时以某种花与某种情调和环境发生联系。第一是香味,由茉莉那种强烈而显著的香味到紫丁香那种温和的

  • 卷一百二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二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即位改元宋书武帝本纪永初元年六月丁卯设坛南郊即皇帝位柴燎告天策曰皇帝臣?敢用?牡昭告皇天后帝晋帝以卜世告终歴数有归钦若景

  • 叙·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叙住金陵栖霞寺古闽嗣祖沙门大依撰吾宗自大智以下。典模大备。诚所云三代礼乐也。洎南宋后。稍凌夷衰微矣。有明二百余年。岌岌於广陵散熹庙间。诸老先后。高建旗鼓於江东南。嗣而两宗门下。莫不家发丰城之

  • 师友谈记·李廌

    北宋李廌撰。一卷。此书记苏轼、范祖禹及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苏过等人所谈,故曰《师友谈记》。书中可见北宋名人轶事、言论、风采,且大都确实可据,有资料价值。书中称哲宗为“今上”,末记苏轼帅定州事,据此

  • 顾误录·王德晖

    清王德晖、徐沅徽撰。德晖,字晓山。太原人。著有《曲律精华》。沅徵,字惺宇。北京人。于读书出宰之余辑成《顾误》一书。二人素称同调,咸丰元年(1815),相遇京师,各出手稿,互为参校,将二稿合编为《顾误录》。书名取自

  • 毗沙门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