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讯问曾静口供二十四条 五、你曾静真的是可以担当
问曾静:旨意问你,所著逆书《知新录》内云:“敬卿、景叔语言文字推崇过量,把某看做莫大的人物。心心念念,望世变世革,想某乘运起来复三代。”
又云:“仰观三代,天聪明,乾之九五,圣位莫乘。此等语在分上,固不敢当,只是他也不是一时躁率轻妄,信口说大话,抬高师长,确是他心中所见,实实如是”等语。这敬卿、景叔丧心病狂之语言文字,岂人所可当。而云:“不是抬高师长的大话,实实见的如是。”是你自承认担当莫大的人物了。“天聪明,乾位九五”,这话都是你可以承认担当的么?且你如何乘运起来,你须将敢于担当大话的意思,据实一一供出。
曾静供:张熙、廖易,病狂丧心,猥以此等语,推尊弥天重犯,何异弥天重犯盲睛瞎眼,以千古人宗推尊吕留良。虽说话轻重稍有不同,其实皆是一样无知,一样狂妄。揆之于法,不唯万剐莫辞,即问之于心,亦且愧死无地。但当时此话下语未清,大意谓人之知识有浅有深,有大有小,浅不能骤使之深,小不能强扩之大。随所见到,以为大小浅深,如蛙居井底,所见者只井底之地,初不知井之外更有地,遂妄以为天下之地尽在于此,岂知天地间有几多大地宽广,山岳湖海,无穷无尽在。然不到过,亲见过,如何信得过?山鄙无知,何以异是。弥天重犯从前为谣言所惑,亦因生平五十岁人,从未见过满洲,从未见过京师、省城,又未亲目亲耳,晓得皇上道德政教如此经天纬地,所以谣言易惑,直到旧年,捉拿到长沙,见过大人,由是心中遂疑吕留良的说话有不当。复自长沙以抵京城,耳所闻,目所见,与胸中所传闻者,不啻昼夜之相反。及至到京,又身亲皇恩如此之极,心醉圣德如此之至,乃恍然大悟从前之狂悖,该死该剐莫逃,而深信皇上之道隆德盛,直驾千古,而莫敢媲。当时弥天重犯此条,本意说知有大小浅深,必要人见到方信得过,故末后所以敬卿、景叔异日见到,则必不肯说此狂悖之语。至若谓乘运起来,亦是谓如太公之遇文王,伊尹之受汤聘,此即张熙、廖易病狂丧心之意,而言之总之,皆到此处。皇上圣明天纵,天地包容,万万叩首,惟冀哀之怜之矜恤,其无知而已,更有何说分解得。
【译文】
问曾静:皇上旨意问你,你所写的叛逆书籍《知新录》里说:“敬卿、景叔说话和写文章推崇过度,把我看做是多么大的人物了。心中念念希望世局变化,政事革新,想使我顺乘世运而起,恢复唐尧、虞舜、夏禹三代时的盛世。”
又说:“向上观察三代时君王,都是天赋诚信聪明睿智,乾位于九五帝王之尊。其意勉励我顺乘天地圣位。这些话在我身上固然不敢承当,只是他们也不仅仅是一时的躁率轻妄,信口胡讲大话,用来抬举拔高自己的师长,也确实是他们心中的所想,实实在在是这样的”等言语。这敬卿、景叔二人丧心病狂的言语和文字,岂是平常人所可以承当的!并且你说道:“不是抬举拔高师长的大话,实实在在是这样的。”这是你自己承认你是可以担当多么了得的大人物了。“天赋诚信睿智聪明,乾位于九五帝王之尊”,这些话都是你可以承认担当的吗?并且,你将如何顺乘世运而起来?你必须把敢于担当这些大话的意思,据实一一招供出来。
曾静供:张熙、廖易二犯丧心病狂,辱以这些语言推崇尊称我这个弥天重罪的犯人,有什么不同于我盲睛瞎眼,以千古师表的溢美言语推崇尊称吕留良呢!虽然说语言轻重稍有些不同,其实都是一样的无知,一样的狂妄。揣度于国法,不但治于万剐之刑没有话讲,就是问问自心,也感到羞愧至死而无地自容。但是,当时写下此话,下语不是很清楚。大概意思是认为人的知识有浅有深,有大有小,浅不能骤然使它变深,小也不能强迫它扩充变大,只能顺随自己的经历见识,确认为大小浅深。譬如青蛙居于井底,所见到的只是井底的地方,起初并不知井外边还有天地,于是妄自认为天下的地方都在井底,岂知道天地之间有多少宽广大地,山岳湖海无穷无尽地存在着。然而,没有经历过,亲眼见识过,又如何能信得过呢?山野鄙夫的孤陋无知,何不是这样!我这弥天重罪的犯人从前被谣言所迷惑,也因自己是生平五十岁的人了,从来没有见到过满洲,从来没有进过京师、省城,又没有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知晓皇上的道德政教,已达到如此天地经纬的境界,所以,谣言很容易迷惑自己。直到去年被捉拿到长沙,见过钦差大人,此时心中遂即怀疑吕留良的说法有些不当。后来从长沙押抵京城,耳闻目睹,与心中那些传闻得来的消息不啻竞像白昼黑夜一样相反不同。等来到京中,又亲身感受到皇恩如此浩荡无边,醉心于圣德如此贤明高尚。于是,幡然悔悟从前的狂妄荒谬,实在是该杀该剐,不能逃脱。而且,也深深信服了皇上的道义德性,隆盛之极,直可凌驾于千古而无人敢媲美。当时,我这弥天重罪的犯人写此话的本意是说知识有大小深浅,必定要人们亲自经历见识过才能相信,因此文章末后说敬卿、景叔改日经历见识过后,就必然不肯再说此狂妄荒谬的话了。至于所谓的顺乘世运而起的话,也是指像姜太公遇到周文王所被重用,伊尹受商汤所聘为上卿之事,这便是回应张熙、廖易丧心病狂之意而讲的。总而言之,供说到这里。当今皇上圣明天纵,皇恩可包容天地,在下万万次叩首,只祈望能发哀怜之心,矜悯体恤我们这些人无知而已,又有什么言语能分辩解释得清呢!
猜你喜欢 卷二十·本纪第二十·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十九·杨仲良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一·李贤 卷十三史九·何良俊 卷二百四十五·杨士奇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六百七十七·佚名 王固传·姚思廉 赵彦昭传·刘昫 一四五、庄子见赵惠文王论剑乃庄辛非庄周辨·钱穆 腹击为室而钜·佚名 渚宫旧事卷一·余知古 学校总论·梁启超 卷五十·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