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六

 

  卷66_1 【古剑篇(一作宝剑篇)】郭震

  君不见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

  良工锻炼凡几年,铸得宝剑名龙泉。龙泉颜色如霜雪,

  良工咨嗟叹奇绝。琉璃玉匣吐莲花,错镂金环映明月。

  正逢天下无风尘,幸得周防君子身。精光黯黯青蛇色,

  文章片片绿龟鳞。非直结交游侠子,亦曾亲近英雄人。

  何言中路遭弃捐,零落漂沦古狱边。虽复尘埋无所用,

  犹能夜夜气冲天。

  卷66_2 【塞上】郭震

  塞外虏尘飞,频年出武威。死生随玉剑,辛苦向金微。

  久戍人将老,长征马不肥。仍闻酒泉郡,已合数重围。

  卷66_3 【寄刘校书】郭震

  俗吏三年何足论,每将荣辱在朝昏。才微易向风尘老,

  身贱难酬知己恩。御苑残莺啼落日,黄山细雨湿归轩。

  回首汉家丞相府,昨来谁得扫重门。

  卷66_4 【同徐员外除太子舍人寓直之作】郭震

  太子擅元良,宫臣命伟长。除荣辞会府,直宿总书坊。

  露湿幽岩桂,风吹便坐桑。阁连云一色,池带月重光。

  叶死兰无气,荷枯水不香。遥闻秋兴作,言是晋中郎。

  卷66_5 【春江曲】郭震

  江水春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

  卷66_6 【王昭君三首】郭震

  自嫁单于国,长衔汉掖悲。容颜日憔悴,有甚画图时。

  厌践冰霜域,嗟为边塞人。思从漠南猎,一见汉家尘。

  闻有南河信,传言杀画师。始知君念重,更肯惜蛾眉。

  卷66_7 【子夜四时歌六首·春歌】郭震

  陌头杨柳枝,已被春风吹。妾心正断绝,君怀那得知。

  青楼含日光,绿池起风色。赠子同心花,殷勤此何极。

  卷66_8 【子夜四时歌六首·秋歌】郭震

  邀欢空伫立,望美频回顾。何时复采菱,江中密相遇。

  辟恶茱萸囊,延年菊花酒。与子结绸缪,丹心此何有。

  卷66_9 【子夜四时歌六首·冬歌】郭震

  北极严气升,南至温风谢。调丝竞短歌,拂枕怜长夜。

  帷横双翡翠,被卷两鸳鸯。婉态不自得,宛转君王床。

  卷66_10 【二月乐游诗】郭震

  二月芳游始,开轩望晓池。绿兰日吐叶,红蕊向盈枝。

  柳色行将改,君心幸莫移。阳春遽多意,唯愿两人知。

  卷66_11 【十月乐游诗】郭震

  十月严阴盛,霜气下玉台。罗衣羞自解,绮帐待君开。

  银箭更筹缓,金炉香气来。愁仍夜未几,已使炭成灰。

  卷66_12 【萤】郭震

  秋风凛凛月依依,飞过高梧影里时。

  暗处若教同众类,世间争得有人知。

  卷66_13 【蛩】郭震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

  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卷66_14 【云】郭震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卷66_15 【野井】郭震

  纵无汲引味清澄,冷浸寒空月一轮。

  凿处若教当要路,为君常济往来人。

  卷66_16 【米囊花】郭震

  开花空道胜于草,结实何曾济得民。

  却笑野田禾与黍,不闻弦管过青春。

  卷66_17 【惜花】郭震

  艳拂衣襟蕊拂杯,绕枝闲共蝶徘徊。

  春风满目还惆怅,半欲离披半未开。

  卷66_18 【莲花】郭震

  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

  湘妃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猜你喜欢
  熊子默·唐圭璋
  王澡·唐圭璋
  倪偁·唐圭璋
  己亥十七首·许南英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汪廷讷
  楔子·贾仲明
  ●慶芝堂詩集卷二·戴亨
  卷四·陈耀文
  ●漱玉词全集·王仲闻
  巻九·胡震亨
  卷四·李攀龙
  青春·闻一多
  外集卷八·陈元龙
  巻十二·佚名
  九集 四卷·钱德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向希尹·唐圭璋

      希尹字莘老,号畏斋。绝妙好词作尚希尹。   祝英台近   晓帘栊,晴院宇,空鸭冷沉水。翠被欺寒,娇困未忺起。厌厌两点眉峰,一痕酒晕,正人在、温柔乡里。   甚情味。羞对钗燕筝鸿,胭脂暗弹泪。欲写吴笺,无处问双鲤。倩

  • ●燕子龛诗话(释曼殊)·蒋箸超

    废寺无僧,时听堕叶,参以寒蝉断续之声。乃忆十四岁时,随母羁异地,有女郎手书丹霞笺,以红线系蜻蜒背上,使飞入余窗,意似怜予蹭蹬也者。诗曰:“青阳启佳时,白日丽阳谷。新碧映郊ぁ,芳蕤缀林木。轻露养皇荣,和风送芬馥。密叶

  • 卷七·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七高宗皇帝李治咸亨殿宴近臣诸亲柏梁体 【题从《全唐诗》】帝 【即高宗皇帝李治】  皇太子 【即章怀太子李贤】  霍王元轨 【高祖第十四子,封霍王,垂拱四年卒】  相王轮 【即睿宗皇帝李旦】 戴至德 【相

  • 唐音卷九·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音遗响二沈云卿拟古离别白水东悠悠中有西行舟舟行有返棹水去无还流奈何生别者戚戚懐逺游逺游谁当惜所悲会难收自君閴芳屣青阳四五遒皓月掩兰室光风虚蕙楼相思无明晦长叹累冬秋离居人迟暮髙

  • 卷二·陈衍

    ●元诗纪事卷二侯官陈衍辑顺帝太子◆顺帝太子太子名爱猷识理达腊,顺帝长子。至正二十七年,命总天下兵马。二十八年,国亡。次年,随帝驻应昌府。又次年,帝殂,明兵袭应昌府,太子从十数骑遁去。新月○新月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

  • 狂鼓史渔阳三弄·徐渭

    (〔外扮判官引鬼上〕咱这里筭子忒明白,善恶到头来,撒不得赖。就如那少债的,会躲也躲不得几多时,却从来没有不还的债。咱家姓察名幽,字能平,别号火珠道人。平生以善断持公,在第五殿阎罗天子殿下,做一个明白洒落的好判官。当日祢

  • 第五十九回 启外衅胡人南下 定内禅上皇东奔·蔡东藩

      却说宣和五年六月,金平州留守张彀或作觉。或作珏。归宋,大书特书为宋、金启衅张本。彀本仕辽,为辽兴军节度副使,辽主走山西,平州军乱,彀入抚州民,因知州事。金既灭辽,仍令彀知平州,寻改平州为南京,命彀留守。会金驱辽相左

  •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十四·乾隆

      汉  太宗孝文皇帝  名恒高祖中子母曰薄姫【先在魏许负相曰当生天子后入汉高祖内之后宫一曰召幸之姬曰昨梦苍龙据吾腹高祖曰此贵征也吾为汝成之遂生帝】初封代王大臣既诛诸吕遂迎立之  【壬戌】元年十月帝谒

  • 卷十九·佚名

    五月二十七日(癸巳),柴大纪奏言:四月二十一日,探得南路贼匪千余潜聚于离县十余里之柴头港、萆麻庄两处,欲截盐水港往来之路,使文报不通,军需难运。臣查两处地方相近,随即带领署游击邱能成、守备杨、武举陈宗器并义民等,驰赴柴头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二·佚名

    正统九年春正月辛亥朔 上诣 奉先殿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 皇太后皇后免命妇朝贺○雷电大雨○夜有流星大如杯色青白尾迹有光出霹雳西行至近浊○壬子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给宁

  • 卷之一百四十七·佚名

    光绪八年。壬午。六月。乙卯朔。以祈雨即应上诣大高殿报谢行礼。  ○遣惇亲王奕誴诣时应宫。恭亲王奕诣昭显庙。惠郡王奕详诣宣仁庙。贝勒载澂诣凝和庙拈香。  ○诣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甲

  • 稽古録卷三·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有虞氏上帝舜有虞氏姚姓曰重华其先出于高阳氏祖曰桥牛父曰瞽瞍舜濬哲文明温恭允塞【濬深哲智也其徳信充塞上下】父母弟顽嚚不友日以杀舜为事舜耕于历山以失爱于父母日号泣于旻天不敢怨怼失子道负罪引慝

  •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三·佚名

    表诸臣封爵世表疆臣年表诸臣封爵世表王、公侯伯子男

  • 高隆之传·李延寿

    高隆之,字延兴,洛阳人,是宦官徐成的养子。有人说他的父亲高干被姑夫高氏养育长大,因而从了高姓。他后来立下了决定朝廷命运的大功。高欢命他为自己的兄弟,他便说自己是高欢的同乡,渤海..地人。  他身高八尺,须髯秀美,性情深

  • 杨巨源传·脱脱

    杨巨源,字子渊,他的祖先是成都人。他父亲杨信臣,客居在益昌,于是他家住在益昌。杨巨源洒脱有大志,善于骑马射箭,涉猎诸子百家的书籍。考进士不中,考武举又不中。刘光祖见他认为他是奇才,把他推荐给总领钱粮陈晔,以重要的职位推

  • 完颜欢都传·脱脱

    欢都,是完颜部人。他的祖父石鲁,与昭祖同时代、同部落,而且同名,彼此情投意合,发誓说:“活着一处居住,死了一处埋葬。”当地人把昭祖称为勇石鲁,把石鲁称为贤石鲁。起初,乌萨扎部有个叫罢敌悔的美女,被青岭东边的混同江蜀束水人

  • 闗中奏议巻八·杨一清

    (明)杨一清 撰○总制类一为预防边患事兵部覆该本部于兵科抄出总制陜西延宁甘肃边务兼督理马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题近该兵部咨该总制大同宣府偏头闗等处边务都察院右都御史刘宇奏要会集边兵以剿灭套冦该本部看得各

  • 孟子纂笺卷六·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滕文公下凡十章陈代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王去声】陈代孟子弟子也小谓小节也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枉尺直寻犹屈已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者小所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