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四五、庄子见赵惠文王论剑乃庄辛非庄周辨

《庄子?说剑篇》:“昔赵文王喜剑,太子悝请庄子。”《释文》:“司马云:赵文王,惠文王也。名何,武灵王子,后庄子三百五十年。《洞纪》云:周赧王十七年,赵惠文王之元年。一云:案《长历》推惠文王与庄子相值,恐彪之言误。”今按:自惠文王元上推三百五十年,乃当齐桓、管仲之世,彪言固误,然不应一误至此。《田子方篇》:“庄子见鲁哀公”,《释文》:“司马云:庄子与魏惠王、齐威王同时,在哀公后百二十年。”今自周贞定王元鲁哀公卒下数百二十年,乃为周显王二十一年,其时当梁惠王二十三年,齐威王之十年也。(依《年表》乃三十一年。)自此而下五十年,适当赵惠文王元年。因知《释文》所引司马本云“赵惠文王后庄子五十年”,传写之误,乃为“三百五十年”。古书多误,而于年世数字尤甚,率如此矣。然考周显王二十一年,庄子年仅十龄,至二十龄。则下至赵惠文元年,庄周亦六十七十,固与惠文相值,如《长历》所推不虚矣。惟依《赵世家》,惠文初立,年不过十一岁。今《说剑篇》谓其太子患王之好剑,乃募能说王止剑士者。量其意绪,非甚童弱。则其事最早当在惠文初元二十余年后。《世家》:“惠文二十二年,置公子丹为太子。”即孝成王,不言其前有废太子事,乌得别有太子悝?且其时庄子年最少亦逾八十,而谓其远道而来,为太子治剑服三日,以见赵王论剑,而冒不测之险,必不然矣。昔人均断《说剑》为伪篇不足信,然未能详考其年者,余故为论定如此。(参读《考辨》第八八。又按《抱朴子?钦士》谓:“庄周未食而赵惠竦”,不知是即据《说剑》,抑别有他据。若使别有他据,是庄周固曾至赵,然亦仍无以证《说剑篇》之真。)

又按《楚策》:“庄辛说楚襄王,不听,去而之赵。留五月,(《新序?杂事二》作:“不出十月。”)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新序?杂事三》,作:“王果亡巫山,汉、鄢、郢之地。”)襄王于是使人徵庄辛于赵。”秦拔巫,在顷襄王二十二年,正赵惠文王二十二年,置公子丹为太子之岁。(《周季编略》亦代楚召庄辛在此岁。)然则庄辛曾留赵,推其时,与《说剑》所云略相当。岂传说之初,本以为庄辛而后乃误以属之庄周者耶?(《韩非?喻老》:“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亦庄辛,而《文选》卷五十五《注》引,亦误作庄周。)

金正炜《国策补释》云:“《史记?楚世家》,顷襄王二十一年,秦拔我郢,烧夷陵,襄王东北保于陈城。二十二年,秦复拔我巫、黔中郡。《白起传》: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伐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去郢,东走徙陈。《秦本纪》载武王二十八年取鄢、邓,二十九年取郢,与《起传》同。是楚失鄢、郢不在一岁。《策》云庄辛留赵五月,疑当作五年。襄王十九年,楚割上庸、汉北地予秦。辛去楚当在顷襄十八年,讫于秦人躯巫,适为五年也。”据此庄辛留赵实久。又辛系文学之士,其说天子、诸侯、庶人三剑,层累敷陈,亦与蜻蛉、黄雀、黄鹄、蔡圣侯之喻,取迳相似。则其文亦疑本出庄辛也。(今《说剑篇》屡及周名,盖非其朔矣。)

猜你喜欢
  卷三百九十四 列传一百八十一·赵尔巽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二十五·杨仲良
  ●卷二·邵伯温
  后汉书补逸卷十九·姚之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四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十六·佚名
  尚史卷四十四·李锴
  ◎狎邪鬼·李定夷
  卷之十三·祁韵士
  第七章 在苏联 二 放不下架子·溥仪
  题词·谈迁
  七·沈从文
  卷九十四·雍正
  纲鉴易知录卷五一·吴楚材
  施联元·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集巻四·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四    宋 黄升 撰宋词呉子和名礼之号顺受老人钱塘人有词五卷郑国辅序之喜迁莺【闰元宵】银蟾光彩喜稔嵗闰正元宵还再乐事难并佳时罕遇依旧试灯何碍花市又移星汉莲炬重芳人海尽勾引徧

  • 三集卷三十七·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三集卷三十七古今体一百二十三首【甲申三】仲春唘跸恭谒泰陵春露兴悲春风唘跸初宁称行岁例业已隔年余植柳高笼路来牟茁暎舆西瞻云巘回切切渺愁予过卢沟桥咏氷解水黑为

  • ●百香诗序·郭居敬

    一日燕寝,梦一丈夫,巍冠博带,磬折而言曰:《百香诗》将盛于世矣,子知之乎?对曰:未也。既觉,且喜且疑。有顷,鱼传尺素,笺寄新吟,乃镡川郭居敬《百香诗选》也。吁! 与适者之梦,不符而合,何也?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信乎,先代之言

  • 卷四百八十九·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脱脱

        ◎外国五   ○占城 真腊 蒲甘 邈黎 三佛齐 阇婆 勃泥 注辇 丹眉流   占城国在中国之西南,东至海,西至云南,南至真腊国,北至欢州界。泛海南去三佛齐五日程。陆行至宾陀罗国一月程,其国隶占城焉。东去麻

  • 卷二百九十九 元豐二年(己未,1079)·李焘

      起神宗元豐二年七月盡是年八月   七月戊辰,同管勾經制熙河路邊防財用、駕部員外郎霍翔復為秦鳳路提點刑獄。上批:「翔昨因申請乞免出巡,朝廷慮其職事不專,遂罷所領提點刑獄,乃聞翔意氣沮喪,無心經營職業,可復兼舊職,庶

  • ●海东逸史卷十·佚名

    列传七张肯堂字载宁,号鲵渊(小腆纪年、南疆绎史并作鲲渊),南直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崇祯末,以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南都亡,总兵郑鸿逵拥唐王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及肯堂劝进,遂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会原任工部侍郎曾樱(明季南

  •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一·佚名

    肃宗二房管【东坡 范祖禹 桞子厚 张唐英】李光弼【孙之翰 范祖禹 子由】张廵许逺【李翰 昌黎 栁子厚】韦应物【白乐天】房管东坡论陈涛斜之败曰房次律败于陈涛斜杀四万人悲哉古之言兵者或取通典通典虽杜佑所集

  • 志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七十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舆服一。○东国自三韩仪章服饰循习土风。 至新罗太宗王请袭唐仪是后冠服之制稍拟中华。 高丽太祖开国事多草创因用罗旧。 光宗始定百官公服

  • 李圆通传·李延寿

    李圆通,京兆泾阳人。自幼孤苦贫贱,在隋文帝家做差役。文帝为隋公,擢升李圆通为参军事。当初,文帝年少时,每次宴请宾客,总是李圆通负责监厨。李圆通生性威严整肃,身边的婢女奴仆,都敬重畏惧他。只有太子的乳母自恃受宠,看不起李

  • 余子俊传·张廷玉

    余子俊,字士英,青神人。父亲余祥曾任户部郎中。景泰二年余子俊考中进士,授予户部主事官职,升为员外郎。在户部十年,以清廉有才干而著称。后调离户部任西安知府,遇到灾年,他打开粮仓取出十万石粮食救济贫民,偿还时区别对待,做到

  • 卷五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五十三 朱批武格奏摺 雍正七年四月初八日西安巡抚【臣】武格谨 奏爲奏 闻事窃【臣】於三月初十日自京起程於四月初二日已 抵西安府【臣】署任事随另具 题奏恭谢 天恩伏思【臣】庸愚下质荷蒙

  • 富贵如浮云·孔子

    【原文】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②,曲肱③而枕④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①饭疏食:饭,这里作动词用,指吃饭。疏食,粗粮。②水:古代以“汤”和“水”对举.“汤”指热水,“水”就是冷水。③肱(gong):上

  • 卷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八      宋 卫湜 撰兵车不式武车绥旌德车结旌郑氏曰兵车尚威武不崇敬武车亦兵车绥旌尽饰也绥谓垂舒之也德车乘车结旌不尽饰也结谓收歛之孔氏曰此一

  • 卷十六·段昌武

    <经部,诗类,段氏毛诗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十六宋 段昌武 撰正小雅郑氏诗谱曰小雅大雅者周室居西都丰镐之时诗也【孔曰二雅正有文武成变有厉宣幽六王君丰镐之地文王居丰武王居镐太史公曰成王卜居洛邑定九鼎焉

  • 卷五十四·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五十四天子之孝重学校【臣】按古者教胄子于国学教万民于乡学教法有所不同而孝德纪于三德孝行首于六行是则同也故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

  •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无性

    摄大乘论释 第二卷无性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所知依分第二之二论曰。复次声闻乘中。亦以异门密意。已说阿赖耶识。如彼增壹阿笈摩说。世间众生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憙阿赖耶。为断如是阿赖耶故

  • 卷第六十六·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六十六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三十四世天童悟禅师法嗣赣州府宝华朝宗通忍禅师毗陵陈氏子。幼习儒业。輙念生死。弱冠投靖江独知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