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二回 四女酬庸同时厘降 二使劝进克日登基

  却说泰定二妃,与燕帖木儿打了照面,一笑传情,这时候的燕帖木儿,心痒难搔,恨不得将两个丽姝,吞下肚去。只因众目共睹,不便动手蹑脚,没奈何定一回神,站定身躯。待两妃复了原处,方向泰定后道:“明日后如动身,当备辈派兵,护送至东安州。”泰定后应着,燕帖木儿方出行宫。

  是夕,竟不成寐,默默筹画,想定了一个法儿,方才有些疲倦。朦胧片刻,便闻鸡声,当即披衣起床,俟盥洗进膳后,就跑入行宫。见过泰定后妃,复代为收拾行装,连脂盝粉函等件,无不凝神检点,亲手安排。至料理清楚,方出来面嘱亲兵,教他途中伺候后妃,须格外周到,不得有误。吩咐毕,再入宫导引后妃,出宫驾舆,自己亦上马扬鞭,送她们出城。

  正启行间,对面来了京使,不得不下马相见。当由京使宣诏,命他即日入朝。燕帖木儿很是懊丧,奈不好当面直言,只得与京使敷衍数语,要他入城待着,以便偕行。

  京使驱马自入,燕帖木儿加鞭疾出,赶至泰定后妃舆旁,和颜悦色的说道:“今日后妃东去,本拟护送出境,奈大都又颁敕召回,不好迟慢,万望此去自爱,切勿苦坏玉躯!他日相见有期,决不负言!”好一个有情有义的真男子!泰定后也即称谢,两妃亦从旁插口道:“王爷亦须珍摄!我姊妹二人,得仗庇护,也不忘恩!”此心已许君矣。说着,又觉得四目盈盈,泪珠欲下。燕帖木儿几不忍舍,无如此时只好暂别,乃凄然语着道:“我去了!前途保重!”好似长亭送别。于是勒马而回。临别时,犹返顾去车,怅望不已,直至去车已远,才纵马入城。

  是日午后,即与京使并辔还朝,入见怀王,报明迁置后妃事,并问怀王何故立召。怀王道:“上都平定,余孽扫除,这般大功,统由卿一人造成,朕所深感。但朕的本意,帝位须让与长兄,所以召卿还商,即拟遣使北迎。”燕帖木儿闻言,一时竟难置词,句中有眼。好一歇不答怀王。怀王复道:“卿意如何?”燕帖木儿道:“自古立君,有立嫡、立长、立功三大例。以立长言,陛下应让位长兄;以立功言,陛下亦不妨嗣位。唐太宗喋血宫门,后世尚称为贤君呢。”引唐太宗故事,直是教怀王杀兄。怀王道:“说虽如此,然朕心终属未安,宁可让位朕兄,兄如不受,再作计较!”着眼在末二句。燕帖木儿道:“今岁已值隆冬,漠北严寒,未便行道,俟来春遣使未迟。”怀王道:“朕兄还京师,不妨以来春为期;惟朕处遣使,应在今冬,免得朕兄怀疑。”燕帖木儿道:“但凭陛下裁处!”

  怀王道:“社稷已安,宗庙无恙,朕与卿亦可稍图娱乐。闻卿家只有一妃,何勿再置数人?宗室中不乏良女,由卿自择;朕可即日诏遣。”燕帖木儿道:“陛下念臣微劳,竟替臣想到这层,天恩高厚,何以为报?但陛下且未册定正宫,臣何敢竟尚宗女,请陛下收回成命!”怀王道:“朕及大兄生母,尚未追尊,如何便可立后?”怀王尚知有母,较燕帖木儿心术略胜一筹。燕帖木儿道:“追尊皇妣,原是要紧,册立皇后,亦难从缓,上承庙祀,下立母仪,两事并重,应请同日举行。”怀王既欲让兄,何必骤立皇后,此由燕帖木儿乘隙盅君,欲立后为内闲耳,看官莫被瞒过。怀王道:“且待来春举行。”燕帖木儿才退。

  过了一日,竟由怀王下诏,赐燕帖木儿以宗女四人。燕帖木儿道:“我昨日已经面辟,如何今日邀赐?这事却使不得!我当入朝固谢。”意中已有他人,所以欲去固辞。便命役夫整舆,甫出大门,猛听得一阵弦管声,由风吹至,不禁惊讶起来。寻见有绣幰四乘,导以鼓乐,护以侍从,车马杂沓,冉冉来前。不由得失声道:“啊哟!公主等已来了,如何是好?”正说着,宣敕官已加鞭至门,下马与燕帖木儿相见。燕帖木儿不得不敛容迎入。当由宣敕官恭读诏书,令燕帖木儿接旨。燕帖木儿照例跪听,诏中无非是盛叙功劳,合颁优赐,特遣宗女四人,侍奉巾栉,并媵女若干名,该王毋得固辞!

  燕帖木儿谢恩而起,接过诏轴,悬挂中堂,宣敕官又向他贺喜。燕帖木儿道:“这事从何说起?我已陛辞盛赐,今反命尚四公主,自问何德何能,敢邀厘降!还请公传语折回,我即来朝面奏,断不使公为难!”宣敕官笑道:“王爷未免太迂!圣旨岂可违得?况四位公主,已经厘降,也不便中道折回,请王爷不必迟疑!今日系黄道良辰,即可谢恩成礼呢。”言毕,即命侍从等导入绣幰,停住大厅。一面令从人治外,媵女治内,所有铺设等件,除太平王邸现成布置外,其余尽出帝赐。

  太平王邸本阔大得很,从前罪犯第宅,大半拨给,京师里面,几乎占了半城。邸中仆从如云,更兼四公主带来的侍从,又不下千名,内外陈设,众擎易举,不消一二时,即已措办整齐。当请燕帖木儿祭告天地,并向北阙谢恩,然后请四公主下舆,先行了君臣礼,后行了夫妇礼。此时的燕帖木儿,又惊又喜,又喜又忧,但已事到其间,无从趋避,乐得眼前受享,再作区处。夫妇礼成,又请出继母公主察吉儿,再行子妇相见礼,然后洞房合卺。此时的太平王妃不知哪里去了。诸王百官,复陆续趋贺,绿酒红灯,大开绮席,琼浆玉液,尽是奇珍,说不尽的繁华,写不完的喜庆。

  到了黄昏席散,宣敕官与贺客等,俱已散去,那时燕帖木儿返入洞房,由四公主列坐相陪,霞觞对举,绮縠生香,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况燕帖木儿本是个色中饿鬼,见这如花似玉的佳人,哪有不移篙相接?左拥右抱,解带宽衣,夜如何其,其乐无极!设非有牛马精神,安能当此。

  次日,复入朝面谢。退朝后,又与那四位公主,把酒言欢。方在十目调情的时候,突见侍女中有一淡装妇人,年可花信,貌独鲜妍,比较四位公主,色泽不同,恰另有一种的天然丰韵。当下触目动心,未免呆定了神,连公主等与他谈话,也不暇理睬。公主等动了疑衷,殷勤动问,他自觉好笑,遂打着谎语道:“我适记起一桩国事,拟于今晚草奏,适与公主等饮酒谈心,几致忘却,所以一经想着,不觉驰神。”四公主齐声道:“王爷既有军国重事,何不早说?免得以私废公。”燕帖木儿道:“不妨!晚间起稿未迟。现在有花有酒,不如再饮数樽。”于是复同酌了一回,始命撤席。乘着酒兴,别了绣闼,竟踉跄至书斋,密命心腹小厮,潜召这淡装小妇。

  不一时,小厮导着少妇,亭亭而至。见了燕帖木儿,便上前请安。燕帖木儿命她起立,仔细瞧着,眉不画而翠,唇不脂而红,颜不粉而白,发不膏而黑,秀骨天成,长短合度。俗所谓本色货。那少妇从旁偷觑,见燕帖木儿身材,长逾七尺,虎头猿臂,燕颔豹颈,精神充满,气宇深沈,似乎人间男子,要算他一时无两。妇人窥男子,较诸男子窥妇人,尤进一层。两下相对,脉脉含羞,又被这燕帖木儿钉住双目,顿觉桃花面上,愈映绯红,遂俯着首拈那腰带。燕帖木儿乃启口问道:“你是何处人氏?”连询数声,竟不见答。

  燕帖木儿不禁惊讶,猛见小厮尚站着一旁,就命他退去,然后再问少妇。只见少妇颦着双眉,呜呜咽咽的说道:“承蒙见问,言之可愧,妾数年前亦为命妇,今则家亡身辱,充没官掖,随着公主前来,尚算皇恩高厚,命该如此,还有何说!”燕帖木儿见她愁容惨淡,口齿清明,益觉由怜生羡,由羡生爱,遂堆着满面笑容,婉词再诘。嗣经少妇说明,方知少妇不是别人,乃是前徽政院使失列门的继妻。闻名之下,我亦一惊。燕帖木儿太息道:“宦途危险,家室仳离,失列门亦不必说了;累你青年少妇,寂守孤帏,岂不可痛?”少妇听了此言,禁不住泪下两行。燕帖木儿复语道:“你既到了我家,我不愿辱没你!”如何叫作辱没。少妇道:“全仗王爷庇护。”说至护字,已被燕帖木儿揽住娇躯,拟把她置诸膝上。看官!你想燕帖木儿膂力过人,虽明知少妇乏力,轻轻一扯,奈少妇已倒入怀中,仿佛如小儿吃奶一般,紧贴住燕帖木儿胸前。燕帖木儿替她拭泪,又温存了一番,情投意合,男贪女爱,竟携手入帏,同赴阳台去了。好一件军国重事。公主等只道出草奏牍,不去惊动,直至更深人静,方令侍女促眠。那时两人早云收雨散,一同起床,订了后约,各归内寝,这且慢表。

  且说时光易过,残猎复催,转瞬间已是天历二年,怀王册妃弘吉剌氏为皇后。后名卜答失里,系鲁国公主桑哥吉剌女,曾与怀王出居建康,并徙江陵,至怀王入京,也随驾同行。怀王以艰苦同尝,应该安乐与共,因册立为后。为后文谋杀明宗后及安置东安州张本,所以特书其名。一面追尊生母唐兀氏,及兄母亦乞列氏,为武宗皇后。再遣使臣撤迪哈散等,驰赴漠北,恭迓周王。

  撤迪等至周王行在,由周王召见,问明大都情状。撤迪一一陈明,并启周王道:“大王以德以长,应有天下;况臣奉命前来,原是请大王早正帝位,一则安天下的人心,二则成皇弟的让德,事机相迫,幸勿迟疑!”周王道:“平定上都,统是吾弟一手安排,且已称帝改元,君臣分定;我若再即尊位,岂不是多了一帝么?”周王自知亦明。撤迪道:“仁宗靖变,迎立武宗,至武宗宾天,仁宗始承大统,故例犹在,尽可踵行。”周王道:“据你说来,我即位后,可规仿前制,立朕弟为皇太子么?”撤迪道:“这个自然,兄弟禅让,仁德两全,颇不是追美尧舜么?”援仁宗故例,已是不符,又云可追美尧舜,尤属牵强。周王意尚未决,复集府史等商议。府史等侍从多年,遇着这桩绝大的喜庆,哪个不想攀龙附凤,做个册命功臣!既遇周王谘询,自然极力赞成,殷殷劝进。周王乃决计即位,遂于天历二年春正月,设帝幄于和宁北陆,礼仪仍旧,气象式新。漠北诸王大臣及撤迪、哈散等,相率入贺。大出怀王意料。越日,又有两使自燕都到来,系辇奉金银币帛,进供御用。两使为谁?一是前翰林学士不答失里,一是太府太监沙剌班。既到行幄,即入帐觐贺。是时周王和世,已即位为帝,小子不得不改称;因他后来庙号,叫作明宗,自然遵例称明宗了。明宗见过两使,慰问数言,当由两使赍呈贡物。明宗很是心喜,便命撤迪等还京师。并谕撤迪道:“朕弟向览书史,近时得毋废弃否?听政有暇,总宜与贤士大夫常相晤对,讲论史籍,考察古今治乱得失。卿等至京师,当将朕意转告,毋违朕命!”令尹子圉故事,明宗胡未之读,乃亟亟于为帝耶?撤迪等唯唯而返。

  到了京师,即将明宗面命,传告怀王,怀王嘿然不答。已具异心。是夕,即召燕帖木儿入议。燕帖木儿进谈多时,左右大都屏退,无从闻悉秘言。为下文伏线。次晨,便遣燕帖木儿奉皇帝宝赴漠北,以知枢密院事秃儿哈帖木儿,御史中丞八即剌,翰林直学士马哈某,瑞典使教化的,宣徽副使章吉,佥中政院事脱因,通政使那海,大医使吕廷玉,给事中咬驴,中书断事官忽儿忽答,右司郎中孛别出,左司员外郎王德明,礼部尚书八剌哈赤等从行。复命有司奉金千五百两,银七千五百两,币帛各四百匹,及金腰带二十,备行在赏赐之用。怀王又饬在京诸臣道:“宝玺既已北上,继今国家政事,应遣人奏闻行在,我不便专擅了。”廷臣都赞扬怀王让德,冠绝古今。

  正是:

  有口皆碑周泰伯, 昧心谁识楚灵王?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

  读《燕帖木儿列传》,前后尚宗室女,至四十人,本回第称四公主,是举其最先厘降者而言。若失列门妻一段,观《文宗本纪》,亦曾有其事,并非著书人好为捏造。是燕帖木儿荒氵㸒之渐,固自怀王导成之。其余所述大政,概见正史,惟经著书人略为渲染,则当时所行之政迹,俱属有隙可寻,谓之演义也可,谓之评史,亦无不可也。夫怀王袭位,本其初志,所谓让兄者,特其矫情耳。燕帖木儿知之最深,故受赐最厚。周王和世,未曾入京,遽正大位,曾不知他人已耽耽其旁,欲以之为尝试地,而在己且愿供玩弄而不之悟也。哀哉!

猜你喜欢
  ◎兵二·徐天麟
  卷之八十七·佚名
  ●海东逸史卷十四·佚名
  卷二·朱轼
  志卷第十九 高丽史六十五·郑麟趾
  尧雄传·李百药
  颜师古传·刘昫
  杜莘老传·脱脱
  武定土司传·张廷玉
  刘泽清传·张廷玉
  钟羽正传·张廷玉
  卷三百三十九·杨士奇
  玉坡奏议卷二·张原
  卷二十二 乐下·龙文彬
  丁玲女士失踪·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余集目录三·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目录三卷之十七戊午元旦元旦试笔二首咏白玉如意新正降旨将江苏安徽山东上年曾经蠲赈各州县及贵州兴义府属戡定地方加恩展赈赏给口粮诗以志事新正宁夀宫即事乐夀堂作遂初堂口号和阗龙尾觥天津镇

  • 古诗镜卷四·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镜卷四 明 陆时雍 编 魏第一 【建安诗高华胜而况挚稀物色繁而情性寡 汉人修耸魏氏铺排 诗以婉而深婉则多风直则寡致建安多坐此病】 武帝【姓曹讳操字孟德沛国谯人汉举孝亷为郎历位丞相封魏王後

  • 卷八十六·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八十六明 高棅 编七言律诗五接武【上】韦应物燕李録事与君十五侍皇闱晓拂炉香上赤墀花开汉苑经过处雪下骊山沐浴时近臣零落今犹在仙驾飘飖不可期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又成悲自巩洛舟行入黄

  • 招魂·屈原

    【原文】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主此盛德兮,牵于俗而芜秽。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帝告巫陽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陽对曰:“掌梦上帝其难从。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

  • 卷三十七词曲·何良俊

    昔师旷吹律而知南风之不竞。有人弹琴,见螳螂向鸣蝉,欲其得之也。蔡中郎闻其音而知有杀心。隋炀帝将幸江都,作《翻调安公子曲》,王令言知其不反。唐章怀太子作《宝庆曲》,李嗣真闻而知太子废。古之审音者,其神妙如此。今世律

  • 卷十六·王当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臣传卷十六     宋 王当 撰成公三 晋魏庄子【绦】 魏庄子名绦晋卿也魏犫之子绦勇而不乱悼公以爲军司马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绦戮其仆晋侯怒谓羊舌赤曰合诸侯以为荣也

  •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元颢入洛梁武帝天监八年秋九月辛巳魏封故北海王详子颢为北海王大通二年春正月癸亥魏以北海王颢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相州刺史 夏四月魏北海王颢将之相州至汲郡闻葛荣南侵及尔朱荣纵暴隂为自安之计盘

  • 学史卷九·邵宝

    (明)邵寳 撰○戌【凡二十九章】孝昭皇帝时北军监御史为奸穿北门垣以为贾区胡建守北军尉欲诛监御史乃约其走卒曰我欲与公有所诛吾言取之则取之斩之则斩之于是当选士马日护军诸校列坐堂皇上监御史亦坐建从走卒趋至堂下拜

  • 六·钱穆

    现在把中国传统政治,扼要再加以一番综括的叙述。 (一)中国传统政治,论其主要用意,可说全从政治的职分上着眼,因此第一注重的是选贤与能,第二注重的是设官分职。 (二)因中国是一个大国,求便于统一,故不得不保留一举国共戴的政治领

  • 卷四十一·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四十一诸儒三朱子【名熹字仲晦号晦庵】屏山刘氏作元晦字词曰木晦于根春容敷人晦于身神明内腴昔者曽子称其友曰有若无实若虚不斥厥名而传于书虽百世之逺揣其气象知

  • 礼记要义卷第二十三·魏了翁

    祭法一郊禘祖宗之说王郑异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㝠祖契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注云禘郊祖宗谓祭祀以配食也此禘谓祭昊天于圜丘也祭上帝于南郊

  • 卷三百四十二·佚名

    △初分愿喻品第五十六之二佛言:善现,善哉善哉!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善现,般若波罗蜜多毕竟离。静虑精进安忍净戒布施波罗蜜多亦毕竟离。善现,内空毕竟离。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

  • 昂誐天姊品第十九·佚名

    譬如灯光从众缘,假以膏油芯火等。光非芯火及膏油,非火非芯光不有。或有菩萨初发心,不求无上菩提果。岂唯不得证菩提,亦复不得寂静故。从种生树及华果,无种华果悉皆无。发心不为佛菩提,修行终远菩提果。从种子生麦穀等,彼果非

  • 大般涅槃经玄义卷下·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古来复约三性。明涅槃体。言佛地。一向是善性。一向非恶性。无记性亦有亦无(云云)。光宅云。常住佛果。有两种无记。一知解无记。二果报无记。如棋书射御。阐提亦有故非是善。佛地亦有故非是恶。即是

  •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二(下)·智升

    唐崇福寺沙门智升撰&middot;差摩婆帝受记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middot;不增不减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middot;造塔功德经一卷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middot;绕佛塔功德经一卷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

  • 大手笔·松本清张

    《大手笔》是一代宗师松本清张的小说杰作选的第一部。昭和十五年(一九四○)秋天某日,诗人K.M.收到一封陌生男子寄来的信,寄信人是住在小仓市博劳町二八的田上耕作。小仓市位于九州福冈县东部,是一座废弃了的城市。相当于今

  •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杜光庭

    太上灵宝玉匮明真斋忏方仪,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奉旨编撰。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玉匮明真斋乃道教灵宝诸斋法之一,用于忏谢前世今生所行过误。祈神灵消除罪录,开度幽关,上升天堂;并祝圣寿无疆。天下太平,幽显蒙恩,得

  • 公债委员·张资平

    《公债委员》属于恋爱小说,主要写的是公债委员陈仲章和阿欢的婚恋生活。小说开头描写一个已经退职的公债委员(陈仲章)伙同一个革了职的排长,携短枪到某村假托发行公债票的名义勒索乡村富绅,最终事情败露,陈仲章被捕。内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