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八

乐舞

大予乐令掌伎乐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掌其陈序【百官志】

建武十三年四月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纪】

陇蜀平后乃増广郊祀凡乐奏青阳朱明西皓冥及云翘育命舞【祭祀志】

二十八年赐东海王彊虎贲旄头钟虡之乐【纪】

中元元年二月辛卯登封泰山用乐如南郊【祭祀志】二年立北郊祀后土奏乐亦如南郊【同上】

明年永平三年八月戊辰改大乐为大予乐时博士曹充上言汉再受命宜兴礼乐帝问制礼乐云何对曰河图括地象曰有汉世礼乐文雅出尚书璇玑钤曰有帝汉出徳洽作乐名予帝善之下诏曰今且改太乐官曰大予乐诗曲操以俟君子【曹褒传】

十月蒸祭光武庙初奏文始五行武徳之舞【前书曰文始舞者本舜韶舞也髙祖六年更名曰文始其舞人执羽籥五行者本周舞也秦始皇二十六年更名曰五行其舞人冠冕衣服法五行色武徳者髙祖四年作言行武以除乱也其舞人执干戚光武草创礼乐未备今始奏之故云初也】

汉大乐律曰卑者之子不得舞宗庙之酎除吏二千石到六百石及闗内侯到五大夫子取适子髙五尺已上年十二到三十顔色和身体修治者以为舞人【百官志注】永平三年八月丁卯公卿奏议世祖庙登歌八佾舞功名东平王苍议以为汉制旧典宗庙各奏其乐不皆相袭以明功徳秦为无道残贼百姓髙皇帝受命诛暴元元各得其所万国咸熙作武徳之舞孝文皇帝躬行节俭除诽谤去肉刑泽施四海孝景皇帝制昭徳之舞孝武皇帝功徳茂盛威震海外开地置郡传之无穷孝宣皇帝制盛徳之舞光武皇帝受命中兴拨乱反正武畅方外震服百蛮戎狄奉贡宇内治平登封告成修建三雍肃修典祀功徳巍巍比隆前代以兵平乱武功甚大歌所以咏徳舞所以象功世祖庙乐名宜曰大武之舞元命苞曰縁天地之所杂乐为之文典文王之时民乐其兴师征伐而诗人称有武徳璇玑钤曰有帝汉出徳洽作乐各与虞韶禹夏汤濩周武无异不宜以名舞叶图徴曰大乐必易诗传曰颂言成也一章成篇宜列徳故登歌清庙一章也汉书曰百官颂所登御者一章十四句依旧文始五行武徳昭真修之舞节损益前后之宜六十四节为舞曲副八佾之数十月蒸祭始御用其文始五行之舞如故勿进武徳舞歌诗曰于穆世庙肃雍显清俊乂翼翼秉文之成越序上帝骏奔来宁建立三雍封禅泰山章明图防放唐之文休矣惟徳罔射协同本支百世永保厥功诏书曰骠骑军议可进武徳之舞如故【东观书见祭祀志注】

十年闰月南巡狩幸南阳祠章陵日北至又祠旧宅礼毕召校官弟子作雅乐奏鹿鸣帝自御埙箎和之以娱嘉宾【纪】

章帝即位太尉赵熹等奏孝明皇帝功徳茂盛宜上尊号曰显宗四时祫食于始祖庙奏武徳文始五行之舞东平王苍上言昔孝文庙乐曰昭徳之武孝武庙乐曰盛徳之舞今皆祫食于髙庙昭徳之舞不进与髙庙同乐今孝明皇帝在世祖庙当同乐盛徳之乐无所施如自立庙作武徳之舞上从王议【礼仪志注】

建初五年冬以马防上言始施行十二月迎气乐【东观记曰防上言圣人作乐所以宣气致和顺隂阳也臣愚以为可因嵗首发太蔟之律奏雅颂之音以迎和气时以作乐器费多遂独行十二月迎气乐也】

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歌冥八佾舞育命之舞【祭祀志又献帝起居注曰建安八年公卿迎气北郊始复用八佾皇览曰迎礼春夏秋冬之乐又顺天道天子迎春于东堂唱之以角舞之以羽翟此迎春之乐也迎夏于南堂唱之以徴舞之以鼓鞉此迎夏之乐也迎秋于西堂唱之以商舞之以干戚此迎秋之乐也迎冬于北堂唱之以羽舞之以干戈此迎冬之乐也】

先立秋十八日郊黄帝至立秋迎气于黄郊奏黄钟之宫歌帝临冕而执干戚舞云翘育命所以养时训也【礼仪志】日冬至夏至隂阳晷景长短之极防气之所生也故使八能之士八人或吹黄钟之律间竽或撞黄钟之钟或度晷景权水轻重水一升冬重十三两或击黄钟之磬或鼓黄钟之瑟轸间九尺二十五宫处于中左右为商征角羽或击黄钟之鼓先之三日太史谒之至日夏时四孟冬则四仲其气至焉先气至五刻太史令与八能之士即坐于端门左塾大予具乐器夏赤冬黑列前殿之前西上钟为端守宫设席于器南北面东上正徳席鼓南西面令晷议东北三刻中黄间持兵引太史令八能之士入自端门就位二刻侍中尚书御史谒者皆陛一刻乗舆亲御临轩安体静居以聴之太史令前当轩溜北面跪举手曰八能之士以备请行事制曰可太史令稽首曰诺起立少退顾令正徳曰可行事正徳曰诺皆旋复位正徳立命八能士曰以次行事间音以竽八能曰诺五音各三十为阕正徳曰合五音律先唱五音并作二十五阕皆音以竽讫正徳曰八能士各言事八能士各书板言事文曰臣某言今月若干日甲乙日冬至黄钟之音调君道得孝道褒商臣角民征事羽物各一板否则召太史令各板书封以皂嚢送西陛跪授尚书于当轩北面稽首拜上封事尚书授侍中常侍迎受报闻以小黄门幡麾节度太史令前白礼毕制曰可太史令前稽首曰诺太史命八能士诣太官受赐陛者以次罢日夏至礼亦如之【礼仪志】

春王三朝防同汉京食举雍彻太史奏乐陈金石布丝竹钟鼓铿鍧管煜抗五声极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舞备太古毕四夷间奏徳广所及僸佅兠离罔不俱集万乐备百礼暨皇欢浃羣臣醉降烟煴调元气然后撞钟告罢百寮遂退【东京赋】

每月朔嵗首大朝受贺举觞御坐前奏食举之乐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详见朝防类】

元和二年幸鲁祠孔子作六代之乐【孔僖传】

章帝増修羣祀又为灵台十二门作诗各以其月祀而奏之【礼仪志】

祠灵星舞者用童男十六人舞者象教田初为芟除次耕种芸耨驱爵及获刈舂簸之形象其功也

和帝即位有司奏上尊章帝庙曰肃宗共进武徳之舞制曰可【纪】

顺帝阳嘉二年十月庚午行礼辟雍奏应钟始复黄钟乐器随月律【纪袁纪云初随月律作应钟】

桓帝亲祠老子用郊天乐【祭祀志】

诸行出入皆鸣钟作乐其有灾眚有它故若请雨止雨皆不鸣钟不作乐【见礼仪志亲耕条按此文云诸行出入言行者谓乗舆出入也故前书言天子所幸皆曰行幸及归言行自某所至旧注不察乃引春秋释疴以为汉法郡守出入得鸣钟作乐其误明矣】

献帝建安八年公卿初迎冬于北郊总章始复备八佾舞【因乱乆废今复备之见本纪】

蔡邕礼乐志曰汉乐四品一曰大予乐典郊庙上陵殿诸食举之乐郊乐易所谓先王以作乐崇徳殷荐上帝周官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也宗庙乐虞书所谓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诗云肃雍和鸣先祖是聴食举乐王制谓天子食举以乐周官王大食则命奏钟鼓二曰周颂雅乐典辟雍飨射六宗社稷之乐辟雍飨射孝经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礼记曰揖譲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社稷所谓琴瑟击鼓以御田祖者也礼记曰夫乐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乎宗庙社稷事乎山川鬼神此之谓也三曰黄门鼓吹天子所以宴乐羣臣诗所谓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者也其短箫铙歌军乐也其传曰黄帝歧伯所作以建威扬徳风劝士也葢周官所谓王大献则令凯乐军大献则令凯歌也孝章皇帝亲着歌诗四章列在食举又制云台十二门诗各以其月祀而奏之熹平四年正月中出云台十二门新诗下大予乐官习诵被声与旧诗并行者皆当撰録以成乐志【礼仪志注】

诗颂

明帝永平十五年东平王苍献光武受命中兴颂【本传】章帝元和二年为灵台十二门作诗各以其月纪而奏之【志】

傅毅追美明帝功徳最盛而庙颂未立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文苑传】

曹朔作汉颂四篇【苏顺传】

班固两都赋东都主人作诗五篇其乱云

明堂诗于昭明堂明堂孔阳圣皇宗祀穆穆煌煌上帝宴飨五位时序谁其配之世祖光武普天率土各以其职猗欤缉熙允懐多福

辟雍诗乃流辟雍辟雍汤汤圣皇莅止造舟为梁皤皤国老乃父乃兄抑抑威仪孝友光明于赫太上示我汉行鸿化惟神永观厥成

灵台诗乃经灵台灵台既崇辛勤时登爰考依证三光宣精五行布序习习祥风祁祁甘雨百谷溱溱庶卉蕃芜屡惟丰年于皇乐胥

寳鼎诗岳修贡兮川效珍吐金景兮歊浮云寳鼎见兮色纷緼焕其炳兮被龙文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徳兮弥亿年

白雉诗启灵篇兮披瑞图获白雉兮效素乌发皓羽兮奋翘英容洁朗兮于淳精章皇徳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

四夷乐

板楯蛮夷俗喜歌舞髙祖观之曰此武王伐纣之歌也乃命乐人习之所谓巴渝舞也【南蛮传】

永平中益州刺史朱辅上疏曰今白狼王唐菆等慕化归义作诗三章繦负老幼若归慈母逺夷之语辞意难正有犍为郡掾田恭颇晓其言辄令译其词语防送诣阙并上其乐诗昔在圣帝舞四夷之乐今之所上庶备其一帝嘉之事下史官録其歌焉【西南夷传】

逺夷乐徳歌诗曰

大汉是治【提官隗搆】 与天意合【魏冒逾糟】 吏译平端【罔驿刘脾】不从我来【旁慕支留】 闻风向化【徴衣随旅】 所见竒异【知唐桑艾】多赐缯布【邪毗□绣】 甘美酒食【推潭仆逺】 昌乐肉飞【拓拒苏便】屈申悉备【局后仍离】 蛮夷贫薄【偻譲龙洞】 无所报嗣【莫支度由】愿主长夀【阳雒僧鳞】 子孙昌炽【莫穉角存】

逺夷慕徳歌诗曰

蛮夷所处【偻譲彼尼】 日入之部【且交陵悟】 慕义向化【防动随旅】归日出主【路且防雒】 圣徳深恩【圣徳渡诺】 与人富厚【魏菌渡洗】冬多霜雪【综邪流藩】 夏多和雨【莋邪寻螺】 寒温时适【藐浔泸漓】部人多有【菌补邪推】 涉危歴险【辟危归险】 不逺万里【莫受万栁】去俗归徳【术疉路徳】 心归慈母【仍路孳模】

逺夷懐徳歌诗曰

荒服之外【荒服之仪】 土地墝埆【犂籍怜怜】 食肉衣皮【阻苏邪犂】不见盐谷【莫砀麄沐】 吏译传风【罔译传防】 大汉安乐【是汉夜拒】携负归仁【踪优路仁】 触冒险陜【雷折险龙】 髙山岐峻【伦狼蔵幡】縁崖磻石【扶路侧禄】 木薄发家【息落服淫】 百宿到洛【理沥髭雒】父子同赐【捕茝菌毗】 懐抱匹帛【懐槀匹漏】 传告种人【传言呼敕】长愿臣仆【陵阳臣仆】

安帝即位罢鱼龙曼延百【本纪汉官典职曰作九宾舍利之兽从西方来于庭入殿前激水化成比目鱼水作雾化成黄龙长八丈出水逰于庭燿日光曼延者兽名也张衡西京赋所云巨兽百寻是为曼延音以战反】

永宁元年西南夷掸国王献乐及幻人能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明年元防作之于庭安帝与羣臣共观大竒之陈禅独离席举手大言曰昔齐鲁为夹谷之防齐作侏儒之乐仲尼诛之又曰放郑声逺佞人帝王之庭不宜设夷狄之技尚书陈忠劾奏禅曰古者合欢之乐舞于堂四夷之乐陈于门故诗云以雅以南韎任朱离今掸国越流沙逾县度万里贡献非郑卫之声佞人之比而禅廷讪朝政请劾禅下狱有诏勿收【陈禅传】

猜你喜欢
  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司马迁
  本纪第二 斑帝下·萧子显
  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欧阳修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卷之五十二·佚名
  ○“新中央政权”是什么?·陶希圣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纪昀
  一一五七 贵州巡抚李庆棻奏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三九 谕着福隆安派员经理四库全书处人员饭食·佚名
  世家卷第六 高丽史六·郑麟趾
  世宗本纪·脱脱
  葛守礼传·张廷玉
  卷十六·陆宗楷
  243.皇太极施反间计·林汉达
  二十八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品藻五·冯金伯

    明仁宗宣宗词有明两祖列宗,好学不倦,染翰俱工。如仁宗凤栖梧赋九月海棠云:“烟抹霜林秋欲褪。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明月修容生远恨。旋摘馀娇,簪满佳人鬓。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

  • 卷119 ·佚名

    洪咨夔 病目 日过学不力,年催名未芳。 心期虽皦皦,目视已茫茫。 灯叠青红晕,书纷黑白行。 蒲团深瞑坐,禅味觉偏长。 洪咨夔 病起独步 病将春到眼慵开,只为梅花猛一来。 何处琵琶推却手,举头

  • 卷四十·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四十     元 方回 编兄弟类 七言【七首】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    白居易 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转於文墨须留意贵向烟霄早致身莫学我兄年五

  • 内篇 论赞第九·刘知几

      《春秋左氏传》每有发论,假君子以称之。二《传》云公羊子、穀梁子,《史记》云太史公。既而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王隐曰议,何法盛曰述,常璩曰撰,刘昺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

  • 第九十四回 入陷阱幸脱上源驿 劫车驾急走大散关·蔡东藩

      却说僖宗闻巨寇已平,献入巢首,即御大玄楼受俘,当命将巢首悬示都门。至黄巢姬妾等,跪在楼下,约有二三十人,僖宗望将下去,统是花容惨澹,玉貌凄惶,美人薄命,天子多情,倒也动起怜香惜玉的意思来了,当下开口宣问道:“汝等皆勋贵子

  • 卷之二百四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九百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七百四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八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八十九 【起甲辰宋徽宗宣和六年○止丁未宋钦宗靖康二年四月】凡三年有奇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辽天祚以保大五年亡於金而西辽耶律达实称帝但西辽於辽为疏族又僻处遐荒视後梁之偏安江

  • 通鉴纪亊本末卷三十四下·袁枢

    宋 袁枢 撰宪宗讨淄青【李师道】唐宪宗元和元年 初李师古有异母弟曰师道常踈斥在外不免贫窭师古私谓所亲曰吾非不友扵师道也吾年十五拥节旄自恨不知稼穑之艰难况师道复减吾数嵗吾欲使之知衣食之所自来且以州县之务

  • 钦定元史语解卷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八【按元以蒙古语为本语解内但释解义概不复注蒙古语其中姓氏地名官名人名无解义者俱以蒙古源流考今地名八旗姓氏通谱官名改字面订之】职官【按元太祖命刘秉忠许衡定内外之官而官名多从古制

  • 諡法卷一·苏洵

    宋 苏洵 撰神【一】圣不可知曰神新改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旧法诸説虽多而不出于此故取之圣【二】行道化民曰圣新补穷理尽性曰圣夫尧不能穷理尽

  • 四年·佚名

    (辛未)四年大明隆慶五年三月3月1日○朔壬戌,以盧守愼爲大司憲。守愼旣免喪,上素聞其賢,虛己而待之,進授憲長。守愼又力辭,乞歸省病母,上曰:「卿不可一日不在左右,將母上京,以全忠孝可也。」仍令沿路,輿馬護送,守愼感恩流涕,以其母亦

  • 卷九·蔡卞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名物解卷九宋 蔡 卞 集解释兽麐  兎  鹿  麝  犀  麈虎  猱  厖  狼  狐  猲骄駮  豵麐麐麒麐土畜也信至应礼以足至者也音中钟吕行中规矩不羣居不旅行不入防穽不罹罗网王者

  • 卷二 冠礼·颜元

    冠礼冠【杨氏复曰:有言书仪中冠礼简易可行者。先生曰:不独书仪,古冠礼亦自简易。补注:黄帝以前,以羽皮为冠,以后乃用布帛。其冠之年,天子、诸侯皆十二。】男子年十五至二十皆可冠,必父母无期以上丧始可行之。【大功未葬,亦不可

  • 说四度以上的事·太虚

    向来度量一物事,只一、度量其若干长,二、度量其若干广──广长仅分位假,非具体物──,三、度量其若干厚,便以谓尽了。新近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为一物事,必要加入什么时,以为第四重的度量,乃能尽致。故不管说什么物事,都要将时加

  •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金刚手菩萨,已说苏悉地诸真言轨则律仪教法,又为未来国王,正法治国,生清净信,尊敬三宝者,又为外道不信因果,毁谤三宝者,说息灾增益爱敬降伏等法,令知佛法有大威德,神通自在,知诸菩萨,具一切智,是故说此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