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列传二百六十四

列传

元 【十八】

○元十八

宋子贞

  商挺

赵良弼

  赵璧

宋子贞

商挺

赵良弼

赵璧

△宋子贞

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与族兄知柔同补太学生俱有名金末潞州乱子贞走赵魏闲东平行台严实招置幕府用为详议官兼提举

学校岁壬辰实戍黄陵金人悉力来攻与战不利敌势颇张曹濮以南皆震有自敌中逃归者言金兵且大至人情恟惧子贞请于实斩扬言者

以令诸城境内乃安汴梁既下饥民北徙饥殍盈道子贞多方赈救全活者万余人金士之流寓者悉周给且荐用之拔名儒张特立刘肃李昶

辈于羁旅与之同列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材多于他镇乙未太宗命子贞为行台右司郎中中原略定事多草创行台所统五十

余城州县官率为贪私以病民子贞仿前代观察采访制命官分三道纠察官吏立程序定期会黜贪惰奖廉勤始有纪纲民得苏息东平将校

占民为部曲户谓之脚寨擅其赋役子贞令悉归州县人以为便实卒子忠济袭爵请于朝授子贞参议东平路事兼提举太常礼乐子贞作新

庙学延诸名儒招致生徒俾习经艺齐鲁儒风为之一变己未世祖南伐召至濮问以方略对曰本朝威武有余仁德未洽所以拒命者特畏死

尔若投降者不杀胁从者勿治则宋之郡邑可传檄定也世祖善其言中统元年授益都路宣抚使未几拜右三部尚书李璮叛诏子贞参议军

前行省事子贞单骑至济南观璮形势因说丞相史天泽曰璮拥众东来坐守孤城宜增筑外城防其奔突彼粮尽援绝不攻自破矣议与天泽

合遂擒璮子贞还上书陈便宜十事大略谓官爵人主之柄选法宜尽归吏部律令国之纪纲宜早刊定监司总统一路乞选公廉有才德者为

之州县官相传以世非法赋敛民穷无告宜迁转以革其弊又请建国学教冑子敕州郡提学课试诸生三年一贡举帝命中书次第施行之至

元二年迁翰林学士参议中书省事奏请班俸禄定职田从之俄拜中书平章政事复陈时务十二策帝颇悔用子贞晚未几以年老求退特敕

中书凡有大事即其家访问子贞私居每闻朝廷事不便必封疏上奏爱君忧国不以进退异其心当疾革诸子请遗言子贞曰吾平昔教汝者

不少今尚何言子渤

△商挺

商挺字孟卿曹州济阴人父衡金行省员外郎以战死挺年二十四汴京破北京东平严实聘为诸子师实卒子忠济嗣辟为经厯赞忠济

兴学养士 【按元明善撰墓碑云聘康■〈日昱〉说书李昶说春秋李桢说大学东州多士公实作之】 世祖在潜邸闻挺名征至盐州入

对称旨闲陪宴语因曰挺来时李璮城朐山东平当馈米万石东平至朐山率十石致一石且车淖于雨必后期后期罪死请输沂州使璮军取

食便世祖曰爱民如此忍不卿从杨惟中宣抚关中挺为郎中兵火之余八州十二县户不满万皆惊忧无聊挺佐惟中黜贪暴出淹滞定规程

主簿责务农薄税通其有无期月民乃安且请减关中常赋之半明年惟中罢廉希宪来代升挺为宣抚副使寻命兼治怀孟戊午罢宣抚司挺

还东平宪宗亲征蜀世祖将趋鄂汉军于小濮召问军事挺对曰蜀道险远万乘岂宜轻动世祖默然久之曰卿言正契吾心宪宗崩世祖北还

道遣张文谦与挺计事挺曰军中当严符信以防奸访文谦急追及言之世祖大悟骂曰无一人为我言此非商孟卿几败大计速遣使至军立

约未几额哷布格之使至军中执而斩之召挺至开平与廉希宪密赞大计世祖既即位以希宪及挺宣抚陕蜀至京兆时哈喇布哈珲塔哈驻

六盘山以兵应额哷布格挺谓希宪曰为六盘有三策悉锐而东直捣京兆上策也聚兵六盘观衅而动中策也重装北归以应和琳下策也希

宪曰彼将何从挺曰必出下策巳而果然于是与希宪定议令巴崇汪良臣发兵御之六盘之兵既北而阿勒达尔自和琳引兵南来遇于甘州

哈喇布哈以语不合遂北去阿勒达尔乃与珲塔哈合军而南时诸王哈坦率骑兵与巴崇汪良臣兵合乃分为三道以拒之大战甘州东杀阿

勒达尔珲塔哈事闻帝大悦曰商孟卿古之良将也改宣抚司为行中书省进希宪右丞挺佥行省事中统二年进参知政事兴元判官费寅 【

廉希宪传作蜀人费正寅】 有罪惧诛以借兵完城事讼挺与希宪于朝帝召挺便殿问曰卿在关中怀孟两着治效而毁言日至岂同僚有沮

卿者耶抑位高而志怠耶对曰臣在秦三年多过其或从权以应变者有之若功成归已事败分咎于人臣必不敢请就既刃出帝顾斤臣数挺

前后大计凡十有七因叹曰挺有功如是犹自言有罪谁复为朕戮力耶至元元年入拜参知政事建议修辽金二史三年帝留意经举挺与姚

枢窦默王鹗杨果纂五经要语凡二十八类以进六年同佥枢密院事八年升副使定军官品级给军使屯田收其获以饷亲军汰不胜军者户

三万户一丁者亦汰之丁多业宾业多丁寡财力相资合出一军着为令九年封皇子莽噶拉为安西王以挺为王相挺进十策于王曰睦亲邻

安人心敬民时备不虞厚民生一事权清心源谨自治国本根察下情王为置酒嘉纳王薨王妃使挺请命于朝以子阿南达嗣帝曰年少祖宗

之训未习卿姑行王相府事初运使郭琮郎中郭叔云与王相赵炳构隙或告炳不法妃命囚之六盘狱以死朝廷疑擅杀之鞫琮等伏辜有王

府女奚楚彻以预二郭谋临刑望以求生有暧昧语连挺及其子瓛帝怒召挺拘炳家瓛下狱帝命诸儒谳其罪尚书留梦炎以议勋奏曰臣宋

儒不知挺向来之功可补今之过否帝不悦符宝郎董文忠奏曰梦炎不知挺何如人臣以曩时推戴之功语之矣帝良久曰其事果何如对曰

臣目未覩耳固闻之杀人之谋挺不与也帝默然十六年始释挺及瓛二十年复枢密副使我以疾免明年赵氐子复讼父冤又被系百余日乃

释 【按苏天爵名臣事略云挺再被系得释乃二葺小圃于都城南有阜曰左山因以自号】 二十五年卒延佑初追封鲁国公谥文定子琥

字台符至元十四年以姚枢许衡荐拜江南行台御史多政绩二十七年征拜中书御史属地震琥上书言昔汉文帝有此异而无其应葢以恭

行德化而弭也因条陈汉文时政以进又言为国之道在立法任人二者而己法不徒立须人而行人不滥用惟贤是择因举天下名士十余人

帝从之皆召用三十年迁国子司业卒

△赵良弼

赵良弼字辅之女真人 【名臣事略作赵州赞皇人】 父兄诸子俱死事于金良弼明敏多智略初举进士教授赵州世祖在潜藩召对

称旨会立邢州安抚司擢为幕长区画有方事或掣肘则请诸藩邸再阅岁邢大治户口增倍世祖在潜藩时分地在关陕奏以廉希宪商挺宣

抚陕西以良弼参词司事阿勒达尔刘太平钩校京兆钱谷煅炼羣狱死者二十余人众皆股栗良弼力陈大义词气慷慨二人卒不能诬故宣

抚司一无所坐己未世祖南征召参议元帅府事兼江淮安抚使亲执桴鼓率先士卒五战皆捷所至宣布恩德民皆安堵世祖北还遣如京兆

访秦蜀事宜得实还报曰宗王穆各无他心宜以西南六盘悉委属之珲塔哈屯军六盘士马精强咸思北归恐事有不意耨埒总秦川蒙古诸

军年少鸷勇轻去就当宠以重职疾解其兵柄刘太平霍鲁怀声音办集粮饷阴有据秦蜀志伯嘉努刘黑马汪惟正兄弟蒙被德惠俱悉心俟

命后皆如其言中统元年复以廉希宪商挺宣抚奏蜀良弼为参议良弼先行时珲塔哈判北归良弼执其赏元帅奇尔台布哈密喇卜和卓诛

之希宪及挺虑有擅杀名遣使入奏待罪良弼具密状授使者言始遣捕二帅时止令囚以俟报臣窃以为张皇不便宜急诛之擅杀在臣实不

在宣抚司若上怒希宪等愿者即出此奏帝竟不问蜀人费寅 【与廉希宪及商挺传并异】 以私憾诬希宪挺在京兆有异志者九事引良

弼为证帝召良弼诘问良弼泣曰二臣忠良保无是心愿剖臣心以明之意意不释会平李璮得王文统交通书益疑二臣切责良弼良弼誓死

不变帝意乃解费寅卒以反诛至元七年 【按日本国传良弼使日木在至元六年】 奉使日本先是数遣使通日本卒不得要领至是良弼

请行乃授秘书监给兵三千以从良弼辞独与书状官二十四人俱舟至金津岛其国人望见使舟举刀来攻良弼舍舟登岸喻旨金津守延入

板屋以兵环之灭烛大噪良弼凝然自若天明其国太宰府官陈兵四出问使者来状良弼数其不恭罪仍喻以礼意太宰府官愧服求国书良

弼曰必见汝国王始授之越数日复来求书至以兵胁良弼良弼曰不见汝国王宁持我首去书不可得也日木知不可屈遣使介十二人入觐

送良弼至对马岛十年良弼至自日本入见帝询知其故曰卿可谓不辱君命矣后帝将讨日本数问良弼良弼言勿击便帝从之 【按日本

国传至元十一年十七年十八年洪茶邱等累征日本则是未尝从良弼之言也传恐误】 十一年同佥书枢密院事丞相巴延伐宋良弼言宋

重兵在扬州宜以大军先捣临安后讫如其计帝尝从容问曰高丽小国也匠工奕技皆胜汉人至于儒人皆通经书学孔孟汉人惟务课赋吟

诗将何用焉良弼对曰此非学者之病在国家所尚何如耳久之以疾辞得旨居怀孟良弼别业在温县故有地三千亩乃析为二六与怀州四

与孟州皆永隶庙学以赡生徒自以出身儒素示不忘本也或问为治之要良弼曰人性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必克己然后可以制怒必顺

理然后可以忘怒能忍所难忍容所难容事斯济矣二十三年卒追封韩国公谥文正子训陕西平章政事

△赵璧

赵璧字宝仁云中怀仁人世祖在潜邸闻其贤召见呼秀才而不名赐三僮给薪水命后宫亲制衣衣之宠遇无比命驰驿西方聘名士王

鹗等又令蒙古生十人从璧授儒书敕璧习国语译大学衍义 【按虞集道园谥议云译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诸书传未详载】 时从马上听

其陈说辞旨明贯辄大喜宪宗尝召璧问曰天下何如而治对曰请先诛近侍之尤不法者宪宗不悦璧退世祖曰秀才汝浑身是胆耶一日断

事官伊啰斡齐持其印请于帝曰此先朝赐臣印也今陛下登极将仍用此旧印抑易以新者耶时璧侍帝呵之曰用汝与否取自圣裁汝乃敢

以印为请耶夺置帝前帝为默然既而曰朕亦不能为此也自是伊啰斡齐不复用岁壬子为河南轻略使有刘万户者素贪暴其党董主簿尤

恃势为虐强取民女有色者三十余人璧至按其罪立斩之尽还民女刘大惊会雨雪因请璧酌酒贺曰经略下车诛锄强猾故雪为瑞应璧曰

如董主簿比者尚有其人俟尽诛之瑞应将大至矣刘屏气不敢出语归卧病而卒时人以为怖死世祖中统元年拜燕京宣慰使时供给蜀军

府库己竭及用兵北边璧经昼馈运相继不绝中书省立援平章政事三年李璮反益都从亲王哈必齐讨之璮己据济南诸军乏食璧从济河

得粟及羊豕以馈军军复大振至元元年帝欲作文檄宋执笔者数人不称旨乃召璧为之文成帝喜曰惟秀才曲尽我意改枢密副使六年命

诣鹿门山都元帅阿珠营同行汉军都元帅府事宋将夏贵率兵自武昌遡流入援襄阳时汉水暴涨璧据险设伏待之贵果中夜潜上璧策马

出鹿门行二十余里发伏夺其五舟大呼曰南船己败我水军宜速进贵慑不敢动及旦阿珠领骑兵璧率水军合战于虎尾洲贵大败走高丽

王禃为其臣林衍所逐帝召璧还改中书左丞同国王特讷克行东京等路中书省事聚兵平壤时衍己死璧与王议曰高丽迁居江华岛有年

矣外虽卑辞臣贡内恃其险故使权臣无所畏忌擅逐其主今衍虽死王实无罪若朝廷遣兵护归使复国于古京可以安兵息民策之上也因

遣使以闻帝从之师还迁中书右丞十年复拜平章政事十三年卒大德三年赠大司徒谥忠亮子仁荣同知归德府事仁恭集贤直学士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三十二·毕沅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二十二·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十·佚名
  卷之六百八十六·佚名
  二一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再行查缴书籍并呈书目折·佚名
  卷五十一·傅恒
  绎史卷一百四十一·马骕
  史记集解卷三十一·裴骃
  ●卷十二·钱谦益
  符习传·欧阳修
  卷一百八十八·杨士奇
  一·沈从文
  卷一百八·佚名
  第二十一章 现代的经济和社会·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秋诗话卷之五·劳孝舆

      评诗    自谈诗者有诗品诗式诗格诗法于是唐宋间人诗话汗牛充栋矣其中论声病谈法律别体裁不啻人擅阳秋家悬月旦而诗之源委讫无定评愚尝谓李杜二公千古知己文章亦复齐名而东北一方无从长晤若天作之合晨夕数过则

  • 卷三十四·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四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李梦阳【八十首】梦阳字天赐更字献吉庆阳人徙扶沟治癸丑进士授户部主事转员外郎应诏陈言弹夀宁侯张鹤龄系锦衣狱旋释之进郎中代尚书韩文草奏劾刘瑾坐奸党致仕【一云降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二十七·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天启五年五月戊申朔以盛暑暂辍日讲○御史陈以瑞锍釒劾少詹事钱谦益主试潜通关节居官把持朝政兵部主事沈正宗筮仕已多劣状察处复金□赞美曹俱削籍追夺诰命○己酉刑科给事中霍维华言刑法失平者三事张我续贪淫酷诈宜处

  • 第一七四告示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一一三二六—二·佚名

    新竹知县王出示:市廛买卖,务安公平新竹县正堂王示市廛买卖,务安公平。切勿高抬,致碍行情。一、出示光绪二十一年二月十二日承粮总印 新竹县印 私记正堂王行十三 私记

  • 九八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改正孔安国序内舛误处并请将仿刊各书改正片·佚名

    九八一 军机大臣奏遵旨改正孔安国序内舛误处并请将仿刊各书改正片【真按:四库全书篡改原书。四库全书校勘典籍。】乾隆四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臣等遵旨恭查尚书孔安国序内「遂乃定礼乐」句,「礼」字误行加图,谨卽改正。至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阿桂

    乾隆二十年乙亥六月癸夘上谕内阁曰开泰着补四川总督新任大学士黄廷桂着调任陜甘总督将川督应办事务交明开泰即赴肃州己巳四川总督黄廷桂提督岳钟璜奏言四川打箭炉外孔撒麻书两土司本属嫡堂叔侄近以逺年旧事争竞搆衅其

  • 绎史卷五十·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郑穆公之立【灵公之弑附】左传【僖公十六年】冬十一月乙夘郑杀子华 【二十四年】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

  • 68.张骞通西域·林汉达

    汉武帝初年的时候,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汉朝。汉武帝从他们的谈话中知道一点西域(今新疆和新疆以西一带)的情况。他们说有一个月氏(yuè-zhī)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定居在西域一带。他们跟匈奴有仇,想要报复,就是没有人帮助他们

  • 卷八·陈则通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提纲卷八     宋 陈则通 撰盟会门内大夫及外大夫盟会例文二年公孙敖会晋士縠于垂陇 八年公子遂会晋赵盾盟于衡雍 十有一年夏叔仲彭生会晋郤缺于承筐宣十有五年仲孙蔑会齐高固于无娄成二年六

  • 菩提道次第略论序·宗喀巴

    华夏密乘中兴,暨西藏佛法内流,大勇实为前矛。勇原籍四川巴县,姓李名锦章,民国八年夏,与大慈大觉同日从余落发,方二十七龄尔。受戒参禅江天寺,及住静五台山,迨十年秋,余讲法华于宛平,来依座下。时有日本东密老宿觉随者,屡以唐代传

  • 达赖逝矣西藏将奈何·太虚

    ──二十三年一月作──达赖十三世,今阅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二十一日申报,确已逝世矣。本社为卫藏佛教之护持计,华西边陲之保障计,不胜其哀敬之情!电中:‘遗嘱主维护佛教,勿使外国基督教或其他宗教乘几侵入以混乱西藏佛教之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二·圆晖

      从此大文第三。明三分齐。就中一明三极少。二明二量。且初明三极少者。论云。如是已约逾缮那等。辨器世间身量差别。约年等辨寿量有殊。二量不同。未说今说。此二建立。无不依名前二及名。未详极少。今应先辨三极

  • 卢忠肃集·卢象升

    诗文集。明卢象升(1600—1639)撰。二卷。象升字建斗,宜兴(今属江苏)人。天启进士。善射,精将略,能治兵。明末抗清将领。崇祯十一年(1638)在巨鹿(今属河北)遇敌,孤军作战,阵亡。明谥忠烈,清谥忠肃。此集其幼子天驭之孙

  • 月黑夜·杨朔

    当代短篇小说。杨朔著。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斗争故事;

  • 南诏德化碑·佚名

    叙述南诏国叛唐投靠吐蕃政权缘由之碑。碑高390厘米,宽240厘米,楷书,碑阴阳两面现存830字。唐朝初年,中央政府曾对南诏六部进行积极经营。建置州郡,任命当地首领为刺史、县令等职。但由于吐蕃的侵扰,只有蒙舍诏始终归

  •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

  • 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卷,元魏菩提留支译。大梵天王说鬼神之名及咒,而护童子。佛亦为说一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