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汉会要卷九

舆服上【符玺附】

玉路

天子五路以玉为饰樊缨十有再就建大常十有二斿九仭曳地日月升龙象天明也【本志下同】

乗舆

殷瑞山车金根之色汉承秦制御为乗舆所谓孔子乗殷之路者也

金根 安车 立车

乘舆【按此乗舆二字葢言天子也】金根安车立车轮皆朱班重牙贰毂两辖金薄缪龙为舆倚较文虎伏轼龙首衔轭左右吉阳筩鸾雀立衡文画辀羽葢华蚤建大旂十二斿画日月升龙驾六马象镳镂金鍐方釳插翟尾朱兼樊缨赤罽易茸金就十有二左纛以牦牛尾为之在左騑马轭上大如斗是为徳车五时车安立亦皆如之各如方色马亦如之白马者朱其髦尾为朱鬛云所御驾六余皆驾四后从为副车

耕车

耕车其饰皆如之有三葢一曰芝车置耒耜之箙上亲耕所乘也

戎车

戎车其饰皆如之蕃以矛麾金鼓羽析幢翳胄甲弩之箙

猎车

猎车其饰皆如之重辋缦轮缪龙绕之一曰闟猪车亲校猎乗之

軿车

太皇太后皇太后法驾皆御金根加交路帐裳非法驾则乘紫罽軿车云文画辀黄金涂五末葢蚤左右騑驾三

长公主赤罽軿车

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骈车大贵人加节画辀皆右騑而已

青葢车

皇太子皇子皆安车朱班轮青葢金华蚤黑文画轓文辀金涂五末皇子为王锡以乗之故曰王青葢车

緑车

皇孙緑车以从皆左右騑驾三

皂葢车

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皂缯葢黑轓右騑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葢朱两轓其千石六百石朱左轓轓长六尺下屈广八寸上业广尺二寸九文十二初后谦一寸若月初生示不敢自满也景帝中元五年始诏六百石以上施车轓得铜五末轭有吉阳筩中二千石以上右騑三百石以上皂布葢千石以上皂缯覆葢二百石以下白布葢皆有四维杠衣贾人不得乗马车除吏赤画杠其余皆青云【案郭贺传旧典传车骖驾乘赤帷囊惟贺为冀州勅去襜帷谢承书曰孔恂字巨卿新淦人州别驾从事车前旧有屏星如刺史车曲翳仪式时刺史行部发去日晏刺史怒欲去别驾车屏星恂议曰明使君传车自发晚而欲彻去屏星毁国旧仪此不可行别驾可去屏星不可省即投传去刺史追辞谢请不肯还于是遂不去屏星说文曰 车当谓之屏星】

夫人安车

公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防朝若蚕各乘其夫之安车右騑加交路帷裳皆皂非公防不得乗朝车得乘漆布辎軿车铜五末

大驾 法驾 小驾

乗舆大驾公卿奉引太仆御大将军参乗属车八十一乘备千乗万骑西都行祠天郊甘泉备之官有其注名曰甘泉卤簿东都唯大行乃大驾大驾太仆校驾法驾黄门令校驾乘舆法驾公卿不在卤簿中河南尹执金吾雒阳令奉引奉车郎御侍中参乗属车四十六乗前驱有九斿云罕凤凰闟防皮轩鸾旗皆大夫载鸾旗者编羽旄列系幢旁民或谓之鸡翘非也后有金钲黄钺黄门鼓车古者诸侯贰车九乗秦灭九国兼其车服故大驾属车八十一乘法驾半之属车皆皂葢赤里朱轓戈矛弩箙尚书御史所载最后一车垂豹尾豹尾以前比省中行祠天郊以法驾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庙尤省谓之小驾每出太仆奉驾上卤簿中常侍小黄门副尚书主者郎令史副侍御史兰台令史副皆执注以督整车骑谓之防驾春秋上陵尤省于小驾直事尚书一人从其余令以下皆先行后罢

轻车

轻车古之战车也洞朱轮舆不巾不葢建矛防幢麾辄弩箙藏在武库大驾法驾出射声校尉司马吏士载以次属车在卤簿中诸车有矛防其饰幡斿旗帜皆五采制度从周礼吴孙兵法云有巾有葢谓之武刚车武刚车者为先驱又为属车为后殿焉

大使车

大使车立乗驾驷赤帷持节者重导从贼曹车斧车督车功曹车皆两大车伍百璅弩十二人辟车四人从车四乗无节单导从减半

小使车

小使车不立乘有騑赤屏泥油重绛帷导无斧车近小使车兰舆赤毂白葢赤帷从驺骑四十人此谓追捕考案有所勅取者之所乗也诸使车皆朱班轮四辐赤衡轭其送白垩已下洒车而后还公卿中二千石二千石郊庙明堂祠陵法出皆大车立乗驾驷他出乗安车

载车

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加施组连璧交络四角金龙首衔璧垂五采析羽流苏前后云气画帷裳文画曲幡长县车等太仆御驾六布施马布施马者淳白骆马也以黑药灼其身为虎文既下马斥卖车藏城北秘宫皆不得入城门当用太仆考工乃内饰治礼吉凶不相干也

导从卒

公卿以下至县三百石长导从置门下五吏贼曹督盗贼功曹皆带劒三车从导主簿主记两车为从县令以上加导斧车公乗安车则前后并马立乗长安雒阳令及王国都县加前后兵车亭长设右騑驾两璅弩车前伍伯公八人中二千石二千石六百石皆四人自四百石以下至二百石皆二人黄绶武官伍伯文官辟车铃下侍閤门阑部署街里走卒皆有程品多少随所典领驿马三十里一置卒皆赤帻绛韝云古者军出师旅皆从秦省其卒取其师旅之名焉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千石以下至三百石县长二人皆带劒持棨防为前列犍弓韣九鞬诸侯王法驾官属傅相以下皆备卤簿似京都官骑张弓带鞬遮迾出入称课促列侯家丞庶子导从若防耕祠主县假给辟车鲜明卒备其威仪导从事毕皆罢所假

车马饰

诸车之文乗舆倚龙伏虎文画辀龙首鸾衡重牙班轮升龙飞軨皇太子诸侯王倚虎伏鹿文画辀轓吉阳筩朱班轮鹿文飞軨旂旗九斿降龙公列侯倚鹿伏熊黑幡朱班轮鹿文飞軨九斿降龙卿朱两轮五斿降龙二千石以下各从科品诸轓车以上轭皆有吉阳筩诸马之文案乗舆金鍐方釳挿翟象镳龙画总洙升龙赤扇汗青两翅燕尾驸马左右赤珥流苏飞鸟节赤膺兼皇太子亦如之王公列侯镂义髦朱镳朱鹿朱文绛扇汗青翅燕尾卿以下有騑者缇扇汗青翅尾当卢义髦上下皆通中二千石以上及使者乃有騑驾云

警跸

警跸【鲁恭传注云天子入警出跸】

王者至尊出入常有警跸而行静室而止【杨秉传】

建武三年闰月丙午赤眉君臣面缚奉髙皇帝玺绶二月己未祠髙庙受传国玺【本纪】

蔡邕独防曰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传国玺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蓝田山丞相李斯书之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夀永昌髙祖至霸上秦王子婴献之至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不与以威逼之乃出玺投地玺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李松持玺诣宛上更始更始败玺入赤眉刘盆子既败以奉光武【见本纪注又徐广曰传国玺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夀昌】

汉旧仪曰玺皆白玉螭虎纽凡六玺皇帝行玺凡封之玺赐诸侯王书信玺发兵召大臣天子行玺防拜外国事天地鬼神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嚢白素里两端无缝尺一板中约署皇帝带绶黄地六采不佩玺玺以金银縢组侍中组负以从秦以前民皆佩绶金玉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志注】

尚符玺郎中四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百官志注】熹平六年八月戊辰袁绍等诛宦官引兵入宫张譲段珪等急迫刼少帝及陈留王至小平津六玺不自随辛未帝还宫是日得六玺失传国玺【袁纪】

袁术死军破徐璆得其盗国玺及还许上之

卫宏曰秦以前以金玉银为方寸玺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羣下莫得用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夀永昌号曰传国玺汉髙祖定三秦子婴献之髙祖即位乃佩之王莽篡位就元后求玺后乃出以投地上螭一角缺及莽败时仍带玺绂杜吴杀莽不知取玺公賔就斩莽首并取玺更始将李松送上更始赤眉至髙陵更始奉玺上赤眉建武三年盆子奉以上光武孙坚从桂阳入雒讨董卓军于城南见井中有五色光军人莫敢汲坚乃浚得玺袁术有僣盗意乃拘坚妻求之术得玺举以向肘魏武谓之曰我在不聴汝乃至此时璆得而献之【徐璆传注】

魏受禅遣使求玺绶献穆曹皇后不与如此数辈后乃呼使者入亲数责之以玺抵轩下因涕泣横流曰天不祚尔左右莫能仰视【后纪】

皇后玺绶【伏后纪注引蔡邕独防曰皇后赤绶玉玺】

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薨皆令赠印玺【礼仪志】

建武二十六年赐南匈奴黄金玺盭绶緺【南匈奴传】

百官印

建武元年复设诸侯王金玺綟绶公侯金印紫绶九卿执金吾河南尹秩皆中二千石大长秋将作大匠度辽诸将军郡太守国傅相皆秩二千石校尉中郎将诸郡都尉诸国行相中尉内史中防军司直秩皆二千石以上皆银印青绶中外官尚书令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公军长史中二千石丞正平诸司马中宫王家仆雒阳令秩皆千石尚书中谒者黄门冗从四仆射诸郡监中外诸都官令都侯司农部丞郡国长史丞司马千人秩皆六百石家令侍仆秩皆六百石雒阳市长秩四百石主家长秩皆四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绶诸曹长楫櫂丞秩三百石诸秩千石者其丞尉皆秩四百石秩六百石者丞尉秩三百石四百石者其丞尉秩二百石县国丞尉亦如之县国三百石长丞尉亦二百石明堂灵台丞诸陵校长秩二百石丞尉校长以上皆铜印黄绶县国守宫令相或千石或六百石长相或四百石或三百石长相皆以铜印黄绶而有秩者侍中中常侍光禄大夫秩皆二千石太中大夫秩皆比二千石尚书谏议大夫侍御史博士皆六百石议郎中谒者秩皆比六百石小黄门侍郎中黄门秩皆比四百石郎中秩皆比三百石太子舍人秩二百石【舆服志注】

建武中马援上书言臣所假伏波将军印伏字犬外向成臯令印字为白下羊丞印四下羊尉印白下人人下羊即一县长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者多符印所以为信也所宜齐同荐晓古文字者事下大司空正郡国印章奏可【东观记见马援传注】

符节令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凡遣使掌授节【百官志】中平六年始复节上赤葆【百官志注】

臣天麟按汉初节旄纯赤武帝以卫太子持赤节乃更节加黄旄东都因之中平六年董卓议废立袁绍挂节于上东门而去卓以绍弃节乃改第一葆为赤旄也

符节令【见上】

尚符玺郎中掌玺及虎竹符之半者【百官志注应劭曰铜虎符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聴受之竹使符皆以竹箭五枚长五寸镌刻篆书第一至第五张晏曰符以代古之珪璋从简易也顔师古曰与郡守为符者谓各分其半右留京师左以与之】

建武之初禁网尚濶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杜诗上疏曰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调发竹使而已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调兵郡国宜立虎符以絶奸端书奏从之【杜诗传】

凡居宫中者皆有口籍于门之所属宫名两字为铁印文符案省符乃内之若外人以事当入本宫长史为封棨传其有官位出入令御者言其官【百官志】

世祖召见杜诗赐以棨防【汉制假棨防以代斧钺古今注曰棨防前驱之器名以木为之后以赤油韬之亦谓之油防】

汉制棨防即为斧钺【郭躬传】

灵帝时窦武欲诛宦官曹节闻之惊起白帝请出御徳阳殿取棨信闭诸禁门【窦武传注云棨有衣防也汉官仪曰凡居中宫皆施籍于掖门案姓名当入者本宫为封启传审印信然后受】

建武二十六年赐匈奴棨防【匈奴传】

闗符

郭丹从师长安买符入函谷闗慨然叹曰丹不乗使者车终不出闗【符即繻也前书音义曰旧制入闗皆用传传烦因裂繻帛分持后复出合之以为符非真符也】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九·刘昫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张廷玉
  卷第二百七十二 後唐紀一·司马光
  卷一八三 隋紀七·司马光
  卷七十七·毕沅
  第七回 啖人肉烹食段钦使 讨乱酋击走刘武周·蔡东藩
  卷之六百四十·佚名
  卷之六百十五·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六·佚名
  三二一 谕内阁着董诰充四库全书馆副总裁接办《荟要》事务·佚名
  第七章 外交家之李鸿章·梁启超
  萧乾传·姚思廉
  梁武德郗皇后传·李延寿
  唐纪四高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上武德二年(己卯、619)·司马光
  通制条格卷第二十七·拜住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臧懋循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元)无名氏撰●锦云堂暗定连环计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银台门诈传授禅文 正名 锦云堂暗定连环计第一折〔凈扮董卓领外扮李儒李肃卒子

  • 卷十八·陈耀文

    钦定四库全书 花草稡编卷十八 明 陈耀文 辑 长调 天香【冬景】           王通叟 霜瓦鸳鸯风帘翡翠今年较是寒早矮钉明?侧开朱户断莫乱教人到重隂未解云共雪商量未了青帐垂氊要密红炉围炭宜小 呵梅弄

  • 卷三十六·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三十六王郁【一十二首】郁字飞伯少日作乐府拟古别离有黄鹤楼高云不飞鹦鹉洲寒星已曙之句人多传之其后入京师大为李钦叔所称与之诗云诗句嫓国风下者犹楚辞赠诗者甚多有云忆昔颍亭见

  • 卷八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八十石类五言古咏孤石         【梁】朱 超侵霞去日近镇水激流分对影疑双阙孤生若断云遏风静华浪腾烟起薄曛虽言近七岭独立不成羣咏石          【陈】阴 铿天

  • 卷八百六十八·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八肃宗梦丹书【肃宗初为皇太子天宝十三载观安禄山有悖逆之状恐危宗庙遂精诚祈梦其夜梦故内侍普寂等二人舁一案覆以黄帕自天而下直至帝前素版丹书文字甚多既

  • 丑俊巴·蒲松龄

    山坡羊段净坛府八戒害相思[西江月]一个说金莲最妙,一个说八戒极精;我遂及他撮合成,那管他为唐为宋。净坛府呆仙害病,枉死城淫鬼留情;酆都城畔喊一声,就成了一双鸾凤。[山坡羊]圣僧悟能,他原是天蓬元帅,跟着唐僧姓了猪,取名八戒

  • ●三朝聖諭錄上·杨士奇

      永樂一  ○永樂一  永樂二年六月, (「永樂二年六月」,「二年」原作「元年」,據明朱當■〈氵眄〉(下簡稱朱氏)國朝典故本、東里文集本改。) 一日,進呈文華殿大學士講義,上覽畢,稱善。因曰:「先儒謂堯典克明俊德,一章一部,大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万历三十九年六月己巳朔○刑部奏本年四月分轻重罪囚共九百名口见在八百七十二名口开除病故八十二名○庚午礼部署部事右侍郎翁正春以母老乞假省觐不允○辛未南京工部右侍郎徐大任被论其去准回籍听用○壬申总理河道巡抚

  • 卷十六·朱轼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史传三编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十六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八汉陈蕃 窦武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

  • 卷八·楼昉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两汉诏令钦定四库全书两汉诏令卷八宋 林虙 编西汉八宣帝【六十六】赏功诏【本始元年正月】故丞相安平侯敞等居位守职与大将军光车骑将军安世建议定策以安宗庙功赏未加而薨其益封敞嗣子忠

  • 卷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三田赋考水利田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一月诏浙西监司募饥民修水利初孝宗乾道二年六月知秀州孙大雅代还言州有柘湖淀山湖当湖陈湖支港相贯西北可入於江东

  • 第五十四卦:《归妹卦》·佚名

    归妹:征凶,无攸利。【白话】《归妹卦》象征婚嫁:如果行为不正,前方会有凶险,不会有利益。《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白话】《象辞》说:《归妹卦》的卦象是兑(泽)下震(雷)上,兑又代表少女,震又代表

  • 度五神通品第五·佚名

    复次舍利弗。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念具足度五神通。逮诸菩萨无量神足。能动天地变身无数更合为一。彻视无碍石壁皆过。譬如鸟飞无所触碍。能履水蹈虚身出水火手扪摸日月身至梵天。有是神通不自贡高不见贡高。用本空故

  • 卷第二十四·佚名

    舍利弗阿毗昙论卷第二十四姚秦罽宾三藏昙摩耶舍共昙摩崛多等译摄相应分相应品下七十二相应门分。今当说。五识界。各十二。二识界。各六十。身触十三。心触名触。各五十三。对触亦十三。身触爱触二十五。恚触二十三。

  • 众经目录卷第四·静泰

    释静泰撰众经别生四合三百四十一部三百四十六卷&middot;善时鹅王经一卷右一经出正法念经。&middot;舍卫城人丧子狂经一卷(一名梵志丧女经) 分三经&middot;调达入地狱事经一卷&middot;飞鸟喻经一卷&middot;三十三天园

  • 卷第三十六·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三十六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青六 云门曰。一任横说竖说。未是宗门苗裔。若据宗门苗裔。是甚么热碗鸣。三乘十二分教说梦。达磨西来说梦。若有老宿开堂为人说法。将利刀杀却百千万个有甚

  • 第十四 迅速经之义释·佚名

    一 日种大仙我尊师 敬问远离与寂句 比丘世间云何见 寂灭何物不取着(九一五)我问尊师日种[之句中],问者,(一)为明解未见之问,(二)为已见令他合流之问,(三)为断疑念之问之三问。(一)为明解未见之问者云何?原来[某物]之特相未知、未见、

  • 姚少监诗集·姚合

    十卷。唐姚合撰。姚合,陕州陕石(今河南)人。宰相姚崇之曾孙。登元和十一年(816)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又为富平、万年二县尉。宝应中历监察殿中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为荆、杭二州刺史。后为户、刑二部郎中,谏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