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嘉庆三年。戊午。春正月。丙寅朔。太上皇帝同皇帝诣奉先殿行礼。  

○御太和殿受朝皇帝率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大臣官员、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外藩各国使臣等行庆贺礼。作乐宣表如仪。  

○太上皇帝御重华宫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行庆贺礼。  

○诣大高殿行礼。  

○同皇帝诣寿皇殿行礼。  

○御养心殿。同皇帝赐宗室王等宴  

○庚午。敕谕曰、秦承恩现丁母忧。例应离任守制。但该抚现在兴安一带巡防。军务关系紧要。且该抚、在陕年久。一切地方情形、及军需等件。皆为熟悉未便遽易生手。向来内外官员。遇有丁忧事故。朕俱令回藉成服。从不开在任守制之例。至于办理军务。则非常例可拘。古人原有墨绖从戎之事。即守礼之士亦不敢以私废公。秦承恩仍着署理陕西巡抚。在任守制。至每日办公。准其以素服视事。遇有一切典礼应用吉服者。均不必与其在寓所时。并仍准其持服。俾于公务私情。得以两尽以示准情酌义。格外体恤之意。直隶总督梁肯堂、年已衰迈。于地方吏治。不能整顿。朕原欲俟军务完竣后。秦承恩资格较深。将其擢任此缺。今该抚已丁内艰。祗因一时军务紧要。暂令留署陕抚。原属权宜办理。为地方军务需人起见。止可留于陕西。若调任他省。尚不可行。岂宜再加升擢。而直隶为畿辅重地。亟须另简以资治理。现在外省督抚堪以胜此任者。不得其人。部院大臣中胡季堂办事尚属干练。着补授直隶总督。即赴新任。率同藩司吴熊光等、实力整饬。以副委任。所有刑部尚书员缺。亦属紧要。但部务尚有和珅总理。梁肯堂曾任臬司。于刑名自尚谙悉。即着补授刑部尚书。俟胡季堂到任后来京供职  

○辛未。太上皇帝诣大高殿行礼。  

○同皇帝幸圆明园  

○诣安佑宫行礼。  

○丙子太上皇帝同皇帝御山高水长赐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回部伯克朝鲜、琉球国使臣等宴。并赏赉有差  

○己卯。太上皇帝同皇帝御奉三无私殿。赐近支宗藩皇子皇孙皇曾孙、皇元孙等宴  

○庚辰。太上皇帝同皇帝御正大光明殿。赐朝正外藩等宴在翼。科尔沁和硕亲王拉旺、多罗郡王和硕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斋、多罗郡王喇什噶勒当、辅国公哈达、锡达什里、公品级一等台吉鄂勒哲依图、巴林亲王品级多罗郡王巴图、公品级一等台吉索特纳木多尔济和硕额驸布彦图、喀喇沁亲王品级多罗郡王和硕额驸满珠巴咱尔、辅国公和硕额驸永库尔忠辅国公玛哈巴拉、公品级固山额驸丹巴多尔济和硕额驸索诺木巴勒丹、端岳特多尔济、固山额驸布彦达赖、布哩纳锡敖汉多罗郡王和硕额驸德亲、多罗郡王齐默特噜瓦、固山贝子固山额驸德威多尔济、公品级济克济扎布、固山额驸沙津阿尔毕特瑚三等台吉察克都尔扎布、翁牛特多罗郡王宝多尔济镇国公达瓦什哩四子部落多罗郡王朋楚克桑鲁布、土默特多罗贝勒理藩院额外侍郎索诺木巴勒珠尔、扎赉特多罗贝勒玛什巴图、阿巴哈纳尔固山贝子衮布旺扎勒、郭尔罗斯镇国公固鲁扎布、辅国公恭格喇布坦奈曼一等台吉巴勒楚克右翼喀尔喀和硕亲王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和硕亲王齐巴克多尔济。多罗郡王蕴端多尔济多罗贝勒车凌多尔济、辅国公达布拉车琳噶尔玛、公品级一等台吉巴图鄂齐尔、扎萨克一等台吉齐巴克扎布、车凌纳木扎勒巴、延巴达尔瑚、那逊布彦阿拉善和硕亲王旺沁班巴尔、奈曼多罗郡王拉旺喇布坦苏尼特多罗郡王巴勒珠尔雅喇木丕勒、鄂尔多斯多罗郡王什当巴拜、固山贝子色旺喇什布延泰、茂明安多罗贝勒丹丕勒、青海多罗贝勒济克默特伊什、乌喇特镇国公车布登栋罗布、扎噜特镇国公塔尔沁、杜尔伯特辅国公齐默特巴勒、一等台吉贡楚克扎布、附察哈尔旗土尔扈特、四等台吉诺海巴雅尔拉瑚、和硕特四等台吉春伯叶、宗济特、绰罗斯三等侍卫舍楞、回部郡王品级多罗贝勒哈第尔、四品伯克玛穆特、五品伯克谟们聂咱尔、阿布都里体布、朝鲜国正使金文淳、副使申耆琉球国正使东邦鼎、副使毛廷桂等、随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以次就坐。诸乐并作太上皇帝同皇帝进酒。召左翼科尔沁和硕亲王拉旺、多罗郡王和硕额驸索特纳木多布斋多罗郡王喇什噶勒当、巴林亲王品级多罗郡王巴图、喀喇沁亲王品级多罗郡王和硕额驸满珠巴咱尔、四子部落多罗郡王朋楚克桑鲁布、土默特多罗贝勒理藩院额外侍郎索诺木巴勒珠尔、右翼喀尔喀和硕亲王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和硕亲王齐巴克多尔济、多罗郡王蕴端多尔济、阿拉善和硕亲王旺沁班巴尔、奈曼多罗郡王拉旺喇布坦、青海多罗贝勒济克默特伊什、回部郡王品级多罗贝勒哈第尔、并各国正副使臣、至御座前。赐酒成礼  

○御山高水长。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及外藩各国使臣等食。  

○辛巳。太上皇帝同皇帝御正大光明殿赐大学士尚书等宴。  

○甲申。太上皇帝同皇帝御山高水长。赐王公大臣、蒙古王、贝勒、贝子、公、额驸、台吉及外藩各国使臣等食。  

○戊子。太上皇帝同皇帝诣恩佑寺、恩慕寺、行礼  

○辛卯。太上皇帝诣玉泉山龙神祠祈雪  

○癸巳。太上皇帝同皇帝还宫。  

○二月。乙未朔。太上皇帝同皇帝宫中祀神。  

○辛丑。太上皇帝诣大高殿行礼。  

○幸圆明园  

○丁未。太上皇帝命皇帝诣文庙行释奠礼临雍讲学  

○癸丑。太上皇帝同皇帝诣安佑宫行礼。  

○三月。己巳。太上皇帝诣玉泉山龙神祠祈雨。  

○壬申。太上皇帝命皇帝诣黑龙潭神祠祈雨。  

○乙亥。太上皇帝同皇帝诣黑龙潭神祠祈雨。  

○丁丑。太上皇帝诣广润灵雨祠祈雨。  

○壬午。太上皇帝同皇帝诣安佑宫行礼。  

○壬辰。敕谕、大学士九卿科道议覆、蒋赐棨奏请暂开捐例一摺以捐例停止多年。正途人员铨选疏通而急公自效者。情尤殷切请俯准所奏办理。朕思纳赀受官本非善政。从前因金川运粮需用浩繁偶一行之。不久即行停止数十年来有以开捐奏请者。俱经降旨驳斥盖以人才究以正途为重。捐例一开铨政。既虑有壅滞。而仕途亦不免增幸进之人。是以再三申谕。不肯稍徇诸臣之请。轻易举行朕临御六十年来。惠爱黎元。推恩施惠。普免天下地丁钱粮五次蠲免漕粮三次。并将各省积久概行豁免者。不一而足而地方偶遇偏灾随时赈济。及保护民生。如河工海塘等项。无不颁发帑金所用何啻亿万万。从不稍存靳惜。此次剿办川楚教匪。阅时较久。而一切军需供亿。亦皆由内帑拨给丝毫不以累民。现在渠魁首恶二犯。业经授首其余伙党。屡经官兵截剿势已穷蹙无难迅就歼除。军务克期。可竣虽办理善后、及抚恤等事。尚须转饷供支。为数究属无多。且军务将次告竣加以撙节爱养。自可渐就丰裕。国用何忧不足。又奚藉捐项为耶。大学士九卿科道、请如蒋赐棨所奏。暂开捐例。可以不行。但既以经费有常。储备宜裕为辞且据称捐例停止年久。铨政疏通而趋事急公。冀图及时效用者情尤殷切合词吁恳。不得已勉从所请。暂准举行。一俟川楚等省办理善后事竣。即行停止着各该部查照旧例条款。另行悉心妥酌。俾官方不致混淆。而正途仍无壅滞。以副朕慎重名器。不得已权宜办理至意。将此通谕中外知之。  

○夏四月。戊戌。敕谕、朕同皇帝于五月十一日启銮。巡幸避暑山庄。着怡亲王仪郡王苏凌阿庆桂留京办事。所有吏兵二部应行引见官员。文职知县以上。武职守备以上每月该部堂官轮流一员、带赴热河引见其文员。佐杂等官。武员八旗护军校骁骑校及外省送到补放之骁骑校、水手官并年满千总等员弁。着王大臣照例验放。至秋狝木兰届期。仍照向年之例办理。  

○己酉。敕谕曰、頴妃在妃中最久。且年届七旬。着加恩封为贵妃。芳嫔亦属年久。着加恩封为妃。一切典礼。着交各该衙门查例办理。  

○乙卯。敕谕、从前朕之乳母侍母等。曾经酌量加恩赏给世职家产。现在皇帝之乳毋侍毋等。亦应一体加恩遵照乾隆元年之例。将皇帝三次乳母应封字样照例撰拟。另行封赠外。其子嗣等俱赏给骑都尉世职。承袭三次。仍酌量各赏给房屋居住。并和赏银一千两。安置产业其侍毋等虽无封赠之例。亦照此各赏给房屋一所。银一千两。  

○五月。甲戌。太上皇帝同皇帝幸避署山庄。自圆明园启銮  

○敕谕、向来巡幸热河。每次蠲免地丁钱粮十分之三今岁朕春秋八旬有八。同皇帝启銮。诸事吉祥。兼以春夏以来旸雨应时。麦收丰稔。启銮前复获甘霖。跸路所经。田禾长发畅茂。民间气象恬熙。百姓扶携瞻觐踊跃欢欣。洵为昇平盛事。所有此次沿途经过地方。着加恩蠲免本年地丁钱粮十分之四。以示朕高年行庆。与民同乐。有加无已至意。  

○是日。驻跸南石槽行宫。  

○乙亥。驻跸密云县行宫。  

○丙子。驻跸要亭行宫。  

○丁丑。驻跸两间房行宫。  

○戊寅驻跸常山峪行宫。  

○己卯。驻跸喀喇河屯行宫。  

○庚辰。太上皇帝同皇帝诣热河文庙行礼  

○诣永佑寺行礼。  

○是日驻跸避暑山庄。至八月丙辰皆如之  

卷之一千四百九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五·列传第一百四十二·柯劭忞
  卷三·毕沅
  ●卷七十九·徐梦莘
  千百年眼卷三·张燧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四十一·佚名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梁本)·佚名
  卷四十二·高士奇
  游雅传·魏收
  一行传·刘昫
  周忱传·张廷玉
  弁言·李之芳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允禄
  卷一百二·雍正
  例言·梁启超
  二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唐诗镜卷二十九·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 唐诗镜卷二十九 明 陆时雍 编 中唐第一 【中唐诗亦有胜盛唐处去方而得去实而得松去?模而得情趣然声格之降一往不复反矣】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

  • 卷八·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目録山水类山水图【元刘因】山水图【元程钜夫】题画山水图【元吴澄二首】山水图【元袁桷】山水图【元马祖常】山水图【元虞集】山水图【元掲傒斯】山水图【元黄溍】山水图【元贡师泰

  • 卷二十二·沈季友

    钦定四库全书檇李诗系卷二十二平湖沈季友编明寳云高士马嘉祯嘉桢字允和号和衷嘉植弟崇祯已夘举人每闻时事辄慷慨泣下时就里塾课生徒束脯所入以供二人尝云兄以禄养我以馆糓养各供子职焉年六十七卒无子一女适沈晭方易箦

  • ◎食货一·徐天麟

    ○垦田数汉提封田一万万四千五百一十三万六千四百五顷,其一万万二百五十二万八千八百八十九顷,邑居道路山川林泽,群不可垦,其三千二百二十九万九百四十七顷,可垦不可垦,定垦田八百二十七万五百三十六顷,汉极盛矣。(地理志。)○

  • 东行三录·马建忠

    壬午夏五月下氵,德朝款成,建忠归自三韩。六月既望,以北洋大臣张振帅命赴南中谒合肥傅相言事,十九日行次沪渎,奉电谕截留。盖以是月初九日,朝鲜乱党,围攻日本使馆并及王宫,日人有死者。蛉岛君臣议将大集兵舰,莅朝查办,我驻日大

  • 卷之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一二 谕内阁着添派皇六子及蔡新充四库全书处正总裁·佚名

    一一二 谕内阁着添派皇六子及蔡新充四库全书处正总裁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乾隆三十八年九月二十四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处着添派皇六子质郡王及礼部尚书蔡新充正总裁。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卷二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二经籍考【二】经【易】周易清解【无卷数】江见龙撰见龙字夀水杭州人康熙中诸生【臣】等谨按是编列系辞说卦杂卦序卦於上下经之前分为二卷名曰孔子读易传见龙之意殆欲以是尊孔子而不

  • 卷二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二十二户部七诸司职掌凡各处有司十年一造黄册分豁上中下三等人户仍开军民竈匠等籍除排年里甲依次充当外其大小杂泛差役各照所分上中下三等人户点差明令凡民年八十之上止有一子若系有田产应当差役

  • 第三十一章·王夫之

    “聪明睿知”,以至诚之本体言。“诚则明矣”,明非但知之谓也。或问兼安行言之,为尽其义。如大学之言“明德”,该尽缉熙敬止、恂栗威仪、具众理、应万事者,统以一明;与“致知”之知

  • 经礼补逸卷五·汪克宽

    元 汪克寛 撰凶礼大丧礼周礼大宰大丧赞赠玉含玉典瑞大丧共饭玉含玉赠玉小宰以法掌朝觐防同宾客之戒具丧荒亦如之令百官府共其财用丧荒受其含禭币玉之事宰夫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命帅执事而治之膳夫大丧则不举宫正大丧

  • 第四章 21·辜鸿铭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辜讲孔子说:“作为儿子,应当牢记父母的年龄,一方面是为了心怀感恩,一方面是为了挂念父母。”

  • 新译大乘起信论序(实叉难陀译)·马鸣

    夫声同则应道合自邻。是以法雄命宗赖宣扬乎法子。素王垂范假传述乎素臣。盖德必不孤圣无虚应矣。起信论者。大乘之秘典也。佛灭度后五百余年。有马鸣菩萨。出兴于世。时称四日道王五天。转不退轮建无生忍。铭总持之智

  • 卷二·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大虚空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菩萨成就四法。修行净戒波罗蜜多犹若虚空。云何为四。所谓知身如影像。知声如谷响。知心如幻化。知慧如虚空。是为菩萨成就四法。修行净戒波罗蜜多犹若虚空。复次若菩萨成就八

  • 因明正理門論本·欧阳竟无

      大域龍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爲欲簡持能立能破義中真實.故造斯論。   [一]宗等多言說[二]能立. 是中唯隨自意樂 爲所成立說名宗. 非彼相違義能遣。   宗等多言說能立者.由宗因喻多言辯說他

  • 如净禅师语录目次·文素

    上卷序清凉语录 净慈语录瑞岩语录 再住净慈语录下卷天童语录上堂 小参 普说 法语颂古 赞佛祖 小佛事 偈颂跋

  • 书法离钩·潘之淙

    十卷。书论。明代潘之淙撰。之淙,字无声,号达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所著《书法离钩》汇集了前代各家书法论著精华,分为八十一类编纂成集。卷一分为源流、六义、四学、证非、述传、古文、大篆、小篆、八分、隶书、飞

  • 书法辑要·文伯子

      此书为吾师文伯子先左所辑也。师博览群书,擅词章,精书法,前清以孝廉方正幕食四方,负才喜游。民国二年,宦游秦中,与上官不合,遂弃官在陕南设馆授教,有生徒数百人,而陕南文化乃大为之一变。此其遗稿未经刊行,欲学书者,读此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