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諡法卷一

宋 苏洵 撰

神【一】

圣不可知曰神

新改孟子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旧法诸説虽多而不出于此故取之圣【二】

行道化民曰圣

新补

穷理尽性曰圣

夫尧不能穷理尽性安能行道古之所谓行道者尧舜而已如孔子则穷理尽性而道不行者也故两着焉且圣者大名也而旧法以敬祀享礼扬善贼谋通达先知当之不足于圣故皆不取

贤【一】

行义合道曰贤

新改贤者贤于人之谓也故不可以一行当之惟其行事举合于道而后可以为贤也茍以一行当贤行贤者不可胜举矣凡旧法智而好谋彰善掩过之类皆归之他諡而不以贤命之

尧【一】

大而难名曰尧

新改旧法翼善传圣曰尧有子可传而时无舜则尧不得为尧矣此因已然之迹而论尧者不可用孔子曰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民不知所以名尧而徒见其尧尧然者故曰尧

舜【一】

仁圣盛明曰舜

舜充也记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隠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郑康成曰舜之言充也盖言取天下之善以充诸其身云尔

禹【二】

渊原通流曰禹

受禅成功曰禹

此二者皆因禹之功以为义也

汤【二】

云行雨施曰汤

除残去虐曰汤

汤者湔濯天下残毒之称也

文【八】

施而中理曰文

新补旧法曰施为文除为武文者文理之谓也施而不中理由未得为文也盖文之为义广古之文王乃得当之惟其施而无不中理云耳下而至于孔文子公叔文子仲尼皆以文许之是一节中理者也故观其諡而考其所以諡而文之大小乃见盖行之中理而可以为文者其实不可胜广也故取旧法之所谓文而不害于义者着之而后世之君子茍有施而中于理者皆可以文諡之虽法之所不及可也

经纬天地曰文

国语单子曰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晋大夫亦云见明注】

敏而好学曰文

语云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脩徳来远曰文

孔子曰远人不服则脩文徳以来之

忠信接礼曰文

刘熙以为本之以忠信继之以礼乐斯为文矣

道徳博闻曰文

博闻而无徳固不得为文有道徳而闻不博亦徒可以为徳而未可以为文也惟道徳博闻而后文

刚柔相济曰文

新改旧法曰寛而不慢防而不刿曰文又曰寛立不慢坚强不暴曰文能刚柔相济之谓也

修治班制曰文

衞公孙枝卒其子戌请諡于君君曰昔者衞国凶饥夫子为粥与国之饿者是不亦惠乎昔者衞国有难夫子以其死衞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衞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邻交衞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武【六】

克定祸乱曰武

保大定功曰武

既以武克敌又能保有其大安定其功此武之大成也左传楚庄王为武者有七徳此其二也

威彊叡徳曰武

刘熙曰叡智也威而强果加之以谋故曰武

刚强以顺曰武

新改旧法刚强理直曰武师众以顺曰武幷之以此

辟土斥境曰武

折冲御侮曰武

成【五】

礼乐明具曰成

新补

刑名克服曰成

刘熙以为以法加民而民服治徳以成故曰成

持盈守满曰成

诗序言曰鳬鹥守成也言太平之君子能持盈守成谓成王也

遂物之美曰成

通达强立曰成

康【二】

抚民安乐曰康

温良好乐曰康

温良恺悌不择所处安之故曰康

献【二】

聪明睿智曰献

献贤也

向徳内徳曰献

今文尚书云尔注家皆云向惠徳元其义不当通以书为信刘熙以为献者轩轩然在物上之称也内亦向也人能日向于徳惠则为众所推仰轩轩然在上矣

懿【一】

柔克有光曰懿

今文尚书曰柔克曰懿刚克曰伐

元【三】

体仁长民曰元

新补易曰元者善之长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始建国都曰元

刘熙曰此元首之元也

思能辩众曰元

思虑能辩众之所疑是识其要也曰元

章【三】

法度明大曰章

敬慎髙亢曰章

出言有文曰章

厘【二】

质渊受谏曰厘

小心畏忌曰厘

厘福也乐也广也其质如渊虚以受谏与小心畏忌二者皆深自抑损以求无过者此所以受福也【或作僖以急并同】

景【二】

耆意大图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今文尚书曰景武之力也又曰犹义而济曰景宣【三】

施而不私曰宣

施止其所私则不广不广非宣矣

善闻周达曰宣

诚意见外曰宣

新补

明【七】

照临四方曰明

诗云维此王季帝度其心貊其徳音其徳克明克明克类克长克君王此大邦克顺克比比于文王其徳靡悔晋大夫成鱄曰心能制义曰度徳正应和曰莫照临四方曰明勤施无私曰类教诲不倦曰长庆赏刑威曰君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之曰比经纬天地曰文此即所谓九徳者也

任贤致远曰明

总集殊异曰明

与我异者能不疑而总集之非明者不能也

独见先识曰明

谮愬不行曰明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能扬仄陋曰明

察色见情曰明

新补

昭【二】

明徳有功曰昭

刘熙为能明明徳而任之则有功而昭显

圣闻周达曰昭

諡法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七十四·列传第四·脱脱
  卷二十六·高士奇
  卷十二·吕中
  十国春秋卷九十五·吴任臣
  卷二 显宗孝明帝纪第二·范晔
  薛端传·令狐德棻
  崔隐甫传·欧阳修
  徐温传·欧阳修
  杨佶传·脱脱
  卷四十·佚名
  昭阳为楚伐魏·佚名
  汉纪三十二 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上建武元年(乙酉、25)·司马光
  礼五五·徐松
  纲鉴易知录卷八二·吴楚材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卫宗武·唐圭璋

      宗武字淇父,自号九山,华亭(今江苏松江)人。淳祐是,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归。入元隐居不仕。至元二十六年(1289)卒。有秋声集。   水调歌头   自适   风雨卷春去,绿紫总无馀。窈窕一川芳渚,软草接新蒲。杨柳垂垂飘絮,

  • 第十七回 郦状元假偕伉俪·陈端生

    第五卷第十七回郦状元假偕伉俪诗曰:金殿承恩点状元,少年高拔占风流。未挥素翰临仙境,先赴春光接彩球。着意天工成偶配,无缘俗类漫相眸。银蟾试照惊相识,不说新情说旧愁。仲春廿六近清明,眼下风光又换新。娇鸟乍闻声洽洽,柔

  • 卷二十五·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十五杂曲歌辞轻薄篇【李益】豪不必驰千骑雄不在垂双鞬天生俊气自相逐出与鵰鹗同飞翻朝行九衢不得意下鞭走马城西原忽闻燕?一声去回鞭挟弹平陵园归来青楼曲未半美人

  • 御选元诗卷二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二十八七言古诗四虞集赋洛川老人九十洛川老人年九十须眉如画身玉立锦袍金带方乌巾手挽强弓无决拾八月平原秋气高闻有狡兽依蓬蒿清晨上马薄暮返累骑毛血悬鞬櫜身是前朝将家子生逢太平百无事都将

  • 章泉稿卷二·赵蕃

    钦定四库全书 章泉稿卷二       宋 赵蕃 撰五言律诗 立春前三日雪明日犹未已诗简子进彦博昆仲示成父四首 稍稍因风集萧萧与霰俱山明一笑粲竹重折腰趋白战惭非敌清谭孰可娱无庸杖方竹随懒坐团蒲应候犹当腊争

  • 列传第四十一 梁宗室上·李延寿

    吴平侯景 长沙宣武王懿 永阳昭王敷 衡阳宣王畅 桂阳简王融 临川靖惠王宏景,崇之子也。八岁,随父在郡,居丧以毁闻。及长好学,才辩有识断。仕齐爲永宁令,政爲百城最。永嘉太守范述曾居郡,号称廉平,雅服景爲政,乃牓郡门曰:“诸县

  • 卷一百十四·列传第四十四·逆臣下·脱脱

        ◎逆臣下   ○萧胡睹 萧迭里得 古迭 耶律撒剌竹 奚回离保 萧特烈   萧胡睹,字乙辛。口吃,视斜,发卷,伯父孝穆见之曰:“是儿状貌,族中未尝有。”及壮,魁梧桀傲,好扬人恶。重熙中,为祗候郎君。俄迁兴圣宫使,尚

  • 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脱脱

        ◎地理中   ○南京路 河北东路 河北西路 山东东路 山东西路   南京路,国初曰汴京,贞元元年更号南京。府三,领节镇三,防御八,刺史郡八,县一百五。(都城门十四,曰开阳,曰宣仁,曰安利,曰平化。曰通远,曰宜照,曰利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佚名

    正统十三年六月乙卯朔书复秦王志土絜曰比者奏请留原调宁夏校尉典仗并延安操备护卫军余回府使令兵部言宁夏延安屡闻境外声息正系用人防边之际宜仍留备边已移文该卫转达知悉闻叔初奏此事时长史纪善伴读等官劝谏不从然古

  • 英宗睿皇帝实录序·佚名

    据广方言馆本补用葛思德东方书库本校朕惟尧舜禹汤文武诸君去世远矣其功德之盛心术之微后世犹得以考见者以典谟训诰誓命之书存也是故君天下者必立史官以专纪东方书库本纪作记载历代承传目为盛典有由然矣顾我祖宗列圣创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 列传七·纪昀

    列传唐 【七】○唐七侯君集 张亮 薛万均【万彻 盛彦师卢祖尚 刘世让 刘兰李君羡 王君廓】侯君集张亮薛万均△侯君集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以材雄入秦王幕府数从征累擢左虞候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除隐太子用其策居多王

  • 四八一 谕各处应进之书止须按卯分进届期迟悞卽奏明参处·佚名

    四八一 谕各处应进之书止须按卯分进届期迟悞卽奏明参处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二日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初二日奉旨:各处应进之书,止须按卯分进,转不必立定期限,如届期迟悞,卽奏明参处。此次谒陵及秋间恭诣盛京谒陵途次,仍着随报按

  • 世家卷第三 高丽史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成宗。成宗康威章宪文懿大王讳治字温古戴宗第二子母曰宣义太后柳氏光宗十一年庚申十二月辛卯生景宗六年七月甲辰受内禅卽位。八月癸未御

  • 一〇九 补树书屋的生活·周作人

    补树书屋是一个独院,左右全没有邻居,只有前面是仰蕺堂,后边是希贤阁,那里我没有进去看过,听说阁上是供着魁星,差不多整个书屋包围在鬼神窝中,原是够偏僻冷静的,可是住了看也并不坏,槐树绿阴正满一院,实在可喜,毫无吊死过人的迹象

  • 卷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十旗分志十八旗佐领十【镶白旗满洲佐领】镶白旗满洲佐领上【一参领至三参领】镶白旗满洲都统所属参领五第一参领下佐领十六第二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三参领下佐领十七第四参领下佐领十七第五参

  • 卷二十八·赞宁

    ◎兴福篇第九之三(正传十五人附见一人)○后唐洛阳中滩浴院智晖传释智晖,姓高氏,咸秦人也。权舆总角,萌离俗之心,不狎童游,动循天分。鍻遇圭峰温禅师,气貌瑰伟,虚心体道,?其门者,淑匿旌别矣。谓晖曰:“子实材器多能之士也。”请祈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四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四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第二之余偈云。制底火神祠。牛栏河潬中。诸天庙空室。仙人得道处者。或虽非圣迹及僧所居。但随于地分有起制底之处。于其四傍便可造作漫荼罗。火

  • 世宗宪皇帝御制文集·雍正

    三十卷。清世宗胤禛(1678—1735)撰。胤禛姓爱新觉罗。年号雍正。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年羹尧之助,以继帝位。即用高压手段对待诸弟。又屡兴文字狱,削除诸王对下五旗军队的统率权,以加强君主专制,对西南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