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司马温公归洛,讲《孝经》。有二父老住听,持箪食、豆羹以献公为享。尽讲《庶人章》毕,父老请曰:“自天子至士,皆有诗,庶人独无诗耶?”公不能答。

李如圭,字宝之,吉水人。七岁能诵《书》。淳熙间,孝宗谕云:“诵《尚书》。”即诵《无逸》。孝宗大喜,抚榻和诵,以至终篇。诵讫,圣谕云:“予汝一官。”即再拜谢,遂授迪功郎。

叶少蕴早年贵显,退居石林累年,尝以吟咏自如。每遇风和日暖,辄以数婢子肩小车,且携酒樽、食奁自随,遇其意适处,即下车酌酒赋诗。有小吏稍慧,每使之检书,薰染既久,亦能诗词。

浙西赵宪忄与夫权平江府事,有妇告姑私醋者,官追姑勘罪,将施刑,而问妇曰:“事姑孝乎?”曰:“极孝顺。”宪曰:“汝既孝顺,代姑受杖。”竟杖其妇。俞文豹云:“深得诛心之法。”

张尚书匀尹京禁铜器,有僧持匙箸一副来首,及追问犯者,则云:“自祖父相传,每日用此斋僧,至此僧遂挟之而去。”公纵之丽语僧曰:“汝能办事,今刺汝为厢军。”乃当额大刺“专一搜捕铜器”六字。此盖深得诛心之法。

徐帅安民守襄阳时,外境旱蝗,上下巴河,啮草木净尽,次第入境,同官父老皆以为法当禳礻会或驱而杀之,公不然。一日四鼓,小骑径之境上境蝗所,祝天曰:“汉阳民悉力耕耨,幸而中熟。今境外有蝗将及境者,此皆臣政事不明、德意不宣,愿蝗飞入臣口,宁臣死毋坏百姓。”顷之,大雨。明日报蝗已尽出境矣。

韩氵虎,字仲止,上饶人,南涧尚书之子。以荫补京官,清苦自持。史相当国罗致之,不少屈一。为京局,终身不出人,但以韩判院称南涧晚年有宅一区、伏腊粗给,至仲止贫益甚,客至不能具胡床,只木杌子而已。长沙吴某得广东宪,还至京,拥迓吏甚盛,道候仲止,立马久之,听事阒寂无人。未几,一老妪启户出,吏亟以刺状授之。抵于地,径入去。吴惭退,访樟邱文卿,亦故旧也,色尚未和。樟邱曰:“得非见拒于仲止乎?”曰:“然。”樟邱曰:“是非君所知,且相与共食。食毕,与同往。”于是联裾行至厅事。樟邱以杖叩屏者再,内徐问为谁?樟邱自称曰:“文卿。”复徐言:“吴某也,在此。”仲止乃出,吴谢曰:“适候谒移时。”仲止笑曰:“松风吹耳,不过喝道也。”时方暑,于是席地饮,极欢而去。次日,吴专状遣吏送酒钱若干。仲止出问曰:“你官人交割子也?”吏错愕曰:“本官方拜见,自此却去上任。”仲止作色云:“便是近来官员不曾到任,先打动公使库物色,韩某一生不会受此钱。”使吏领赍去。其清节如此。

龙溪汪藻与芗林向子湮交游,情分甚厚。汪《集》中有《和向伯恭诗》,即芗林也。汪为湖州,纳妾名娼周氏,而其妻不能容。汪置诸郡圃,时与之会。其妻瞰其往,即径造其所而诟之。汪预戒十数卒布于道,俟其妻之来,则连声大唱“喏”,其声如雷,汪闻“喏”声,即由他道以去。向平居,每议论慷慨,以功名自期,后知潭州,失守而归。汪举笏戏之曰:“君喜功名,今中兴第一功也。”向答曰:“公喜佛,今十大弟子位也。”汪以是深怨之,已而向为言者论去。

杨谈,字纯父,临川人。少学音律,弱冠曳裾侯门,泛舟访郢州张守。既至,张资之往合淝,谒制使杜子兴,杜亦壮之。明年,用以解安丰围。孟元庵珙开帅荆湖,张郢中荐之元庵处,以茶局周其资用。杨尽卷本领钱数万,用之既尽。茶局本领钱实隶总所,后事发,秋壑为总领,求纯父甚急。元庵以白金六百两与之,使急还元逋。纯父又以散之宾客,酣歌不顾。

汪勃,歙人也。仕州县,年逾六十犹未调。官满,趋朝试干秦桧,求一近阙。秦问其:“已改官乎?”曰:“未也。”有举者几人?”曰:“三人耳。”于是遣人导之往谒张、韩。时二公皆以前执政奉朝请,闻有秦命,倒屣出迎,执礼甚至。勃得改秩,秦后擢置台省。

蔡京为相日,置讲议司,官吏人数俸给优异。一日,集僚属会议,因留饭,命作蟹黄馒头,略计其费,馒头一味为钱一千三百余缗。又尝有客集其私第,酒酣,顾库吏曰:“取江南官员送咸豉来。”吏以十缶进,细认乃黄雀肫也。京问尚有几何?吏对以犹有八十有奇。其充口腹之欲者若此,他可知也。

刘龙洲过,太和人。嘉定间,客京师,因争竞到府。赵尹师[B164]素不喜士,将杖之。其侪辈扣橐使王方岩居间。王不得已,折简于赵云:“刘过生平违越事不止此,要当使俗子治之,勿出吾曹手也。”赵忻然,即释其罪。

韩大伦,蕲王曾孙也。本刀镊家儿,随父出入府第。韩翁奇之。翁无子,媪启翁曰:“刀镊儿尚在,今不收拾,得无后患?”翁慨然呼以入,时十七八矣。翁立之于前,作色曰:“我有四个字,汝能不犯戒则留,不然去耳。”请问之,曰:“酒、色、财、气也。”大伦曰:“幸受教,敢不敬承。不饮酒、不耽色、不爱财,皆当服行终身。惟“气”之一字,却欠商量,不可少屈。”翁闻其言大喜,出布衣一袭俾服。自是折节读书,力行其言,惟居官着紫袍,每下厅,小虞兵即擎青布背子在屏后。自幼及老,不易其操。

蜀人任子渊好谑。郑宣抚刚中自蜀召归,其实秦桧欲害之。郑公治蜀有惠政,人犹觊其复来。数日,乃闻秦氏之指,人人太息。众中或曰:“郑不来矣。”子渊对曰:“秦少恩哉?”人称其敢言。

韩蕲王世忠微时贫困亡聊,疥癞满体,臭腐不可近,其妻孥亦恶之。夏日浴于溪涧中,忽一巨蟒直前,将啮之。韩窘急,以两手握其首颔间,蟒以尾绕其身。韩不得已,握持以归其家,欲呼妻孥刺杀之。皆骇遁,不敢前。韩愈窘,入厨中,见有切菜刀偶仰置几上,遂持蟒首就上,极力按之,来去如引锯,卒断蟒首。既免,不胜忿,置之镬,煮而啖之。明日,所病疥癞即脱去,肌体莹白如玉,其无疥癞处即否。

理宗朝,史嵩之当国,往往以深刻得罪公论。鹾之商运,自昔而然。嵩之悉从官鬻,价直低昂听贩官自定。其各州县别有提领,考其殿最,以办多为优。于是他盐尽绝,官擅其饶,每一千钱重有卖至三千足钱者。深山穷谷,数百里之钱,无不辐辏。收到见钱,就充籴本,顺流而下,拨赴边州。庙堂会计籴运到边,每一军斛止计本钱,十七界会一道。时江西十七界百五十钱,可不谓之深刻乎?有无名子以诗嘲之曰:“万舸千艘满运河,人人尽道相公鹾。相公虽是调羹手,傅说何曾用许多。’”

镇江有谶云:“老虎逐鹿走,状元出京口,丞相背后走。”宝戊午春,虎逐一鹿,自甘露寺后入城,突入故将李显忠家。诸孙皆勇悍,攒枪拒之。鹿死,虎复从故道出城遁去。次年,三邑举人入京赴省,集饮丰乐楼下,中间杰作者,醉中踊跃,自谓必应此谶。时丞相丁大全闻而恶之,意谓状元应谶,丞相当走矣。丁,镇江人也。阴嘱省闱官吏,默识三邑试卷,皆不取。及揭晓,悉遭黜落。时丁之气焰熏灼,邦人敢怒而不敢言。是年冬,丁罢相,出判乡郡,继而遭劾,代之守镇江者乃焦炳炎,尝为武举状元,与丁素有深憾。到郡未几,适丁有谪居之命。焦遣勇将数十辈押发,如捕强盗。丁狼狈就道,是知状元出,丞相走,谶应乃如此。

黄震知抚州,以明决称宜。黄宰何自亦能官。一日,郡符督赋。何自云:“若欲行椎剥之政,下邑不能奉承。”黄怒,几劾去之。

张惟孝,字仲友,襄石碑人。铁面磔髯,身长六尺,且善骑射,以《春秋》领乡荐。金之败也,闻北兵扫境,率其族人自襄趋郢,过湖渡江,卜居江陵之藕池,湖光山色,抱膝长啸,如是者二十年。钟泉岩访唐舜申,见其人物魁梧,心异之。问之,唐具言其平生。钟自叩之,则不轻言。再三叩之,则曰:“朝廷负人。”遂不答。明日,钟言于宣抚姚橘洲希得。姚使邀之,坚不来。钟与唐委曲导意。又明日,盛礼具书札宴之仲宣楼,酒数行,钟语之曰:“有国而后有家,今天下如此,将安归乎?”始有相向意,即条具请虚帖三十归所居召募,明日遂行。

韩境,字仲容,金紫膺胄之曾孙也。蒋重珍以女许妻之,而未婚。蒋招之就学,韩见其冰翁所为,有可议者,未免苦口。蒋不悦,骤遣之,投牒朝堂,离婚改婿。境后登进士第,遂别娶焉。

咸淳丙寅秋,沣阳风雹,四山林木皆赭如焚,而叶枝不凋。凡当坠者率糜烂,而沣阳为甚。时守沣阳,高将军也。高为郡守,惟取蛇馔,每一都保月献一蛇,皆令生致,萃以陶瓮,将食则旁薪炭迫之,或脔或脯,又走四远以馈亲厚,一郡皆苦之。至是雹见异,大者重一二斤,著瓦瓦裂,著木木折,器用率皆碎毁。高恐怖,不知所为,于是避在床下,亦不能御。有吏教以亟具衣冠,秉笏下拜,以谢天怒。不得已,用其言,久乃渐息。谯楼直厅事之南,前有高城为之障,瞑色既解,但楼忽顿在城外沙上。盖风挟之以去也。未几,高遂罢。

秦桧为相,都堂右揆阁前有榴著实,时桧每嘿数焉。忽亡其二,不之问。一日,将排马,忽顾谓左右取斧伐树。有亲吏在旁,仓卒对云:“实甚佳,去之可惜。”桧反顾曰:“汝盗吾榴。”吏叩头服。盖其机阱,根于心,虽细琐,弗自觉。

何执中居相位时,京师童谣云:“杀了童蒿,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说者谓指童贯、蔡京、高俅及执中也。贾似道当国,京师亦有童谣云:“满头青,都是假。这回来,不是耍。”盖时京妆竞尚假玉,以假为贾,喻似道之专权。而丙子之事非复庚申之役矣,因记似道贬时,有人题壁:“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愁,西湖依旧流。吴循州(履斋之贬,似道挤之)、贾循州,十五年间一转头,人生放下休。”比之雷州寇司户之句,劝儆尤多。

王枢密庶,本出张魏公之门,后忤秦桧,贬死。其子又以诽谤时政褫官编置,在贬所无聊,有方士口辩,多技能,因与之往还。方士能以药和水作字白,与纸等人不知其有字也,投之水上,乃见。庶之子因戏书“秦桧可斩”四字,投诸水,以试其术。方士持纸竟去,欲白之官。厚贿之,乃已。每至家,升堂呵叱如严父然,少拂其意,即欲白发其事。庶子饮恨,事之惟谨。独一仆不平,一日,与方士游屋后废圃,中有眢井。仆谓方士曰:“井有巨蟒。”方士俯视,仆从后推坠方士入井中,下石瘗之。已而为人所告。秦遂起大狱,加以叛逆,狱遂成。其家梦庶乘马语其家人曰:“吾今往,辩明兹事矣。”未几,秦死,其狱遂解。其子之奇,淳熙间,入两府云。

秦桧为相,久擅威福,士大夫怀速化之望,故仕于朝者多不肯求外迁。有王仲荀者,以滑稽游公卿间。一日,坐于秦府宾次,朝士云集,待见稍久,仲荀辄曰:“今日公相未出,众官久候,某有一笑话,愿资醒困。”众知其善谑,竦听之。乃曰:“昔有一朝士出谒未归,有客投刺于门,阍者告某官不在。客怒,叱阍者曰:‘汝何敢尔?凡人之死者,乃称不在。汝独无忌讳而为此言,我必面白以治汝。’阍谢曰:‘小人诚不晓忌讳,若以为不可,当复作何语以谢?’客曰:‘汝官既出,但云某官出去可也。’阍愀然曰:‘我官人宁死,却是讳出去二字。’满坐大笑。”仲荀出入秦门,预亵客云。

东山先生杨长孺,字伯子,诚斋之嫡也。学似其父,清似其父,至骨鲠乃更过之。守川时,秀邸横,一州廷相择而使之,盖欲其拔薤。一日,秀王袖缄招府公。公念不欲往,又无辞以却,于是往赴,张乐开宴,水陆毕陈,帷幕数重,列烛如昼,酒半少休。已而复坐,乃知逾两日夕矣。归即自劾云:“祗赴嗣秀王华会,荒酒凡两日夜,旷废职事,愿罚俸三月,以惩不恪。”自是终其去,秀邸不敢复招,亦敛手不敢挠政。一日,干办府捉解爬松钗人,公据案判云:“松毛本是山中草,小人得之以为宝。嗣王捉得太吃倒,杨秀才放得却又好。”阖郡传之以为笑。

王嘉叟自洪ヘ召为光禄丞,李德远亦召为太常丞。一日,相遇于景灵幕次,李谓王曰:“见君告词云其镌月廪,仍褫身章,谓通判可借牙绯入朝,则服绿且俸薄也。”王答之曰:“亦见君告词矣。”李曰:“云何?”曰:“具官李浩但知健羡,不揆孤寒,既名左相之名,又字元枢之字,盖谓史卫王张魏公也。”满坐皆大笑。

叶丞相衡罢相,归金华里居,不复问时事,但召布衣交游,日饮亡何。一日,觉意中忽忽不怡,问诸客曰:“某且死,所恨未知死后佳否耳?”一士人在下坐,作而对曰:“佳甚!”丞相惊,顾问曰:“何以知之?”曰:“使死而不佳,死者皆逃归矣。一死而不返,是以知其佳也。”满坐皆笑,士氏,金滑稽人也。

刘平国宰,京口人,弱冠登绍兴庚戌第。有高谊,复善综理。初甚贫,后斥奁装买田,由此遂裕。聚族于漫塘,族皆仰给焉,因以漫塘自号。再调浙东仓司盐干,措置得宜,咸利大入。后以买、运盐箩,发邑宰之私,为宰所下石,遂归,不复出,杜门却扫,屏居二十年。端平甲午,特改入官,除籍田令。不拜。寻又起知宣州,后直秘阁,至大监。有《漫塘集》,文挟伟气,其《尺牍》有云:“今之所谓豪杰士者,古之所谓破落户者也。”意有所指,知者以为名言。其《漫塘口占》曰:“醉著船头背月眠,醒来红日浴晴川。等闲活计无人共,独占江湖万里天。”又,《漫塘赋》云:“张端衡谓漫塘叟曰:‘余昨宦东州,客有问漫塘之景者,余无以应。或又有征图于余曰:‘子,漫塘里中人也,宁无之?’余又谢无有。既归,将与好事者谋之,而游乎塘之上,见景物之无奇,游观之无所,难之可若何?’叟不对而援笔为之赋,其辞曰:‘东沿柳巷,北届蔬畦;小沟环其南,通川浸其西。靡种靡艺,不耨不治,葭芦茁而映带成行,沙土溃而壅底为堤。荼蓼丛生,蒲稗因依,菡萏红白,错如布棋,烂乎若吴陂。初桉于彩陈,粲兮若月宫,更下于瑶池,翠盖亭亭,芳气菲菲。鹭惯圆沙之宿,鱼便密藻之依。蛙蚓争鸣而鼓吹百万,鸳鸿来下而斓斌舞衣。云断而霞散锦绮,风平而月漾玻璃。兹实天壤之真趣,有非世俗之可知,亦有新斋临乎水涯,小桥斜径,短屋疏篱;雨未多而泥没膝,门虽设而草侵扉;朽木惯宰子之昼寝,青苔惊玉川之夜归。仙舟自去,谁为元礼?高轩不来,孰为退之?’叟之辞未毕,端衡曰:‘止,余闻李愿安盘谷之居,杜老喜浣花之寓,彼岂玩志于物,纵心佚豫?盖以厌俗喧卑,退身遐举,要必有伟丽之观,幽闲之致,以澡雪其精神,澄清其志虑,庶白日可到于羲皇,而宵梦足通乎帝所。况如吾子,内绝意于声色,外忘势于圭组,为计已决,历年已屡,而是塘也广深,虽愧苏夫子之沧浪,而僻远亦殊柳先生之钴钅母。其隘也可辟,其阙也可补,胡不增其高而为基,夷其平而为圃,画舫浮深,修梁跨阻,嘉花美木之列植,高馆凉台之接庑,使邻曲改观,儿童欣舞,顾乃计失于因循,事仍于莽卤,岂惟无以自适于一时,抑恐由之贻笑于千古?’漫塘叟曰:‘吁!巢居知风,穴处识雨。顾吾与子虽同声气,尚殊出处。子宁规我以目前之苟且,毋宁怵我以方来之谤誉。彼花迷金谷之园,雪冷袁宏之渚,凄凉钓濑,富贵郡坞。试由今而视昔,果孰去而孰取?’张子由是俯然而思,释然而悟。曰:‘子无俟于索言,吾特从而戏汝。’”

吴鉴,字仲权,临川人。颇慕张于湖之豪荡。于湖豪气横九州,去长沙百年犹有能道其不羁者。仲权尤不减,尝使湖南漕行部,以小舟私载一妓自随,至湘潭,夜泊就。妓失足坠水,舟人惊呼打捞,运使幸而拯溺。其豪放如此。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三·列传第一百四十二·脱脱
  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二百六·佚名
  四七八 谕内阁在四库全书处行走之王太岳着授为翰林院检讨·佚名
  后序·丁曰健
  悲士不遇赋·司马迁
  琅邪王高俨传·李延寿
  ●卷五外篇·何孟春
  秘书志卷第九·王士点
  巻一·努尔哈赤
  第一节 昭宗征河东·吕思勉
  第九章 参战的经过和山东问题·吕思勉
  同治三年三月廿七日·曾国藩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九日·曾国藩
  陈同寿·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德信·隋树森

    小令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 别情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

  • 五言八十二首·阮籍

    第一首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孤鸿号外野,朔鸟鸣北林。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第二首二妃游江滨,逍遥顺风翔。交甫怀佩环,婉娈有芬芳。猗靡情欢爱,千载不相忘。倾城迷下蔡,容好结中肠。感激生忧思,萱

  • 卷四百五十五·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忠义十·脱脱

        ◎忠义十   ○陈东 欧阳澈 马伸 吕祖俭 吕祖泰 杨宏中 华岳 邓若水 僧真宝莫谦之 徐道明   陈东,字少阳,镇江丹阳人。早有隽声,俶傥负气,不戚戚于贫贱。蔡京、王黼方用事,人莫敢指言,独东无所隐讳。所至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九·杨士奇

    洪熙元年九月丁酉朔仁宗照皇帝梓宫发引上恭率亲王陈启奠祭告其祖奠至安厝一遵奉葬太宗皇帝礼仪命襄王瞻墡护丧行礼 夜有流星大如碗色青赤有尾迹光烛地后有三小星随之起外屏南行至土司空炸散 辛丑夜有星如鸡弹色青白有

  • 卷之一千一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卷 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府太仓州海州通州·缪荃孙

    淮安府东海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东海恭王疆传》建武十九年封。临淮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临淮怀公传》建武十五年立。淮陵国 今淮安府。《后汉书·王霸传》建武三十年,定封淮陵侯。射阳故城

  • 完颜阿离合懑传·脱脱

    阿离合懑,是景祖的第八个儿子。他强健敏捷,善于作战。他十八岁时,腊醅、麻产起兵占领暮棱水,乌春、窝谋罕带领姑里甸的军队协助他们。世祖捉住腊醅,暮棱水的人尚在犹豫,不能安定。世祖派阿离合懑前去安抚巡察,与斜钵合兵进攻

  • 卷五十 有司彻第十七·郑玄

    主人降,南面拜众宾于门东,三拜。众宾门东,北面,皆答壹拜。(拜于门东,明少南就之也。言三拜者,众宾贱,旅之也。众宾一拜,贱也。卿大夫尊,宾贱,纯臣也,位在门东。古文壹为一。)[疏]“主人”至“壹拜”。○注“拜于”至“为一”。○释

  • 第二十章 3·辜鸿铭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辜讲孔子说:“没有信仰,无法成为聪明而高尚的人;不了解艺术及艺术的准则,无法形成正确判断;不知道语言运用,无法判断或了解人的性格。”(最后这一段总结了孔

  • 御制日讲书经解义序·库勒纳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日讲书经解义序天生民而立之君非特予以崇髙富贵之具而已固将副教养之责使四海九州无一夫不获其所也是故古之帝王奉若天道建都树屏以立其纲设官置吏以张其纪经天纬地以尽其才亲亲尊贤以其业黎民阻饥

  • 答刘遗民书·僧肇

    不面在昔。伫想用劳。慧明道人至得去年十二月疏。并问披寻返覆。欣若暂对。凉风届节。顷常如何。贫道劳疾多不佳耳。信南返不悉。八月十五日。释僧肇疏答。服像虽殊。妙期不二。江山虽缅。理契则邻。所以望途致想。虚

  • 妙法莲华经玄义节要卷下·智旭

    天台智者大师说 章安尊者灌顶记蕅益比丘智旭节第六明感应妙者。上来四妙。名为圆因。三法秘藏。名为圆果。境妙究竟显。名毗卢遮那。智妙究竟满。名卢舍那。行妙究竟满。名释迦牟尼。三佛不一异。不纵横。故名妙果。

  • 净土往生传卷上·戒珠

    正传十九人(附见十二人)·西晋江东释僧显·东晋庐山释慧永·东晋庐山释慧远(佛陀耶舍与慧持昙顺附)·东晋山阴释慧虔·东晋庐山释僧济·东晋庐山释慧恭(僧光 慧堪 慧兰附)&mid

  • 迈向基地·阿西莫夫

    《迈向基地》(Forward the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93年的科幻小说短篇集,“基地系列”的第七部作品,归于“基地前传”,阿西莫夫继续以“心理史学宗师”兼“基地之父”哈里·谢顿为主角的长篇小

  • 乐书·陈旸

    中国古代的音乐百科全书。北宋陈旸所编纂。陈旸字晋之,福州人,宋代著名的音乐理论家。绍圣年间 (1094—1098) 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是书编于神宗、哲宗二朝之中,历时三十余年。全书共分二百卷,前九十五卷,摘录了 《周易》、

  • 台湾雾峰林氏族谱·林献堂

    林氏旧谱,世传出于唐林蕴之手。然观各宗刻本,其首皆弁以温彦博之序。彦博为太宗从龙之臣,而蕴实贞元朝士,则旧谱不始于蕴明矣。独恨温序不言此谱得自何人,来自何地;由今思之,贞观之初,以海内一统,再定族望,意其时必尝征郡国名家

  • 春秋本例·崔子方

    北宋崔子方撰。係疏解《春秋》義例的著作。凡二十卷。崔氏疏解《春秋》之作有《春秋經解》、《春秋例要》、《春秋本例》等,此其一。是書大旨以為聖人之書,編年以為體,與時以為名,著日月以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故名《本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