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十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藳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

英殿总裁官教习庶吉士体仁阁大学士管理户部三库事务管理刑部事务加二十三级纪录十六次臣周祖培总裁官太子少保管理内繙书房事务对引大臣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户部尚书管理三库事务加四级随带加五级纪录十二次臣宝鉴总裁官经筵讲官弘德殿教习清文谙达上书房总谙达国史馆总裁官正蓝旗蒙古都统礼部尚书管理太常寺鸿胪寺事务加二级军功加四级随带加八级纪录五次臣倭什珲布等奉敕修  

咸丰二年。壬子。四月。辛丑。策试天下贡士孙庆咸等、二百三十九人于保和殿。制曰。朕寅绍丕基。抚绥寰宇。仰荷昊穹洪贶。祖考诒谋。兢业敕几。日慎一日。勉思检身治心之要。还淳反朴之原。诘戎讲武之猷。足食裕民之制。冀与中外臣庶。臻郅治之盛轨。致上理于大同。延揽人才。特开恩榜。兹值临轩发策之始。虚中博采。爰举胪询。尔多士其敬听之。圣学之要。在于主敬存诚。易文言于乾九三言诚。坤六二言敬。程子曰诚则无不敬。未至于诚。则必敬而后诚。而以乾坤分为圣贤之学。昔圣微言。曩哲粹语。其绎而切陈之。朱子谓格致诚正。以至修齐治平。始终不外乎敬中和位育。极之圣神功化。枢纽不外乎诚心法治法一以贯之者。大学中庸二书。实括其全。能申明其义欤。真德秀大学衍义。于诚意正心之要。立为二目。曰崇敬畏。曰戒逸欲盖云备矣。明邱浚复补以审几微一节。厥旨安在。朕披览前编。服膺圣学。近命儒臣。重缮朱子全书。用备观省。何以审端用力。辨危微而致精一欤。夫物力之盛衰。系乎民俗之奢俭。而欲民生之厚。尤在上之人有以开其源而节其流易曰。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书曰。慎乃俭德。惟怀永图。节俭之道。非帝王之要务欤。汉文帝以敦朴为天下先。景帝令二千石修职。以伤农事害女红为戒遂成富庶之业唐太宗戒盈崇俭。亦致四海丰盈。将上行而下自效欤。抑转移之道。亦在于承流宣化者欤。夫士大夫者。庶民之所则效也。乃习俗相沿。渐成侈靡。衣服舆马。竞为美观冠昏宾祭。动多踰制。果何由移风易俗。使天下回心向道欤。陆贽有言。生物之丰歉由天。用物之多少由人。裁制之术。厥道何由。古者文德诞敷。不忘武备。诘戎振旅。所以辅化安民也。边防之策。汉唐最详。贾谊鼌错陆贽之论。昭然具在至宋则有乡兵蕃兵。明则有边兵。其制若何。夫兵以训练为先。孙子所谓练士。吴子所谓治军。唐太宗与李靖问对中、所言手法足法。明王骥所论练兵之法。其目凡五。能备举欤。自来太平日久。武臣边帅。往往故事奉行。不能尽心简阅。役使兵丁。摊扣粮饷。流弊孔多。朕屡降明诏。严饬武备。鼓励戎行。直省督抚提镇。宜何如随时操演。加意稽察。选精锐。汰老瀛。简器械。协伍两。以期一兵得一兵之用乎。夫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周礼旅师有春颁秋敛之法。廪人掌九谷以待匪颁。遗人掌委积以待施惠。其为储蓄甚备。管仲权有余不足。而轻重敛散之。李悝视岁之上中下。而贵贱籴粜之。其法亦有合于古欤。厥后耿寿昌之常平仓。长孙平之义仓。朱子之社仓。规制不一。而行之既久。均不能无弊。何欤。京仓为天庾正供。元史所载。河西务十四仓。京仓二十二仓。通州十三仓。即今制所由昉。自伯颜建海运之议。岁输三百余万石。史称其便。明初海陆兼运。其后运河成而海运罢。然昔人往往力陈其利。能详举其说欤。出纳之经。盖藏之道。转运之方。果何由而尽善欤。凡兹四事。慎修以端宸极。崇俭以维世风。肄武以饬边防。储粟以赡民食。敷施凝绩。莫切于斯。尔多士讲求有素。蕴蓄自深。其各摅见闻。毋泛毋隐。朕将亲览焉。  

○谕内阁、孝德皇后升祔奉先殿典礼。着俟孝和睿皇后、奉安升祔礼成后。该部再行奏请。择吉举行。  

○引见庚戌科散馆人员。得旨。许其光、谢增、业经授职、二甲庶吉士、李德仪、慎毓林、袁保恒、丁绍周、扬庆麟、杜联、黄统、徐桐、季念诒、崇实、沈史云、王敦敏、张大枬、朱文江、岳世仁、李羲钧、钱桂森、晋康、孙衣言、钱鋑、叶炳华、曾璧光、姚诗彦、戚士彦、杨书香、张云望、何福咸、梁骏观、俞樾、陈泰初、郑守诚、寇嘉相、邵亨豫、孙学駉、吕耀斗、王道墉、吴焯、李培祜、邹石麟、吴慰曾、俱着授为编修。三甲庶吉士。童秀春、马佩瑶、载肃、均着授为检讨、寿昌、储德灿、武廷珍、濮庆孙、杨彝珍、刘传祺、傅观海、李嗣元、叶毓祥、俱着以部属用。繙译庶吉士、清安、依奇哩、俱着授为编修、联兴、着以部属用。  

○兵部尚书特登额、因病解任。以福州将军桂良、为兵部尚书。  

○以前任闽浙总督怡良、为福州将军。  

○命吏部右侍郎全庆、管国子监事。  

○赏会试年老举人黄增庆等三十三人、编修检讨学正职有差。  

○壬寅。上诣大高殿、恩慕寺、恩佑寺行礼。  

○幸圆明园。诣安佑宫行礼。  

○癸卯。上诣桃花春一溪、问皇贵太妃安。奉皇贵太妃、幸同乐园。进膳毕。跪送皇贵太妃、还绮春园。  

○谕内阁、杜受田现在出差。恭纂实录稿本。着派翁心存。敬谨接办。  

○谕军机大臣等、邹鸣鹤奏、逆匪逃窜、省城解围一摺。广西扑扰省城之贼。乘夜分窜。昨已据赛尚阿驰奏。与该抚现奏各情形。大略相同。续又据程矞采奏、逆匪于四月初五日。攻扑兴安县城。初六日进扑全州。并探贼分水陆两路。直扑湖南永州。业经叠次谕令赛尚阿等。迅饬将弁追剿矣。此时广西省城。既已解围。赛尚阿、已由阳朔回省。与该抚会商防守。自可无虞疏失。惟逆匪全数奔窜。楚粤交界。情形极为紧要。且湖南兵力单薄。全赖粤军大队追击。合力兜剿。现在刘长清等、带兵前往。余万清、亦折回楚境。仍恐贼股猖獗。我兵不敷策应。设有挫失。关系甚重。向荣现因胁痛。暂缓出省。该提督受恩深重。具有天良。想不肯藉词株守省城。坐失事机也。前此广西省城被围。湖南镇将。赶即带兵赴援。此时自以援剿楚界之贼为要。着赛尚阿、体察情形。随时调度。拨兵分路追剿。毋令逆匪窜越邻境。句结会匪。更滋蔓延。其守城出力文武员弁。并着赛尚阿、会同邹鸣鹤确查。酌量保奏。毋稍冒滥。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命协办大学士杜受田、福州将军怡良、驰赴山东江南。查办事件。  

○广东陆路提督陶煜文、因病解任以南韶连镇总兵官昆寿、为陆路提督。湖南永顺协副将多顺、为广东南韶连镇总兵官。  

○命乌里雅苏台将军奕格来京。以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车林多尔济、署将军。  

○甲辰。上诣大高殿行礼。时应宫拈香。  

○还宫。  

○御弘德殿。召读卷官入。亲阅定进呈十卷甲第。  

○调江南提督福珠洪阿、为陕西提督。以安徽寿春镇总兵官杨霖、为江南提督。  

○予故陕西提督石生玉、祭葬。  

○乙巳。上御太和殿传胪。赐一甲章鋆、杨泗孙、潘祖荫、三人。进士及第。二甲彭瑞毓等、一百八人。进士出身。三甲何桂芳等、一百二十八人。同进士出身。  

○诣绮春园、问皇贵太妃安。  

○幸圆明园。  

○以广东惠州协副将张殿元、为江南徐州镇总兵官。  

○丙午。谕内阁、五月初一日。朕恭诣奉先殿前殿。致祭行礼。御龙袍龙褂。  

○又谕、赛尚阿奏、南邕官兵生捻首匪苏凝三。及其伙党歼捦殆尽等语。颜品瑶股匪。及其弟颜三歼毙后。惟首匪苏凝三在逃。经劳崇光。密商总兵惠庆。并饬通判李天钰等。设法购线。广东高廉道沈棣辉。亦派兵勇、会同驰赴那谷贼巢。合力攻击。毙贼七十余名。将苏凝三、并其兄苏凝二。一并拏获。兼获伙匪多名。起获炮械多件。此股匪徒。歼除殆尽。南邕一带地方。渐就肃清。所有在事出力之文武员弁兵壮等。着查明保奏。其投诚之潘其泰、叠次接应官兵。歼捦首匪。着以把总拔补。并赏戴蓝翎。以示鼓励。  

○又谕、赛尚阿奏、贼匪窜逸、督饬诸军追剿一摺。广西省城解围后。贼匪窜扰兴安、全州、经刘长清、余万清等。分带各路兵勇追击。现在该大臣、已由阳朔进省。着即分饬带兵大员。迅速接应。与楚省文武。合力攻剿。毋令肆扰。致滋蔓延。向荣患病不能出省。诸军无所统率。湖南绥靖镇总兵和春、着赏加提督衔。带兵进剿。该大臣如须移营前进。即察看情形办理。广西巡抚邹鸣鹤、身任封疆。于贼匪攻扑省城之初。城外象鼻山、将军桥等处险隘。均无准备。致为贼踞。所办团练。亦无实效。叠次飞章入告。桂林一城之外。全未计及。朕即觉其张皇失措。一筹莫展。若非赛尚阿、豫调向荣。赴省守御。几误事机。此次贼匪北窜。又欲将猛将精兵。留以自卫。株守省城。实属怯懦无能。大负委任。邹鸣鹤、着即革职以示惩儆。  

○又谕、大学士、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具奏、审明甘肃番案各员、分别定拟一摺。已革陕甘总督琦善、办理雍沙番族。并无抢劫确据。辄行调兵剿洗。已属谬妄。且并未先期奏明。尤属专擅。着发往吉林效力赎罪。其审办此案。并未研究确情。率行定拟斩枭重罪之已革甘肃布政使张集馨已革西甯道文桂、已革署兰州府知府步际桐、承审此案。始终其事之已革知州赵桂芳、已革知县尹泗、均着发往军台、效力赎罪。已革游击冷震东、非刑偪供。任性妄为。着发往新疆、效力赎罪。已革知府桂昌、已革知县姜熊、刘元绩、缑评、李志学、据供承审仅止数日。并未随同定案。着暂行交旗交坊。仍由陕甘总督、查明该革员等。曾否取供定案。是否先期出省。咨部分别核办。参将珠克登、都司石长兴、西甯府知府铃祥、讯问番案。曾取有认抢草供。并未定谳上详。着一并交部议处。番子群吉等十四名。既讯抚抢劫确据。着免其治罪。仍交陕甘总督。分拨不近番界之州县。严加管束。傥有不安本分。逞忿滋事等情。即行从重惩办。前署陕甘总督萨迎阿、于特派覆讯之案。并未录取各员供词。遽行拟罪。实属草率。伊子户部员外郎书绅、并无审案之责。辄与司员等同坐问供。实属不知检束。萨迎阿、书绅、着交部分别议处。其随同审案。漏未取供、之刑部郎中梁熙、员外郎觉罗奎栋、武汝清。亦属不合。均着交部议处。嗣后甘肃边界地方。遇有野番抢劫。并熟番及内地奸民、句引扰害之案。该督仍严饬该管文武。随时随地。实力查拏。尽法惩治。不得因琦善以错谬获罪。遂于应办之案。相率因循。致蹈废弛恶习。自干咎戾。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赛尚阿驰奏、贼窜兴安、全州、催饬诸军进剿、并密陈情形各一摺。向荣身受厚恩。值此事机吃紧之际。岂坐观成败之时。该提督前次带兵驰救省垣。力筹守御。朕方念其勤劳。倚以破贼。乃当匪众全数北窜。亟须追剿。辄又称病不出。与巡抚株守省城。藉绅民恳留为辞。岂素号勇敢者、固如是耶。着该大臣、传知该提督。一俟病痊。即督兵驰往剿贼。朕以诚待人。功罪惟所自取。但看其天良何如耳。现在兴安、全州。被贼攻扑。而全州地方形势。为粤西门户。与湖南紧相接连。设使逆贼豕突狼奔。窜入楚境。贼焰愈张。惩创愈难。赛尚阿、业经分派镇将。督带兵勇。分投追剿。仍当通盘筹尽。谋出万全。趁贼仓皇未定之时。与邻境合力夹击。或可一鼓歼捦。毋令越境滋扰。是为至要。本日军机大臣等。会奏审拟逆匪洪大泉一案。已将该逆凌迟处死。并据该逆供出。盗营各匪姓名年貌。及湖南广东广西会匪各名单。着钞给赛尚阿阅看。并知照广东湖南。一体严密查拏。毋令窜逸。将此由六百里谕令知之。  

○钦差大臣大学士赛尚阿奏、逆匪自省北窜。业经十日。现在已到全州。得旨。览奏、邹鸣鹤、力小任重。怯容可掬。惟向荣身受厚恩。不知感奋。天良灵尽矣。观汝此奏。亦觉手太软矣。此等事何用密奏。  

○以广西布政使劳崇光为巡抚。  

○以致仕大学士潘世恩、重宴鹿鸣。赏其子太常寺博士曾炜、员外郎。  

○以剿办广西梧州艇匪获胜。赏参将崔大同、知府郭超凡、花翎。予阵亡知县王德辅、把总李永贵、外委刘嘉喜、祭葬世职。  

○缓徵安徽无为州积歉灾区。本年额赋、暨压徵芦课银。  

○广西逆匪洪大泉、伏法。  

○丁未。上诣绮春园、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奕兴奏、移居宗室、私自外出、审明定拟一摺。盛京移居宗室德克吉泰。前因回京诈财滋事。发往吉林圈禁。迨释回后。复私自外出。潜逃回京。实属不知改悔。德克吉泰、着仍发往吉林。交该将军、严加管束。傥再出外滋事。即行奏明圈禁。该管主事文恪等。自行查出声报。着免其置议。  

○又谕、现在各省保举堪胜陆路总兵人员。将次用竣。着各该督抚、于副将内。即行遴选晓畅营务。堪胜总兵者。保奏数员。送部引见。候朕记名。以备简用。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张祥晋奏筹办滞漕、仍请改由海运一摺。本年除海运外。尚有应行河运漕米。本日据户部奏请、截留南粮五十万石。以备赈济。此外应行运京米石。是否仍可设法挽运。该御史请将滞漕仍由海运。是否尚能赶办。有无窒碍之处。着陆建瀛、杨文定、体察情形。通盘筹画。迅速定议具奏。原摺着钞给阅看。将此谕令知之。寻奏、海运多有窒碍。现已严催漕船前进。并截留南漕五十万石备赈报闻。  

○以武备院卿存佑、为总管内务府大臣。  

○以甘肃按察使吴鼎昌、为广西布政使、江苏苏松粮储道倪良耀、为甘肃按察使。  

○戊申。谕内阁、邹鸣鹤奏、请将防守不力之知县革职一摺。广西署兴安县事、拣发知县商昌。于大股逆匪。冲入县城焚劫之时。该员虽在乡团练。究属防守不力。商昌、着先行革职。毋庸留办防堵。仍着劳崇光、确查贼匪窜扰实在情形。及同城文武。有无遇贼退避情事。据实具奏。  

○己酉。孝慎成皇后忌辰。遣官祭慕陵。  

○上诣绮春园问皇贵太妃安。  

○谕内阁、上年丰北决口。山东江南各州县。被灾较广。叠经降旨、动拨银款。酌筹捐项。赈抚兼施。俾灾黎无虞失所。现在大工缓堵。时日方长。赈款所余。诚恐不敷支发。小民待哺嗷嗷。朕心时深轸念。昨已令户部筹议。截留漕米备赈。本日又据杜受田、怡良奏请派大员。督办赈务等语。所有山东赈务着派藩司刘源灏。江南赈务。着派藩司祁宿藻。率属查勘。专司督办。即着于江广各帮漕粮内。截留米六十万石。分拨江南三十万石。山东三十万石。以备赈济。其应如何拨运存储散放之处。即由各该藩司。酌定章程。妥为经理。仍随时报明钦派大臣杜受田等。核实查办该督抚、即刊刻誊黄遍行晓谕。务使僻壤穷民。均沾实惠。毋任官吏丁胥。营私渔利。傥有隐漏侵吞情弊。即着严参惩办。以示朕轸念灾区之至意。  

○又谕、刘源灏奏、豫筹东省灾赈防捕各事宜一摺。江南省丰北河工。业经暂停堵筑。山东济甯等各州县。漫水未消。黎民不能复业。自应亟筹接赈。本日已降旨、拨给江广帮漕米三十万石。以备赈需。惟此项米石。运到东省。尚需时日。诚恐缓不济急。着该署抚、择其老弱不能佣作之人。酌动捐款。先为收恤。俟赈米运到时。再行广为散放。至本年漕船。挽运较难。恐值秋深水落之时。卫水浅阻。剥运耽延。该署抚、议修临清德州仓廒。以备中途截卸。着照所请、准其撙节估计。核实办理。其兖沂等属捻幅等匪。及运河一带无业游民。着严饬地方文武。实力巡查。扼要堵截。勿致藉端滋事。以靖地方。  

○又谕、徐广缙、叶名琛奏参、捏报师船坏漏、畏葸推诿之参将、请革职拏问一摺。广东海门营参将黎志安、经该督等、派往协剿艇匪。托词推诿。已属畏葸无能。并查出该参将克扣兵粮。以致兵心不服。复敢捏词禀报。冀图掩饰。更属狡诈。黎志安、着即革职拏问。以肃营伍而儆官邪。  

○谕军机大臣等、现因丰工未能合龙。山东下游各州县。被灾较广。本日已明降谕旨。令刘源灏专办赈务。李僡即赴山东巡抚新任。陆应谷署理河南巡抚矣。李僡接奉此旨。着将应办事件。速即料理。一俟陆应谷到任后。即行启程。迅赴山东巡抚之任。将此谕令知之。  

○以刑部右侍郎陆应谷、署河南巡抚。  

○以翰林院编修赵畇、为云南乡试正考官。黄经、为副考官。  

○翰林院检讨张衍重、为贵州乡试正考官。编修许彭寿、为副考官。  

○旌表守正被戕。江苏铜山县民、房根柱母徐氏。  

○抚恤琉球国遭风难夷、如例。  

○庚戌。上诣大高殿行礼。  

○还宫。  

○谕内阁、兆那苏图奏、遵查仓库久任无亏各员。请予鼓励一摺。同知衔山西沁水县知县潘兆桐、经徵十载全完。岚县知县福伦泰、经徵九载全完。浑源州知州王乃棫、大同府通判周厚基、均经徵六载全完。既据该抚查明该员等、正杂各项钱粮。埽数全完。清查案内。亦无蒂欠。催科尚属得力。除王乃棫、业经题升泽州府同知。毋庸再予议叙外。潘兆桐、着以直隶州知州升用。福伦泰、着以同知升用。先换顶带。周厚基、着赏加同知升衔。以示鼓励。  

○又谕、前据乔用迁奏参、贵州卸署兴义县事候补同知徐鋐、兴义县训导姜封齐、滥保孝廉方正。降旨将该员等、革职提讯。兹据蒋霨远、讯明该员等。保举孝廉方正邓松青等三名。尚无徇情贿嘱情事。惟邓松青等。名实不能相副。该员等、未能详加采访。率行举报。究属不合。徐鋐、姜封齐、原参革职之案。均着准其开复。仍交部照例议处。民人刘国卿、并非身家不清。兴义县知县胡霖澍、未经查明。揭报失实。着一并交部议处。  

○又谕、此案广东新安县沙市井村、会匪陈翘萃等。纠集多人。行强抢劫。早经有人陈奏。降旨饬查。何以该督抚等。延不究办。兹据民人钟喜全等。联名在都察院。呈控该匪等、叠次围劫。至杀毙钟姓七十八名之多。若不严拏惩办。何以儆凶顽而靖地方。着交叶名琛、督同臬司。亲提人证卷宗。秉公审讯。严缉凶犯。按律惩治。以雪沉冤。寻奏、陈翘萃等。建立义社。团练乡勇。并无拜会掳杀等事。钟喜全等、因与陈翘萃口角成嫌。捏词呈控。牵连陈蚬潆等各起命案。凶犯陈蚬濴等。分别问拟如律。下部议、从之。  

○以吏部左侍郎邵灿、兼署刑部右侍郎。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六·魏徵
  卷五十八·志第二十七·仪卫志四(仪仗)·脱脱
  卷第七十·胡三省
  ●卷十八。题名四·梁章钜
  卷二百六·杨士奇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八十六·佚名
  金佗稡编卷二十六·岳珂
  绎史卷一百二十二·马骕
  皇甫绩传·魏徵
  唐纪二十四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中神龙元年(乙巳、705)·司马光
  提要·雍正
  35.田单的火牛阵·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弹词注序·杨慎

    弹词注序弹词注一书,余于甲寅秋侍先大夫于武林,受命所注。今付诸剞劂,有谓箧藏三十七年,忽授之梓者,何居?曰:不欲梓者,余之心;不能不梓者,余仰体先大夫之心也。先大夫于癸丑冬解组会稽,旅寓西湖,日手弹词一编

  • 卷一百二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二十八车类四言古车左铭         【汉】崔 骃虞夏作车取象机衡叶君子建左法天之阳正位授绥车不内顾尘不出轨鸾以节步彼言不疾彼指不躬渊览于道永思厥中车右铭    

  • 卷十四 晋语八·左丘明

    1平公六年,箕遗及黄渊、嘉父作乱,不克而死。公遂逐群贼,谓阳毕曰:“自穆侯以至于今,乱兵不辍,民志不厌,祸败无已。离民且速寇,恐及吾身,若之何?”阳毕对曰:“本根犹树,枝叶益长,本根益茂,是以难已也。今若大其柯,去其枝叶,绝其本根,可

  • 雍正上谕 吕留良怎么得罪了圣祖皇帝在天之灵,而落致·雍正

      【原文】  上谕:我朝肇造区夏,天锡人归,列圣相承,中外景从。逮我圣祖仁皇帝,继天立极,福庇兆民,文治武功,恩施德教,超越百王,亘古罕有。此普天率土,心悦诚服。虽深山穷谷,庸夫孺子,以及凡有血气之伦,亦莫不尊亲者。讵意逆贼吕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五·佚名

    嘉靖二年四月壬申朔 太庙 上以灾异脩省敕谕中外文武群臣曰朕嗣大历服抚临亿兆仰惟 上天付托之重俯念小民属望之切蚤夜孜孜图新治理未尝敢懈顷因风雷水溢之变已尝敕谕中外臣工同加脩省天未悔祸粤自去秋历冬以至今春

  •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佚名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初六日,先是遣阿什达尔汉舅及达雅齐塔布囊往外藩蒙古编牛录至是还。彼等所赍书云:奈曼部达尔汉郡王八百家,编为十六牛录,章京姓名;乌讷特依、希?图、沙济、戴度齐、汤图克、莽古沙、巴彦图、僧

  •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佚名

    三○ 护理广西巡抚淑宝奏购访遗书情形并缮呈已得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正月二十四日护理广西巡抚 布政使奴才淑宝跪奏,为遵旨奏覆事。乾隆三十七年十二月初八日承准廷寄钦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向来未登

  • 隋纪·张居正

    文帝高祖文皇帝,姓杨,名坚,弘农华阴人,是周之国舅,初封隋公。周天元暴虐,传位于太子阐,坚因乘其孤危,篡而取之,国号隋。在位二十四年。原文十年。上性猜忌,不悦学,既任智以获大位,因以文法自矜,明察临下,常令左右觇视内外,有过失则加

  • 杨溥传·薛居正

    杨溥,是杨行密的小儿子。开始时封为丹阳王,杨渭死后,徐温便推杨溥为君主,仍僭称伪吴国皇帝名号。后唐同光元年(923),庄宗平定后梁,迁都洛阳。十二月,杨溥派使者章景来朝拜,称“大吴国主致信给大唐皇帝”。第二年八月,又派司农

  • 卷之三十九  立齋閒錄一(明)宋端儀 著·邓士龙

    (立齋閒錄,四卷,明宋端儀著。端儀,字孔時,福建莆田人。成化十七年進士。歷禮部主事、主客司員外郎,後以按察僉事督廣東學校,卒於任。明史卷一六一有傳。此為端儀雜採明代官府檔案、方誌、明人文集、碑誌及聖諭錄、水東日記、

  • 仪制一○·徐松

    官诰【宋会要】太宗淳化五年十月太宗淳化五年:原缺,据本书《职官一一 官诰院》补。,诏官告院一品已下至四品绫纸褾轴,各书三五通于舍人院封 ,准备使用。 真宗咸平元年十二月,诏敕一听逐司存留。使衙前职员请用中绫纸、中锦

  • 献贼纪事略·佚名

    大盗张献忠者,系陕西榆林卫军。先隶抚军洪承畴标兵,承畴奉敕办寇,献忠随师中牟县。承畴见其剽悍亡命,遂充旗手。历行间多年,鸠凶徒为翼,恃勇逞强,不守兵律。承畴虽每示以法,而不置之以死者,怜其勇也。时有响马绰号「黄虎」者,啸

  • 三传辨疑卷三·程端学

      桓公  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公羊曰继弑君不言即位此其言即位何如其意也孔子作春秋明大义于天下未尝如人之意谓之即其事而见义则可谓之如其意则不可  谷梁曰桓无王其曰王何也谨始也其曰无王何也桓弟弑兄臣弑

  • 卷三·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训义择言卷三婺源江永撰檀弓下子张死曾子有母之丧齐衰而往哭之或曰齐衰不以吊曾子曰我吊也与哉【陈氏云今详此意但以友义隆厚不容不往哭之又不可释服而往但往哭而不行吊礼耳故曰我吊也与哉朱文端公云

  • 书 魂 游 记·太虚

    新小说魂游记,称是意大利人格梅恩作,震旦人傲骨译。自认为厌世主义,而言得其思想于佛学,得其实验于电学。此其人事,要为愤世嫉俗者流所托。其笔墨颇可喜,其幻想所根据者,未脱流俗见解,寡学无识,剽窃为词,固当如是耳。其曰:见佛家

  • 卷之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莲峰禅师语录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五嗣法门人性深等编示众专使传衣至师拜受毕提起衣角示众云云开月朗水涨船高昔日大庾岭头提掇不起今朝三千里外特地传来且道还有优劣也无遂放下衣角云莫怪渠侬多意气他家曾

  • 番社采风图考·六十七

    风俗志。六十七编撰。辑入孙殿起、雷梦水辑,叶祖孚编《台湾风土杂咏》,时事出版社1984年12月初版。本集原作者署为“白麓六十七居鲁甫”。“白麓”是作者籍贯。六十七,字居鲁,清代满族人,乾隆时官至给事中,曾任巡台御

  • 摩邓女经·佚名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为此女说眼鼻口耳声步不净而证果,摩登伽经第一品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