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除授三

◎军机章京

雍正十一年五月初三日旨:编修张若霭,庶吉士鄂容安、鄂伦著在办理军机处行走。

乾隆九年二月二十九日本处奏:军机处档案,关系紧要,且有查例议覆等事,俱须谙练之员指授料理。原任江南庐凤道毕谊,前于给事中任内在总理事务处行走二年。该员为人谨饬,文理简明,后因外转庐风道失察家人犯赃,部议降四级调用,现在候补通判。可否仰恳圣恩,赏以主事衔食俸,令在军机处行走,专办档案,俾臣等得收臂指之益。谨奏。奉旨:依议。

十四年三月十二日谕:据大学士公傅恒奏称“胡宝琼办事甚属谙练,顺天府尹衙门事务尚简,请仍留军机处办事”等语。胡宝琼著仍兼军机处行走。

又谕:胡宝琼现在军机处行走,顺天府尹事务难以兼理,著兵部侍郎蒋炳兼管。

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五日谕:蒋炳著宽宥来京,在军机司员上效力行走,遇有员外郎缺出补用。

谨按:蒋炳于河南巡抚任内缘事遣戍释回。

二十八年四月十六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户部郎中冯光熊,于本年正月内丁忧,现在已满百日。该员在军机处行走数年,办事尚属留心,今守制闲居。臣等公同商酌,与其另选新人,不如仍留熟手。可否令该员在军机处及本部额外郎中上行走,俟服阕时,照例再行补缺。至该员系例应丁忧人员,今在额外行走,除公费饭银照例给与外,毋庸支给半俸。谨奏。奉旨:知道了。

五月十九日本处奏:顺天府丞申甫升授光禄寺卿,查光禄寺衙门事务稍简,据申甫感激天恩,情愿仍在军机处行走。臣等看得申甫办事日久,尚为熟练,谨请旨准其仍在军机处行走。奉旨:知道了。

二十九年五月十三日旨:博昆仍著在军机处行走。

十二月初二日本处奏:原任吏部文选司郎中章宝传,前因议奏方略馆誊录补缺一案,部议降二级调任,现候补正六品主事。查该员在军机处行走十余年,尚为熟谙,现在年力方壮,正可及时驱策。恳将章宝传以候补主事仍在军机处行走,以观后效。谨奏。奉旨:知道了。

三十三年口月口日旨:程焘以京堂用,仍在军机处司员上行走。

谨按:程焘时以江西布政使奉旨来京。

三十四年六月十九日旨:原任广西按察使袁守侗著留京以三品京堂用,仍在军机处司员上行走。

八月初二日旨:程焘著补授太仆寺少卿,仍在军机处司员上行走。

三十五年三月初四日本处奏:查汪承霈原在军机司员上行走,后因钦派坐粮厅前往通州办事。今差竣签掣知府,呈请亲老改补近地,尚未得缺。今据该员呈称,未得缺之前,情愿仍在军机处行走。该员系已离军机处候补知府之员,可否准其仍前行走,理合请旨。奉旨:准其行走。

谨按:汪承霈已签升邵武府知府,由军机大臣转奏,奉旨加恩以户部郎中用。

五月初六日本处奏:查从前胡宝琼、傅显升授副都御史后,仍在军机处司员上行走。今刘秉恬升授副都御史,应仍令其在军机司员止行走,理合奏明。奉旨:著仍在军机处行走。

三十六年三月初二日旨:索琳著署理内阁学士,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十七日旨:博清额著降补内阁学土,在军机司员上行走。

谨按:博清额系由刑部侍郎降补。

四月初九日旨:福德著留京,仍以内阁学士在军机司员上行走。

谨按:福德系由盛京侍郎降补。

三十七年八月二十九日旨:汪承霈从宽免罪,给还郎中,革职留任,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三十八年闰三月初三日旨:候补员外郎冯应榴著以工部用,仍在军机司员上行走。

九月十一日谕:永保已加恩准袭伊父温福轻车都尉世职,其本任内阁侍读不必开缺,仍著在军机司员上行走。

十月口日旨:博清额办事不及阿桂,其攻剿亦不及海兰察,不必在军营领队。即著回京,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三十九年五月初八日谕:阿思哈著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谨按:阿思哈由云贵总督出戍伊犁,是年回京,奉旨复充章京。逾月授总宪,复在大臣上行走。

七月二十四日旨:刘秉忄著降补主事,逐出军机处。

同日旨:王庆长著革去中书,逐出军机处。

四十年二月十六日旨:惠龄著加恩以主事用,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二十日谕:郎中孙士毅著留京,以四五品京堂用,遇缺即补,仍在军机处司员上行走。

四十一年五月初五日谕:鸿胪寺卿王昶仍在军机司员上行走。

二十六日谕:福德著授为额外内阁学士,仍在军机司员上行走。

四十五年四月十三日谕:孙永清已授为都察院副都御史,仍著兼军机章京上行走。

七月日旨:冯应榴补授通政司参议,仍兼军机处、吏部行走。

四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旨:翰林院修撰戴衢亨著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四十九年五月初八日谕:恒宁著来京,以吏部郎中用,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五十四年十月十五日本处奏:前在军机处行走中书签升广东广州府同知沈琨,未经领凭赴任,旋即丁忧回籍。今服阕来京,因不谙外任,情愿注销同知,仍候补中书。查该员前在军机处行走六年,尚为勤慎,今情愿注销同知仍补中书,系属以大改小。可否准将该员接算前俸,仍以中书补用,伏候钦定。谨奏。奉旨:知道了。

嘉庆四年二月十一日旨:长龄、鄂灵、多容安、德克津布、明舒、德克精阿、齐嘉绍、姚文田、傅淦、赵佩湘、胡枚、吴光悦、颜允璨、蔡炯、茅豫,俱著充补军机章京,富绵、伊兴阿、瑞麟、伊诚额、金齐香阿、吉祥、武尔通阿、锡龄、兴科、昌宜泰、觉罗景禄、任ピ、何元娘、糜奇瑜、熊方受、卢荫溥、张志绪、黄跃之、汪玉林、杨懋恬,俱著记名,俟有缺出挨次补用。

谨按:此次汪玉林一名未经行走。

五年二月二十四日旨:何金、姚祖同、盛悼大、叶继雯、袁煦、贵征、万云、吴应咸、龚丽正、蒋继辉、康绍镛、汪彦博、张之屏,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补用,遇有缺出挨次充补。

谨按:是年正月三十日本处奏:上年正月退出军机之内阁中书何金、姚祖同,经臣等奏请,俟下次保送军机章京,将该二员一并带领引见。奉旨:原在军机处行走之内阁中书何金、姚祖同,俟下次保送军机章京时,带领引见。又按:此次贵征、蒋继辉二名俱未经行走。

七月二十六日谕:裘行简已补授太仆寺少卿,著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旨:明安泰、祥临、穆馨阿、联奎、;保英、吉朗阿、重伦、花连布、荣昌、德荫、瑞麟、伊博格图,俱著记名。

谨按:此次保英、荣昌、德荫、瑞麟四名俱未经行走。

七年正月二十七日谕:郎中钱楷向在军机处行走,今学政任满回京,仍著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九年四月十六日谕:本日御门,已将玉凝补授大理寺少卿,职分较大,无庸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十年十月二十九日旨:童槐、梁承福、王厚庆、王风翰、李芳梅、戴聪、余霈元、陈钟麟、牛坤、程同文、聂镜敏、赵盛奎、杨振麟、朱渌、秦绳曾、陆蕖、吴书城、张光勋、涨允垂、吴颐,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用,俟有缺出挨次充补。

谨按:此次李芳梅、戴聪、牛坤、朱渌、张光勋五名俱未经行走。

十二年七月十一日旨:礼部主事觉罗克星额、内阁中书松长、兵部笔帖式珠满、内阁中书诚端、户部笔帖式觉罗成贵、内阁学习中书玉彰、内阁学习中书续龄、礼部笔帖式苏诚额,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挨次补用。

谨按:此次松长、续龄、苏诚额三名未经行走。

十四年四月二十日旨:札清阿、企善、昌炽、诚安、成麟、那丹珠、祥惠、札勒杭阿、容海、敏慧,著记名以军机章京用。

谨按:此次祥惠、敏慧二名俱未经行走。

十六年正月二十五日奏:查原在军机章京上行走之宗人府主事叶继雯,前充会典馆总纂兼提调事,现在起服到京。该员学问素优,当差勤慎,实为向来得力之员。现在赶办《会典》,并画一诸务,亟须熟手。臣等公同商酌,拟先令在馆帮办总纂兼提调事务,仍令在军机处额外行走。惟向例部员到京,均须由本衙门奏留方能题缺,宗人府主事从无奏留之例。该员既无原衙门可归,而宗人府主事二缺非京察调部不能出缺。上届京察时,适该员丁忧回籍,未预保题,今需次无期。可否仰恳圣恩,将该员掣归臣等所管缺分较多之户、刑二部,作为额外主事,遇有缺出,奏请补用。则该员有衙门可归,补缺不至无期,当差办书自必倍加奋勉,臣等亦得收指臂之益。谨奏。奉旨:依议。

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旨:岳龄安、廷勋、安诚、桂明、瑞庆、桂芬、阿成、福兆、达兴、布延柏勒格、福升阿、呢克通阿,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用。

谨按:此次呢克通阿一名未经行走。

十八年七月十五日旨:韩文显、孙兰枝、徐镛、吴孝铭、苏兆登、何增元、闻人熙、赵光禄、沈学廉、李昌平、程采、徐受荃、路德、吴荣光,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补用,俟有缺出挨次充补。

谨按:本处奏,中书韩文显、孙兰枝二员—上届保送军机引见,未经记名,十七年十二月内因覆校实录详慎出力,经大学士庆桂等保奏,请列于考取新班各员之前,一体带领引见。理合附奏。

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旨:梁章钜、钱廷熊、陈彬、许乃普、李彦章、乔用迁、邹锡淳、佘文铨、胡方朔、王启文、陈孝宽、蒋泰阶,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补用。

谨按:此次邹锡淳一名未经行走。

十月口日命强逢泰在军机章京上行走。

二十三年六月初五日奉旨:阿达顺、车旺多尔济、乌尔恭额、德舒、福宁阿、苏勒芳阿、伊宁阿、三龙泰、鄂顺安、福克萨音、博勒格,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用。

二十五年二月十二日奏:查军机章京理藩院员外郎昌炽,昨蒙简放西宁道,出有章京一缺,一时接办之员,实乏熟手。查有原任湖北荆宜施道丁忧回旗现在理藩院员外郎上行走之多容安,前充军机章京,缮写清字谕旨,颇为熟悉,人亦谨慎。合无仰恳圣恩,仍令多容安充补军机章京,俾资熟手。谨奏。奉旨:知道了。

道光元年八月二十五日旨:马光澜、俞诵芬、傅绳勋、蔡勋、周涛、赵荣、汪元爵、徐基、朱逵吉、张祥河、龙汝言、徐思荃、叶敏昌,俱著记名以军机章京补用。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列传第一百四·柯劭忞
  ●卷第二十五·胡三省
  元朝典故编年考卷六·孙承泽
  提要·芮长恤
  资治通鉴外纪卷第八·刘恕
  卷之三百六十二·佚名
  六七二 广西巡抚李世杰奏缴应禁各书缮单呈览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杜大珪
  张献忠传·张廷玉
  陈子龙、夏允彝传·张廷玉
  李祯传·张廷玉
  职官四一·徐松
  凡例·孔毓圻
  通制条格卷第三·拜住
  二十一·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七目録渔樵类王摩诘捕鱼图【宋郭祥正】杨秘监秋江捕鱼图【金赵秉文】王右丞雪霁捕鱼图【元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元元好问二首】李营丘寒江晚捕图【元王恽】题辋川捕鱼图【元袁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一·李贤

    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 士臣吕 本谨校 南京礼部祠祭清吏司郎中臣陈治本 南京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臣朱 锦 南京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臣吕<彳胤-丿>昌谨阅敬天 ○正统五年九月壬寅 御制观天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一·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邵雍传·脱脱

    邵雍,字尧夫。他的祖先是范阳人,他的父亲邵古迁居衡漳,又迁居共城。邵雍三十岁时,游历河南,把他的父亲葬在伊水岸边,于是成为河南府人。邵雍年少的时候,自觉有雄奇之才能,慷慨地想树立功名。对于书籍没有不读的,开始做学问,就很

  • 抄思传(附别的因传)·宋濂

    抄思,乃蛮部人,号答禄,其先祖泰阳为乃蛮部酋长。祖父叫曲书律,父名敝温。抄思骁勇善战,二十五岁时随从太祖征伐,在攻破代、石二州的战争中,他冒着矢石,每次最先登城。雁门之战,屡战屡捷。太宗命睿宗伐金,抄思披坚持锐与金兵战斗

  • 卷之一·姚莹

    筹剿三路匪徒奏(夹片)审办南北两路谋逆结会匪徒奏入山搜捕余匪奏剿捕中路匪徒完竣奏谢平胡布逆案议叙奏筹剿三路匪徒奏(夹片)奏为查办南北两路匪犯及中路匪徒谋逆、戕兵、伤弁、统兵剿捕、立获股首、拟办情形,恭折具奏,仰祈

  • 卷三十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三 朱批朱纲奏摺 雍正二年七月十三日护理湖南廵抚印务布政使【臣】朱纲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臣】一介庸愚毫无知识於雍正元年五月二

  • 前言·林汉达

    《上下五千年》原有已故林汉达教授的一份未完成的遗稿。林先生生前曾打算写一套包括整个古代史时期的故事。由于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只写到东汉以前的部分,没能实现他的写作计划。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编辑同志把他的遗稿

  • 第十七章 23·辜鸿铭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辜讲孔子的学生,勇猛的仲由(子路)问:“勇猛对一位绅士来说,难倒不是一种美德吗?”“一位绅士,”孔子回答,“将正直的事情推崇为最重要的

  • 四、政治思想·胡适

    《淮南书》的政治思想,虽然处处号称&ldquo;无为&rdquo;,其实很有许多精义,不是&ldquo;无为&rdquo;一个名词所能包括。约而言之,此书的政治思想有三个要义:一是虚君的法治,一是充分的用众智众力,一是变法而不拘守故常。虚君的

  • 卷之四十·邵经邦

    弘道录卷之四十智君臣之智晏殊七岁能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南,以神童荐之。真宗召入,与进士并试,殊神色不摄,援笔成文。帝嘉赏之。每访以政事,率用方纸,小书己答,并药封上。帝重其慎密有智,擢知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生平善能

  • 卷第三十八·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八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宗经论第二之二 大宗地玄文本论(八卷今作四卷) (南罗北疑) 马鸣菩萨造 陈优禅尼国沙门真谛译 归依德处无边大决择分第一。归

  • 杂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二二二)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斗战。阿修罗胜。诸天不如。时。天帝释军坏退散。极生恐怖。乘车北驰。还归天宫。须弥山下道迳

  • 太白阴经·李筌

    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又名《太白阴符》、《阴符太白阴经》,中国古代兵书。李筌撰。10卷,约2万余字。现存平津馆影宋抄本、明汲古阁抄本、清内府抄本等。《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多种丛书

  • 大六壬灵觉经·吴师青

    古经九宗门乃一贼克,二比用,三涉害,四遥克,五昴星,六八专,七别责,八伏吟,九返吟,今折反伏二体入下卷七体中,故上卷只有七体,似为的当。 一贼克体。此体有二体之殊,该分作二体,今从古,只作一体。 元首课占内事,以日为己,辰为人;占外事以

  • 资治通鉴全译·司马光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光有意编撰编年体通史,初成战国、秦时八卷,因“私家力薄,无由可成”,乃上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

  • 兜沙经·佚名

    全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册。其内容相当于华严经中如来名号品与光明觉品之部分。玄应音义卷八谓,兜沙经,意译为行业经。玄应音义八曰:‘兜沙经,此译云行业经。’华严经如来名号品之少分及光明觉品之少分也

  • 大威德陀罗尼经·佚名

    二十卷,隋阇那崛多译。佛为阿难说陀罗尼之法本。一一法中示多种之名,多种之义,亦广说末世恶比丘之事,及说菩萨住于母胎中之楼阁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