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通制条格卷第三

 户令

  隐户占土

百姓每根底宣谕的圣旨行呵,怎生?」么道奏来。如今不拣那个诸王公主驸马,依在先圣旨体例里,漏籍并不干碍他每的户计,休收拾者,休隐藏者,地土也休占者。已收拾来的户计,已占来的地土,依体例回付者。这般宣谕了呵,庶人每隐藏户计、自意占地土、诸王公主驸马每根底呈献户计地土呵,有罪过者。钦此。大德三年正月,钦奉圣旨:中书省官人每奏,「月哥歹皇帝时分,忽都鲁官人抄数了户计,漏籍、放良等户,不拣谁休收拾者,么道行圣旨来。壬子年抄数户计时分,蒙哥皇帝依前再行圣旨来。在后收附了江南,抄数了户计呵,汉儿、蛮子不以是何漏籍、析居、放良、还俗僧道等户,依在先圣旨体例,诸王公主驸马休收拾者,隐藏呵,有罪过者,似这般户计,随处管民官每取见数目中书省里申报者,么道,世祖皇帝行圣旨来。孛罗欢为头河南行省官题说,俺管辖的地面里,将系官并民田每,有一等歹人,诸王驸马每根底官人每根底各投下呈献的多有,不系诸王驸马各投下分拨到的户计地土有,若不禁治呵,渐渐的仿学的多了去也,么道说有。诸王驸马权豪势要

  亲在分居

至元八年六月,尚书省御史台呈:监察御史体究得,随处诸色人等,往往父母在堂,子孙分另别籍异财,实伤风俗。送户部讲究得旧例,祖父母父母不得令子孙别籍,其支析财产者听。今照得士民之家,往往祖父母父母在日,明有支析文字或未曾支析者,其父母疾笃及亡殁之后,不以求医侍疾丧葬为事,止以相争财产为务。以此参详,拟合酌古准今,如祖父母父母在,许令支析者听,违者治罪。都省准拟。

至元十一年正月,中书省御史台呈:切闻为人子者,养亲当致其乐,不敬其亲谓之悖礼。伏见随路居民有父母在堂,兄弟往往异居者,分居之际,置父母另处一室,其兄弟诸人分供日用。父母年高,自行拾薪,取水执爨为食。或一日所供不至,使之诣门求索。或分定日数,令父母巡门就食,日数纔满,父母自出,其男与妇亦不恳留。循习既久,遂成风俗,甚非国家所以孝治之意。今后禁约:父母在堂之家,其兄弟诸人不许异居,着为定式,如此庶使人子竭养亲之心,父母享终身之乐。都省准拟。

  收养同宗孤贫

至元二十一年正月,中书省御史台呈:体知得近年以来汉人官吏士庶与父母异居之后,或自己产业增盛而父母日就窘乏者,子孙视犹他家,不勤奉侍,以为既已分另,不比同居。或有同祖同父叔伯兄弟姊妹子侄等亲,鳏寡孤独老弱残疾不能自存者,亦不收养,以致托身养济院苟度朝夕,有伤风化。今后若有别居异财,丰衣美食,坐忍父母窘乏,不供子职,及同宗有服之亲寄食养济院,不行收养者,许诸人首告,重行断罪。如贫民委无亲族可倚,或亲族亦贫不能给养者,乃许入养济院收录。都省准呈。

  户绝财产

中统五年八月,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随处若有身丧户绝别无应继之人 【谓子侄弟兄之类,】 其田宅浮财人口头疋尽数拘收入官,召人立租承佃,所获子粒等物,通行明置文簿报本管上司转申中书省。若抛下男女十岁以下者,付亲属可托者抚养,度其所须季给。虽有母招后夫或而适人者,其财产亦官知数。如已娶或年十五以上,尽数给还。若母寡子幼,其母不得非理典卖田宅人口,放贱为良。若有须合典卖者,经所属陈告勘当是实,方许交易。

至元八年三月,尚书省户部呈:议得今后随路遇有各州县申到户绝人户,照勘相同,先将差发权行倚阁,另申省部,仍牒按察司如巡按时体察,从实申台呈省。都省准拟。

至元五年七月,中书省枢密院呈:平阳路民户郑堪凈告,兄郑大见充军户,年老无嗣,合元 【[一]元,《元典章》卷十七(户部卷之三)《户计承继军民承继绝户》条作无。】 将男挨哥承继祖业,充贴户津济正军,侍养郑大。都省议得:合将郑挨哥名籍除豁,令本人承继伊伯父郑大祖业,应当贴户身役。已后民户内有无子之家,军户内却有承继同宗弟侄,亦仰依上一体施行。

至元六年十一月,中书省户部呈:南京路钧州阳翟县附籍范显户下口张春奴等告,本使范显及男山儿身故,今有怀州军户范总帅男范赞将引家小搬来本家住坐,昏赖范显事产。本部参详,范赞系范显亲侄,拟合承继伊伯户名当差,将抛下人口事产等物尽行分付本人为主,却于怀孟路范总帅户下除豁一丁差役。都省准拟。

  医户析居

至元八年十月初十日,太医院奏:本管的医人内,除户头作医户当差外,其余弟兄孩儿每,省会医人的,不会医人的,析居收作协济民户。若这般,已后习学医人的都少了也。合无将本院但有析居户,令本院管领,据合差发,依民户例输纳,不致阙少,俺管呵,怎生?奉圣旨:这的是有体例说的是也,与西相根底商量者。钦此。尚书户部呈准,都省札付,钦依施行。

  太医差役

大德七年十月初五日,枢密院奏:在前,「军役里出去了的太医每根底,根里的军役除豁了,教太医院里行者。」么道圣旨有来。似这般都出去了呵,减了军的数目一般有,皇帝识者,么道,奏呵,「您怎生商量来?」圣旨有呵,回奏:除在前奉圣旨教全家除豁了军役出去的外,其余军役里出去了的并今后太医里入去的,只教他每的当房媳妇孩儿每教出去,其余弟兄每和贴户一同应当根里的军役呵,怎生?拟定来,奏呵,奉圣旨:是有。那般者。钦此。

  年老侍丁

大德九年二月,钦奉诏书内一款:老者年八十以上许存侍丁一名,九十以上存二名,并免本身杂役。钦此。

  寺院佃户

大德三年七月初三日中书省奏:江南有的种佃寺家田地的佃户每,依在前杨总统说谎奏了,「俺寺家的佃户每根里,亡宋时分在后寺家的册里也籍来,不干他每事。管民官说俺合管么道,教生受有。依在前体例里则教俺管呵,怎生?」么道奏过,要了圣旨来。前者,又管和尚的官人每,依在前杨总统朦胧奏来的奏了,「有气力的教当差者,无气力的休教当者,管民官休管者。」么道,行了圣旨有。俺商量来:亡宋时分百姓的数目里籍来,后头世祖皇帝圣旨里虎儿年抄数户计时分也百姓的册里籍有来,更兼「俗人休教和尚管者。」么道,在先有行来的圣旨:则杭州省里管寺家的佃户约伍拾万户有余,教和尚每管呵,别大体例的一般有。做佃户种田呵,依体例种佃也者。依在前圣旨体例里,则教管民官每管呵,怎生?商量来,奏呵,奉圣旨:是也。和尚每休管者。教管民官管者。钦此。

  被虏平民

至元二十五年六月,中书省御史台备监察御史呈:若有叛乱去处,各军虏得人口,合委按察司官与军民官审问分拣,将从贼妻属出给公据分付各军,如无公据,即与虏掠良人一体断治。刑部议得:迤南叛乱收捕各军拿住人口,如准监察御史所呈,出给公据相应。都省准拟。

至元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御史台奏:行台官人说将来,蛮子田地里贼每生发呵,咱每底军每收捕呵,投拜入来,将他每在先做贼行时讨虏得好百姓每媳妇孩儿每根底,咱每收捕官人每根底拜见物与有。俺商量得,贼每投拜入来呵,好人根底委付者,根里贼每讨虏将来的好百姓根底收拾聚,他每亲眷每根底分付与做百姓,无亲眷的配做夫妻教做百姓。那般好百姓根底做拜见要的,无体例有,么道。尚书省官人每一处商量呵,您的言语有体例。如今那般贼每讨虏来的百姓根底,好人根底委付,教做百姓呵,怎生?么道。奏呵,则那般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卖子圆聚

至元七年十二月,尚书省御史台呈:济南路人户王瘦为家贫无钱送纳差发,卖讫二子,合无令父子完聚。仍禁治似此买卖儿女之人,庶望风俗淳厚。都省议拟:札付户部,即将王瘦已卖儿男福兴、僧儿于买主崔三、樊九处追付圆聚。据元买价钱,即系违法事理,不须回付。仍取问当该官吏桩配差税致令卖子违错情由,遍行禁约,今后毋令买卖亲属。

  儒人被虏

鸡儿年四月十五日,钦奉圣旨节该:据高秀才奏告,「已前的圣旨里,真个的和尚先生秀才,不拣谁讨虏要来的,休做主者,道有圣旨既有。如今秀才每根底却做主有。更与赎的价要出来,么道,道呵,不教出来有。」奏过的上头,「如今真个秀才每有呵,根里买来的,依元价出来者。」圣旨这般省谕了呵,真个秀才每根底那般赎的价与了出来的时节,不拣是谁,休夺者,当者。更这般高秀才等有圣旨么道,没体例不是秀才的人秀才么道影占来呵,他每不怕那,无罪过那甚么。钦此。

  蒙古人差发

中统三年三月二十八日,中书省奏:达达民户,壬子年虽是青册上附籍,元在达达百户牌子里当差发的,分付各投下当差发身役。奉圣旨:准。

中统五年七月十二日,线真丞相等奏奉圣旨:达鲁花赤依大例当差者。钦此。

  怯薛元役

延佑元年十月二十二日,中书省奏:「郎忙古歹小名的人,根里系运粮船户,在后宝儿赤里行呵,完泽笃皇帝时分宝儿赤官人每奏了,将他根里当的差役教除豁了来,漕运司官人每又教当役有。教除豁了他元当的差役,只教宝儿赤里行者。」么道,驴驴、三闾等奏了,俺根底与了文书来。似这般各枝儿里行的多有,将他元当的差役除豁了呵,怎中?不教除豁他元当的差役,教宝儿赤里行呵,怎生?奏呵,依体例教当役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弓手差发

至元三年七月,中书省右三部呈:差拨巡捕弓兵事,本部讲究得,京府州司县合用人数,止于本处当包银丝线并止纳包银户说 【[二]说当作计。参见《元典章》卷五十一(刑部卷之十三)《诸盗三防盗设置巡防弓手》条。】 内,每壹佰户选差中户壹石 【[三]石当作名。参见同上。】 当役。据本户各 【[四]各当作合。参见同上。】 当差发税粮,却令玖拾玖户包纳。外中都巡马,拟于侍卫亲军内摘差四百人,与见设巡军一处应役。至元三年七月二十三日闻奏过,奉圣旨:依您商量的行者。钦此。

  祗候曳剌税粮

至大三年十一月,尚书省湖广行省咨:江南各路府州司县合设祗候、曳剌,于相应户内差拨,不除税粮。兵部议得:江南别无送纳包银人户,所据合设祗候、曳剌,依旧例于有地户内验税贰石之下壹石之上者差设,合该税粮,令其余人户包纳,须要不失元额。都省准拟。

  交换公使人隶

延佑三年三月,中书省刑部呈:议得各处见役弓手、祗候、首领、面前、曳剌、管勾人等为是害民,已经呈准,于相应户内从新补换去讫。若以三年一次交换,数年之后,乡村细民皆为皂隶,起灭词讼,紊乱官府,公私不便。以此参详,合依已行尽数交替,三年役满不作过犯者,依旧存设;曾经断罪、罢闲及已前勾当之人,不许再用。如违,犯人痛行断罪,当该官吏量情究治。都省准拟。

  婚姻礼制

至元八年九月,尚书省礼部呈:契勘人伦之道,婚姻为大。即今聘财筵会,已有定例外,据拜门一节,系女真风俗,遍行合属革去外,据汉儿人旧来体例,照得朱文公《家礼》内《婚礼》,酌古准今,拟到各项事理。都省议得:登车乘马设次之礼,贫家不能办者,从其所欲外,据其余事理,依准所拟:

一曰议婚。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丧乃可成婚。必先使媒氏往来通言,俟女氏许之,然后纳采。

二曰纳采。 【系今之下定也。】 主人具书,夙兴,奉以告于祠堂。 【人之大伦,于礼为重,必当告庙而后行,示不忘祖。而今往往俱无祠堂,或画影及写立位牌亦是。】 乃使子弟为使者如女氏,女氏主人出见使者,遂奉书以告于祠堂,出以复书授使者,遂礼之。使者复命,氏主人复以告于祠堂。或婚主人等亲往纳采者听。

三曰纳币。 【系今之下财也。】 拟合酌古准今,照依已定筵会,以男家为主,会请女氏诸亲为客,先入坐。男家至门外,陈列币物等,令媒氏通报,女氏主人出门迎接。相揖,俟女氏先入,男家以次随币而入。举酒,请纳币,饮酒,受币讫。女氏主人回礼,婿家饮酒毕,主人待宾如常礼,许氏女子各各出见,并去世俗出羞之币。

四曰亲迎。前期一日,女氏使人张陈其之室,厥明,婿家设位于室中,女家设次于外。初婚,婿盛服,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子而命之迎。婿出,乘马至女家。俟子次女家,主人告于祠堂,遂醮其女而命之。主人出迎,婿入奠。雁姆奉女出登车,婿乘马先行,妇车至其家,导妇以入。婿妇交拜,就坐饮食。毕,婿出,复入,脱服。烛出,主人礼宾。

五曰妇见舅姑。明日夙兴,妇见于舅姑。舅姑礼之。次见于诸尊长。若家妇,则馈于舅姑,舅姑飨之。

六曰庙见。三日,主人以妇见于祠堂。 【如无祠堂,或悬形及写位牌亦是。】 

七曰婿见妇之父母。明日,婿往见妇之父母,次见妇党诸亲,妇家礼婿如常仪。

一、目今作赘召婿之家往往甚多,盖是贫穷不能娶妇,故使作赘,虽非古礼,亦难革拨。此等之家,合令权依时俗而行。

至元八年二月,钦奉圣旨条画内一款: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 【蒙古人不在此限。】 

大德八年正月,钦奉诏书内一款:男女居室,人之大伦。近年聘财无法,奢靡日增,至有倾资破产,不能成礼,甚则争讼不已,以致嫁娶失时。蒙古色目人各依本俗。及品官另行定夺。其民间聘财,命中书省从宜定立等第,以男家为主,愿减者听。亲礼筵会,务从省约。

上户

金壹两  银伍两  彩段陆表里  杂用绢肆拾匹

中户

金伍钱  银肆两  彩段肆表里  杂用绢叁拾匹

下户

银叁两  彩段贰表里  杂用绢拾伍匹

至元六年十二月,中书户部契勘:人伦之道,婚姻为大。据各处见行婚礼,事体不一,有立婚书文约者,亦有不立婚书止凭媒妁为婚者。已定之后,少有相违,为无婚书,故违元议,妄行增减财钱,或女养老出舍,争差年限,诉讼到官。其间媒证人等徇情偏向,止凭在口词因,以致争讼不绝,深为未便。省部议得:今后但为婚姻,须立婚书,明白该写元议聘财,若招召女婿,指定养老或出舍年限,其主婚保亲媒妁人等画字依理成亲,庶免争讼。

至元二十五年十月十六日,尚书省奏:辽阳行省与将文书来,「义州一个刘义小名的女孩儿根底,姓刘的人根底招到养老女婿住了十年,生了两个孩儿。如今同姓的人做夫妻的体例无。」么道说将来呵,礼部官人每定夺得,羊儿年条画圣旨里,正月以前的为夫妻的每根底,依旧者,正月以后的为夫妻的每根底,依圣旨体例里,合听离,道有。若夫妻不和打呵,同姓么道推托出去有。那般同姓为夫妻的每根底,不交听离呵,怎生?么道。奏呵,这言语不曾忘了,在先做了夫妻的每根底休交听离。从今后同姓为夫妻的每,交禁约者。不禁约呵,似回回家体例有。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夫亡守志

至元五年二月,中书户部平阳府申:郭从训告韩阿巩不令伊女赵奴与亡弟郭四守服。本部议得:韩赵奴既与郭四成婚,其夫身亡,合于夫家守服,以全妇道。部准。

至元八年二月,钦奉圣旨节该:妇人夫亡,服阕守志并欲归宗者,听,其舅姑不得一面改嫁。钦此。

至元十三年三月,中书省户部呈:蒲台县人户韩大妻阿臧,夫亡,愿不改嫁,亦不与小叔续亲。本部议得:今后似此守志妇人,应继人不得搔扰,听从所守。如却行召嫁,即各断罪,仍令收继。都省准呈。

大德八年正月,钦奉诏书内一款节该:妇人服阕守志者,从其所愿。若志节卓异,无可养赡,官为给粮存恤。钦此。

  收嫂

大德四年十月,中书省河南行省咨:李百家奴告,定到刘换住妹刘乖乖与弟李五儿为妻,下讫钞绢钗镮,五儿身故,李四十系一父母所生小叔。虽有妻室,即系应继之人。礼部议得:刘乖乖虽是定婚,未曾过门,其李四十已有妻室,二者俱难收继。令刘乖乖别行改嫁相应。都省准拟。

元贞二年三月,中书省御史台呈:李阿周长男李继先身死,次男僧人李福证留发还俗,欲收嫂张保奴。本妇不愿,改嫁赵明之为妻。都省议得:李福证既是出家僧人,拟准已婚,令张保奴与赵明之为妻。

大德二年十二月,中书省御史台呈:德州军户于进告,女于货儿聘与潘二为妻,伊夫身故,于货儿服阕归宗,却有远房小叔潘五争继。礼部议得:于货儿已经服阕,小叔潘三许令归宗,远房小叔潘五似难收继。都省准拟。

至元十六年二月,中书省礼部呈:浚州郭全元召李丑驴作婿十三年,住讫四年身故,外有九年,伊弟李五驴欲行收继,贴住年限。其李五驴已于牛三家作婿,似难收继。都省准呈。

至元十六年十二月,中书省礼部呈:平阳路申,路显告,男重兴身死,已定婚妇崔胜儿却许李孙儿为妻,不肯令次男路四儿收继。本部议得:路重兴与崔胜儿未婚身故,难议收继。都省准呈。

至元十六年六月,中书省礼部呈:彰德路杨阿田凭媒说合张招抚次男羊儿与女春儿作抱财女婿,下讫银绢,未曾成婚,张羊儿将伊亡兄张大妻阿梁收继了当。本部议得:张羊儿既将伊嫂收继,若又与杨春儿作婿,即是有妻再娶,拟将元下银绢回付,令杨春儿别行改嫁。省准。

大德六年九月,中书省礼部呈:平阳路郭稳召到李聚侄男牛与女秀哥作出舍,当年身故,令元媒本问李聚并无收继之人,将秀哥聘嫁暴旺为妻,已有所出,李聚却告令伊男安僧收继。指证相同。议得:李牛身故,郭稳使元媒本问李聚,将女秀哥改嫁暴旺为妻,经今四年,已有所出,合准已婚为定。都省准呈。

大德五年十一月,中书省准陕西行省咨:延安路赵胤告,年老无人养济,将女穿针召到王安让作养老女婿身故,其房弟王安杰要行收嫂。礼部议得:凡人无后者,最为大事。其赵胤初因无嗣与女召婿养老,不幸病死,赖有伊女可为依倚。合从赵胤别行召婿,以全养老送终之道。都省准拟。

  收继婶母

大德八年五月,中书省枢密院呈:蒙古军驱王火你赤病故,其妻张秀儿守服六年,有本使菊米娘子将秀儿强要配与火你赤亲侄王保儿为妻。礼部议得:王火你赤妻张秀儿服制已满,其侄王保儿欲行收继,虽系蒙古军驱,终是有姓汉人,侄收婶母,浊乱大伦,拟合禁止。省准。

  良嫁官户

至元十二年三月,中书省户部呈:尚衣局申,齐世荣告,故兄女粉梅为亡讫父母,于张伯松家住坐,本人暗地主婚,接受系官财钱柒拾伍两,聘与甲局童男张得安为妻。张得安身故,齐世荣自愿出钞柒拾伍两,收赎侄女粉梅归宗。本部议得:童男张得安身死,其妻粉梅别无收继之人,伊叔齐世荣愿备元财收赎,拟准所告相应。省准。

  嫁娶所由

至元六年十一月,中书省制国用使司呈:高忽赛因告,田总管夫人处下财定至伊女素英与男沙班为妻,田总管知悔,却将素英许与李外郎男为妇。左三部送法司拟:嫁女皆由祖父母父母,父亡随母婚嫁。又嫁女弃妻皆由所由,若不由所由,皆不成婚,亦不成弃。若所由后知满三月不理者,不在告论之限。其田阿贾不曾由问夫田总管,将女素英定与高忽赛因男为妻,田总管自西京还家,将定物回付了当,以此参详,田总管女素英与高忽赛因男不合成婚。省准。

  女由使嫁

至元十二年五月,中书省御史台呈:阿台驱户杨仲椿不曾由问本使,将女金蝉许与朱得林男长寿马为妻,受讫羊酒。都省议得:杨仲椿既是阿台驱户,合令朱得林由问阿台许聘,依理下财成亲。

  乐人婚姻

至元十五年,中书省宣徽院呈:官豪富势之家强将成名善歌舞妆扮堪以承应乐人妇女,暗地合媒证娶为妻妾,虑恐失误当番承应,于七月十八日闻奏过。奉圣旨:是承应乐人呵,一般骨头成亲乐人内匹配者,其余官人富户休强娶要。钦此。

至大四年八月十八日,中书省李平章特奉圣旨:辛哈思的为娶了乐人做媳妇的上头,他的性命落后了也。今后乐人只娶乐人者。咱每根底近行的人每,并官人每,其余人每,若娶乐人做媳妇呵,要了罪过,听离了者。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良贱为婚

至元十四年七月,中书省户部呈:怀孟路申奥鲁赤万户争(马丘)事理,本部议得:杨裕元系奥鲁赤虏到(马丘)口,乙未、壬子二年不曾附籍。今以主奴相认,断令杨裕依旧住坐。据娶到良人所生儿男,合令官司籍记为良,随父同居,候正(马丘)身死,另立户名当差。缘奥鲁赤系探马赤军户,拟合候正(马丘)身死,为良作贴,同户当军。省准。

至元十四年十一月初二日,奏:百姓人家女孩儿每嫁与了人家奴婢每做媳妇多有,生的孩儿每,俺每合做良人,么道。那使长却道是合做俺每的奴婢。这般争差不便当的一般。俺每商量得:今后禁治良人家女孩儿每并不得嫁与人家(马丘)口为妇,若是嫁与的,便做奴婢。这般商量定了。奏呵,奉圣旨:道的是也。又奏:江南来的官员客旅军人并诸色人等每,就江南百姓人家的女孩儿、并无男儿的妇人根里,做媳妇求将来,却行瞒昧做梯己人,卖与诸人为(马丘),不便当的一般。俺商量得:禁约并不得将求到良人作(马丘)口货卖。奏呵,奉圣旨:那般者。钦此。都省遍行随路官司省谕诸人:今后于迤南求娶妻室,依例凭媒写立婚书,毋致朦胧娶嫁。如有将求到媳妇做梯己(马丘)口货卖,将被卖良人随即改正为良,价钱没官,买主卖主治罪施行。

至元二十五年十月十三日,尚书省奏:人每的(马丘)每根底,百姓每女孩儿与了有。男儿死了呵,媳妇孩儿做百姓的体例有,道有。在先与时分,你甚么根人,么道,为甚不问与了有?明理会得是人的(马丘)根底与了呵,与了的后头,是百姓人家女孩儿来,只合做百姓的体例有道呵,不宜。为那般呵,人的(马丘)使长根底躲避的多有。么道。奏呵,人每的(马丘)么道明理会得与了呵,却是百姓有来,合做百姓有体例么道呵,无体例。(马丘)道的明理会得,女孩儿每根底休与者。但是驱每根底与呵,只合做(马丘)的体例有。么道圣旨了也。钦此。

至元二十八年十月,中书省礼部呈:议得,忽纳万户男脱因告称,沈升因与伊(马丘)妇孙七姑通奸,本家总领李爱亦伯令沈升写立文字作婿,该如是不肯依理住坐,自备罗绢拾匹下与李爱亦伯,将妻孙七姑出舍,并无年限。其沈升经今出力壹拾叁年,已有所生贰男,元与财钱钞定已是上户聘财,拟合为良完聚。都省议得:沈升自立婚书,出备罗绢叁拾匹,依准元立和约,交付忽纳万户李总领收管,孙七姑并所生贰男,分付沈升圆聚为良。

猜你喜欢
  举例·浦起龙
  卷二十三·谷应泰
  ◎礼八(吉礼)·徐天麟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七十·佚名
  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八十五 氏族畧五·纪昀
  卷二十六·佚名
  五一一 军机大臣奏贵州解到应毁书籍并再将原单呈览片·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二十四·杜大珪
  河间公拓跋齐传·李延寿
  自序·孙中山
  卷四十·佚名
  二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游次公·唐圭璋

      次公字子明,号西池,建安人。范成大帅桂林,以文章见知,参内幕。曾为安仁令。淳熙十四年,通判汀州。   贺新郎   宫词   暖霭浮晴籞。锁垂杨、笼池罩阁,万丝千缕。池上晓光分宿雾,日近群芳易吐。寻并蒂、阑干凝伫。

  • 五集卷十八·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十八古今体八十首【乙巳八】批摺无日不批摺愁多欣慰少先忧後乐人此意应当抱今晨毕沅报甘霖深透好【据毕沅奏开封及卫辉彰德怀庆许州各属均於六月二十三日得雨二三

  • 志第二十五 州郡一·沈约

    ○扬州 南徐州 徐州 南兖州 兖州 唐尧之世,置十有二牧,及禹平水土,更制九州,冀州尧都,土界广远,济、河为兖州,海、岱为青州,海、岱及淮为徐州,淮、海为扬州,荆及衡阳为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为梁州,黑水、西河为雍州。

  • 卷之六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通志卷二十七·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氏族略第三以邑为氏周邑祭氏【姬姓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周畿内之邑故祭氏世为周卿士子孙以邑为氏又郑有祭仲足以其地近于郑故亦为郑所并】尹氏【少昊之子

  • 九四六 闽浙总督富勒浑奏奉旨改建文澜阁估需价银片·佚名

    九四六 闽浙总督富勒浑奏奉旨改建文澜阁估需价银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初九日再,钦奉上谕:【真按:疑上尚有文,何故一开头写个再字?】四库全书已经告竣,再行缮写三分,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府圣因寺内,以昭美备。

  • 陈玄礼传·欧阳修

    陈玄礼在宫禁宿卫,以朴质敦厚为自律要求。皇帝曾想到虢国夫人家里去,陈玄礼劝谏:“没有宣谕敕令,不可轻率地去。”皇帝乃作罢。后来在华清宫,正月十五夜,皇帝准备去游玩,陈玄礼又劝谏:“宫外旷野,毫无准备。陛下如果一定要出宫

  •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三·佚名

    通謚忠節諸臣遼東經略、兵部侍郎袁應泰,鳳翔人;代熊廷弼為經略,精敏強毅,而短於用兵,規畫頗疏。天啟元年,大兵破遼陽,民皆迎降,應泰尚據城樓,知事不濟,佩劍印自縊死。婦弟姚居秀及僕唐世民同殉節(見明史及輯覽)。大凌河副總兵、右

  • 景公怒封人祝之不逊晏子谏第十三·晏婴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刘师培《补释》云:此文之‘封’即‘邦’字之假,邦人即邑人,非官名之封人也。曰:“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

  • 卷五上·敖继公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説卷五上    元 敖继公 撰乡射礼第五注曰于五礼属嘉礼继公谓乡射者士与其乡之士大夫会聚于学宫饮酒而习射也此与上篇大同小异惟多射一节耳亦饮酒而但以射言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九(末)·窥基

    沙门基撰从地涌出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来意有三。一者七品明学行流通中。前之一品明所学行。下之六品明能行人。能行人中分四。此之一品正明现在具安乐行流通之人。寿量及分别功德品。因释此疑展转生起

  • 卷之四·佚名

    高峰龙泉院因师集贤语录卷之四 六祖院住持小师 如瑛 编 歌扬赞佛门 三归依 归依佛。补处慈氏如来。居内院莲华台。人间愿早下生来。便作龙华三会。谣謌佩歌舞献花。五云仙队云仙队。表应玉皇嘉瑞。瞻好相。证三昧

  • 明皇杂录·郑处诲

    唐代轶事小说集。郑处诲撰。《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为2卷,《四库全书》入小说家类著录为正文2卷、别录1卷,《墨海金壶》本著录为正文2卷补遗1卷,《唐人说荟》

  • 靖康稗史笺证·确庵耐庵

    《靖康稗史笺证》,由宋人确庵、耐庵编纂。靖康稗史从不同角度,记载了北宋都城陷落始末及宋宫室宗族北迁和北迁后的情况。本书最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作者大都是亲历、亲见其事的人,它为研究靖康祸乱始末,不啻提供了第一手材

  • 元经·王通

    隋王通撰,唐薛收续并作传,宋阮逸注。十五卷,七十篇。编年体。书成于隋大业四年(608)。仿《春秋》及《公羊传》、《谷梁传》体例,记自孔子获麟之年至南北朝史事。于诸国皆以列居正统者入于“经”文,余则入于“传”文。为

  • 阿阇世王问五逆经·佚名

    一卷,西晋法炬译。阿阇世王问五逆罪之受果,说由功德一旦堕地狱,后为辟支佛。

  • 佛为黄竹园老婆罗门说学经·佚名

    一卷,失译。即中阿含黄芦园经之别译。

  • 仁王经疏·佚名

    佛典注疏。作者与卷数不详。是后秦鸠摩罗什译《仁王经》的注释书。敦煌遗书藏本。为斯2502号,首残尾全,存八十一行。尾有题记:“开皇十九年六月二日抄写讫。”原卷无标题,现题系据内容所拟。本号分两部分:前一部分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