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七、俄订爱珲天津北京诸条约

文宗咸丰八年,夏四月,黑龙江将军宗室奕山与俄使木哩斐岳福订约于瑷珲城,割黑龙江北岸与俄。自雍正五年与俄订约,俄人陆路通商,惟恰克图一处历朝奉行。乾隆二十七年,设库伦办事大臣,总理边务。自是,两国商民互市不绝。至道光二十八年,有俄国商船驶抵上海,图就地贸易,两江总督李星沅引例却之。英领事阿利国,亦劝以循照定章,始回帆。三十年,其萨纳特衙门来咨,请于喀什噶尔、伊犁、塔尔巴哈台等处通商,朝旨允其于伊犁、塔尔巴哈台二处贸易,至喀什噶尔,由理藩院咨覆,告以种种窒碍,委无利益情形遂成约而退。咸丰三年,其海军少将普提雅庭来文,称由海岛购货折回,欲进上海休息,并请进口贸易。帝不许。后俄人以所属西伯利亚,东向无通航海口,深为不便,木哩斐岳福建议于俄皇尼古来斯行文中国,谓自黑龙江、格尔必齐河上流以达于海,未设立界标,即属未定之地,请即派员商议,欲以尝试中国也。及政府派人往,而俄使数期不至,实则道光末年,值中国国家多故时,俄人已潜于黑龙江北岸,屯兵占守,攘之为殖民地久矣。四年,俄忽以舰队顺黑龙江而下,通过爱珲。中国官止之,不听。五年,木哩斐岳福始与奕山会议界务。俄使发议,欲划黑龙江及乌苏里河为两国国境,以江南地归中国,而自有其北岸。奕山援《尼布楚条约》折之,是以议不谐。六年,普提雅庭师兵舰来天津,强迫政府定界,政府婉却之,至是俄移住其人民于乌苏里河口。而木哩斐岳福适来,奕山承政府之命,与订约于爱珲城,计三条,是为《爱珲条约》:

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纳河至松花江口,作为俄国属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中国属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许中俄两国行船,各外国船只,不许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以南,至豁尔木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与俄国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乌苏里、黑龙江、松花江居住两国所属之人,令其一同交易,官员等在两岸彼此照看两国贸易之人。

中俄会同议定之条,永远遵行勿替。两国画押,互交照,依此文缮写,晓谕两国交界上人等。

自是,黑龙江北岸地全入于俄,而康熙中旧界自格尔必齐河循石、大兴以至于海者为之一大变,而雍正时所定乌特河为两国中立地者,更无论已。即旗屯一节,中国亦仅有管理之虚名,后庚子之役,原住旗人尽为俄人驱逼入江。 五月,大学士桂良、尚书花沙纳等与俄全权大臣普提雅庭另订《天津专约》。时英法和议成,俄人又援利益均霑之例,于是月另订《天津专约》十二条,录其要者于下:

除两国旱路于从前所定边界通啇外,今议准由海路之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广州、台湾、琼州等七处海口通商。若别国再在沿海增添口岸,准俄国一律照办。

俄国在中国通商海口设立领事官,得派兵船在彼停泊,以资护持。

自是俄人在中国通商,海陆皆获大利,在欧美各国之上。

十年,冬十二月,恭王奕䜣与俄使伊格那替业幅再订《北京条约》,割乌苏里、松阿察二河迤东地,与俄英法同盟军之陷北京也,俄使调停其闲。和议既成,俄乃挟此以索报酬于中国,于是月再订《北京条约》,续增十五条,是为《北京条约》,录其至重大者于下:

自乌苏里河口而南,上至兴凯湖。两国以乌苏里及松阿察二河作为交界,其二河东之地属俄国,二河西属中国。自松阿察河之源,两国交界逾兴凯湖,直至白棱河。自白棱河口、顺山岭至瑚布图河口,再由瑚布图河口顺珲春河及海中间之岭,至图们江口,其东皆属俄国,其西皆属中国。两国交界于图们江之会处,及该江口相距不过二十里。

西疆尚在未定之交界。此后应顺山岭大河之流及中国常驻卡伦等处,及一十七百二十八年,即雍正六年所立沙滨达巴哈之界碑末处起,往西直至齐桑淖尔湖,自此往西南顺天山之特穆图尔淖尔,南至浩罕边界为界。

合观《爱珲》《北京》两约,举黑龙江以北,吉林以东,悉割让于俄。其失地东西广二十馀经度,南北长十馀经度。说者谓彼时中国不谙舆地之学,不知实在之界究在何处,致使满洲旧壤骤失数千里焉。

猜你喜欢
  志第八 礼五·沈约
  卷二百七十一·列传第一百五十九·张廷玉
  卷十六·本纪第十六·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四·李心传
  第二十七回 得良将北方靖寇 信贪臣南服丧师·蔡东藩
  中国赴圣路易赛品·佚名
  卷二十六·杨士奇
  卷十四·胡一桂
  卷一百八·张守节
  卷三十四·司马迁
  第三十八章 豫东大战·冯玉祥
  温人之周·佚名
  卷二百四·佚名
  138.赵绰依法办事·林汉达
  卷三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五·彭定求

        卷695_1 【章台夜思】韦庄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卷695_2 【延兴门外作】韦庄   芳草五陵道,美人金犊车。绿奔穿内水

  • ●第十三出 遣召·孟称舜

    【海棠春】〔外、老旦上〕〔外〕他乡游子离昏旦,空著我倚门长盼。〔老旦〕花落已多时,人去归何晚。〔外〕孩儿到舅家已经两月,未见归来,使我好生悬望。〔老〕员外可寄书去叫他回来。〔外〕待大孩儿来商议寄书去。〔小生忙

  • 卷三百七十七·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七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十一 朱纯 夏人歌 仪狄远兮禹德日彰禹泽涸兮醴酪洋洋舟楫败兮沛难杭顾瞻亳邑兮怀乐邦 麦秀歌 周道荡荡行迈靡靡载瞻故都

  • 志第十一 律历上·魏徵

    自夫有天地焉,有人物焉,树司牧以君临,悬政教而成务,莫不拟乾坤之大象 ,禀中和以建极,揆影响之幽赜,成律吕之精微。是用范围百度,财成万品。昔者淳古苇籥,创睹人籁之源,女娲笙簧,仍昭凤律之首。后圣广业,稽古弥崇,伶伦含少,乃擅比竹

  • 列传第六十一·李延寿

    梁士彦 元谐 虞庆则 元胄 达奚长儒 贺娄子干 兄诠 史万岁刘方 冯昱 王 杨武通 陈永贵 房兆 杜彦 周摇 独孤楷 弟盛 乞伏慧 张威 和洪 阴寿 子世师 骨仪 杨义臣梁士彦,字相如,安定乌氏人也。少任侠,好读兵书,颇涉经史。周

  • 卷八十一·志第三十一·选举一·宋濂

        ◎选举一   选举之法尚矣。成周庠序学校,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举于乡,升于司徒、司马论定,而后官之。两汉有贤良方正、孝弟力田等科,或奉对诏策,事犹近古。隋、唐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等科,或

  • 卷六十六·志第三十三·柯劭忞

      ○选举三   △铨法下   凡文武散官:   多采用金制,建官之初,散官例降职事二等。至元二十年,始升官职对品,九品无散官,谓之平头敕。蒙古、色目,初授散官或降职事,再授职,虽不降,必俟官资合转,然后升职。汉人初授官,不

  • ●卷十八·周密

      ○昼寝   "饱食缓行初睡觉,一瓯新茗侍儿煎。脱巾斜倚绳床坐,风送水声来枕边。"丁崖州诗也。"细书妨老读,长箪惬昏眠。取簟且一息,抛书还少年。"半山翁诗也。"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须臾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

  • ◎“海上三老”的罪责·佚名

    听得人家说:所谓&ldquo;海上三老&rdquo;,其中似乎林康侯最没有什么可以原谅的地方;而闻袁二人,马虎则有之,他们未必定是绝对的甘心附敌,可以举两个例:(一)闻兰亭一向对付曰人,说话非常锋利强硬,不过他的翻译朋友,是个胆小的人,此人

  • 顾欢传·萧子显

    顾欢字景怡,是吴郡盐官人。祖父顾赳,晋朝隆安末年,为避战乱迁居到这里。顾欢年仅六七岁时写甲子,有三篇书简,顾欢分析推敲,便明白了六甲。家贫,其父让他驱赶田中麻雀,顾欢作了《黄雀赋》就回家了,麻雀把田中粮食毁了大半,其父大

  • 冯道传·薛居正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他的祖先或种田或读书,没有固定的职业。冯道小时善良淳厚,爱学习会写文章,不厌恶粗衣薄食,除备办饭食奉养双亲外,就只以读书为乐事,虽在大雪拥门的寒天,尘垢满席的陋室,也快乐自如。天..年间,刘守光任他

  • 228.土木堡的惨败·林汉达

    明太祖在位的时候,吸取了历史上宦官专权引起国家混乱的教训,立下一条规矩,不让宦官过问国家政事。他把这条规矩写在大铁牌上,挂在宫里,想要他的子孙世世代代遵守。但是到明成祖的时候,这条规矩就给废除了。明成祖从他侄儿手

  • 商书·咸有一德·佚名

    伊尹作《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

  • 卷十二 奉使·刘向

    春秋之辞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无遂事。”不得擅生事矣。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既曰:“大夫以君命出,进退在大夫”矣,又曰:“以君命出,闻丧徐行而不反”者,何也?曰:“此义者各止其科,不转移也。不得擅生事

  • 卷首上·江永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首上     婺源江永撰朱子乞修三禮劄子臣聞之六經之道同歸而禮樂之用為急遭秦滅學禮樂先壞漢晉以來諸儒補緝竟無全書其頗存者三禮而已周官一書固為禮之綱領至其儀法度數則儀禮乃其本經而禮

  • 跋说诸佛世尊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太虚

    说者,为胡适、罗庸、罗培诸先生高弟,治元、明、清文学史,尤擅长元、明曲调之研究。顷任印度国际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并攻究梵文戏剧,因缘曲学而探寻佛藏,成此眇论,将数百年沉秘藏海之瑰宝,钩出而贡献之佛学文学界,意义甚大!由是而

  • 大乘二十二问本·昙旷

    见有五蕴□法执□世间□□若深□□□□□涅槃。不乐住世救拔群品。是故声闻缘觉之行。若初发心修行□□□□□□□□□□□□□□□前境界修无相法离一切相。都无所得了人法空故□著□□□□□□□□□□了法空故不乐

  • 大唐新语·刘肃

    又名《大唐世说新语》,或《唐新语》。笔记。唐刘肃撰。十三卷。肃为宪宗元和时人。曾官江州浔阳主簿。此书成于元和二年(807)。仿《世说新语》体例,计分匡赞、规谏、极谏、刚正、公直、清廉、持法、政能、忠烈、节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