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林玉衡

  林玉衡,字似荆,前明举人初文女,诗人林茂之先生(古度)之妹,归倪方伯之孙廷相。七岁即能诗。初文建小楼落成,值雪后月出,楼前梅花盛开,命之吟,应声赋云:“梅花雪月本三清,雪白梅香月更明。夜半忽登楼上望,不知何处是瑶京。”长老传诵,皆为惊叹。

  ◎陆眷西

  陆眷西,字初月,莆田人,诗人余澹心怀侧室也,工吟咏。今惟存《忆西湖》绝句一首云:“曾纪西湖六月天,藕花如锦断桥边。至今梦里犹来往,惯听钱塘唤小船。”见《莆风清籁集》。此外则并无剩句。余抄国朝吾乡先辈诗,以林茂之、余澹心二家冠集。今抄《闺秀诗》,复得林余二家眷属遗篇,仍以弁诸卷端,亦佳话也。

  ◎苏世璋

  苏世璋,字文圭,漳浦人,归海澄公黄立斋,有《瑞圃诗抄》。《过富春渚》云:“解缆富春渚,清晨展游眺。遥山杂云雾,逝湍见奔峭。迢迢千里帆,缅邈区中妙。奇岸纷参错,赤亭山照耀。氵存至殷殷雷,翻浪闻叫啸。涉险抱中孚,风涛不能剽。宵济渔浦潭,飞泉媚孤峤。芳林搴落英,野旷沙垠渺。中怀得昭旷,外物何其小。临流发长吟,雁柱音杳杳。”兰阁中独能学选体,亦别调也。又《秋柳》用王渔洋韵云:“深秋袅袅最堪怜,一望平芜杂暮烟。枚叔不逢空旖旎,小蛮欲别尚缠绵。将军旧垒伤今日,帝子长堤忆昔年。为想五株陶令宅,西风摇曳夕阳边。”则又学新城风韵矣。

  ◎林蕙

  林蕙,字佳英,泉州人,所著有《香咳集》。《咏兰花》云:“春山随意住,雨过香初足。美人在何许,不语空倚谷。”此二十字为郭韶溪学正所述。韵溪言其家旧有《香咳集》残本,许为录副见寄,余屡索之,不获得见。今韵溪亦墓有宿草,此集盖不可复得矣。

  ◎魏凤珍

  魏凤珍,字友梧,侯官人,举人英妹,归诸生李联芳,有《红余小草》。《咏韩侯钓台》云:“韩侯台上秋云阴,韩侯台下秋涛深。英雄不遇出胯下,感恩一饭酬千金。登坛一呼楚军窜,山河万里全归汉。丈夫生不为真王,欲借王名却疑叛。君不见走兔死,猎狗烹,识时势者全功名。功高不免杀身祸,何不垂钓终平生。”慷慨激昂,在香奁中颇不易得。

  ◎吴丝

  吴丝,字黄绢,莆田人。《闺秀正始集》云:吴丝威略将军英女,钦牧室。将军幼为海寇掠,投诚后,以功累迁至水师提督。赐作万人敌匾,加号威略将军。性喜吟。黄绢其爱女也,亲课之诗,有《过莺脰湖》绝句云:“风光淡淡晚凉天,遥望渔家夕照边。傍岸绿阴藏钓艇,一竿秋水半湖烟。”将军为倩人写作便面。

  ◎林文贞

  林文贞,字韫林,莆田人,归王安明,有《韫林偶集》。尝随宦山左,暮春济宁道上得句云:“老树深深俯碧泉,隔林依约起炊烟。再添一个黄鹂语,便是江南二月天。”有依此诗景绘一便面者,韫林曰:“画图好,但真添个黄鹂,便失我言外远情矣。”

  ◎徐氏

  徐氏,莆田人,同知庞女。《闺秀正始集》称其长于史学,有《二十一史评》。宋比玉为之传,今俱未见。有《秋日忆姊诗》三首,颇有古意。诗云:“日夕郡楼上,望远意悠悠。四顾何萧清,不觉万物秋。雍雍云中鸟,翩翩呼其俦。郁郁庭前柯,凌霜枝相つ。因之同怀气,凭轩独夷犹”。“夷犹何所见,恻恻使心伤。推窗众星,渺渺夜何长。感时起百忧,怅然怀故乡。况复高秋夕,两地遥相望”。“相望隔天末,执手在何年。生平怀壮志,怀古期前贤。虽在闺阁中,举笔心无边。棣花不复觏,此意与谁传。愿为双脊令,寥廓同联翩。”

  ◎俞若耶

  俞若耶,莆田人,少学诗即能惊其侪偶,及长诣愈进,爱读《才调集》。有《捣衣诗》云:“玉楼人去几时还,夜夜寒砧不放闲。最是鸟啼天欲曙,一声残月满关山。”《欹枕诗》云:“残夜漫漫月一钩,独欹孤枕作离愁。几回梦醒思抛却,错绣鸳鸯在两头。”《睡起诗》云:“朝朝睡起不胜春,强倚阑干托此身。暗数落花浑是恨,容华消损为何人。”

  ◎方琬

  方宛玉早寡,抚孤守节以终,所存诗无多。《寄从姊佩青》云:“可怜怀袖字,已是泪痕多。”《老姑病笃祈天请代》云:“频将血泪拭,恐动见时怜。”《避乱舟中寄弟》云:“丧乱相依吾弟在,艰危无奈老亲忧。”语语真挚,可以想见其人。闻有《断钗集》已梓行,觅之不得。仅从《莆风清籁集》及《国朝诗别裁集》中抄出数首而已。

  ◎权氏

  权氏,长乐人,归王德威,以节终,有《闺中草》。《长乐县志》云:王德威妻权氏,未行,夫得喑疾,兼患瘫痈。使辞婚,氏曰:“事夫,妇职也,焉有贰?”乃归,别居治药饵。三年而夫亡,矢志抚嗣子。及五旬将殁,忽微吟云:“结发为夫妇,三年失所天。五旬犹处子,且订后生缘。”

  ◎林瑛佩

  林瑛佩,侯官人,西仲先生云铭女,归拔贡生郑郯。《福建通志》云:林瑛佩年十四,未行,父云铭遭耿变,下狱。瑛佩匿其弟于深山中,藏利刃衣袖间,以自防,日饣盍饣粥饷父于狱中。母以惊悸成疾,瑛佩股疗之。身任家务,卒免父于难。聪慧工诗,有《秋夜寄夫诗》云:“独立秋风前,细诉秋风知。千片离别情,尽倩秋风吹。吹与三山客,孤窗梦醒时。”颇有古意。又有“千里梦随蛮水远,数行泪趁浙潮生”之句。著有《悬黎遗稿》二卷。

  ◎王巧姐

  王巧姐,闽县人,许嫁陈氏子,未归,以烈终。《福建通志》云:巧姐自经时,其父母于其怀中,检得“愿合葬陈家”数字。夫客东洋溺死,父母秘其事。初疑而不敢决也,已而有欲委禽者,则曰:“吾死己晚矣。”素能诗,又善画。乃览镜自绘其影,留诗于上云:“数载深愁血泪输,早知形影逐时枯。伤心未识陈郎面,难画人间举案图。”

  ◎陈氏

  陈氏,古田人,归林克仁,早寡,以节终。《福建通志》云,古田有四节妇:林克仁妻陈氏,丁彝鼎妻蓝氏,李为仁妻阮氏,余升标妻郑氏,皆能诗,冰霜自励,每咏物以见志。陈氏《题画松》云:“爱此后凋节,森森不改柯。凌霜还耐雪,几度岁寒过。”为时所传诵。

  ◎阮氏

  阮氏,古田人,归李为仁,以节终。《福建通志》载其《题画雁诗》云:“长江潮落见平沙,秋水连天一雁斜。添个双飞成比翼,却愁践踏到芦花。”意在言外。

  ◎郑氏

  郑氏,古田人,归余升标,以节终。《福建通志》载其《题画梅诗》云:“残雪古墙阴,山空夕照沉。无粮偏有鹤,相对守寒林。”盖抚孤克有成立云。

  ◎周仲姬

  周仲姬,字淑和,龙溪人,周忠愍之后,归李尧封。有《种竹示儿》句云:“虚心能破石,转眼已成龙。”《读先忠愍公传》句云:“后死七人无复恨,先生千载有余悲。”有《二如居集》,见《福建通志》。《闺秀正始集》云,周淑和有《寄润玉》诗云:“碧梧漏下秋霜影,犹是当年旧月痕。”俊逸可诵。

  ◎杨氏

  漳浦进士蔡而烷妻杨氏,通星算。晓起有句云:“径留残夜月,窗透落花风。”每一诗成,而烷辄有愧色。惜集佚不传。《福建通志》云。

  ◎石氏

  漳浦石氏归邱调元,能诗,夫亡抚孤,作诗见志。既而归宁,母欲夺嫁之,拂袖径归。有句云:“而今懒作归宁计,再诵莪蒿泪满衣。”闻者哀之。见《漳州通志》。

  ◎严氏

  严氏,长泰人,许字王氏子。年十一,忽自吟日:“蒲苇纫如丝,磐石难转移。”父怪问之,曰:“得之梦中耳。”及于归,夫有恶疾,氏安之。夫亡,无子,乃以烈终。

  ◎姚铃姑

  姚铃姑,古田人,归林氏子,所适非偶,抑郁以死。诗散佚不存。有句云:“有水双清月,无云一色天。”《瓶兰》云:“清瓷莫恨秋容淡,稍得轻风便有香。”见《古田县志》。

  ◎毛秀玉

  毛秀玉,古田人,归林日诏。尝赋《妾薄命》云:“莫笑今生薄命人,与君白首共清贫。挑灯漫读朱公传,谁道诗书负买臣。”见《古田县志》。

  ◎余珍玉 尊玉

  《古田县志》云:余珍玉,年十四,《咏竹》有“风扫庭前鸣碧玉,月临树里伴瑶琴”之句。妹尊玉,年十二,《咏菊》有“蕊含白种园中玉,英落黄铺径里钱”之句。俱清丽可诵。

  ◎林琼玉

  林琼玉,闽县人,黄莘田先生外孙女,归庠生陈澧。早寡,以节终。有《悼亡诗》云:“琅琅清夜读书声,补绽曾分一角檠。才得锦囊收赋草,谁知君便薄浮生。”又《示儿诗》云:“闭门岑寂雪霏霏,恸哭人生百事非。竟日薄饣难一饱,可怜稚子倦啼饥。”

  ◎陈玉瑛

  陈玉瑛,自号左芬侍史,郭复斋明府起元之母,书禅孝廉雍之叔母也。有《兰居吟草》、《书禅》为之手书,梓行。句如《登台》云:“风高征雁杳,烟净远峰生。”《春日》云:“蕉雨迎轻翠,松风扫宿尘。”《赠题壁女子》云:“蝴蝶梦归春草合,杜鹃啼切海云长。”《忆女》云:“凭将离恨题桐叶,忽动新愁赋菊花。”皆有中晚唐人风味。惟余读江右鲁秋塍先生曾煜撰《宜人传》云:郭氏三丧未葬,宜人心伤之。夜有赠以梦者,视穴在某地,宜人惊寤。他日买一婢,立约予值。闻其父哭甚,知为讼所屈,立还其女,毁约弗索值。其人大感,曰:“有屋后地可葬。”亟往视,符梦中穴,人以此奇之。宜人束修其身,诲人以善,能化其庶姑黑氏之弗类者,督其子复斋成名。女二,一以烈著,一以节著,孙以孝著。又闻宜人善姑布子卿及李虚中术,无有师授,静则生慧,谅哉!然则但以工诗为宜人重者,殆浅之乎论宜人矣。宜人《训子诗》有“英华销歇随年去,枯落堪伤奈汝何”之句。《自题小影》云:“夙志依然忘鬓雪,丹青岂易写心田。黄花入眼秋风老,闲督儿曹学古贤。”可谓贤母矣。

  ◎邱卷珠

  邱卷珠,字荷香,闽县人,诸生詹振甲侧室,早卒,有《荷窗小草》。《闺秀正始集》云:荷香与张莲香、藕香先后归詹声山(即振甲字),寻荷藕先后没,声山乃合莲香诗为《三生堂稿》。荷香偶拾花瓣砌情字,忽被东风吹去,口占一首云:“为情憔悴懒言情,聊把闲情寄落英。香雨围成缘一缕,雪泥证到梦三生。芳菲已谢空怜惜,飘泊难禁易变更。好语风姨更吹聚,前生原是许飞琼。”五六句竟成诗谶。

  ◎宋芳斌

  宋芳斌,莆田人,湖州同知万略女,归巩昌太守林章。有《秋闺》回文句云:“鸦飞玉镜窥新黛,凤舞珠钗坠澹妆。斜树夜迷城月白,暗沙秋入塞云黄。”亦见巧思。惜首尾联,音调未能悉协。

  ◎苏芳济

  苏芳济,莆田人,归布衣俞孙侃。有《长春花》绝句云:“淑气初融日影斜,巡檐小立惜芳华。莫疑点染胭脂色,开向东风夺晚霞。”颇有言外之致。

  ◎黄幼藻

  黄幼藻,字汉荐,莆田人,前明苏州通判义女,归举人林仰垣,为仪部郎启昌子妇,有《柳絮编》已梓行。郑兰陔《莆风清簌集》录其诗独多,并缀《诗话》云:“姚园客称汉荐丽才雅藻,何产玉台。年未四十而卒,终犹诵‘残灯无焰影幢幢’之句,可悲也。”宋比玉称汉荐丰姿高秀,少受业于老孺方泰。年十三四,工声律,通经史,知大节。仪部没,家无余资,尽心力以事其姑,所居不蔽风雨,近戚罕见其面。年三十九,患心病卒。

  汉荐有《明妃曲》云:“天外边风掩面沙,举头何处是中华。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见《莆风清簌集》。郑兰陔云此诗亦见《黄米轩集》,惟起二句稍异。然诗意婉约,自是香奁中语。今从《明诗综》、《明诗别裁》诸选录之。

  ◎黄幼蘩

  黄幼蘩,字汉宫,幼藻妹。有《咏月诗》云:“清切空阶月,相依到深更。暄寂非一致,千秋同此明。萧萧庭中女,俯仰关中情。到此令人远,况乃兼秋声。人生有代谢,万汇有衰荣。茫茫天地中,相积为愁城。欲挽西江水,一洗襟怀清。问月月不语,清泪落寒檠。”字字老成,不似闺房凡响。

  ◎郑孟姬

  郑孟姬为鱼门中丞任钥之女,归晋江许明经臣骥,翼城令崇楷之母,博罗令懿善之祖母也。早寡,以节孝受旌,复以崇楷官赠孺人。建宁朱梅崖先生仕为之传云:孺人父鱼门先生,由巡抚罢官,留修湖北城。孺人捐产业衣饰,得白金二百斤助费,先生得归。孺人因携子女从父居侯官,而弃其田庐之在晋江者,尽与夫昆弟,泉州知府义之,书门曰“巾帼君子”。每岁依古方以善药制丸散济人,冬则作絮衣数十,贻婚亲之无衣者。家既日贫,偶念族有男女二人流落异乡,适子崇楷自粤寄金数斤,遂以赎之。时孺人乏粮已数日矣,其好义如此。孺人聪明刚毅,能断大事,其于文学天性也。尤熟诸史,工诗,能书画。崇楷童试,督学取附侯官籍,诸生讼之,除名。孺人赴诉辕门,官令具牒,孺人舆中出纸笔,手书数千言,各得条理,观者惊叹。夫病,阴股肉以进。有责其毁伤者,泣曰:“寡妇称未亡人,夫万一不幸,当以身殉,岂惜此一股之脔哉?”言者无以夺也。存诗不多,仅从旧本中抄得二首。《即目》云:“新竹如柳垂,弄影清池上。幽禽偶一栖,亚枝作微响。见人已高飞,焉能识所往?”“秋夜云暑退,衣单薄醉醒。流光荏苒度流萤,片云忽暗庭前树。一夜秋声带雨听。”虽着墨无多,而具有气格。尝从其曾孙荫坪广文访求遗稿,不可得也。

  ◎庄九畹

  永福庄兰斋字吴卓,亦黄莘田先生戚末也,未婚而寡,以节终。有《贺莘田先生重宴鹿鸣诗》云:“江夏无双有夙因,耆年隽望照驺闽。早书淡墨魁时彦,老把金丹度后人。北海文章留不朽,东山丝竹写其真。大罗尽有钩天响,也许皇扣尘。”声韵俱足,忘其为巾帼中诗也。著有《秋谷集》,莘田先生为之序。

  ◎张季琬

  闽县张宛玉,能诗,尤工绘事。《题画蝶诗》云:“蘧蘧飞过宋东家,春去何心恋落花。当得滕王新粉本,小窗只当写南华。”题画不即不离,出之闺媛,尤为难得。宛玉归金陵朱豹章参军文炳,自号月鹿侍史,吾乡人所熟闻。而《随园诗话》以为黄莘田妻庄,与莘田同有研癖,捕风捉影之谈。随园老人往往孟浪如此。

  ◎庄氏

  永福黄莘田妻庄氏,能诗。莘田下第,游汴三载未归,庄除夕寄外,有“万里寒更三逐客,七年除夕五离家”之句。见《永福县志》。

  ◎许琛

  乾隆间吾乡闺嫒之能诗者,无过素心老人。遇亦最苦,妇孺皆能详其事。素心名琛,字德瑷,瓯香先生友曾孙女,月溪先生遇孙女,澳门郡丞良臣之女也。早寡,以节终。有《疏影楼稿》,已梓行。闽中女士家有其书,林樾亭先生为之传,足以传素心矣。传曰:节妇幼聪慧,能诗工书画。随父宦粤,许字同里何元祥之次子燧隆。何故巨家,饶于赀财,海舶往来诸夷岛贸易,遇风覆舶,赀尽没,其家遂贫。元祥之妻早卒,乃挈其长子光年及媳,旅食于吴,而使燧隆就婚于粤。时乾隆壬申,节妇年二十有二。燧隆素有劳瘵疾,日从事医药,居二年卒。节妇欲以身殉,为父母所持不果。庚辰父罢官归,节妇随夫柩归里,何氏已无宅,仍依父母以居。会光年有子,立其次子铎(为)嗣。未几,父母偕没,节妇益困。所居许氏宅东垣外小楼一间,一蓬头老妪应门执爨,庭植梅竹,自扁其楼曰“疏影”。日焚香观书,间展纸作画,自题小诗其上。先时节妇画工花鸟草虫,至是乃专写梅竹,及寒菊数枝,具苍辣疏古之致。诗亦直摅胸臆,不藻饰规抚以为工。其素心之号,亦自是始著也。今湖北布政使陈公,贵州布政使汪公,广东琼州府福公,先后官闽,其夫人皆耳节妇名,相与礼重,结为文字相知。及去,皆厚资之,故节妇藉以自给。辛卯元祥卒于吴,又数年光年父子相继死,铎亦旋夭。节妇乃大恸曰:“吾所以忍死三十年,徒以翁及嗣子耳。今俱已矣,姑之柩权厝荒山,已四十年,翁柩复在吴,谁当为营坏土者?”因出所资赠余金,买地治具,驰书于吴,促其姒扶翁柩归,与姑合葬。又为燧隆治冢,而虚其右穴以自待。土石之费不足,则尽鬻衣钗图书之属,以成之。葬之日,髽登山,哭踊复土,仅茕茕一弱妇,匠役及山旁居人聚观,交口称叹。有为之陨涕者,既复念祭扫无人,邱陇终不可保,则写梅竹一幅,系以一诗,赠山人刘长宜,而托之守墓。有“竹梅聊当子孙贤”语,见者哀之。于是节妇年五十九矣,善病,时起时卧,即诗画亦不常作云。

  论曰:“许氏代以诗画仕宦显其家,七世同居,闻于朝,遂获邀御制诗,及御书扁额之褒。节妇之于诗画,固濡染者深,而其能持大节,亦无愧义门世范哉。余尝从容语今巡抚徐公,欲为之请旌,且谋置嗣。节妇闻之愀然曰:‘吾宁不抱不祀之痛哉!顾何氏子姓凌替,孰可嗣者?且吾为何氏妇,不及事吾姑,翁复远客于外,吾未尝致一日之养,又不能抚孤子以成,偷生视息,愧憾多矣,尚奚足邀朝廷盛典乎?亟为吾谢大人。’及闻余将为之传,则又曰:‘吾即死瞑目矣!’呜呼!是尤可悲也已。”

  ◎林氏

  林氏,莆田人,有《贺黄莘田先生重宴鹿鸣诗》云:“丹桂花开六十秋,振衣又到广寒游。嫦娥细认曾相识,前度人来竟白头。”别出手眼,为一时所传诵。

  ◎吴荔娘

  吴荔娘,莆田人,秀才陈蔚之妾。早卒,有《兰陂剩稿》。《随园诗话》云:莆阳有吴荔娘者,庖人之女也。性爱洁,而能诗,陈豹章聘为旁妻,未三年卒,豹章为写其《兰陂剩稿》。有《春日偶成》云:“龙瞳晓日映窗疏,荏苒光阴一枕余。深巷卖花新雨后,沿门插柳嫩寒初。莺儿有语迁乔木,燕子多情觅旧庐。那用踏青郊外去,芊芊草色满阶除。”又《咏牡丹》句云:“国色日来描不得,世人空自费胭脂。”又《题吴兴女士严静甫墨竹》句云:“我为丹青先比较,此君风韵却输卿。”皆从题外设想,运笔自是不凡。

猜你喜欢
  第四十一章 眞君驱邪·屠隆
  第六场·老舍
  第四折·孟汉卿
  槎翁诗集卷七·刘崧
  巻六·黄昇
  巻二十七·李攀龙
  卷二十九·王琦
  卷二十七·沈德潜
  卷六十四·曹学佺
  御选元诗卷六·康熙
  巻五·佚名
  明诗平论二集卷三·朱隗
  秦观词作鉴赏·佚名
  第二節 詞譜·王力
  雍熈乐府卷十六·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苏·徐志摩

    苏苏是一疑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

  • 八集 三卷·钱德苍

    安天会北饯(外上)七寸潇湘管。(末上)三分玉兔毫。(付上)落在文人手。(丑上)犹如斩将刀。(外)某徐绩。(末)某杜如晦。(付)某殷开山。(丑)某程咬金。(众合)请了。(外)今有大唐师父往西天五印度求取三藏金经,奉俺圣人命令,着一十八路总管都在十

  • ◎蕃夷(上)·徐天麟

    ○匈奴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曰淳维,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尚矣,单于头曼有太子曰冒顿,冒顿杀父自立,是时汉初定,徙韩王信于代,都马邑,匈奴大攻围马邑,韩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晋阳下,高帝自

  • 路史卷十八·罗泌

    后纪九疏仡纪高辛氏帝喾,高辛氏,姬姓,曰喾,一曰逡。喾之字曰亡斤,黄帝氏之子玄枵之后也。父侨极,取阵丰氏曰 ,履大迹而?生喾。方喾之生,握 莫觉,生而神异,自言其名,遂以名。方頥 覭,珠庭仳齿,戴干。厥德神灵,厥行祗肃,年十有五而佐高

  • 卷之一百九十一·佚名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癸卯朔水西宣慰使霭晖贵州宣慰使宋斌等遣使来贡马赐钞有差○晡暴风雷震洪武门兽吻○甲辰信国公汤和还乡赐敕谕之曰天地之意将康兆民间生英材潜居草野当前代之运季命朕肇兴尔和天遣置诸左右智勇过人曩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八·佚名

    嘉靖二十五年二月戊子朔○朝鲜国权署国事李峘差陪臣礼曹参判南洗徤等贡方物马匹进贺 太庙礼成及谢发还漂流人口宴赉如例○初琉璃河桥工兴工部尚书甘为霖条画经费言应天府库贮后湖赎金约十余万请发三万两输工所至是南

  •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二·佚名

    弘治十二年七月己未朔孟秋享 太庙○遣内官祭司门之神○户部奏直隶永平每岁存留夏税绢二千一百余疋尚未足以给山海等八卫所官军折俸之用请自今岁以后民该纳绢者每疋折银七钱至官军支绢时每疋给银五钱余银二钱以补不足

  • 卷之一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四六五谕光绪十四年九月二十四日一二二三七--五·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芝葩里总理林青云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为谕饬办理事。查芝葩里总理游赞平因病身故,斯缺旷悬日久。现当冬令之际,总理有巡防之责,似非才干练达之人,不能胜

  • 刘斌传(附刘思敬传)·宋濂

    刘斌,济南历城县人,年少丧父,由祖父抚养成人。斌有勇力,随从济南张荣起兵,为管军千户。太宗四年(1232),大军攻河南,刘斌战斗有功授中翼都统。攻睢阳郡,屯驻杏堆,距陈州七十里,探知陈州正在近郊整顿军队,刘斌乘夜率众击破。又战败

  •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中·佚名

    敬陈时务疏(光绪七年)宜及时自强疏(光绪七年)购器开矿疏通运道疏(光绪七年)请特简人才疏(光绪七年)熟审边情疏(光绪七年)保小捍边当谋自强疏(光绪八年)通筹边备疏(附法人窥取越南北边片)(光绪八年)遵旨会议疏(光绪八年)筹拟海防六条疏(光

  • 商书·咸有一德·佚名

    伊尹作《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曰:「呜呼!天难谌,命靡常。常厥德,保厥位。厥德匪常,九有以亡。夏王弗克庸德,慢神虐民。皇天弗保,监于万方,启迪有命,眷求一德,俾作神主。惟尹躬暨汤,咸有一德,克享天心,受天

  • 难一·韩非

    一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文公辞舅犯,因召雍季而问之,曰:“我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雍季对曰:“焚林

  • 王论品第五之一·佚名

    尔时国主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所说正法。欢喜信受。即时问讯大萨遮尼乾子言:大师仁慈。而能远涉游化众生。道路多难。不审大师。四大调和气力安不。众生易化不。诸弟子众如说行不。幸蒙大师不耻我国。今得奉见闻说正

  • 则堂集·家铉翁

    诗文别集。全名《则堂先生文集》,又名《则堂文集》、《瀛洲集》。六卷。宋家铉翁撰。元吴师道《吴正传先生文集》卷一七有《家则堂诗卷后题》,未云见其集。其集之刊行时间或较晚。其集,《文渊阁书目》卷九著录,谓一部

  • 医经溯洄集·王履

    医论。元末明初王履撰。一卷。履字安道,昆山 (今属江苏)人。官泰府良医正。学医于朱丹溪,尽得其传。著有《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均不传。是书撰成于洪武元年(1368)。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贯彻源流

  • 雷峰塔奇传·玉花堂主人

    《雷峰塔奇传》全五卷十三回,题字“清·玉花堂主人校订”。是由托名为玉山主人或玉花堂主人的清代文人校订而成的章回中篇小说。是根据清代雍乾时期编撰的传奇《雷峰塔》与民间传说《白蛇传》而改编的清代四部神魔小说

  • 青龙传·储仁逊

    叙述刘墉之孙参劾国戚黄士功兄弟,道光帝微服私访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