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李邦宁传

李邦宁字叔固,钱塘人。初名保宁,宋时一小太监。及宋朝灭亡,便随瀛国公见世祖,留在内廷供职。为人机敏,很合帝意。帝令他学蒙古语及诸蕃语,能较快通解,于是更得到信任,授御学库提点,升章佩少监,迁礼部尚书,提点太医生事。成宗即位,进升为昭文馆大学士,太医院使。帝曾害病,邦宁不离左右者十余月。

武宗立,命邦宁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邦宁极力推辞说:“我是个宦官,没有想到自己还有什么作用。世祖赦免我又起用我,使我得为亲近之臣,爵高而禄厚,荣宠过甚。现在,皇帝又欲安排我为辅政大臣,我何敢当。所谓宰辅,就是辅佐天子而共治天下的人,为何找一个已被阉割的人充当?即使皇帝让我干,将来如何向天下、后世交代?所以,我实在不敢应诏。”帝听了很高兴,使大臣把他的话说给太后及皇太子听,以表彰他一片善意。

帝曾侍奉皇太后于燕之大安阁,阁中有旧箱,帝对邦宁说:“这是什么箱子?”回答道:“此是世祖放皮袄带的箱子。听世祖曾讲过,把此箱收藏起来,以使子孙看到我的俭朴,使追求奢侈的人引以为戒。”帝命打开箱子,看后叹口气说“:不是你说,我怎知道!”当时有宗王在身旁,突然说:“世祖虽然伟大,但在钱财方面过于小气。”邦宁说:“不对,世祖每一句话,无不应为后世所遵循。每一与、一夺,无不正好相当其人的功或罪。而且,向天下征收的钱财虽然很多,但如不节用,必然匮乏。自先朝以来,每年的赋税已不足用,又多次召集宗藩集会,费钱无数,早晚不能支给,必将横征暴敛,招致人民怨怒,这难道算是好事吗?”太后及帝非常同意他所说的这些话,不久便加封他为大司徒、尚服院使,授左丞相,行大司农,领太医院事,官阶金紫光禄大夫。

过去祭祀太庙,皇帝不是亲自主持,而是遣大臣代为进行。现在,皇帝又想援例照办。邦宁便规劝皇帝说“:先朝皇帝不是不想亲自祭祀祖先,实在是因疾病而废礼,如今皇帝在即位之初,正应大规模地表彰孝道,以为天下表率,亲自到太庙去祭祀,以成一代的典范。如果循习过去的皇帝不亲临祭典的弊病,为臣的不敢苟同。”帝认为他说得好,即日便备车,住宿斋宫,并命邦宁为大礼使。礼毕,加恩于邦宁的三代:对其曾祖颐,赠银青光禄大夫、司徒,谥敬懿;祖父德懋、父扌为也各有所封赠。

仁宗即位,以邦宁为旧臣,赐钞千锭,辞谢不受。以前,当仁宗还在当皇太子时,丞相三宝奴等当权,他们骇怕仁宗的英明,心里想去掉仁宗。邦宁揣度三宝奴的意图,便出面对武宗说:“你年事已高,皇子已渐长大,应立为太子,这是自古以来天经地义的道理,从没听说皇帝自己有儿子还立弟弟的。”武宗很不高兴地说“:我的主意已定,你要说,就自己向东宫说去。”邦宁愧惧而退。及仁宗即位,近臣都建议诛杀邦宁。仁宗说:“帝王的命运,是上天决定的,何必把邦宁的话放在心上。”后来,加封邦宁为开府仪同三司、集贤院大学士。后因病去世。

猜你喜欢
  东都事略卷一百二十九·王称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八·佚名
  ●卷六。恩叙一·梁章钜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七·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一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九·佚名
  卷之五百三十七·佚名
  卷五十八·苏辙
  第四十三卷清雍正·缪荃孙
  后集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弁言·佚名
  一一六 蔡孑民二·周作人
  七十七、—天的临时记者·包天笑
  卷三·彭百川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邵雍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击壤集>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四       宋 邵雍 撰天津新居成谢府尹王君贶尚书【嘉佑七年】 嘉佑壬寅岁新巢始孱功仍分道德里更近帝王宫槛仰端门峻轩迎两观雄牕虚响瀍涧台迥

  • 第三十六回 苏乳母王府安身·陈端生

    第三十六回苏乳母王府安身诗曰:推恩念及存贞母,王府安身足养之。玉食锦衣娱晚景,恒思贫苦在家时。启上王爷得知:苏奶奶迎接到了,已在东辕门进来。复爷的钧旨。东平千岁笑颜开,女伯相同接出来。行过一层宫院外,已观苏母入庭

  • 十一年一月二日作·闻一多

    哎呀!自然的太失管教的骄子!你那内蕴的灵火!不是地狱的毒火,如今已经烧得太狂了,只怕有一天要爆裂了你的躯壳。你那被爱蜜饯了的肥心,人们讲,本是为滋养些嬉笑的花儿的,如今却长满了愁苦的荆棘——他的根已将你的心越捆越紧,越

  • 五集卷二十六·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二十六古今体九十一首【丙午八】立秋【七月十四日】秋月已将半今朝方立秋灵台律有验碧宇火无留微雨间【去声】时洒闲云傍晩收农占真协吉【农谚以立秋日不雨为秋掉

  • 性情集巻二·周巽

    (元)周巽 撰○拟古乐府节士吟修竹生中林长松在幽壑严冬霜霰零枝叶不黄落夷齐归西山饿死无愧颜鲁连蹈东海一去竟不还苏武持汉节饥来啮寒雪遂使李陵惭去住难为别古人重义不顾身声名烈烈垂千春采薇啮雪辞金者寥寥千载空无

  • 远游·屈原

    【原文】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①。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营营而至曙②。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

  • 皇清开国方略巻九·阿桂

      太宗文皇帝【初即位未改元天命十一年丙寅九月至十二月】  天命十一年秋九月辛未集诸贝勒约誓  初  太祖高皇帝创业  兴京之壬辰年十月二十五日  孝慈高皇后诞生  太宗文皇帝  天表竒伟面如赤日严寒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七·佚名

    隆庆六年闰二月○丁巳朔○升广东布政司右参政江一麟为本省按察使复除山东布政司右参政鲍承荫原职 命兵部右侍郎石茂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陈省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院侍读申时行清理军职贴黄 命山西都司署指挥佥事王元充神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九十八 列传二百九十八·纪昀

    列传元 【五十二】○元五十二柰曼台 多尔济 多尔济巴勒阿噜图 孥都尔噶伯勒齐尔布哈太平特穆尔达实 达实 特穆尔柰曼台多尔济多尔济巴勒阿噜图弩都尔噶伯勒齐尔布哈太平特穆尔达实达实特穆尔△柰曼台柰曼台穆呼哩

  • 二六 烟与酒·周作人

    为什么关于小床特别有些记忆的呢?这理由一半是因为伯宜公久病,总躺在这床上,一半是常看见他在那里吃雅片烟。他的吃烟与所谓衍太太家里也是有关的。他在少年时代进了秀才,在家里没有什么事,本家中子传房分最近(子京也一样的

  • 张载传·脱脱

    张载,字子厚,长安人。少年时代喜欢谈论军事,以致想交结客人取得洮西的地盘。二十一岁那年,以书信拜谒范仲淹,范仲淹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于是告诫他说:“儒学之士自有名教感到可乐,为什么要谈论兵事呢?”因此,劝告

  • 明闇 第六·王符

    国之所以治者君明也,其所以乱者君闇也。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二〕,其〔三〕所以闇者偏信也〔四〕。是故人君通必兼听〔五〕,则圣日广矣;庸说偏信〔六〕,则愚日甚矣〔七〕。诗云:“先民有言,询于刍荛〔八〕。”〔一〕○铎按:为

  • 八佾篇第三·钱穆

    (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季氏:鲁大夫季孙氏。八佾:佾,行列义。古代舞以八人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十六人。或说:六佾三十六人,四佾十六人,二佾四人。今不从。季孙氏于其家庙之

  •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佚名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lsquo;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

  • 从香港的感想说到香港的佛教·太虚

    ──二十四年十二月在香港利园佛教联合欢迎会讲──今天承香港佛学会、及香港各佛教团体的领袖,在利园开了这个盛会,因此得与各位聚集一处谈佛法,是非常欣幸的!不过听了苇庵总代表对本人的奖饰,陈静涛居士述说本人行迹的过

  • 覆仁山法师等书·太虚

    仁山、法权、霜亭、智光、却非、宽道、圣裔、怀昆诸法师暨四川、湖南、贵州等省佛会诸公均鉴:荷先后垂询:关于中国佛教会沪办事处之如何由少数人集议变更前者在南京所开理监联席会议之议决案;如何以‘改于上海开会及代表

  • 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坚慧

        坚慧菩萨造    大唐于阗三藏提云般若等译  稽首菩提心  能为胜方便  得离生老死  病苦依过失  菩提心略说有十二种义。是此论体。诸聪慧者应如次知。所谓果故因故。自性故。异名故。无差别故。

  • 凤凰台记事·马生龙

    笔记。明马生龙撰。一卷。作者原署三湘(湘潭、湘阴湘乡)人,仕履不详。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南,集中记洪武初年朱元璋于金陵建都筑城及其微行巡察诸传说,颇有“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叹,故以名书。内容约可分三部分。开首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