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七·宋

【韩琦】  〔字稚圭。弱冠举进士,方唱名,太史奏日下五色云见。嘉中,拜平章事。时曾公亮为亚相,赵概、欧公参政。凡事关政令,则曰:“问集贤。”典故,则曰:“问东厅。”文学,则曰:“问西厅。”至大事则自决。宋时,凡于所畏尊官则呼厥姓,曰某家,石曼卿每呼韩琦家为韩家云。〕

庆历末,魏公镇大名郡,有圃号众春。会岁饥,涉春未尝一游。陈荐在幕府,以诗请公云:“水底鱼龙思鼓吹,沙头鸥鹭望旌旗。”公亟答之云:“细民沟壑方援手,别馆莺花任送春。”在镇五年,政声流闻。自是,天下遂属以为相。

北都李清臣薄游郑州,时韩魏公为帅,因往见其大祝。吏报曰:“大祝方寝。”乃索笔题诗于刺。授期吏,俟大祝觉则投之。诗云:“公子乘间卧彩厨,白衣老吏慢寒儒。不知梦见周公否?曾说当年吐哺无?”魏公见之,曰:“吾知此人久矣。”竟有东床之选。

嘉间,仁宗复修赏花钓鱼故事,群臣和御制诗。是日,微阴寒,韩魏公时为首相。诗卒章云:“轻云阁雨迎天仗,寒色留春入寿杯。二十年前曾侍宴,台司今日喜重陪。”时内侍都知任守忠尝以滑稽侍上,从容言曰:“韩琦诗讥陛下。”上愕然,问其故,守忠曰:“讥陛下游宴大频。”上为之笑。

治平初,诏宰臣举馆职。韩魏公举二十人,先召试十人,余须后试。时士人以登台阁、升禁从为显官,而不以官之迟速为荣滞,故为之语曰:“宁登瀛,不为卿;宁抱椠,不为监。”

熙宁初,韩魏公罢相,留守北京,新进多陵慢之,公郁郁不得志,尝为诗云:“花去晓丛蜂蝶乱,雨匀春圃桔槔闲。”时人称其微婉。

韩魏公尝言:“保初节易,保晚节难。”在北门九日燕诸曹诗有曰:“莫羞老圃秋容淡,要看黄花晚节香。”李彦平深敬此语,大书于壁。

靖康之变,燕人有随虏过相州,因谒韩魏公祠堂,题诗祠中,一联云:“有客能吟丞相柏,无人敢伐召公棠。”魏公勋德之重,而外夷亦知景慕如此。

【范仲淹】  〔字希文。吴人。幼孤,随母适长山朱氏,及第时,名朱说。〕

范希文读书长白山,日煮粟米二升作粥,画以四块,断薤数茎啖之。尝作《薤赋》,其警句云:“陶家瓮内,淹成碧绿青黄;措大口中,嚼出宫商角徵。”(一日,于寺中得窖金,覆之不取,及贵,语僧出金修寺。)

范希文未遇时,作《金在赋》云:“如令区别妍媸,用为藻鉴;倘使削平僭乱,请就干将。”人皆期其有将相器。

唐郑准为荆南节度使成从事。本姓郭,代为作《乞归姓表》云:“名非霸越,浮舟难效于陶朱;志在投秦,出境遂称于张禄。”范希文初随母冒姓朱,登第后,《乞归姓表》遂全用之,云:“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希文登第后,晏元献荐入馆。后虽名位相亚,书题门状,犹称门生。)

范希文镇越,有户曹孙居中卒,其子幼而家甚贫,公助以俸钱百缗,治巨舟,差老衙校送归,作诗一绝戒其吏曰:“过关津但以吾诗示之。”诗云:“十口相携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凄然。关津若要知名姓,便是孤儿寡妇船。”

范文正公镇越,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范文正公过严陵祠,会吴俗岁祀,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有“湘江好洲,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之句,公曰:“吾不善音律,撰一绝送神,曰:‘汉包六合网英豪,一个冥鸿惜羽毛。世祖功臣三十六,云台争似钓台高?’”吴俗遂因而歌之。

范文正守鄱阳,喜乐籍,未几召还,作诗寄后政云:“庆朔堂前花自栽,为移官去未曾开。年年忆着成离恨,只托春风管领来。”到京以绵胭脂寄其人,题诗云:“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相思,赠汝好颜色。”

范文正公《御街行》云:“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珍珠帘卷玉楼空,天澹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是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公一时勋德重望,而辞亦情致如此。朱良矩尝语杨用修云:“天之风月,地之花柳,与人之歌舞,无此不成三才。”虽戏语,亦有理。)

饶州鲁公亭在荐福山,山有唐欧阳询所书《荐福寺碑》,颜鲁公真卿尝覆以亭,后人因名。范希文镇鄱阳日,有书生献诗甚工,希文颇优礼之。书生自言:“天下至寒饿者,无在某右。”时盛重欧阳《荐福寺碑》墨,本直千钱,希文欲为打千本,使售于京师。纸墨已具,一夕,雷击碎其碑。时人为之语曰:“有客打碑来荐福,无人骑鹤上杨州。”(东坡作《穷措大》诗曰:“一夕雷轰荐福碑。”本此。)

范希文少时,求为秦州西溪监盐,其志欲吞西夏,知用兵利病也,而廨舍多蚊蚋,希文戏题壁曰:“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范希文经略西边日,作《渔家傲》乐歌数阕,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其一云:“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欧阳永叔见之,呼为穷塞主之词。及王尚书素守平凉,永叔亦作《渔家傲》一词送之,其断章曰:“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玉阶遥献南山寿。”且谓王尚书曰:“此真元帅事也。”

范尧夫纯仁,文正公子也,帅陕府日,有属县令偶至村寺少憩,既饭,步行廊庑间,见一僧房雅洁,阒无人声,案上有酒一瓢,县令戏书一绝于窗纸云:“尔非慧远我非陶,何事窗间酒一瓢?僧野避人聊自醉,卧看风竹影萧萧。”不知其僧俗家先有事坐罪,明日其僧乃截取窗字黏于壮前,诉府,谓有数银杯为厅吏所匿,今为施主迫取,伏乞追鞫。尧夫曰:“尔为僧,法当饮乎?果有失物,令主者自来理会。”乃杖而遣之。因持其状示子侄辈曰:“守官处安得不自重。”遂付诸火。后县令闻之,乃修书致谢,尧夫曰:“不记有此事。自无可谢。”还其书。

景间,张、吴两狂生累举进士不第,薄游塞上,觇览山川风俗,有经略西鄙意。时姚嗣宗者,亦关中人,与二人并以气侠相友善。姚尝题诗空同山寺云:“南粤干戈未息肩,五原金鼓又轰天。空同山叟笑无语,饱听松声春昼眠。”范希文巡边,见之大惊。又题驿壁,有“踏破贺兰石,扫清西海尘。布衣能办此,可惜作穷人。”及“大开双白眼,只见一青天”之句,韩魏公见而奇之。张为《雪》诗云:“五丁仗剑抉云霓,直取银河下帝畿。战死玉龙三十万,败鳞风卷满天飞。”又绝句云:“太公年登八十余,文王一见便同车。如今若向江边钓,也被官中配看鱼。”吴为鹰诗云:“有心待搦月中兔,更向白云头上飞。”又为《鹦鹉诗》,卒章云:“好着金笼收拾取,莫教飞去别人家。”三人将谒韩、范二帅,耻自屈,不肯往,乃砻大石刻诗其上,使壮夫拽于通衢,三人从后哭之,欲以鼓动二帅。既而召与相见,踌躇未用间,张、吴径走西夏,范公以急骑追之,不及,乃表姚入幕府。张、吴既至西夏,自念不力出奇,无以动众,乃更其名,就都门酒家剧饮,引笔书壁曰:“张元、吴昊来饮此楼。”逻者见之,知非其国人也,迹其所憩,执之,夏酋诘以入国问讳之义,二人大言曰:“姓尚不理会,乃理会名耶?”时曩霄尚名元昊,且用中国赐姓也。于是竦然异之,日尊宠用事。宝元西事盖始此。(时二人家属羁縻随州,间使谍者矫中国诏释之,人未有知者,后乃闻西人临境作乐迎此二家而去。自是边帅始待士矣。姚嗣宗又有《咏女奴诗》:“弱骨不堪春睡眼,壮心都死欲愁眉。”为时所称。后魏公奏补官知浔州,能除虎暴。时又有一张生,顶青巾缁裘,持一诗代剌谒杜公曰:“昨夜云中雨檄来,按兵谁解拂氛埃?长安有客面如铁,为报君王早筑台。”祁公亦异之,奏补乾尉。)

【文彦博】  〔字宽夫。敬晖之后,鼻祖避石敬塘讳,改姓。同姓分派有姓苟者。公幼与群儿击球,陷柱穴中,不得出,公取水灌之,球即出,识者知公不凡。公女,某夫人,凡见公花押必剪收,云能愈痁疾。〕

太祖尝谓一县令曰:“切勿于黄绸被里放衙。”文潞公为榆次县令,尝题县鼓楼曰:“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黄绸被,拿出头来放早衙。”

文潞公知成都时,多燕集,有飞语至京师。御史何圣从因谒告归,上遣伺察之。幕客张少愚与圣从同郡,请迎见于汉州,命酒设乐,有营妓善舞,圣从狎问其姓,曰:“杨。”圣从曰:“所谓杨台柳者。”少愚即取妓项帕罗题诗曰:“蜀国佳人号细腰,东台御史惜妖娆。从今唤作杨台柳,舞尽春风万万条。”命其妓作《柳枝词》歌之,圣从为之沾醉。后数日,圣从至成都,颇严重。一日,潞公作乐张燕迎,其妓杂府妓中,歌少愚诗侑觞,圣从但醉而已。圣从还朝,潞公之谤乃息。

许昌城北有曲水园,园有大竹三十余亩,氵异河贯其中以入西湖,最为佳处,初为本州民所有,文潞公为守,买得之。潞公自许移镇北门而文元为代。一日,挈家往游,题诗壁间云:“画船载酒及芳辰,丞相园林辫水滨。虎节麟符抛不得,却将清景付闲人。”遂走使持诗寄北门,潞公得之,大喜,即以地券归贾氏。

文潞公居洛日,年七十八,同时有中散大夫程句朝议大夫司马旦、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皆年七十八,尝为同甲会。潞公赋诗曰:“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谈风盈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潞公在河南,与富郑公等用白香山故事,置酒相乐,尚齿不尚官,图形妙觉僧舍,谓之“洛阳耆英会。”司马公年未六十,以狄兼誉故事与焉。后潞公八十四,再起,时刘贡父为给事中,学士郑穆表请致事,状过门下省,刘谓同舍曰:“宏中请致仕为年若干?”答者曰:“郑年七十三。”刘遽云:“慎不可遂其请。”问何故,刘曰:“且留取伴八十四底。”潞公闻之,甚不怿。)

【蔡襄】  〔字君谟。累官端明殿学士。世称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

庆历初,欧阳修、王素、余靖俱列谏官,蔡襄喜而赋诗曰:“御笔新除三谏官,喧腾朝野竞相欢。当年流落丹心在,自古忠良得路难。必有谋谟裨帝右,更须风采动朝端。世间万事皆尘土,留取功名久远看。”未几,襄亦除谏官,时谓之四谏。

嘉间,禁中张灯,正月十四,帝御楼,遣中使传宣从官曰:“朕非好游观,与民同乐耳。”蔡襄献诗曰:“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度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君谟美须髯,一日,属清闲之燕,上顾问曰:“卿髯甚美,长夜覆之于衾下乎?将置之于外乎?”君谟无以对。归舍,暮就寝,思圣语,以髯置之内外悉不安,一夕不能寝。)

【王素】  〔旦之子。〕

王素一日欲作奏论事,方据几秉笔,忽瞑目,梦至一处,若琼瑶世界,殿上有绀服翠冠者曰:“吾东门侍郎,公则西门侍郎,昔以奏牍玉帝,语伤鲠讦,暂谪下世。今公作奏论事,事有大利害,更审之而后诤也。”公曰:“诺。”悟已三鼓矣。乃索笔书一绝于窗曰:“似至华胥国里来,云霞深处见楼台。月光冷射鸡鸣急,惊觉游仙梦一回。”晚岁复思玉京之梦,又赋诗曰:“虚碧中藏白玉京,梦魂飞入凤凰城。何时再步云霞外?皓齿青童己扫厅。”

【余靖】  〔本名希古。韶州人。举进士,未预解荐,曲江主簿王仝为干知韶州者,知州怒,希古杖臀二十。乃更名靖,字安道,取他州解及第。为人不事修饰,作谏官日,因赐对面陈,时方盛暑,上入内云:“被一汗臭汉薰杀,喷唾在吾面上。”。〕

余靖两使契丹,虏情益亲,能胡语,作胡语诗,契丹主曰:“卿能道,我为卿饮。”靖举曰:“夜筵没逻臣拜洗,(没逻,言侈盛。拜洗,言受赐)。两朝厥荷情干勒。(厥荷,言通好。干勒,言厚重。)微臣雅鲁祝君统,(雅鲁,言拜受。君统,言福。)圣寿铁摆俱可忒。(铁摆,言嵩高。可忒,言无极。)”主大笑,遂为酹觞。刘沆亦使契丹,馆客戏为句曰:“有酒如渑,系行人而不住。”沆应声曰:“在北曰狄,吹出塞以何妨。”仁宗待虏有礼,不使纤微迕之,二公俱谪官。(沆,天圣中办装赴省,梦被人所落头,甚恶之,人解曰:“只得第二人。虽斫却头,留项在里。”项、沆、刘、留同音。果第二人及第。)

【李师中】  〔字承之。为童子时,论其父纬之功于朝,久不报,自诣漏舍,以状白韩魏公:“先人功罪未辨,深恐先犬马填沟壑,无以见于地下,故忍痛自言。若欲求官,稍识字,第二人及第不难。”盖魏公于王尧臣榜第二人登科故也。魏公德量服一世,独于承之终身不能平。〕

韩魏公为陕西安抚,李待制过之。李有诗名,席间使为官妓贾爱卿赋诗,李即吟云:“愿得貔貅十万兵,犬戎巢穴一时平。归来不用封侯印,只问君王乞爱卿。”

唐介为台官时,张贵妃宠冠后庭,其伯父尧佐骤除宣徽使,介力争之,时文潞公为首相,介遂劾彦博“知益州日织灯锦以献贵妃,今显用尧佐,益自固结”。帝怒甚,谪英州。李师中以诗送之云:“孤忠自许众不与,独立敢言人所难。去国一身轻似叶,高名千古重如山。并游英俊颜何厚,未死奸谀骨已寒。天为吾皇扶社稷,肯教夫子不生还。”后介用潞公荐官于朝,无所建白,师中以书从介索所送诗,介无以报,取诗还之,曰:“我固不用落韵诗也。”以“山”、“寒”二字韵不同,故云。(介南行,挈家渡淮,至中流,大风,波涛泛滥,舟人恐不免饲鱼鳖,介兀坐舟中呤诗云:“圣宋未狂楚,清淮异汨罗。平生仗忠信,今日任风波。”夕济南岸,众乃欣焉。公憩旅亭,复继其韵云:“舟楫颠危甚,鱼龙出没多。斜阳幸无事,沽酒听渔歌。”)

南齐周盘龙以武功为散骑常侍,武帝戏之曰:“貂蝉何如兜鍪?”对曰:“貂蝉生于兜鍪。”庞颖公罢相,建节出师太原,其诗曰:“兜鍪却自貂蝉出,敢用前言戏武夫?”李师中以相业自任,尝帅秦,以事去,其诗曰:“兜鍪不胜任,犹可冠貂蝉。”

【赵】  〔字阅道,自号知非子。为侍御史,弹劾不避贵戚,京师号为铁面御史。〕

赵清献公帅蜀,有妓戴杏花,清献戏语之曰:“髻上杏花真有幸,”妓应声曰:“枝头梅子岂无媒?”逼晚,使直宿老兵呼之,几二鼓不至,复令人速之。赵周行室中,忽高声自呼曰:“赵不得无礼!”遂令止之。老兵忽自幕后出曰:“某度相公不过一个时辰,此念息矣。虽承命,实未尝往也。”

赵清献公年四十余,摈去声色,系心宗教,会佛慧来居衢之南禅,公日亲之,慧未尝容措一词。后典青州,公余宴坐,忽大雷震心,即开悟,作偈曰:“默坐公堂虚隐几,心源不动湛如水。一声霹雳顶门开,唤起从前自家底。”后致政,作高斋以居,题偈见意曰:“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祗是柯村赵五郎。”

赵清献公平生畜雷氏琴一张,鹤与白龟各一,所向与之俱,始除帅成都,公单马就道,以琴、鹤、龟自随,及再任蜀,过泗州渡淮,前已放鹤,至是复以龟投淮中,既入见,帝问:“闻卿前已匹马入蜀,所携独琴鹤,廉者固如是乎?”公顿首谢,故其诗有言:“马寻旧路如师去,龟放长淮不再来”者,自纪其实也。

赵清献公退居于衢,有溪石、松竹之胜,日与山僧野老游赋,诗曰:“轩外长溪溪外山,卷帘空旷水云间。高斋有问如何答,清夜安眠白昼闲。”

赵清献公家居,其子几倅温州,迎以就养,作堂名戏彩堂,取老莱子戏彩之义。清献题诗堂中云:“我想堂中乐可知,优游逾月意忘归。老莱不及吾儿少,且着朱衣胜彩衣。”

赵清献公墓在衢州府城东北四十五里。景定问,林存为潭州帅罢归,道衢,调千夫荷担,经墓旁,疲甚,因相与语:“清献公一琴一鹤,那有许耶?”或闻之题诗驿舍曰:“千夫荷担在山阿,膏血如何有许多?不若扁舟径归去,休从清献墓前过。”

【包拯】  〔谥孝肃。合肥人。时称阎罗包老。〕

包孝肃出守本郡,不肯少屈法以阿乡曲,故流俗稍稍谤议,公为诗以见意云:“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真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愁。史册有遗训,毋贻来者羞。”

【赵概】  〔字叔平。在官如不能言,然阴以利物者为多,时议比之刘宽、娄师德。〕

赵叔平初客涟水军,郡守召置门下。不数年,叔平以馆职守涟水,后守名其所居为豹隐堂。石曼卿有诗云:“熊飞清渭逢何暮?龙卧南阳去不还。年少客游今郡守,蔚然疑在立谈间。”

赵叔平退居睢阳,欧阳永叔致政居颖,叔平来访,时吕晦叔知颖,开宴召二公,永叔自为致语,其诗曰:“欲知盛席继荀陈,请看当筵主与宾。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红芳已过莺犹啭,青杏初尝酒正醇。好景难逢良会少,乘欢举白莫辞频。”

【邵雍】  〔字尧夫。其先范阳人。幼随父登苏门山,顾谓雍曰:“若尝闻孙登乎?吾所尚也。”遂卜隐山下。后迁洛阳。富弼、司马光治第留之,匾其室曰安乐窝。士大夫家争相迎候,童孺皆欢然谓曰:“吾家先生至也。”好事者别作一室如雍所居,以待其至,署曰行窝。后赐谥康节先生。〕

庆历中,富郑公留守西京,府园牡丹盛开,问邵尧夫曰:“此花几时开尽?”曰:“尽来日午时。”明日乃会客验其言,饮毕无恙,须臾,群马飞逸,蹄啮花丛尽毁。后富公在洛,每晴日,必与尧夫同行。至僧舍,公见佛必躬身致敬,尧夫笑曰:“无乃为佞乎?”

熙宁间,故太师王公拱辰即洛之道德坊营第甚侈,中堂起屋三层,最上曰朝元阁。时司马君实亦在洛,于私第穿地深丈余作秘室,读书于其中。洛人戏云:“王家钻天,司马家入地。”邵尧夫见富郑公,公问:“洛中有何新事?”尧夫曰:“近有一巢居、一穴处者。”遂以二公对。富为发笑。(尧夫园宅,自司马公而下二十余家买赠之。)

司马公居洛,买园于尊贤坊,以独乐名之,与邵康节游。公一日着深衣自崇德寺书局散步洛水堤上,因过康节天津之居,谒曰:“程秀才。”既见,乃温公也。问其故,公笑曰;“司马出程伯休父,故曰程。”因留一绝云:“拜罢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免传呼。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康节和诗云:“冠盖纷华塞九衢,声名相轧在前呼。独君都不将为事,始信人间有丈夫。”

温公一日登崇德阁,约康节,久而不至,乃作一绝以候之云:“淡日浓云合复开,碧伊清洛远潆回。林间高阁望已久,花外小车犹未来。”康节至,和其韵云:“君家梁上年时燕,过社今年尚未回。为罚误君凝望久,万花深处小车来。”

邵康节赴河南尹李君锡会投壶,君锡末箭中耳,君锡曰:“偶尔中耳。”康节曰:“几乎败壶。”坐客以为的对。

【司马光】  〔字君实。生于光州,故名光。居洛十五年,自号迂叟。薨时,程正叔以《臆说》敛之,正如封角状。苏东坡嫉其怪妄,因怒诋曰:“此岂信物一角附上阎罗大王者耶?”绍圣初,毁其隧碑,忽大风走石,群吏莫敢近,独有一匠氏挥斤而击,未尽碎,忽仆碑下而死。时群小有目公为牛者,黄定作《冤牛文》以雪之。〕

司马公父池善诗,监安丰酒税,赴官,尝有行色诗云:“冷于波水淡于秋,远陌初穷见渡头。赖得丹青无画处,画成应遣一生愁。”(魏仲先赠池诗有:“丈虽如貌古,道不似家贫。”为时所称。)

文潞公守洛,富郑公、致仕司马温公、宫祠范蜀公自许下来,同过郡会。出四玉杯劝酒,官妓不谨,碎其一,潞公将治之,温公请书牍尾云:“玉爵弗挥,典礼虽闻于往记;彩云易散,过差可恕于斯人。”乃笑而释之。(范蜀公居许下,于所居造大堂,以长啸名之,前有荼蘼架,高广可容数十客。每春季花繁盛时,燕客其下,约曰:“有飞花堕酒中者,为嚼一大白。”或语笑喧晔之际,微风过之,则满坐无遗者。当时号为“飞英会”。)

熙宁间,荆公创行新法,任用吕惠卿等,温公争之不得,赋《春游》诗云:“人物竞芬华,骊驹逐钿车。此时松与柏,不及道傍花。”

司马温公为定武从事,同幕以妓会饮僧庐,王荆公往迫之,使妓逾垣而去,公度不可隐,乃具道其实,荆公集句戏之云:“年去年来来去忙,暂偷闲卧老僧床。惊回一觉游仙梦,又遂流莺过短墙。”他日荆公赋诗,有“却忆金明池上路,红裙争看绿衣郎。”欧公笑曰:“谨愿者亦复为之耶?”

司马温公尝即席赋《西江月》词云:“宝髻松松绾就,铅华淡淡妆成。红烟紫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笙歌散后酒微醒,深院月明人静。”杨元素学士云:“公刚风劲节,耸动朝野,宜其金心铁意,不善吐软媚语,近得其席上所制小词,雅亦风情不薄也。”

嵩山峻极,中院法堂后檐壁间有诗四句云:“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榾柮,慢腾腾地热烘烘。”司马公隶书其旁云:“勿毁此诗。”又于柱间大字隶书曰:“旦、光、颐来。”其上一字公兄也,第三字程正叔也。

神宗一日在讲筵从容谓侍臣曰:“顷见司马光所作《昭君》古风甚佳,如云‘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自嗟不若住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读之使人怆然。”时司马公病假数日矣。吕惠卿因进曰:“陛下深居九重,何从得而见之?此诗不无深意。”神宗曰:“此四句有何深意?”(绍圣间,马从一监南京排岸司,适漕使至,随众迎谒。漕一见怒甚,即叱之曰:“闻汝不职,来欲按汝,何不亟去,尚敢来见耶?”从一惶恐自陈:“湖湘人,迎亲窃禄。”求哀不已。漕察其语,南音也,乃稍霁威,云:“湖南亦有司马氏乎?”从一答曰:“某姓马,监排岸司耳。”漕乃微笑曰:“然则勉力职事可也。”初盖误认为温公族人,故欲害之。自是从一刺谒,但称监南京排岸而已。传者皆以为笑。)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一十五·志第六十八·礼十八等·脱脱
  第十一回 鄱阳湖友谅亡身 应天府吴王即位·蔡东藩
  自序·蓝鼎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七 金石略一·纪昀
  一一五○ 谕内阁《明史纪事本末》言李自成败因不足传信着重行改正·佚名
  卷五十三·张守节
  第1章 第一次听说“蒋介石”三个字·冯玉祥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司马迁
  卷一百二十·佚名
  再版记言·辜鸿铭
  第三十七章 宁汉复合的困难与特委会的风波·李宗仁
  选举四·徐松
  卷四·叶隆礼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龚鼎孳诗集一·龚鼎孳

    上巳将过金陵(三首选二)蟂矶一棹水云宽,采石晴峰涌翠盘。天气殊佳芳禊会,海风吹客到长干。倚槛春风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兴怀无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满庭芳 季弟孝积生辰宴集明月故乡,白头兄弟,欢场又是离筵。黄花紫

  • 卷九十三 天禧三年(己未,1019)·李焘

      起真宗天禧三年正月盡是年六月   春正月甲子,三司假內藏紬萬五千疋。   丁卯,翰林學士錢惟演等四人權同知貢舉。   賜秦州永寧寨蕃僧策淩班珠爾、伊朗頗斡二人紫衣,以部署曹瑋言其屢經指使故也。   乙亥,諸路

  • 國朝獻徵錄卷之一百·焦竑

      廣東二(知府 同知 通判 知縣 縣丞 主簿 教授 學正 教諭)   ◆知府   肇慶府知府贈禮部侍郎王公泰神道碑(楊溥)   廣東潮州府知府王公源傳略   高州府知府何公盛傳   廣東南雄府知府劉實傳   廣東

  • 卷之二百一·佚名

    洪武二十三年夏四月甲午朔 上以湖广四川人民及水陆驿夫连年供亿征南之兵命户部遣官诣所在发官库给钞赐之民人一锭驿夫人五锭○乙未皇第三十二孙尚灴生秦王第五子也○丙申潭王梓讣闻王 上第八子生二岁而受封又十六年

  • 卷之一千一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五十一 列传一百五十一·纪昀

    列传宋 【五十五】○宋五十五滕元发 李师中 陆诜赵卨孙路游师雄穆衍滕元发李师中陆诜赵卨孙路游师雄穆衍△滕元发滕元发初名甫字符发以避高鲁王讳改字为名而字达道东阳人将生之夕母梦虎行月中堕其室性豪隽慷慨不拘

  •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佚名

    通论诸公即位正不正【东坡】鲁之失国【颍滨】鲁用郊【东坡】鲁犹三望【东坡】雩闵雨【东坡 刘蕡】大夫无遂事【东坡】诸公即位正不正东坡曰始终受授之际春秋之所甚谨也无事而书首时事在二月而书二月在三月而书三月者

  • 列传卷第十五 高丽史一百二·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琴仪。○琴仪字节之初名克仪本奉化县人后赐籍金浦三韩功臣容式之后体貌奇爽器度雄伟少力学善属文屡举不第出监淸道务刚直不挠民目为铁太守。

  • 高聪传·李延寿

    高聪,字僧智,原本是渤海人。他的曾祖父高轨随慕容德迁至青州,因而在北海剧县定居。  高聪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祖母王氏将他抚养。魏军攻克东阳,高聪迁至平城,与蒋少游同为云中的兵户,因贫苦穷困,什么事情都干过。本族的祖父

  • 卷三百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营缮鲁庄公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匠师庆言於公曰臣闻圣王公之先封也遗後之人法使无陷於恶其为後世昭前之令闻也使长监於世

  • 卷六·鄂尔泰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国朝宫史钦定四库全书国朝宫史卷六典礼二礼仪中坤宁宫祀神仪每岁元旦子刻司香神位前上香皇帝皇后行礼正月初旬【自初二日迎   神像还宫後择吉行之】暨每月朔日朝祀之礼司香预悬黄幔於殿西炕

  • 泰伯第八·朱熹

     凡二十一章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周大王之长子。至德,谓德之至极,无以复加者也。三让,谓固逊也。无得而称,其逊隐微,无迹可见也。盖大王三子:长泰伯,次仲雍,次季历。大王之时,商道寖

  • 第五十九卦:《涣卦》·佚名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白话】《涣卦》象征涣散:顺畅亨通,贤明的君主去祠庙祭祀神灵以祈求保佑,利于渡过大川河流,利于坚守中正之道。《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白话】《象辞》说

  • 卷四·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四宋 魏了翁 撰臯陶谟众庶明其教勉励翼戴孔与王郑不同自身以外九族为近故慎修其身又厚次序九族犹尧之为政先以亲九族也人君既能如此则众庶皆明其教而各自勉励翼戴上命昭九年左传説晋叔向言翼

  • 再刊华严略策序·澄观

    大统国师尝栖托清凉圣境著华严疏数百万言。文深江海义高山岳。洋洋焉巍巍焉。非后世学者之所辄窥测也。此略策也省约大疏为四十二条纲要殆尽。岂使去丈就尺谓乎。于其体制始设问答。终曰谨对每条皆然。考之文体明辩说

  • 萍踪寄语·邹韬奋

    现代通讯报告集。邹韬奋著。本书分初集、二集、三集,分别于1934年6月、9月和1935年6月由生活出版社出版。1933年,邹韬奋参加了宋庆龄、鲁迅和蔡元培等人发起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被选为执行委员。同年6月民权保障同

  • 藏海诗话·吴可

    宋代诗论著作。1卷。吴可著。此书约成于南宋绍兴(1131—1162)中,为作者暮年所撰;但一度沉晦,直到清初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后,才得以刊刻流传。观其内容,不主记事,多为对诗人诗作的品评,亦有对诗法诗理的探讨。作者

  • 毗沙门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