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

金石略【六】

石【五】

浙江

御制蠲江南逋赋诗赐浙江廵抚张鹏翮【康熙二十八年七言絶一首行

书】

御制灵隐寺诗【康熙二十八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书云栖二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松云间三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苏堤春晓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柳浪闻莺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曲院风荷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双峯插云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三潭印月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断桥残雪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平湖秋月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雷峯西照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南屏晚钟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花港观鱼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天然图画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书静观万类四字【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御制再过鹫峯诗【康熙三十八年七言絶一首正书】

御制西湖之作【康熙三十八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临苏轼喜雨亭记【康熙三十八年行书】

御制吴山诗【康熙四十一年七言絶一首行书】

御制重修天竺寺碑文【康熙四十一年正书】

御临董其昌书赐翁嵩年【康熙四十一年行书】

御临朱子诗赐翁嵩年【康熙四十一年行书】

御书书字箴赐李法祖【康熙四十二年四言正书】

御书正学阐教四字【康熙四十四年行书】

御书渟泉二字【康熙四十六年正书】

御制观泉诗【康熙四十六年五言絶一首行书】

御临董其昌书舞鹤赋【康熙四十六年行书】

御书浙水敷文四字【康熙五十五年正书】

御书魏徵上唐太宗十思疏【雍正四年行书】

御制得雨诗赐李卫【雍正四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臣】等谨按

世宗宪皇帝御书得雨诗十思疏原刻

内廷者已恭载首卷至诸臣蒙

赐重摹於各省者亦谨以次类载焉

御书扇上七絶赐李卫【雍正四年行书】

御书扇上七律赐李卫【雍正四年行书】

御制寒月诗赐李卫【雍正九年七言絶一首草书】

御制浙江海神庙碑文【雍正十年正书】

御制重建天竺寺碑文【雍正十三年正书】

御制尖山观音庙碑文【乾隆二年正书】

御制尖山坝工告竣碑【乾隆五年正书】

御制驻跸杭州诗【乾隆十六年七言排律一首行书】

御制吴山恭依

圣祖韵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御制吴山大观歌【乾隆十六年七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敷文书院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

年五言排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閲杭州旗兵诗【乾隆十六年四十九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开化寺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古一首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七言律一首俱行

书】

御制登开化寺六和塔记【乾隆十六年行书】

御制六和塔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古一首二十二年五言古一首二十七年七言律一首三十

年七言古一首四十五年五言古一首四十九年七言律一首俱行书】

御制钱塘观潮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七言古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丁家山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云栖寺诗【乾隆十六年五言排律一首二十二年七言律二首二十七年七言律五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登北高峯絶顶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苏堤诗【乾隆十六年七言絶二首行书】

御制苏堤春晓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柳浪闻莺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曲院风荷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双峯插云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三潭印月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断桥残雪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雷峯西照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平湖秋月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南屏晩钟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花港观鱼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

一首俱行书】

御制湖心亭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四十五年七言律各一首四十九年五言古

一首俱行书】

御制圣因行宫即景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二首俱行书】

御制四照亭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竹凉处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緑云迳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瞰碧楼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贮月泉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鹫香庭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领要阁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制玉兰堂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

首俱行书】

御书小有天园四字【乾隆十六年行书】

御书入云二字【乾隆十六年行书】

御制小有天园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七言律各一首二十七年七言律五言律各一首三十年五言律一首四十五年七言古一首四十九年五言古一首俱行书】

御制云林寺诗【乾隆十六年五言排律一首二十七年七言律一首四十九年七言古一首俱

行书】

御制冷泉亭诗【乾隆十六年五言絶一首行书】

御制飞来峯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七言古各一首四十五年七言絶一首俱行书】御制天竺寺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韬光庵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古二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七言律各一首四十九

年七言絶二首七言律一首俱行书】

御制放鹤亭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净慈寺诗【乾隆十六年五言排律一首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虎跑泉诗【乾隆十六年七言絶二首二十二年七言律一首二十七年四十五年四十九

年七言古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清涟寺观鱼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

排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陆宣公祠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七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五

言律一首俱行书】

御书钱武肃祠忠顺贻庥四字【乾隆十六年正书】

御制表忠观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五言律各一首三十年七言律一首四十九

年五言律一首俱行书】

御制岳武穆祠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三十年七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

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理安寺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草书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五言律各一首俱

行书】

御制竹素园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二年七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五言律一首俱行

书】

御制赐雷鋐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喀尔吉善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临顔真卿送刘太冲序【乾隆二十一年前有御题爱其瑰奇四字行书】御制吴山瑞石洞诗【乾隆二十二年七言古一首二十七年五言古一首三十年五言古

七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古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吴山飞来石诗【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七言絶各一首四十五年七言古

一首四十九年七言絶一首俱行书】

御制閲武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七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五言律一

首俱行书】

御制圣因寺诣

皇祖神御殿行礼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律

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琴台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絶一首行书】

御制灵隐寺恭依

圣祖韵诗【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律各一首俱行书】御制上天竺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五言古一首俱行书】御制金莲池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律二首七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七言律一首俱行书】御制留余山居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絶五首二十七年五言律一首五言絶五首三十年

七言律一首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古各一首俱行书】

御书漪园二字【乾隆二十二年行书】

御书漪园香云法雨四字【乾隆二十二年行书】

御制漪园诗【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五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七言律一首四十九年

五言律一首俱行书】

御制黄龙洞诗【乾隆二十二年七言絶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五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七言

律一首四十九年五言古一首俱行书】

御制昭庆寺诗【乾隆二十二年七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三十年五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五言

排律一首四十九年五言律一首俱行书】

御制紫云洞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七言律一首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

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水乐洞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二十七年六言絶一首三十年五言律一首四十

九年七言古一首俱行书】

御制赐窦光鼐诗【乾隆二十二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浙江海神庙碑文【乾隆二十三年正书】

御制赐杨应琚诗【乾隆二十四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登吴山诗【乾隆二十七年七言古一首三十年五言古一首四十五年七言古一首俱行

书】

御制观潮楼诗【乾隆二十七年五言古一首三十年四十五年五言律各一首俱行书】御制罗汉像赞【乾隆二十七年行书】

【臣】等谨按罗汉像旧人所绘浙僧明水恭进

御题赞并

御书心经於上

御题贯休罗汉像赞【乾隆二十七年行书】

【臣】等谨按唐贯休画应真十六像流传浙中藏於钱塘圣因寺尊者名号向沿译经之旧未合梵筴本音其位次亦有互异乾隆二十二年

翠华幸浙悉加改正重为标识各题

御制赞於上

御制龙井诗【乾隆二十七年五言古三首七言律一首七言絶六首三十年五言律一首七言律

二首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笔瓶花【乾隆二十七年上有御题跋行书】

御书湖山第一佳五字【乾隆二十七年正书】

御制过溪亭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七言絶各一首】

御制涤心沼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

御书一片云三字【乾隆二十七年行书】

御制一片云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御书风篁岭三字【乾隆二十七年行书】

御制风篁岭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御制方圆庵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

御书龙泓涧三字【乾隆二十七年正书】

御制龙泓涧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御书神运石三字【乾隆二十七年正书】

御制神运石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御制翠峯阁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胜阁望湖诗【乾隆二十七年七言絶一首行书】

御笔仿倪云林画竹【乾隆二十七年图上有  御跋行书】

御笔梅花【乾隆二十七年图上有御题漪园一枝春五字行书】

御制雨中至虎跑寺诗【乾隆二十七年七言絶二首行书】

御制六一泉诗【乾隆二十七年七言絶一首三十年四十九年五言古各一首俱行书】御制驻跸安澜园即事杂咏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

言律各六首俱行书】

御制尖山礼大士诗【乾隆二十七年七言絶一首行书】

御制登尖山观海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七言律各一首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古

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视塔山志事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古各一首俱行书】御制閲海塘记【乾隆二十七年庄有恭奉  勅正书】

御制赐庄有恭诗【乾隆二十七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杨廷璋诗【乾隆二十七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李因培诗【乾隆二十七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书和苏轼过溪桥诗长卷【乾隆二十八年五言古一首行书】

【臣】等谨按此卷恭藏龙井卷前有

御临苏轼书过溪桥诗後有乙酉庚子

御制和韵诗卷首

御题风篁余韵四字

御制临孙杕蓝瑛画梅石诗【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律各一首俱

行书】

【臣】等谨按梅石图旧刻杭州德夀宫志称蓝瑛画乾隆三十年

皇上巡幸浙江临閲乃孙杕蓝瑛合作因洒

宸翰重临上石并

御跋以正其误

御制韬光庵杂咏诗【乾隆三十年七言絶三首行书】

御制凤凰山御教场诗【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御制再登凤凰山诗【乾隆三十年七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排衙石诗【乾隆三十年七言絶一首四十九年七言古一首俱行书】

御制小有天园登絶顶诗【乾隆三十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拟白乐天寄韬光禅师诗【乾隆三十年四十九年五言律各一首俱行书】御制拟韬光禅师荅白乐天诗【乾隆三十年四十九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御制叠李绅天竺灵隐二寺诗韵诗【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

言律各二首俱行书】

御制净慈寺方丈诗【乾隆三十年七言絶一首行书】

御书留余山居听泉二字【乾隆三十年行书】

御制留余山居听泉诗【乾隆三十年五言絶一首行书】

御制大佛寺诗【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古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尖山海塘诗【乾隆三十年七言絶三首行书】

御制添建海宁石塘坦水石诗【乾隆三十年五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观潮诗【乾隆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四首俱行书】

御制赐钱维城诗【乾隆三十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紫阳洞诗【乾隆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絶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閲水操诗【乾隆四十五年七言古一首四十九年五言古一首俱行书】

御制雷峯塔诗【乾隆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再和苏轼过溪桥诗【乾隆四十五年五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玛瑙寺诗【乾隆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五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读宗泽忠简集记【乾隆四十五年行书】

御书三生石无不奇三字【乾隆四十五年草书】

御书三生石秀拔二字【乾隆四十五年行书】

御制閲海塘诗【乾隆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赐彭元瑞诗【乾隆四十五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程敏政重修观音寺记订讹【乾隆四十五年正书】

御制宋孝宗论【乾隆四十八年国书正书】

御制上天竺法喜寺诗【乾隆四十九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文澜阁月台诗【乾隆四十九年七言絶一首行书】

御制文澜阁诗【乾隆四十九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七佛偈并画婆罗树卷

【臣】等谨按

御书七佛偈前有

御书义宣实谛四字後有七叶堂口号七絶二首并御跋一通又画树後有娑罗树讃并跋又书额後口号

五絶一首嵌刻石壁俱行书

御制雾中游凤凰山诗【乾隆四十九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雨中由风篁岭下至灵隐寺路诗【乾隆四十九年五言古一首行书】御制石屋洞诗【乾隆四十九年七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老盐仓一带鱼鳞石塘成命修海神庙谢贶并成是什志慰用壬午观海塘志事诗韵【乾隆四十九年五言古一首正书臣】等谨按

御制壬午观海塘志事示督臣杨廷璋抚臣庄有恭诗

於四十九年奉

旨刻於老盐仓海神庙中

御制诗碑之隂

御制新建石塘尾接筑石塘志事诗【乾隆四十九年五言古一首行书】御制赐窦光鼐诗【乾隆四十九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以上杭州府

御书朱子六言诗【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书唐人五絶【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临董其昌诗帖赐吴之振【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书朱子诗赐刘鍹【康熙四十六年行书刘鍹恭跋】

御制烟雨楼诗【乾隆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七言律各一首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

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重登烟雨楼诗【乾隆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七言律各一首俱行书】御制茶禅寺诗【乾隆二十七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臣】等谨按茶禅寺旧名三塔寺是年

皇上临幸改今名

御制游烟雨楼联句诗【乾隆二十七年三十年与庄有恭四十五年四十九年与梁国

治董诰五言古各一首俱行书】

御制烟雨楼即景杂咏诗【乾隆三十年七言絶四首行书】

以上嘉兴府

御临董其昌诗帖赐严我斯【康熙十九年行书严我斯恭跋】

御临赵孟頫天马赋赐胡会恩【康熙三十三年行书】

御书秘阁清班四字赐胡会恩【康熙三十八年行书】

御书名垂清史四字赐陈丹赤【康熙三十八年正书】

【臣】等谨按陈丹赤浙江按察司佥事殉难东瓯

勅赠通政司谥忠毅

圣祖仁皇帝御书四字旌之其子一夔为湖州府知府四

十二年敬勒郡署

御临米芾诗帖赐沈涵【康熙三十九年行书】

御书唐人五絶赐沈涵【康熙四十一年行书】

御临米芾诗帖赐僧性统【康熙四十一年行书】

御书五言絶句赐戴绂【康熙四十一年行书】

御书唐人五絶赐陈一夔【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书唐人五絶赐谈九乾【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临董其昌书高松赋【行书】

御书唐太宗五絶句【行书以上三种合刻】

御书杜诗二句赐解【康熙四十四年行书】

御临董其昌诗帖赐王以巽【康熙四十六年行书】

【臣】等谨按

圣祖赐王以巽书一刻金华府一刻湖州府因以巽先後

历官所到故皆恭摹上石

御制报恩寺碑【雍正十三年励宗万奉   勅正书】

以上湖州府

御制补陀罗迦山普济寺碑文【康熙四十三年正书】

御制补陀法雨寺碑文【康熙四十三年正书】

御临米芾诗帖【康熙三十八年行书】

御书朱子五絶诗【行书】

御制普陀山普济寺碑文【雍正十二年果亲王允礼奉   勅正书】御制普陀山法雨寺碑文【雍正十二年果亲王允礼奉   勅正书】

以上寜波府

御书与弘觉禅师书【顺治十七年後有道忞恭跋】

御书大字兰亭序【康熙三十二年行书】

御书秀带岩壑四字【康熙四十二年正书】

御制谒大禹陵诗【康熙二十八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柯亭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兰亭即事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钱清镇诗【乾隆十六年七言絶一首行书】

御制渡钱塘江诗【乾隆十六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谒大禹陵恭依

皇祖韵诗【乾隆十六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以上绍兴府

御制国清寺碑文【乾隆二年戴临奉  勅正书】

以上台州府

御书朱子诗赐胡承祖【康熙四十一年行书】

御书朱子五絶句赐余昌宗【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以上金华府

御书唐句赐孟继祖【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书朱子香界诗扇【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临董其昌诗帖【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臣】等谨按朱子香界诗

御笔书扇面并

御临董其昌帖赐知县孟继祖继祖恭跋摹勒上石御书朱子五絶句赐靳治荆【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以上衢州府

御临董其昌诗帖赐蒋申锡【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书唐人五絶赐迟煓【康熙四十四年行书】

御书五言絶句赐佟淮年【康熙四十四年行书】

御临董其昌诗帖赐王襄国【康熙四十四年行书】

以上严州府

御书朱子五言絶诗【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临董其昌诗帖赐金辉【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以上处州府

福建

御制靖海侯施琅平台湾诗【康熙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范时崇诗【康熙三十三年七言律一首正书】

御临董其昌帖赐郭世隆【康熙三十三年行书】

御临董其昌书内景经语【康熙三十三年行书】

御书凯旋诗扇赐郭世隆【康熙三十八年七言絶一首行书】

御临米芾阊门诗帖赐郭世隆【康熙三十八年行书】

御制御史箴【康熙三十九年行书】

御临米芾诗帖赐梅鋗【康熙三十九年行书】

御书九峯书院学阐图畴四字【康熙三十九年行书】

御书周官篇赐满保【正书】

御临米芾净名斋记【行书】

御制桃花坞即景诗赐李卫【雍正五年行书】

御制赐喀尔吉善诗【乾隆十六年七言排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杨应琚诗【乾隆二十二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杨廷璋诗【乾隆二十七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苏昌诗【乾隆三十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三宝诗【乾隆三十八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赐锺音诗【乾隆三十九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以上福建

湖广

御书赐鄂海经文纬武四字【康熙四十三年行书】

御书赐鄂海连帅之任四字【康熙四十三年行书】

御书赐鄂海为政寛恕四字【康熙四十三年正书】

御书唐元稹诗扇赐鄂海【康熙五十二年行书】

御制和晏斯盛喜雨诗【乾隆十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以上湖北

御制示抚臣赵申乔谕【康熙四十二年正书】

御书赐赵申乔绥辑抚安四字【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制督抚箴【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书光辅紫宸四字【康熙四十二年行书】

御书永峙南维四字【康熙四十六年行书】

御制重修南岳庙碑文【康熙四十七年正书】

御书功弘育物四字【乾隆元年行书】

御制贤良祠碑文【乾隆四年国书正书】

御制赐蒋溥诗【乾隆八年五言律一首行书】

御书灵耀南云四字【乾隆十七年行书】

以上湖南

皇朝通志卷一百二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四·魏徵
  表第十五 宰相世系五·欧阳修
  卷四十五 漢紀三十七·司马光
  第二十二回 案情毕现几达千言 宿将暴亡又弱一个·蔡东藩
  大事年表·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三十六·佚名
  第一二○申光绪七年十一月八日一一三一○-二·佚名
  一九七 谕内阁四库全书处进呈各书疵谬迭出总裁蔡新等着交部察议·佚名
  后集卷六·宋名臣言行录
  孙固传·脱脱
  刘炳传·脱脱
  卷二百五十三·杨士奇
  同治八年正月十七日·曾国藩
  卷十·郭良翰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巻十二·胡震亨

    钦定四库全书唐音癸签卷十二明 胡震亨 撰乐通一雅乐调唐乐律吕主旋宫之法以五音加二变一宫二商三角四变徴五徴六羽七变宫各十二调为雅乐八十四调【唐书乐志云旋宫之法因五音生二变因变徴为正征因变宫为清宫七音起黄

  • 资治通鉴后编卷十四·徐乾学

    宋纪十四【起屠维赤奋若二月尽重光单阏八月凡二年有竒】太宗至仁应道神功圣徳睿烈大明广孝皇帝端拱二年二月壬子朔以陈恕等为河北等路营田使下诏罪己 癸丑诏平塞天威平定威虏静戎保塞寜边等军祁易保定镇邢赵等州民除

  • 卷之九百九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四百二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百四十二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七年七月初二日 江宁织造.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今年雨?时若,各处田禾茂盛,自是十分丰足之岁。闾阎百姓无不感仰,以为圣德感被,普天之下,咸荷洪恩。目下米价照常,每石八钱至九钱不等,将来新米上市,更可望贱

  • 通志卷一百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三后汉杨终 李法 翟酺 应奉【子劭】霍谞 爰延 徐璆 王充 王符 仲长统 李恂 陈禅 厐参 陈龟 桥元 崔骃【子瑗孙寔】周爕【冯良】黄宪 徐穉 姜肱 申

  • 第8章 为“九一八”在南京会议·冯玉祥

    “九一八”事件发生之后,眼看着东北三省全都要丢掉了。无论国内国外,没有人不说“你这国民政府是干什么的?”蒋没有办法了,先找孔祥熙给我一个电报:“国内严重,如何办法,请指教。”我复电:“‘九一八’的祸首就是蒋介石,蒋要向

  • 卷七十二 王贡两龚鲍传 第四十二·班固

    (王吉,贡禹,龚胜,龚舍,鲍宣)【原文】昔武王伐纣,迁九鼎于雒邑,伯夷、叔齐薄之,饿死于首陽,不食其禄,周犹称盛德焉。然孔子贤此二人,以为“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也。而《孟子》亦云:“闻伯夷之风者,贪夫廉,懦夫有立志”;“奋乎百世之上,百

  • 南宫奏稿巻二·夏言

    明 夏言 撰一定拟郊庙粢盛疏该司礼监太监鲍忠题嘉靖十年二月二十六日奉圣防西苑等处但有空闲土地都要耕种五谷牛具种子并应用农器奏领银钱买造使用钦此本月二十九日臣带领本监右监丞宋兴等并内官监太监温玺等及官匠

  • 纲鉴易知录卷六十·吴楚材

    唐纪昭宗皇帝纲 壬戌,二年,春正月,以韦贻范同平章事。纲 三月,汴兵围晋阳。目 朱全忠还河中,遣氏叔琮、朱友宁攻河东,围晋阳。李克用召诸将议走保云州,李嗣昭、周德威及李嗣源皆曰:“儿辈在此,必能固守,王勿为此谋,摇人

  • 卷十二·孙奇逢

    阳货第十七阳货欲见章奸人欲见圣人亦只得寻箇题目故未见时与相遇时皆窃礼以爲辞夫子第因物付物就题还题而已亦何容著意于其间哉有道之言婉而正此圣人待小人之道 或曰拜阳货亦是不终絶他要他爲善大概小人多于君子若以

  • 卷一·江永

    钦定四库全书乡党圗考巻一婺源江永撰圗谱孔子年谱【生年从公羊谷梁传月日从谷梁圗不列蔡者蔡地已属楚故】<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卷一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卷一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考,卷一 <经部,四书类,乡党图

  • 圣谕广训序·康熙

    书曰毎嵗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记曰司徒脩六礼以节民性明七教以兴民德此皆以敦本崇实之道为牖民觉世之模法莫良焉意莫厚焉我圣祖仁皇帝久道化成德洋恩普仁育万物义正万民六十年来宵衣旰食祗期薄海内外兴仁讲让革薄从忠

  •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三·佚名

    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善权品第四尔时,弥勒菩萨谓须菩提:&ldquo;若有菩萨摩诃萨劝助为福,出入布施、持戒自守者上,其福转尊极上,无过菩萨摩诃萨劝助福德。&rdquo;须菩提语弥勒菩萨:&ldquo;复有菩萨摩诃萨,阿僧祇刹土诸

  • 卷第二十·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二十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青原下第四世 潮州大颠和尚法嗣 漳州三平义忠禅师(凡三) 福州杨氏子。 师谒大颠。问不用指东划西。请师直指。颠云。幽州江口石人蹲。师云。犹是指东划西。颠云

  • 卷第十二·佚名

    禅林类聚卷第十二 游山 驰书 缘化 应化 神异 因果 沐浴 偃息 游山(辞送附) 百丈海禅师侍马祖游山归。忽然哭。同事问云忆父母邪。师云无。云被人骂耶。师云无。云哭作甚么。师云问取和尚。同事往问马祖。祖云

  • 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王重阳

    道家内丹学著作。金·王喆撰。书以师徒问答的形式,对祖宗、性命、根蒂、龙虎、铅汞、金公黄婆、婴儿姹女、心猿意马、宾主觉照、龙蛇、三宝、太上、出家、修行、长生不死、道、清静、三命、九星、九窍五刚、四时四大

  • 一只拖鞋·鲁彦

    短篇小说。王鲁彦著。小说描写的是一个贫苦农民李国良替堂兄弟送儿子,从偏僻农村来到上海,因为脚上缺少一双比较象样的鞋子,在上海逗留的几天里,历尽种种磨难和艰险。全篇自始至终扣住鞋子一事,以鞋子来穿针弓!线,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