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蓝子自东宁归,见有市「靖台实录」者,喜之甚,读不终篇,而愀然起,喟然叹也。曰:嗟乎!此有志著述,惜未经身历目睹,徒得之道路之传闻者。其地、其人、其时、其事,多谬误舛错。将天下后世以为实然,而史氏据以征信,为害可胜言哉!

稗官野史虽小道,必有可观,求其实耳。今以闽人言闽事,以今日之人言今日事,而舛错谬误且至于此;然则史氏之是非,其迷乱于稗官野史之纪载者不乏矣。

台湾雄踞海外,直关内地东南半壁。沿海六七省,门户相通。其乱其平,非于国家渺无轻重者。致乱之由,定乱之略,殉难丧节,运筹折冲,皆将权衡其衮钺,以为千秋之龟鉴。言焉而不求其实,习焉而不知其讹,鄙人所为惧也。谫劣不才,学荒识陋,东征逾载,躬历行间。风涛戎马,磔鼠哀鸿,执馘献俘,招降殄孽,至于罙搜穷山,绥靖番黎,无不目击手挥。又或中夜闻警,磨盾草檄,千里驱驰,睇瞻要害,废寝食,冒风露,盖亦几经劳瘁矣。无一命之膺,当赞画之寄。事定归来,满船明月,惟有全台形胜治乱事迹,了了胸中,所见所闻,视他人较为切实。则平台纪略之作,恶可已也?

据事直书,功无遗漏,罪无掩讳,自谓可见天日、质鬼神;而或者以列宪称名为讥,是犹未知载笔之道者。载笔所以传信,非一人一时之文,天下后世共之。而姓名尚不敢笔之书,则过失在所必讳。纵功绩可纪,亦等之谄语谀词。夫岂其可传耶?鄙人愚昧,文不足传平台大役,事在必传,直道平心无为市井讹谈所昏惑,亦庶乎其可矣。若夫鉴前车,绸未雨,施经纶,措康乂,有治安之责者,谅早留心,不待阅兹编而从得之也。蓝鼎元自题。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一·刘昫
  卷十三 刘潘李严张龚列传第十·陆游
  卷之五十·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七·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二·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第四三八佥禀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一二二二三--一·佚名
  第一四二名单(堂谕)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三二二—二·佚名
  伊洛渊源録卷四·朱熹
  回忆鲁迅·许寿裳
  东女传·欧阳修
  祖宽传·张廷玉
  卷三百二十三·佚名
  卞福孙·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眘·唐圭璋

      眘即孝宗,太祖七世孙,字元永。建炎元年(1127)生。高完无子,立为皇太子。受内禅,在位二十七年。传位太子,尊帝为寿皇。绍熙五年(1194)卒。纪元三:隆兴、乾道、淳熙。   阮郎归   远德殿作和赵志忠   留连春意晚花稠。

  • 北江诗话卷六·洪亮吉

    开、宝诸贤,七律以王右丞、李东川为正宗。右丞之精深华妙,东川之清丽典则,皆非他人所及。然门径始开,尚未极其变也。至大历十才子,对偶始参以活句,尽变化错综之妙。如卢纶「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刘长卿「汉文有

  • 第四折·郑光祖

    (冲末袁绍领卒子上,云)一统山河帝业昌,文臣武将尽忠良。八方拜表朝金阙,万国来朝赞圣皇。某乃河北冀王袁绍是也。今有太守孙坚,与吕布交战,大败亏输。因有曹操青州催运粮草去,路打德州平原县经过,举荐刘关张弟兄为将,直至虎牢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七·张岱

    朱燮元列传朱燮元,浙江山阴人。万历壬辰进士,授大理寺评事。五载,迁寺正,出为苏州知府。苏财赋甲天下,凡属邑赋应输府藏者,邑先为赢羡,资吏干没。燮元立条程,使邑自封识,不关决吏手;即属邑,亦无名征民羡余矣。是时税使横征,课及蔬

  • 一○六七 浙江巡抚福崧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六七 浙江巡抚福崧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前奉颁发《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抽改若干部年终汇奏一次。钦此。又于

  • 周奉叔传·李延寿

    周盘龙的儿子周奉叔,勇力超人,少年时代跟随周盘龙征讨,所到之处都以暴力掠夺。担任了东宫的直阁将军。郁林王在西州,周奉叔自己得以秘密入内,等即位后,他与直阁将军曹道刚为心腹朋友。周奉叔善于骑马,废帝跟着他学习骑马,尤其

  • 窦群传·欧阳修

    窦群的字叫丹列,京兆府金城县人。他父亲窦叔向,因诗写得好出名,代宗时,任左拾遗。窦群的哥哥弟弟们都考中了进士,只有他住在毗陵当隐士。他母亲去世时,他咬断自己一根指头放到棺材里,在墓边搭棚子住到守丧期满。他跟随卢庇传

  • 曹吉祥传·张廷玉

    曹吉祥,滦州人。一向依附王振。正统初年征讨麓川时,他任监军。征兀良哈时,与成国公朱勇、太监刘永诚分道进兵。他又与宁阳侯陈懋等人往福建征讨邓茂七。曹吉祥每次出行,常选择达官、跳荡锐卒隶属于帐下,班师后便将他们畜养

  • 18.流亡公子重耳·林汉达

    公子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晋献公年老的时候,宠爱一个妃子骊姬,想把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立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杀了。太子一死,献公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都感到危险,逃到别的诸侯国去避难了。晋献公死后,晋国发生了内乱

  • 明鉴易知录卷十一·吴楚材

    明纪神宗显皇帝编 戊申,三十六年,夏五月,谪礼部主事郑振先普安州判。纪 振先劾辅臣朱赓、李廷机大罪十二,指沈一贯、赓、廷机为过去、现在、未来三身,布置接受,从风而靡。上以其诬诋,遂谪。编 秋九月,起孙丕扬太子少保、吏

  • 七年·佚名

    (丙午)七年清康熙五年春正月1月1日○朔日壬午,大司諫鄭萬和等啓曰:「刑曹佐郞鄭時亨,使其傳飯婢,呈狀本曹,有所爭訟,又對該掌同僚,親自圖囑,其鄙瑣之狀,無不唾鄙。請罷職。」上從之。○諫院以災異上箚,請克謹天戒,頻接儒臣,嚴宮禁而

  • 提要·袁仁

    【臣】等谨案春秋胡传考误一卷明袁仁撰仁有尚书砭蔡编已着録是书前有自序谓宋胡安国愤王氏之不立春秋承君命而作传志在匡时多借经以申其説其意则忠而于经未必尽合其説良是至谓安国之传非全书则不尽然安国是编自绍兴乙

  • 第二 反应 1·王诩

    【原文】古之大化者①,乃与无形②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③,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覆④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注释】①大化者:指广泛深远的教化。化,教化。②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六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六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第一之二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问曰。此三漏体性是何。答曰。有百八种。欲漏有四十一种。欲爱有五种。恚有五种。

  • 洞霄图志·邓牧

    宫观志。南宋邓牧(1247—1306)撰。六卷。 牧字牧心,号九鉴山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学者。宋亡隐居于洞霄宫,终身不仕、不娶,自号“三教外人”。著有《伯牙琴》。洞霄宫在今浙江余杭县南大涤、天柱两山间,为道教“七十二

  • 上清大洞真经·佚名

    作者不详,或云为东晋杨羲假托神灵所造。道教上清派主要经典。简称《大洞真经》、 《上清真经》,一名《三十九章经》,一名《九天太真道经》。上清派称之为道教三奇的第一奇,说若得《大洞真经》,不须金丹之道,读之万遍,

  • 阿弥陀佛说咒·佚名

    收于大正新修大藏经宝积部、涅槃部的一部由阿弥陀(无量寿)如来所说的密咒。

  • 菩萨善戒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摩译。又作善戒经、菩萨地善戒经、优波离问菩萨受戒法。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经详述受菩萨戒之作法、心得等,谓欲受菩萨戒则须先具足优婆塞戒、沙弥戒及比丘戒,并阐释梵网经、璎珞经之十重戒、八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