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要义卷四

宋 魏了翁 撰

臯陶谟

众庶明其教勉励翼戴孔与王郑不同

自身以外九族为近故慎修其身又厚次序九族犹尧之为政先以亲九族也人君既能如此则众庶皆明其教而各自勉励翼戴上命昭九年左传説晋叔向言翼戴天子故以为翼戴上命言如鸟之羽翼而奉戴之王者率己以化物亲亲以及逺故从近可推而至于逺者在修己身亲九族之道王肃云以众贤明为砥砺为羽翼郑云厉作也以众贤明作辅翼之臣与孔不同

【二】知人安民惟言三凶禹爲鲧

上句既言驩兠有苗则此巧言令色共工之行也故以尧典共工之事解之巧言静言庸违也令色恭滔天也孔壬之文在三人之下总上三人皆甚佞也苗言其名巧言令色言其行令其文首尾互相见故通言之禹言有苗驩兠之徒甚佞如此尧畏其乱政故迁改之不言共工故云之徒以包之迁与忧畏亦互相承言畏之而忧乃迁之也四凶惟言三者马融云禹为父故不言鲧也

【三】臯陶知有九德尧无容不知四凶

臯陶知有此术帝尧无容不知而有四凶在朝禹言帝难之者尧朝之有四凶晦迹以显舜尔禹言惟帝难之説彼甚佞因其成败以示教法欲开臯陶之志故举大事以为戒非是此实甚佞尧不能知也顾氏亦云尧实不以为难今云难者俯同流俗之称也

【四】臯陶明九德之常以择人

臯陶曰寛而栗性寛而能庄栗柔而立和柔而能立事愿而恭慤愿而恭恪乱而敬乱治也有治而能谨敬扰而毅扰顺也致果为毅直而温行正直而气温和简而亷性简大而有廉隅刚而塞刚断而实塞彊而义无所屈挠动必合义彰厥有常吉哉彰明吉善也明九德之常以择人而官之则政之善

【五】孔既释九德防申言之

凡人之性有异有其上者不必有下有其下者不必有上上下相协乃成其德是言上下以相对各令以相对兼而有之乃为一德此二者虽是本牲亦可以长短自矫寛者失于缓慢故性寛而能矜庄严栗谨愿者失于迟钝貌或不恭故慤愿而能恭恪乱治释诂文有能治者谓才高于人也堪拨烦理剧者也负才轻物人之常性故有治而能谨乃为德也愿言恭治言敬者恭在貌敬在心愿者迟钝失于外仪故言恭以表貌治者轻物内失于心故称敬以显情致果为毅谓能致果敢杀敌之心是为强貌也和顺者失于不断故顺而能决乃为德也简者寛大率略之名志逺者遗近务大者轻细故简大而有亷隅乃为德也刚而能断失于空踈必性刚正而内充实强直自立无所屈挠或任情违理失于事宜动合道义乃为德也

【六】刚与强义寛与柔扰愿与乱直各相类

郑注论语云刚谓强志不屈挠即刚强义同此刚强异者刚是性也强是志也当官而行无所避忌刚也执己所是不为众挠强也刚强相近郑连言之寛谓度量寛柔谓性行和柔扰谓事理扰顺三者相类即洪范云柔克也愿谓容貌恭正乱谓刚柔治理直谓身行正直三者相类即洪范云正直也简谓器量凝简刚谓事理刚断强为性行坚强三者相即洪范云刚克也而九德之次从柔而至刚也惟扰而毅在愿乱之下耳其洪范三德先人事而后天地与此不同

【七】王郑谓人能明其有常则善与孔异

若暂为之未成为德故人君取士必明其九德之常王肃云明其有常则善也言有德当有恒也其意亦言彼能有常人君能明之也郑云人能明其德所行使有常则成善人矣其意谓彼人自明之与孔异也

【八】日宣三德有家日严六德有邦

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三德九德之中有其三宣布夙早浚须也卿大夫称家言能日日布行三德早夜思之须明行之可以为卿大夫日严只敬六德亮采有邦有国诸侯日日严敬其自敬行六德以信治政事则可以为诸侯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翕合也能合受三六之德而用之以布施政教使九德之人皆用事谓天子如此则浚德治能之事并在官夙早释诂文又云须待也此经之意谓夜思之明旦行之须为待之意故浚为须也大夫受采邑赐氏族立宗庙世不絶祀故称家天子分地建国诸侯专为己有故有国谓诸侯也

【九】抚五辰谓顺五行之事

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则众功皆成也五行之时即四时也礼运曰播五行于四时土寄王四季故为五行之时也所抚顺者即尧典敬授人时平秩东作之是也

【十】天叙有典谓次叙常性各有分义

天叙有典有此五典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是也五者人之常性自然而有但人性有多少耳天次叙人之常性使之各有分义人君勑正我五常之教使合于五者皆厚

【十一】天叙天秩勑我自我五惇五庸

庸常释诂文又云由自也由是用故自为用也天次叙有礼谓使贱事贵卑承尊是天道使之然也天意既然人君当顺天意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之贵贱有常也此文主于天子天子至于诸侯车旗衣服国家礼仪飨食燕好饔饩飱牢礼各有次秩以接之上言天叙此云天秩者叙谓定其伦次秩谓制其差等义亦相通上云勑我此言自我者五典以教下民须勑戒之五礼以接诸侯当用我意故文不同也上言五惇此言五庸者五典施于近亲欲其恩厚五礼施于臣下欲其有常故文异也王肃云五礼谓王公卿大夫士郑云五礼天子也诸侯也卿大夫也士也庶民也此无文可据各以意説耳

【十二】天用民为聪明亦用民成其威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言天因民而降之福民所归者天命之天视聴人君之行用民为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天明可畏自我民明威亦用民成其威民所叛者天讨之是天明可畏之效正义曰皇天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此经大意言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聪明谓闻见也天之所闻见用民之所闻见也然则聪明直是闻见之义其言未有善恶以下言明威是天降之祸知此聪明是天降之福此即秦誓所云天聴自我民聴天视自我民视故民所归者天命之大而言之民所归就天命之为天子也小而言之虽公卿大夫之任亦为民所归向乃得居之此文主于天子故言天视聴人君之行用民为聴明戒天子使顺民心受天之福也

【十三】未有知思属上句曰赞襄三字多説

正义曰臯陶自言可底行禹言底可绩此承而为谦知其自言未有所知未能所致于善也思字属上句王肃云赞赞犹赞奏也顾氏云襄上也谓赞奏上古行事而言之也经云曰者谓我上之所言也传不训襄为上已从襄陵而释之故二刘并以襄为因若必为因孔无容不训其意言进习上古行事因赞成其辞而言之也虽不训襄字其义当如王説臯陶虑忽之自云言顺可行因禹美之即承谦辞一一抑言之次序也郑云赞明也襄之言畅言我未有所知所思徒赞明帝德畅我忠言而已谦也

尚书要义卷四

猜你喜欢
  卷八 汤誓第一·孔颖达
  卷十 十之一·孔颖达
  积善之方·袁黄
  卷十六·叶梦得
  七  三辩·墨子
  卷一·方苞
  卷三·胡广
  六、阴阳感应的宗教·胡适
  兵教下第二十二·尉缭
  《尔 雅》·佚名
  卷五十八·佚名
  跋语·智旭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佚名
  第五卷·佚名
   第九十五則 長慶如來無二種語·胡兰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下·由云龙

    王君逸塘在津门创采风社,网罗海内诗家,亦尝录及鄙作。岁丁卯,闻有东山复起消息,寄之以诗,颇寓敦逸之意。君答诗云:“新诗奇到已花时,老树何曾有丑枝。充耳怕闻天下事,祗今国论乱如丝。”国论蜩螗,羽毛自惜者,咸裹足不

  • 卷五十·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四 韩翃【字君平南平人】 令狐员外宅宴寄中丞 寒色凝罗幕同人清夜期玉杯留醉处银烛送归时独坐隔千里空吟对雪诗 送李明府赴滑州 渭

  • 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二十八·柯劭忞

      阿剌浅 阿剌瓦而思 不别 斡都蛮 哈只哈心 昔思铃部 爱鲁 小钤部赵阿哥潘 重喜 塔本 阿里乞失铁木儿迭里威失 锁咬儿哈的迷失 曷思麦里   阿刺浅,西域赛夷氏。赛夷者,西域族长之名,因以为氏。又称札八儿火者。火者

  • 卷一百二十七 志一百二·赵尔巽

      ◎河渠二   △运河   运河自京师历直沽、山东,下达扬子江口,南北二千馀里,又自京口抵杭州,首尾八百馀里,通谓之运河。   明代有白漕、卫漕、闸漕、河漕、湖漕、江漕、浙漕之别。清自康熙中靳辅开中河,避黄流之险,

  • 卷六十一·谷应泰

      ○江陵柄政   世宗嘉靖四十三年秋七月,以谕德张居正充裕王讲官。穆宗隆庆元年二月,加恩侍从藩邸诸臣,以礼部右侍郎张居正为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直内阁。四月,进礼部尚书、武英殿   大学士。二年春正月,进大学士

  • ◎礼五(吉礼)·徐天麟

    ○祖宗配侑孝文十六年,起渭阳五帝庙,祭泰一地祇,以太祖高皇帝配。(郊祀志王莽疏。)孝武元鼎五年,立泰一祠于甘泉,亦以高祖配。(同上。)元封四年,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坐合高皇帝祠坐对之。(服虔曰,时未以高祖配天,故言对,刘敞曰,按王莽

  • 卷之一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吴三桂纪略·佚名

    予宰江川,本县学谕金大印字斗如隶平西旗下,自辽东贡生选授,熟谙明季辽沈事,予乐与谈。伊时吴宠眷隆渥,予因问金云:&ldquo;王爷(原注:旗下人称旗主为王爷)世谓纯忠极孝,报国复仇,裂土分藩,为世间伟人,信乎?&rdquo;金曰:&ldquo;吾王俱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纪昀

    循吏传(臣)等谨按循吏之名例沿史汉义居悃愊无华奉职循理兴教化劝农桑弭盗贼而巳是以前汉止取文翁等六人而若赵张三王之 能于其职尹翁归之击断鲍宣之不畏强御不与焉至如韩延寿之闭合自责兴起礼让亦不与焉去取之闲例綦严

  • 绎史卷九·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陶唐纪大戴礼记帝喾产放勲是为帝尧帝王世纪帝尧陶唐氏祁姓也母庆都孕十四月而生尧于丹陵名曰放勲鸟庭荷胜眉有八采丰下鋭上或从母姓伊氏【春秋合诚图尧母庆都盖大帝之女生于斗维之野常在三河东南天大

  • 敬翔传·欧阳修

    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县人,自己说是唐代平阳王敬晖的后代。少年好学,长于撰写文书,乾符年间,参加进士考试落选,于是客居大梁。翔的同乡王发当汴州观察支使,翔前往投靠。过了很久,王发一直没有推荐他做官,翔更加窘困,只好给别人书

  • 卷二百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十七经籍考【七】经【四书 乐 仪注】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康熙十六年大学士库勒纳等奉敕编圣祖仁皇帝御制序曰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自尧舜禹汤文武之

  • 谭襄敏奏议卷八·谭纶

    明 谭纶 撰防秋事竣谅功举刺疏【隆庆三年十二月望日题】臣照得每嵗防秋事毕例将文武官员分别贤否具题以备惩劝今嵗题奉钦依修建敌台臣等窃谓可为边境千百年之计与一战之防一守之固万不相侔当其鸠工之初颇以虑始为难

  • 卷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诗义折中卷十四北山之什二之六陟彼北山言采其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赋也偕偕壮貌士子诗人自谓也陟山采望父母也偕偕从事不得养父母也以王事靡盬之故不得养其父母而且使父母思己故曰忧我父

  • 宜先学本有之佛法·印光

    至于送僧于藏学,拟沟通川藏佛法,此实外行人之计画(策)。(下略)言沟通者,须明本有之法,然后以其余力,学彼密宗,以辅翼(y&igrave;帮助,辅佐)本有各宗。今以未曾致力于各宗之僧,令从留(留学)康(康藏地区)某等之魔王学,学成之后,必能坏乱佛法,

  • 卷第三十二·普瑞

    华严悬谈会玄记卷第三十二苍山再光寺比丘 普瑞集疏言如梦者下十忍品疏云开此梦义亦有五法一所依悟心以喻本识二所因谓睡盖以喻无明习气三所见谓梦相差别以喻缘所起法四此梦事非有而有但心变故非现前法故非有五令梦

  • 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明结坛等法,及四成就法。

  • 观音经持验记·周克复

    凡二卷。清代周克复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又称观世音持验记、观音持验记、观世音经咒持验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作者广搜诸书,采撷自晋代至清顺治时,所有僧俗有关观音信仰之灵验一一八件,汇集编纂而成。范围包括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