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十八·宋

【欧阳修】  〔字永叔。生四岁而孤,母郑氏教之。家贫,以荻画地学书。比举进士,两试国子监,一试礼部,皆第一,遂中甲科。其父葬吉之泷冈,惟葬母一至其地。中岁居颖,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公以一翁老于五物间,自号六一居士。公作文多在三上,盖马上、枕上、厕上也。〕

欧阳公登第后,授洛阳节推。时钱维演守西都,欧与一官妓荏苒。一日,维演宴后园,客集而欧与妓移时方至,因妓中暑往凉堂睡着,觉失金钗故也。钱公曰:“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汝。”欧即席云:“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遍,待月华生。燕子飞来栖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倚,有堕钗横。”坐皆称善,遂命妓满酌赏欧,而令公库偿钗。”(时谢希深、梅圣俞与欧公并在维演幕下。一日游嵩山,自颖阳归,暮抵龙门香山,俄而雪作,登石楼四望,忽于烟霭中有车马渡伊水来,既至,则维演遣厨传歌妓至,传公语曰:“山行良佳,少留龙门赏雪,无遽归也。”)

庆历间,欧阳公谪守滁阳,筑醒心、醉翁两亭于琅琊幽谷,令幕官谢希深绛杂植花卉其间,谢以状问名品,公批纸尾云:“浅红深白宜相间,先后仍须次第栽。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不花开。”未几徙扬州,别滁诗曰:“花光浓郁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欧阳公守维扬日,于城西北大明寺侧建平山堂,颇得游观之胜。刘原父出守扬州,公作《朝中措》饯之云:“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后东坡亦守是邦,登平山堂有感而赋《西江月》一阕云:“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丈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欧阳公在扬州,暑月会客,取荷花千朵插画盆中,围绕坐席,又命坐客传花,人摘一叶,尽处饮以酒,故《答吕通判》诗云:“千顷芙蕖盖水平,扬州太守旧多情。画盆围处花光合,红袖传来酒令行。”

欧阳公自维扬移守汝阴,作《西湖》诗云:“绿菱红莲画舸浮,使君宁复忆扬州?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

欧阳公有《浣溪纱》春游词曰:“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碧琉璃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隔花啼鸟唤行人,日斜归去奈何春!”又有《蝶恋花》春暮词曰:“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金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后李易安酷爱此词,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

欧阳公与人行令,各作诗两句,须犯徒以上罪者。一云:“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一云:“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欧云:“酒粘衫袖重,花压帽檐偏。”或问之,答云:“当此时,徒以上罪亦做了。”

欧阳公尝有小词云:“江南柳叶,小未成阴。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胜吟,留取待春深。十四五间,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己留心,何况到如今!”后有谤欧公盗甥者,表云:“丧厥夫而无托,携孤女以来归。”张女此时年方七岁,钱穆父素恨公,见而笑云:“年七岁正是学簸钱时也。”及知贡举时,落第举人复作《醉蓬莱》词以讥之。

崇徽公主,仆固怀恩女,唐代宗册立之以嫁吐蕃者,欧阳公题公主手痕云:“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芳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昔为身累,肉食何尝预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野草自春秋。”

至和、嘉间,举子文尚奇涩,读或不能成句,欧阳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时范景仁、王禹玉、梅公仪等同事,而梅圣俞为参详官。未引试前,唱酬诗极多,欧公“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最为警策,圣俞有“万蚁战时春日暖,五星明处夜堂深,”亦为诸公所称。及放榜,平时有声如刘几辈皆不预选,士论汹汹,哄然以为主司耽于唱酬,不暇详考校,且以五星自比,而待我曹如蚕蚁,因造为丑语。自是,礼闱不敢作诗者几三十年。

时刘几好撰怪之语,欧公深恶之,会知贡举,决意痛惩。有一举人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修曰:“此必刘几也。”戏续曰:“秀才剌,试官刷。”因以朱笔横抹之,谓之红勒帛,判“大纰缪”字,榜之,果几也。被黜之士,候修早朝,聚噪马前,王为祭文投修家。后三年,公为御试考官而几在廷,修曰:“除恶务本,今必痛斥轻薄子以除文章之害。”是时,试《尧舜性仁赋》,有曰:“静以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修大称赏,擢第一,及唱名,乃刘辉,即几易名也。修愕然久之。

欧阳公知贡举日,每遇阅卷,坐后常觉一朱衣人,若点头,则其文入格,始疑侍史,及回视之,一无所见,因语同列,为之三叹,尝有句云:“惟准愿朱衣一点头。”

初,欧公在洛阳与梅圣俞同游嵩山,望四峰巨崖之上,有丹书四字,云:“神清之洞,”指示圣俞。洎告老归颖,思前四字,作一绝云:“四字丹书万仞崖,神清之洞锁楼台。烟霞极目无人到,鸾鹤今应待我来。”后数月薨。

【郑獬】  〔字毅夫。神文慎于选士,皇五年廷试前一日,焚香祝曰:“愿得忠孝状元。”洎唱名,得獬,故郑谢及第启云:“何以副上心忠孝之求”是也。卒之日,家贫子弱,藁殡僧舍者十余年,及滕甫守安州,乃克葬。〕

郑毅夫少年自负,监中送以第五,意甚不平,其谢主司启云:“李广事业,自谓无双;杜牧文章,止得第五。”

郑獬微时,梦至一处,有小池方阔数尺,以明玉,獬以水浴身,视其臂生白鳞,视水中影,头已角出,有吏云:“此玉龙池也。”故登第诗云:“霹雳一声从地起,到头身是白龙翁。”

郑毅夫为翰林学士,草富郑公拜相制。毅夫自负其文敏赡,因为诗曰:“中使传宣内翰家,君王令草侍中麻。紫泥金印封题了,红烛才烧一寸花。”

许虞部女好学能诗,为方勉妻,夜与勉看《晁错传》,作诗云:“匣剑未磨晁错血,已闻刺客杀袁丝。”后勉与友人饮于市,犯夜禁,时郑毅夫作尹,囚之。许氏投诗云:“明时乐事娱诗酒,帝里风光剩占春。况是白衣重得侣,不堪青旆自招人。早知玉漏催三鼓,不把金貂换百巡。大抵仁人怜气类,不教孤客作囚身。”遂释之。

郑毅夫《梦仙诗》云:“授我碧简书,奇篆蟠丹砂。读之不可识,翻身凌紫霞。”王介甫见之,大笑曰:“此人不识字,不堪自承。”毅夫曰:“不然。吾用太白诗语耳。”介甫又笑曰:“自首减等。”

吴门蠡口濒太湖,乃范蠡自此乘扁舟泛五湖也。郑毅夫有诗曰:“千重越甲夜城围,战罢君王醉不知。若论破吴功第一,黄金印合铸西施。”

周师厚在郑獬榜及第,只压得陈传一人,自赋诗云:“有眼不堪看郑獬,回头犹喜见陈抟。”

【滕元发】  〔初名甫,字元发,避讳改字为名而字达道。布衣时,尝为范文正客,时范尹京。滕少年,颇不羁,往往潜出狭邪,范公病之。一夕,至滕书室中,明烛观书,以俟其至,意将愧之。滕夜分大醉而归,略无慑惧,长揖问曰:“公所读何书了”公曰:“《汉书》。”复问:“汉高祖何如人?”公逡巡而入。〕

滕元发少居乡里寺中修业,主僧出,诸生夜盗其犬烹之,僧归觉,笑曰:“能作《滕先生偷狗赋》即不申理。”其破题云:“僧唯不净,狗也宜偷。辍蓝宫之夜吠,充绛帐之晨羞。抟饭引来,犹掉续貂之尾;索牵去,难回顾免之头。”又云:“既欲思于实腹,遂乃设于空喉(取狗器)。”即日传播诸郡。(绍兴初,临安学帑被盗,逻者夜搜沟中,所盗金在焉。时府学黄生立于傍,遂录送府。强公黻时为录事参军,引滕公作赋故事,乞俾之试。府主张公澄许之,以《取伤廉》为题。生仓皇不成文,强公潜代为之,其一联云:“门人窃履,何伤孟子之贤;同舍诬金,始见直生之量。”张公见之喜,遂置不问。)

滕元发皇五年御试律《听军声》诗云:“万国休兵外,群生奏凯中。”以是得第三人,最为场屋所称。初甫与杨绘、郑獬同试,自谓必魁天下,与二人约:“若其不然,宁罚。”及獬首选,杨次之,滕第三,郑戏责所约,甫答曰:“一人解,一人会,予安得不第三乎?”

司马温公章奏《王广渊乞诛之以谢天下》。是时滕元发为起居注,侍立殿陛。既归,广渊就元发问:“早来司马君实上殿,乞斩某以谢天下,不知圣语如何?”元发戏曰:“我只听得圣语云:‘依卿所奏’。”

滕元发受知神宗,以议政与荆公不合,遂出为帅,后又中飞语,谪知筠州,陈表自辩,神宗乃以公知湖州,湖,公所乞也。是时,林子中作礼部员外郎,与公婿何洵直邦彦同曹,闻公得湖,以诗贺曰:“清风楼下两溪春,三十余年一梦新。欲识玉皇香案吏,水晶宫里谪仙人。”盖公初第即倅湖,湖州距是三十年矣。

滕甫有弟申,狠暴无礼,其母独笃爱,用是数凌侮其兄,而阃政多紊。章子厚与甫旧狎,一日语之曰:“公多类虞舜,然亦有不似者。”甫究其说,子厚曰:“类者,父顽、母嚣、象傲;不类者,克谐以孝耳。”

【冯京】  〔字当世。父名式。京生而俊迈不群,式题其所诵书后云:“将作监丞通判荆南军府事冯京。”式既退十一年,京举进士,自乡选至廷对,俱策名第一,果为将作监丞通判荆南。时张尧佐欲妻以女,不肯就,富弼以女妻之。再娶,则晏殊女也。当时有曰:“两娶相家之女,三魁天下之儒。”尝患伤寒,死已而苏,云:“往五台,见昔为僧时室中物皆在,有言,我俗缘未尽,故遣归。”因作文记之,属其子,他日勿载志中。〕

冯当世未第时,客余杭县,为官逋拘窘,计无所出,题小诗于所寓寺壁。一胥魁范生见之,为白令,丐宽假,令疑胥受赇游说,胥云:“冯秀才甚贫,某但见其所留诗,知他日必显。”出其诗,令笑释之。诗云:“韩信栖迟项羽穷,手提长剑喝秋风。吁嗟天下苍生眼,不识男儿未济中。”

冯当世又尝薄游,为街卒所系,郑守王公素释之,及使关中,王方帅渭,与宴集甚欢,贻之诗曰:“吞炭难酬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祖龙图无择晚娶徐氏有姿色。议亲时,无择为馆职,徐氏必欲相其人,而无择貌寝,恐不得当也。时冯当世与同舍,丰姿秀美,乃谕媒妁:俟冯出局,扬鞭跃马经过徐居,曰:“此祖学士也。”徐窃窥喜甚,成婚始悟其非,竟以反目离婚。)

【王俊民】。〕

王俊民登第,二亲无恙,韩魏公赠诗曰:“青云一第人皆有,白发双亲世所无。”陈林亦赠诗曰:“一举登科日,双亲未老时。锦衣归故里,端的是男儿。”(时又有兄弟同榜者,有客赠诗曰:“彩衣膝下成行舞,丹桂庭前并干生。”)

【李渤】  〔字子文。乐昌人。〕

李渤世业儒,有声岭表,登嘉进士,郡人尊之,号为李夫子。尝试南昌,作《闻伯夷之风顽夫廉赋》中魁,时人脍炙,称为李伯夷,有诗云:“岭表尝闻夫子号,江西曾振伯夷风。”

【褚归】。〕

褚归应治平中省试《大舜善与人同赋》,其破题云:“昔有大舜,潜心至仁。道虽贯于万世,善犹同于众人。”卒见黜,心甚不平,一友戏慰曰:“公以‘尿罐’对‘油筒’,宜见黜落,何愠之有?”(治平中,国学试策问体貌大臣,进士对策曰:“若之相公、富相公,皆大臣之有体者;若冯当世、沈文通,皆大臣之有貌者。”意谓文、富丰硕,冯、沈美少也。刘原甫目冯、沈为有貌大臣。)

【黄裳】  〔字冕仲。酷嗜烧炼,晚年疾笃,喻诸子曰:“我死以大缸一枚坐之,复以大缸覆之,用铁线上下管定,赤石脂固缝,置之穴中足矣。”。〕

黄冕仲未第时,尝有魁天下之志。元丰四年,南剑州谯门一柱忽为迅雷所击,冕仲闻之,占成四句云:“风雷昨夜破枯株,借问天公有意无?莫是卧龙踪迹困,放开头角入天衢?”次年对策,为天下第一。

【焦蹈】。〕

元丰八年,贡院夜四鼓火,翟曼、陈之方、马希孟皆焚死,其后别试,焦蹈为魁,谚云:“不因南省火,安得状元焦?”

【吴俦】。〕

熙宁未改科前,有吴俦贤良,为庐州教授,尝诲诸生:作文须用倒语,如“名重燕然之勒”之类,则文势自然有力。庐州士子遂作赋嘲之云:“教授于庐,名俦姓吴,大假意头之没,全然巴鼻之无。”(“没意头”、“无巴鼻”,皆当时俗语。熙宁初,有人自常调上书,迎合宰相意,遂丞御史,苏长公戏之曰:“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使奸邪。”)

猜你喜欢
  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司马迁
  ●卷三十·徐梦莘
  卷之一百九十三·佚名
  ◎恶家庭之黑幕·李定夷
  通鉴答问卷二·王应麟
  三〇 伯宜公·周作人
  愍帝纪·房玄龄
  《南齐书》简介·萧子显
  杨溥传·薛居正
  贾纬传·欧阳修
  王溥传·张廷玉
  卷三十八·阿桂
  四一、公输般自鲁游楚考·钱穆
  卷一百·佚名
  卷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仁父·唐圭璋

      踏莎行   赠傀儡人刘师父   不假牵丝,何劳刻木。天然容貌施妆束。把头全仗姓刘人,就中学写秦城筑。   伎俩优长,恢谐软熟。当场喝采醒群目。赠行无以表殷勤,特将谢意标芳轴。

  • 方味道·唐圭璋

      庄椿岁   寿赵丞相   恭审某官间期淑气,特立高标。仰维岳之生   贤,一朝献颂;赋缁衣而入相,四海同声。欣逢五百年之期,愿上八千岁之祝。可占耆艾,曷尽形容。音寄水龙吟,名为庄椿岁。倘蒙省览,万有荣光。   纶巾少

  • 歴代诗话卷七十五·吴景旭

      癸集中之上  行邉诗  西湖麈谈录曰王世昌越虽尚权谲而文事武备皆有可观世间惟有征夫苦天下无如邉地寒髪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炼成丹其行邉诗也西涯李公谓其姿表奇迈议论英发其于邉徼险易敌情真伪将士强弱劳逸

  • 卷三十七·陈廷敬

    目  录 十调三十三体,起一百二十六字至一百三十九字 翠羽吟一体 六 州一体 十二时慢四体 兰陵王五体 大 酺二体 破阵乐二体 瑞龙吟四体 浪淘沙慢四体 歌 头一体 多 丽九体又名鸭头绿、陇头

  • 卷二百四·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鼎彝类四言古鼎铭          【梁】周 舍天下宁康异方同轨九牧作贡百司咸理范金铸噐戒鎭堦戺波圆月镜传之无已五言古得汉彝简周伯宁索香灰  【明】镏 炳古彝多欵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十七·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岁次丙辰 金熙宗亶天会十四年伪齐刘豫阜昌七年春正月己巳朔上在临安辛未上以雪寒细民艰食命有司赈之翌日谓尚书右仆射张浚曰朕居燠室尚觉寒细民甚可念若湖南江西旱灾去处亦宜早措置赈济民既困穷

  • 明熹宗哲皇帝实录卷之四十(梁本)·佚名

    三月乙卯朔右通政郭尚宾为太仆寺卿大理寺丞韦藩为右少卿并添注初建议裁蓟辽总督以山西道御史王祚昌言仍之两朝从信录枢臣请亟推蓟辽总督时旧督臣王象乾告归议代而难其人枢辅孙承宗谓不如且停之然而宁远去关门二百里遥

  • 卷之五十九·佚名

    光绪三年。丁丑。冬十月。壬午朔。享太庙。遣肃亲王隆勤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辛亥皆如之。内起居注  ○颁光绪四年时宪书。  

  • ◎大理院附总检察厅·费行简

    为国立最高审判机关,在司法独立国中,当然非他人所能干涉,即吾华帝制时代,法司之强毅者,亦称曰执法如山,可以想见其风采焉。民国肇兴,尚略具司法精神,其时勿论何等要人,苟被控诉于大理院,传讯不敢不到,判罚不敢不遵。自宋教仁击毙

  • 卷八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八十三食货略【三】赋税上顺治初年世祖章皇帝轸念民生力除明季加派积弊诏言前朝厉政莫如加派辽饷以致民穷盗起而复加剿饷再为各边抽练而加练饷惟此三饷数倍

  • 卷四十七典礼四·冯煦

    印信凡文武官印信、关防、图记、条记有更建应改铸者,因模糊应换铸者,均详请巡抚题请,由部奏明铸造颁发。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奉上谕:嗣后除贺本外,均改"题"为"奏"。定制:凡印官有更建则给以新印,而废其故,敝亦如之。印成,付仪制司

  • 提要·陈耀文

    【臣】等谨按经典稽疑二卷明陈耀文撰耀文字晦伯确山人万厯庚戌进士官至按察使副使此书取汉唐以来説经之异于宋儒者分条辑载上卷为四书下卷为易书诗春秋礼记周礼先儒专门之学各有师承非同臆说耀文欲存诸经古训但当采郑

  • 卷一百八十四·秦蕙田

    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八十四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五十七观象授时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谷【?东表之地称嵎夷?明也 疏禹贡青州曰嵎夷既略青州在东界外之畔为表故云东表之地称嵎夷也】寅賔出日【?寅敬賔导也】

  • 第19章·老子

    【原文】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1)。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2)。见素抱朴,少私寡欲(3),绝学无忧(4)。【题解】本章大意,也是从前章推演而来,老子认为人们迷失本性,是

  • 卷一上·王应电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传卷一上     明 王应电 撰天官上【六官曰天地春夏秋冬者天官所掌王宫内外及百官皆在上之事天覆象也地官所掌敎飬斯民皆根本之事地载象也春官掌礼乐合天地之和春生象也夏官掌政皆均平大事夏长

  • 卷五·僧祐

    新集抄经录第一新集安公疑经录第二新集疑经伪撰杂录第三新集安公注经及杂经志录第四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第五长安睿法师喻疑第六○新集抄经录第一抄经者,盖撮举义要也。昔安世高抄出《修行》为《大道地经》,良以广译

  • 劝处家宏法·印光

    ●如来说法, 恒顺众生。遇父言慈, 遇子言孝。外尽人伦, 内消情虑。使复本有真心, 是名为佛弟子, 岂在两根头发上论也。况贵乡僻居深山, 知法者少。高明者以语言不通之故, 皆不至其地。仗此好心, 竭力学道

  • 百正集·连文凤

    诗别集。南宋末连文凤撰。三卷。文凤字百正,号应山,三山(今属福建)人。入元,改姓名为罗公福,为“月泉吟社”中人,相传:至元二十三年,吴渭邀谢翱、文凤等,举月泉诗社,以“春日田园杂兴”为题,征诗四方,得二千七百余首,文凤名列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