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九卦:《涣卦》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白话】《涣卦》象征涣散:顺畅亨通,贤明的君主去祠庙祭祀神灵以祈求保佑,利于渡过大川河流,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白话】《象辞》说:《涣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巽(风)上,为风行水上之表象,象征涣散、离散。先代君王为了收合归拢人心便祭祀天帝,修建庙宇。

初六,用拯马壮吉。

【白话】初六,借助健壮的好马来弥补力量的不足,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白话】《象辞》说:《兑卦》的第一位(初六)之所以是吉祥的,这是由于它能顺承阳刚的缘故。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白话】九二,处在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悔恨便会消失。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白话】《象辞》说:“涣散之时,要迅速脱离险境,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脱离了危险,消失了悔恨,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六三,涣其躬,无悔。

白话,六三,宁愿自身受到损失,因此没有什么悔恨。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白话】《象辞》说:“宁愿自身受到损失”,说明志向在外。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白话】六四,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同时,它又能化解小群而聚成山丘一般大的群体,这不是常人所能想到的。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白话】《象辞》说:“尽散朋党,因而有大的吉祥”,表明无自私自利之心,品行光明正大。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白话】九五,像挥发身上的汗水一样发布重大的命令,同时亦能疏散君王的积蓄用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白话】《象辞》说:“疏散君王的积蓄以聚拢民心,这样做一定不会有什么祸患”,是因为九五爻居于正位,行事端正。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白话】上九,摆脱伤害,远远地避开它,不再接近它,不会有什么祸患。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白话】《象辞》说:摆脱伤害,这就是避祸之道。

猜你喜欢
  道赋第十二·桓谭
  九经辨字渎蒙卷一·沈炳震
  卷三十九·郑玉
  卷五·王鸿绪
  卷九十八·秦蕙田
  提要·刘敞
  卷六·吕祖谦
  卷三·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五十七·欧阳竟无
  文化与民族及人类的存亡关系·太虚
  卷四十九·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三·佚名
  佛说诸行有为经·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十六·延寿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162 ·佚名

    李弥逊 春日种菊东离顾丛半衰谢欲充之因取以植墙下 天公善转物,剪爪不停轸。 春工未削迹,秋事已张本。 檀栾嘉菊丛,戢戢露奇蕴。 枝分要及时,手植须着贤。 清晨东篱下,畚插自畦轸。 土膏入新

  • 少陵先生年谱会笺·闻一多

    公姓杜氏,名甫,字子美。十三世祖晋当阳侯预,曾祖依艺,祖审言,祖母薛氏,父闲,母崔氏。预勋业学术,震耀千古,史载其言曰“德不可企及,立功立言,可庶几也”,其自负如此。依艺官监察御史,河南巩县令;审言修文馆学士,尚书膳部员

  • 卷四十六·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四十六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唐庚眉山诗钞唐庚字子西眉州丹棱人年十四能诗文赋明妃曲题醉仙崖诸作老师匠手皆畏之中绍圣进士为州县官至大观始入为博士张商英荐其才除提举京畿

  • 卷三百五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八荷花类五言古青阳度         【晋】乐 府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下有并根藕上生并头莲夏歌          乐 府鬱蒸仲暑月长啸北湖邉芙蓉始结叶抛艶未成莲

  • 二百二十八 曹(兆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二月初一日 江宁织造.主事奴才曹(兆页)跪奏:恭请万岁圣安。江南太平无事。米价照常,每石一两至一两一钱不等,百姓安业。谨将正月分晴雨录,恭呈御览,伏乞圣鉴。 朱批:知道了。

  • 三 江宁织造曹玺进物单·佚名

    江宁织造理事官 加四级臣曹玺恭进。 计呈: 轿一乘、铁梨案一张、博古围屏一架、满堂红灯二对、宣德翎毛一轴、吕纪九思图一轴、王齐翰高闲图一轴、朱锐关山车马图一轴、赵修禄天闲图一轴、董其昌字一轴、赵伯驹仙山逸

  • 曾肇传·脱脱

    曾肇,字子开,考取进士后,调任黄岩县主簿,被推荐任郑州教授,升任崇文校书、馆阁校勘兼国子监直讲、同知太常礼院。太常礼院从秦朝以来,有关文献残缺不全,先辈儒生各人都凭想象,无法核实。曾肇在职期间,纠正了前辈的不少错误。亲

  • 后唐纪三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下同光三年(乙酉、925)·司马光

    后唐纪三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公元925年) [1]十一月,丙申,蜀主至成都,百官及后宫迎于七里亭。蜀主入妃嫔中作回鹘队入宫。丁酉,出见群臣于文明殿,泣下沾襟,君臣相视,竟无一言以救国患。 [1]十一月,丙申(初七),前蜀主回到成都,朝廷

  • 解蔽篇第二十一·荀况

    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治则复经,两疑则惑矣。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妒缪于道,而人诱其所迨也。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

  • 春秋大全卷六·胡广

    明 胡广等 撰桓公下【庚桓王十辰九年】十有一年【齐僖三十晋缗四衞宣十八蔡桓十四郑庄四十三卒曹庄公射姑元年陈厉六祀靖三宋庄九秦出子三楚武四十】春正月齐人衞人郑人盟于恶曹【左传齐衞郑宋盟于恶曹杜氏曰宋不书

  • 卷五十一·沈廷芳

    <经部,五经总义类,十三经注疏正字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五十一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玉藻第十三天子玉藻节注祭先王之服也【玉监本误至】画龙于衣【画监本误昼】音义卷古本切【切误及】端节注皆谓国门也【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卷四·欧阳竟无

    十義抉擇第二十義抉擇者︰一、龍樹無著學;二、唯智;三、悲;四、定;五、三解脫;六、福;七、十法行;八、觀行;九、文字;十、經卷。龍樹、無著學者,應以十事敘︰一、非空非不空宗;二、二諦;三、識;四、涅 ;五、十喻九喻;六、摩訶衍;七、毗曇

  •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宗卷第三(八章)·优昙普度

    念佛正宗说明教大师曰。能仁之垂教也。必以禅为宗而佛为祖。祖者乃其教之大范。宗者乃其教之大统。大统不明则天下不得一其所诣。大范不正则天下不得质其所证。夫古今之学佛辈竞以其所学相胜者。盖由宗不明祖不正而为

  • 佛说佛名经卷第十九·佚名

      尔时佛告舍利弗。举要言之现在诸佛说不可尽。舍利弗。譬如东方恒河沙世界。南方恒河沙世界。西方恒河沙世界。北方恒河沙世界。上下四维恒河沙世界。彼一切世界下至水际上至有顶满中微尘。舍利弗。于意云何。彼如

  • 百年钻故纸·佚名

    唐朝古灵神赞禅师,本来在福州大中寺受业,后来出外行脚,因受百丈禅师的指点而开悟,但之后又回到大中寺。曾经教导他的师父问他:&ldquo;你离开我这,在外头学了些什么?&rdquo;   神赞回答:&ldquo;没有什么特别的

  • 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十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沙门臣施护等奉 诏译  一切金刚部法三昧曼拏罗广大仪轨分第十三  尔时世尊。复入一切如来法三昧出生金刚加持三摩地。说此自部最上大明曰。  唵(引)嚩日啰(

  • 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序·水鉴慧海

    嘉兴大藏经 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荆州天王水鉴海和尚五会录序余常谓圣贤危微之旨必待人而后传故我儒之有薪传犹释氏之有统嗣也圣贤危微之传必升堂而后入室我儒之有洙泗犹释氏之有祖庭衣钵也圣贤之道非其人不传释氏之

  • 难经悬解·黄元御

    医经著作。二卷。清·黄元御撰于1756年。作者认为古来注《难经》者虽代不乏人,但多疏漏而未能详尽,故以为“《难经》不可不解”。黄氏根据个人阅读《难经》的心得,对八十一难予以逐段注解,注文大多简要,诠释或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