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马札儿台传

马札儿台,伯颜之弟,先侍奉武宗,后侍奉太子仁宗,出入都很恭谦谨慎,任职办事,敏捷通达,仁宗颇为欣赏,任他为中顺大夫、典用太监。不久调任吏部郎中,后又升侍郎、兵部尚书,转任利用卿,进升度支卿,又转为同知典瑞院事,升院使、大都路达鲁花赤,佩虎符,领虎贲亲军都指挥使。

泰定四年(1327),拜陕西行台治书侍御史。当时关陕大饥,赈贷钱粮不足,马札儿台将自己的私财用来周济贫民。转任太府卿、都功德使、宣政使,虽三度迁调,最后仍为太府卿,佩原所赐虎符,为统领高丽、女真、汉军万户府达鲁花赤。拜御史大夫,仍统领高丽、女真、汉军,兼右卫阿速亲军都指挥使司达鲁花赤,提调承徽寺。不久,调任知枢密院事,除仍兼前职外,又加提调武备寺事,加金牌,领钦察之闯闯帖木儿千户所。其后,又仍以知枢密院事加镇守海口侍卫亲军屯储指挥使司达鲁花赤,其他职务仍不变。

至元三年(1337),朝廷准备给马札儿台进爵封王。他辞谢,认为其兄伯颜既封秦王,兄弟不宜同时封王。于是拜他为太保、知枢密院,令镇守北边。到任后,他免除边民每年的徭役,并作为制度固定下来。六年,贬黜伯颜后,召马札儿台回京,拜太师、中书右丞相。他奏请裁撤各处船户提举司和广东采珠提举司。在相位时,还兼统领右卫阿速军,又兼领群牧监。不久,因病辞职。至正元年(1341),任其子脱脱为右丞相,封马札儿台为忠王。至正七年(1347)病逝于甘肃,年六十三岁。十二年,特命改封德王,令翰林儒臣为之树碑立传,赐“旌忠昭德”的匾额。子二人,长曰脱脱,次曰也先帖木儿。

猜你喜欢
  卷五·应劭
  卷三十七·黄以周
  卷之一百七·佚名
  第五十三回 袁世凯称帝唐都督誓师·黄士衡
  仁宗皇帝实录(卷十)·杨士奇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九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八·佚名
  提要·李锴
  十国春秋卷一百十四·吴任臣
  张稷传·李延寿
  贺瑰传·欧阳修
  卷二十·雍正
  第一节 顺宗谋诛宦官·吕思勉
  三十六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自序·黄遵宪

    余于丁丑之冬,奉使随槎。既居东二年,稍与其士大夫游,读其书,习其事,拟草《日本国志》一书,网罗旧闻,参考新政,辄取其杂事,衍为小注,串之以诗,即今所行《杂事诗》是也。时值明治维新之始,百度草创,规模尚未大定。论者或谓日本外强中

  • 后山集补钞·管庭芬

    后山集补钞陈师道丞相温公挽词恭默思良弼,诗书正百工。事多违谢传,天遽夺杨公。一代风流尽,三师礼数崇。若无天下议,美恶并成空。百姓归周老,三年待鲁儒。俗方随日化,身已要人扶。玉几虽来晚,明堂讫授图。心知死诸葛,终不羡曹

  • 卷十九·胡文学

    <集部,总集类,甬上耆旧诗>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十九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礼部屠长卿先生隆 先生别字纬真亦号赤水少时其家少司马竹墟公数称为异才司马尝夜梦苍龙入室及旦起先生适至心益奇之日与大司马东沙张公共

  • 提要·李绅

    臣等谨案追昔游集三巻唐李绅撰绅字公垂亳州人元和元年进士武宗时为中书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事迹具唐书本传此集皆其未为相时所作晁公武读书志载前有开成戊午八月绅自序此本无之诗凡一百一首新唐书本传所载贬端州司马

  • 卷第一百三十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宋纪十三〔柔兆敦牂(丙午),一年〕太宗明皇帝上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

  • 卷之一百二十四·佚名

      顺治十六年。己亥。三月。壬辰朔。予故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王永吉祭十三次立碑谥文通。遣官护其丧归葬  ○癸巳。吏部议奏旧制各省分守道系参政参议衔。分巡道系副使佥事衔今不必拘地方坐定职衔。守道缺出

  • 卷之五百三十一·佚名

    光绪三十年。甲辰。五月。甲午。军机大臣等、增祺等奏、奉天驿巡道员缺请暂归外补等语。奉天驿巡道。本系请旨肬■闲放之缺。现在地方紧要。着增祺、廷杰、遴保数员。出具切实考语。候旨肬■闲用。现月  ○署两广

  • 绎史卷三十三·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卫州吁宣姜之乱诗考槃在涧硕人之寛独寐寤言永矢弗谖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诗序考槃刺荘公也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竆处】史记庄公五年取齐女为夫人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五 庄士敦·溥仪

    我第一次看见外国人,是在隆裕太后最后一次招待外国公使夫人们的时候。我看见那些外国妇女们的奇装异服,特别是五颜六色的眼睛和毛发,觉得他们又寒怆,又可怕。那时我还没看见过外国的男人。对于外国男人,我是从石印的画报

  • 耶律袅履传·脱脱

    耶律袅履,字海邻,六院夷离堇蒲古只的后代。丰采俊秀,擅长做画。重熙年间,累迁同知点检司事。驸马都尉萧胡睹为夏人所拘执,袅履奉诏索要,三度往返终于要回,转任永兴宫使、右祗候郎君班详稳。袅履将要娶秦晋长公主的孙女,而母亲

  • 大易篇第十四·张载

      大易不言有无,言有无,诸子之陋也。  易语天地阴阳,情伪至隐赜而不可恶也。诸子驰骋说辞,穷高极幽,而知德者厌其言。故言为非难,使君子乐取之为贵。  易一物而[合]三才:阴阳气也,而谓之天;刚柔质也,而谓之地;仁义德也,而谓

  • 孟子纂笺卷三·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公孙丑上凡九章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复扶又反】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当路居要地也管仲齐大夫名夷吾相【去声】桓公霸诸侯许犹期也孟子未尝得政丑盖设辞以问也孟子曰子诚齐人

  • 诗故卷七·朱谋玮

    明 朱谋玮 撰小雅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何所刺之刺不平也曰尹氏大师托词之婉也何以不平尊宠姻亚斥逺君子为政偏颇不均平也曰不平曰国均曰式夷曰不佣曰国成诗中凡七言之书曰无偏无颇遵王之义无党无偏王道平平今也不均不

  • 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之上·智顗

        陈隋国师智者大师撰  名色初门第一   一名 二色  今辨法界初门。先从名色而始者。至论诸法本原清净。绝名离相。尚非是一。何曾有二。不二而辨其二者。以行者初受一期妄报歌罗逻时。但有名色二法。当

  • 异鱼图赞笺·胡世安

    四卷。清胡世安撰。是书前有作者自序一篇,接载杨慎《异鱼图赞》原文。杨氏之书,虽间有自注,但仅标所据之书,未引其说。胡氏之书,按照杨慎《异鱼图赞》原文的顺序,补充其说,并博采传记,逐一加以笺注。其笺主要引经据典

  • 三洞法服科戒文·张万福

    唐张万福撰。道教经书。一卷。记载道教服饰制,认为衣服为身之章,依禀受品次不同,各有科仪,凡九等;道士修行,当须持奉三洞符箓经戒,依此制服,不得混杂。道冠道服都有特定内涵,如“冠”含义为“观”,内观于身,结大福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