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百工纪

语云:“璧玉不御,则下鲜玩好;雕刻不饰,则民绝曲巧。”言上者表,下者景,所从来远矣。

昔者圣王御世,因民情为之防,体物宜导之利,阜财用而齐以制度,厚利用而约以准绳。是故粢非不足于簋,而不耕者不以祭;帛非不足于杼,而不蚕者不以衣。玄闳筐篚非不足,而纳采无过五两;节车骈马非不足,而不命则不得乘。故天下望其服,而知贵贱;睹其用,而明等威。此上下辨而民志定也。今之世风,侈靡极矣,贾子所谓“月异而岁不同”已。此岂可以剖斗折衡、裂冠毁冕以止之哉!《礼》曰:“国奢则示之以俭,俭则示之以礼。”自非主持世道者申令甲之条,宣画一之规,正车服器用之等,别吉凶食用之宜,何以定民之心志乎?

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故百工技艺之人亦多出于东南,江右为伙,浙、直次之,闽、粤又次之。西北多有之,然皆衣食于疆土,而奔走于四方者亦鲜矣。今辇毂之下,四方之人咸鳞集焉。其在官者,国初以工役抵罪,编成班次,有五年、四年一班者,有三年、二年、一年一班者。其造作若干、成器若干、廪饩若干,皆因其多寡大小而差等之,精粗美恶亦然,其大率也。自后工少人多,渐加疏放,令其自为工作,至今隶于匠籍。若闾里之间,百工杂作奔走衣食者尤众。以元勋、国戚、世冑、貂榼极靡穷奢,非此无以遂其欲也。

自古帝王都会,易于侈靡。燕自胜国及我朝皆建都焉,沿习既深,渐染成俗,故今侈靡特甚,余尝数游燕中,睹百货充溢,宝藏丰盈,服御鲜华,器用精巧,宫室壮丽,此皆百工所呈能而献技,巨室所罗致而取盈。盖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其物值既贵,故东南之人不远数千里乐于趋赴者,为重糈也。故终没于衣食中,贵得而贵用之,所入仅足以平其劳,不能得余资以享其逸。则百工之事,奏技薄而呈能浅也。此固知尽能索不能逃,大抵皆为财用耳。

且京师者,四方之所观赴,天子者,又京师之所视效也。九重贵壮丽,则下趋营建;尚方侈服御,则下趋组绘;法宫珍奇异,则下趋雕刻。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故曰:“理人之道,当防淫佚之原,抑末务而开本业。”今也,散敦朴之风,成侈靡之俗,是以百姓就本寡而趋末众,皆百工之为也。夫末修则人侈,本修则人懿。懿则财用足,侈则饥寒生,二者相去径庭矣。

夫百工之事,固不可废也。国有沃野之饶,而不足于食,器械不备已;国有山海之货,而不足于财,工作不备已。今使有陇西之丹砂羽毛,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楩梓竹箭,燕、齐之鱼盐毡裘,梁、兖之漆丝纻,非百工为之呈能而献技,则虽养生奉终之具,亦无所资。故圣王作为舟楫之用,以通川谷;服牛驾马,以达陵陆。致远穷深,所以来百工而足财用也。故曰四方之货,待虞而出,待商而通,待工而成,岂能废哉!

然圣王御世,不珍异物,不贵难得之货,恐百工炫奇而贾智,以趋于淫,作无益而害有益,弃本业而趋末务,非所以风也。夫排抑工贾,防塞利孔,作法于凉,犹恐其奢,而况上为之倡乎!古之为工也,因其所能,不示以奢,男效其耕,女效其织而已。如释其所有,责其所无,则虽良工所擅,与庸工所就,劳逸异趋,巧拙殊轨,皆非天之所生,地之所产也,亦人力之所为耳。以人力所可为,则逞其无涯之欲,何所不至?势不至于以虚易实、去农就

工不止也。是以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

我太祖高皇帝埽除胡元,奄有中夏。时江西守臣以陈友谅镂金床进,上谓侍臣曰:“此与孟昶七宝溺器何异?以一床榻,工巧若此,其余可知。陈氏父子穷奢极欲,安得不亡!”即命毁之。其卓识远见,度越寻常万万矣。列圣相传,咸遵是轨,上供之物,俱有定数,节俭之风,流播至今。故轻傜薄敛,恒先本务,而凡有兴作,不以妨民。其湛恩□泽,浸灌人心,有以也。

迩来国事渐繁,百工技艺之人,疲于奔命。广厦细旃之上,不闻俭朴而闻奢靡;深宫邃密之内,不闻节省而闻浪费。则役之安得忘劳,劳之安能不怨也。近代劳民者莫如营作宫室,精工玩好。先臣刘球上疏云:“土木之工不息,天地之和有乖。《春秋》于劳作之事,悉书示戒,正为此也。今营作频年不休,虽不烦民而役军,然军亦国家赤子,赖以御暴赴斗,岂宜独役而不加恤哉!”王恕之疏曰:“始臣闻朝廷轸念东南,特遣近臣赍发内帑,前来赈济,不胜欣抃。已而内侍装载私盐,收买玩好,声势张皇,骚扰郡邑。臣恐远近闻之,将谓陛下惟珍奇是好,非社稷之福也。”二公所言,岂惟一时谠论,实万世忠谋。使人主录之座右,其所裨黼扆者,岂浅鲜哉!

至于民间风俗,大都江南侈于江北,而江南之侈尤莫过于三吴。自昔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屯;吴制器而美,以为非是弗珍也。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四方贵吴器,而吴益工于器。是吴俗之侈者愈侈,而四方之观赴于吴者,又安能挽而之俭也。盖人情自俭而趋于奢也易,自奢而返之俭也难。今以浮靡之后,而欲回朴茂之初,胡可得也?矧工于器者,终日雕镂,器不盈握,而岁月积劳,取利倍蓗。工于织者,终岁纂组,币不盈寸,而锱铢之缣,胜于寻丈。是盈握之器,足以当终岁之耕;累寸之华,足以当终岁之织也。兹欲使其去厚而就薄,岂不难哉!

故曰:“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刺绣组锦,伤蚕事者也。”夫农桑,天下之本业也,工作淫巧,不过末业。世皆舍本而趋末,是必有为之倡导者,非所以御轻重而制缓急也。余尝入粤,移镇苍梧。时值灯夕,封川县馈一纸灯,以竹篾为骨,花纸为饰,似无厚重之费,然束缚方圆,镂刻文理,非得专精末业之人积累数旬之工,未能成就,可谓作巧几于淫矣。灯夕方徂,门隶请毁。积月之劳,毁于一旦,能无可惜?余禁止之。

因思吾浙之俗,灯市绮靡,甲于天下,人情习为固然。当官者不闻禁止,且有悦其侈丽,以炫耳目之观,纵宴游之乐者。贾子生今,不知当何如太息也!夫为人上者,苟有益于下,虽损上犹为之,如有损于下,虽益上不为。今之世风,上下俱损矣。安得躬行节俭,严禁淫巧,祛侈靡之习,还朴茂之风,以抚循振肃于吴、越间,挽回叔季末业之趋,奚仅释余桑榆之忧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志第五十三·礼三等·脱脱
  蕭子雲晉書·汤球
  引用书目·王国维
  七国考卷七·董说
  第九回 二世篡位咸阳宫 始皇归葬骊山墓·黄士衡
  ◎蔡灵回国记·李定夷
  第二节债权之让渡·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四·刘凤
  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十二·佚名
  十国春秋卷六十九·吴任臣
  吴麟征传·张廷玉
  乙、关防·佚名
  隋纪七 炀皇帝下大业十二年(丙子、616)·司马光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景初二年(戊午、238)·司马光
  严观韶·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九折 泣遣·李玉

    【忆秦娥】[旦上]奇殃炽,分飞一旦身家碎;身家碎,悬悬望眼,涓涓珠泪。[贴上] 【前腔】[换头]巢倾一息身余几,思亲万绪愁相对。[见介][旦哭介]儿呵![合]愁相对,他乡父子,穷村母女。[旦]自你爹爹被逮,虑切覆巢,你哥哥又舍命入京,更愁祸起不测。近

  • 第三十四出 走到花园·佚名

    【四边静】走到花园心都碎。(生)娘仔着切做乜?(旦)也曾共君园内相随,共君相惜,心夭未饱醉。(生)娘仔强企行上几步。(旦)随趁君走,心头即开。三哥,我譬论你听。(生)譬论乜人?(旦)当初好烈女,★(???廾)死身为谁?舍身到只处,准做

  • 列传第二十四·李延寿

    薛辩 五世孙端 端子胄 端从子浚 端从祖弟湖 湖子聪 聪子孝通 孝通子道衡 聪弟子善 善弟慎 薛寘 薛憕薛辩,字允白,河东汾阴人也。曾祖兴,晋尚书右仆射、冀州刺史、安邑公,谥曰:庄。祖涛袭爵,位梁州刺史,谥曰忠惠。京都倾覆,皆

  • 二百九十五 内务府奏拿获允(礻题)使用之太监李凤琛越墙案请旨摺·佚名

    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七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案据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二日派出巡察圈禁允(礻题)地方之护军参领曹宜等报称:本月十一日夜间二更时,允(礻题)使用之太监李凤琛,越登大内高墙跳出,被坐更太监廖德永等拿获等语,呈报

  • 第五九名单(堂谕)光绪十年六月廿六日一一二○七-二三·佚名

    新竹知县徐,传讯挑夫首纪吉等,谕饬其派拨挑夫名单承兵总差值对役计开(注)纪结交一皂陈沙交快总萧万交快总古怪李全交三皂蔡进发交一快〔堂谕〕既经认清夫子,即具结附卷。此谕。〔光绪十年〕六月二十六

  •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佚名

    一○六四 谕内阁全书四分告竣所有总裁总阅总纂等交部从优议叙【真按:四库全书之成书时间】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内阁奉上谕:现在四库馆全书四分告竣,该馆书籍每分三万六千册,真按:四库全

  • 卷之四十三·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四十三传第二十七鄂尔多斯部总传鄂尔多斯部在河套内至京师千一百里东界归化城土默特西界喀尔喀南界陕西长城北界乌喇特东西北三面皆距河袤延二千余里元太祖十六世孙巴尔苏博

  • 馆阁续録卷七·陈骙

    官聨一监修国史 淳熈五年以后八人 范成大【五年四月以参知政事兼权】赵雄【五年六月以参知政事兼权】钱良臣【字师魏嘉兴人绍兴二十四年张孝祥榜进士出身五年十一月以参知政事兼权】谢廓然【字开之天台人淳熈四年五

  • 論衡校釋卷第二十五·黄晖

      詰術篇   圖宅術曰:孫曰:晉書魏舒傳:「少孤,為外家寧氏所養。寧氏起宅,相宅者曰:『當出貴甥。』外祖母以魏氏甥小而慧,意謂應之。舒曰:『當為外氏成此宅相。』」韓友傳:「善占卜,能圖宅相冢。」又按漢書藝文志形法有宮宅

  • 卷一五·邱濬

    ▲重民之事 《舜典》:咨,十有二牧(养民之官),曰食哉惟时。 朱熹曰:“王政以食为首,农事以时为先,舜言足食之道,惟在于不违农时也。” 臣按:君之所以治者以民,民之所以生者以食,食之所以足者以农,农之所以耕者

  • 卷八·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八宋 钱时 撰説命上髙宗梦得説使百工营求诸野得诸傅岩作説命三篇营求者经营而求也王宅忧亮隂三祀既免丧其惟弗言羣臣咸谏于王曰呜呼知之曰明哲明哲实作则天子惟君万邦百官承式王言惟作命不言

  • 卷六·杨于庭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质疑卷六明 杨于庭 撰文公公即位按周书顾命四月乙丑成王崩宰臣太保即于是日命仲桓南官毛俾爰齐侯吕汲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王世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宅忧为天下主由是而观君薨嗣君即位岂有旷至月日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五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四复次当知菩萨毗奈耶略有三聚。初律仪戒毗奈耶聚。如薄伽梵为诸声闻所化有情略说毗奈耶相。当知即此毗奈耶聚。云何摄善法戒毗奈耶聚。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

  •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佚名

    正集起於晋。止於宋元。自后无续之者。乃补入元季 国初得五师焉。而中峰本禅师。相传今吴山云居庵有师所着麻履尚存。然考之行状志铭。及与广录。曾无住持云居之事。不敢徇俗增补。又正集中。国一钦禅师始末皆在双径

  • 杂毒海卷三·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投机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灵云勤)。夜宿花城与酒楼。一闻歌管惹离愁。利刀掣断红丝线。你若无心我便休(楼子)。万象之中独露身。唯人自

  • 卷第五·佚名

    嘉兴大藏经 不会禅师语录不会禅师语录卷第五门人通吉通悟同编  小参邑侯沈公同绅衿追亲中元请小参僧问即今师说何法师云单单拈起无孔笛为君吹出太平歌进云一切宗亲在甚么处师云全身出宇宙何处不称尊进云未审县主得

  • 备倭记·卜大同

    明代卜大同撰。全书共2卷。上卷分制置、方画、将领、士卒、烽堠、险要、战舸、边储8篇;下卷分奏牍、策议2篇。作者卜大同,字吉夫,秀水(今嘉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曾任湖广按察司佥事、布政司参议、福建巡海

  • 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佚名

    本书(一册一二一面七二、六○○字)不分卷,据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藏抄本「台湾番事」(未题作者姓氏)一书编印。盖书中所述并不止于「番事」,并论及台湾各种物产与通商事务,因改称今名。按诸此事内容,实为清同治间美国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