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百九十五 内务府奏拿获允(礻题)使用之太监李凤琛越墙案请旨摺

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七日 

总管内务府谨奏:为请旨事。 

案据雍正十三年七月十二日派出巡察圈禁允(礻题)地方之护军参领曹宜等报称:本月十一日夜间二更时,允(礻题)使用之太监李凤琛,越登大内高墙跳出,被坐更太监廖德永等拿获等语,呈报前来。 

臣等即讯李凤琛,汝将何故越墙跳出及如何越登高墙之处,著俱从实摺出。据供:我原是跟随弘明的太监,身有许多病症,而允(礻题)不分昼夜,使用甚严,稍有不是,即遭挫打;因实难忍受,於本月十一日夜间,我从高墙根边堆的煤灰,登上房山墙,越过高墙跳出,当即将我拿获,并无别情等语。 

查雍正九年十月内,允(礻题)使用之太监王国容,曾越出大内高墙。臣等议得:王国容乃允(礻题)使用之太监,虽然供称因挨打忍受不住而越墙逃出,但其中难免别有情故,因而奏请将王国容严审议奏。奉旨:何需严审,著将伊提来,与菩萨保、张起凤一处圈禁,并将高墙内所筑之小墙拆毁。钦此钦遵在案。 

臣等除将圈禁允(礻题)之高墙内堆积之煤灰,监视铲平清出外,兹将拿获跳出高墙之太监李凤琛,如何办理之处请旨。为此谨奏。 

奉旨:著令太监李凤琛照常进去。庄亲王、内务府总管所司何事?如果墙矮,理应砌高,并将里面所有之灰土清除出去。尔等素日并不巡查,以致太监李凤琛从堆积之灰土越墙跳出,是何道理?现在只是太监越墙而出,倘若是允(礻题),尔等又当如何?著庄亲王、内务府总管自行查议具奏。钦此。 

王、大人谕:著将此事交都虞司拟稿呈阅。 

王、大人又谕:本堂自行查议之处,著交都虞司办理。王进玉查议之处,著交慎刑司议呈,并交该管处。此谕。 

[译自内务府满文上传档] 

猜你喜欢
  ●卷首·王克昌
  大事记续编卷四十五·王祎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卷之七百十四·佚名
  ●奇女子传卷之四·吴震元
  ●序·杨士聪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十九·阿桂
  钦定金史语解卷七·佚名
  三 小酒店里·周作人
  魏收传·李延寿
  朴不花传·宋濂
  章懋传·张廷玉
  王佐传·张廷玉
  樊山政书卷十·樊增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丘真人处机(磻溪集)·顾嗣立

    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儿时有相者曰:此子当为神仙宗伯。年十九,为全真学,师王真人嚞于海宁。戊申,召见阙下,随还终南山,连召不起。己卯,元太祖遣近侍刘仲禄持手诏致聘,迎至雪山之阳,延问至道,答以节欲保躬,天道好生恶杀

  • 二集卷六·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二集卷六古今体八十一首【戊辰六】朝阳洞朝阳古洞香山奥蹊迳几盘方得到深谷无景壁含风芳杜烟萝相窈窱传闻仙姥此烧丹云浆玉液供丹竈骑上茅龙何所之虚无铛釡遗层峤茹芝辟谷学登仙如可求兮愿执鞭仙缘

  • 卷六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秦韬玉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中和二年得准勅及第僖宗幸蜀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投知小録三卷今编诗一卷长安书怀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一作撩】人拨不平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

  • 列传第三 刘昉·魏徵

    刘昉,博陵望都人也。父孟良,大司农。从魏武入关,周太祖以为东梁州刺史。昉性轻狡,有奸数。周武帝时 ,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授大都督,迁小御正,与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并见亲信。及帝不悆,

  • 名山藏卷之九十·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列女记(二)◆列女记(二)韩太初妻刘氏黄珍夏氏陈淑真郭丑高裴二家节妇海州侍小花汤节妇唐方妻丁锦奴石孝女赵康妻袁氏黄三苟陈小奴祥符六烈女吴金童妻庄氏俞烈女李氏二女杜元昭妻费氏华亭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正德六年五月庚戌朔命北直隶山东河南今岁坐派马匹准其半折银以民困于盗故也○山东泰安州有流星空中天鸣如雷○辛亥以原任贵州按察司副使毛科为山东副使整饬徐州等处兵备科既罢废以例得复起会都御史陶琰荐之乃有是命○

  • 卷之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一百二十九 江宁织造曹寅奏谢刊刻全唐诗得列衔名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三月初十日 江宁织造.通政使司通政使臣曹寅谨奏:臣于康熙四十四年奉旨命臣校刊全唐诗,久经告竣进呈,此皆皇上圣心独运,定为必传之书,臣同诸官不过较字督工。令准翰林咨,奉圣谕并钞列臣等街名,刊刻款式到臣,谨遵旨补

  • 六六八 谕《辽史》《元史》着添派和珅等同办《明史》着添派王杰等同办·佚名

    六六八 谕《辽史》《元史》着添派和珅等同办《明史》着添派王杰等同办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奉旨:《辽史》、《元史》着添派和珅、曹文埴同办,《明史》着添派王杰、窦光鼐同办。钦此。(军机

  • 卷一百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明 杨士奇等 撰仁民宋英宗时知谏院傅尧俞论河北差夫状曰臣奉勅差送伴北朝人使过北京窃闻朝旨令恩冀深瀛洺州乾宁永静军等处修河夫役於寒

  • 第二十四章 汨罗江、汀泗桥、贺胜桥的攻击战·李宗仁

    一长沙会议之后,北伐第二期作战计划大体是分为三路向北推进。以第四、第七、第八三军为中央军,循武长路直捣武汉。第一军的第二师和第六军为中央军的总预备队。第二、第三两军为右翼军,集结于攸县、醴陵一带以监

  • 本书大事年表·林汉达

    约四千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弊、禹时期。 约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至殷。 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殷,西周时期开始。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我国

  • 目录·罗汝芳

    耿定向:题近溪子明道录胡僖:叙近溪罗先生明道录郭斗:刻近溪罗先生明道录卷一古本《大学》通解《中庸》通解《大学》宗旨《大学》&ldquo;止至善&rdquo;解论《大学》无分经、传《大学》与&ldquo;礼&rdquo;的关系&ldquo;至

  • 卷十八·王志长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八明王志长 撰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灋以佐王平邦国注平成也正也疏九灋以施于诸侯为主故云邦国也制畿封国以正邦国注封谓立封于疆为界设仪辨位以等邦国注仪谓诸侯及诸臣之仪辨别也别尊

  • 卷第十三·佚名

    祖堂集卷十三 祖堂卷十三 招庆 招庆和尚嗣长庆,在泉州,师讳道匡。汉国朝州人也。姓李。 入闽,参见怡山,密契心源。后以泉州王太尉请转法轮,闽王赐紫号法因大师矣。 师上堂,良久云:&ldquo;大众谛听,与你真正举扬,还委落处摩?若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印光大师示寂记·印光

    灵岩山寺护关侍者印光大师,今年八十,法体素健。夏历[1]十月廿七日,为寺中沐浴之期,是日清晨七时许,大师自关房策杖赴浴室,步履稍急,足忽踬(zh&igrave;被东西绊倒)。由随侍人扶回关房,即延(请)吴无生居士诊视,毫无损伤。  [1] 夏

  • 四教义卷第二·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大门第二辨所诠者。夫教是能诠理是所诠。故因理设教籍教显理。即理非教即教非理离理无教离教无理。故思益经云。菩提之中无文字。文字之中亦无菩提。离菩提无文字。离文字无菩提。以离菩提无文

  • 竹坡诗话·周紫芝

    一名《竹坡老人诗话》、《周少隐诗话》。宋周紫芝撰。一卷,一作三卷,均为八十二条。紫芝有《竹坡词》已著录。此编原本百条,今存仅八十条(《说郛》本仅十六条,系残本)。其成书时间,可能在周紫芝于六十一岁(1142)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