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正集起於晋。止於宋元。自后无续之者。乃补入元季 国初得五师焉。而中峰本禅师。相传今吴山云居庵有师所着麻履尚存。然考之行状志铭。及与广录。曾无住持云居之事。不敢徇俗增补。又正集中。国一钦禅师始末皆在双径。未见住武林西湖实迹。似为可删。姑存之以俟再考。所补五师。虽一二诞生於元。而出世涅盘大都在洪永间。故独以 国朝标之。嗣有作者。可更续云。

云栖沙门武林袾宏识

续补诸师目录

大明性原朗禅师  大明楚石琦禅师  大明空谷隆禅师  大明毒峰善禅师  大明雪庭某禅师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明云栖 袾宏 辑

大明性原朗禅师

师讳慧朗。字性原。别号幻隐。生於元世台州府之黄岩县项宅。母陈氏。七岁患疽几死。置床上。忽不见。已而求得之。问其故。曰。顷睡中有四童子舁至此。无他也。翌日疽愈。识者已知师为天神所佑矣。既长。不甘处俗。乃往依永嘉乐清宝冠寺鲁山东公出家。后诣径山。参元叟端公。端云。东岭来。西岭来。师指草鞋云。此是三文钱买得。端云。未在。更道。师云。某甲只恁么。未审和尚作么生。端云。念汝远来。放汝三十棒。师乃悟其旨。久之究尽底蕴。既而出世鄞之五峰。 皇明洪武五年。 诏建佛会於锺山。召高行沙门。师与季潭泐公与焉。后住灵隐。逮十寒暑。无何。遭无妄之灾。逮捕。或劝师早自为计。师不顾。怡然诣所司。未鞠即庑下说偈。端坐而逝。

大明楚石琦禅师

师讳梵琦。字楚石。明州象山人。朱姓。母张氏。元元贞二年丙申六月丁巳。生在襁褓。有僧见而谓其父曰。此儿必当振佛法。照耀浊世。九岁从海盐天宁讷公受业。十六为僧。二十侍族祖晋翁洵公。因阅楞严至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於此有省。然於向上一着尚有滞碍。元叟端和尚主径山。往参谒。问。如何是言发非声。色前不物。叟遽云。言发非声。色前不物。速道速道。师拟进语。叟震威一喝。师乃错愕而退。已而应书写大藏之选。至京师崇天门。一夕闻彩楼上鼓声。豁然大悟。东归。再参元叟。叟笑迎曰。且喜大事了毕。未几。出世海盐之福臻。至元乙亥迁杭之报国。洪武元年九月十一日。征师说法於蒋山。 上大悦。又明年七月复被召。二十六日偈曰。真性圆明。本无生灭。木马夜鸣。西方日出。端坐而逝。阇维。齿舌数珠不坏。有语录二十卷及西斋净土诗行世。

大明空谷隆禅师

师讳景隆。字祖庭。号空谷。姑苏洞庭[元/?]山陈氏子。父月潭居士。母金氏。生於洪武癸酉七月十二日。为童时不茹荤。趺坐若禅定。永乐壬辰。从弁山白莲懒云和尚受学参禅。虽家居。而湖海禅伯如古拙和尚辈靡不参谒。庚子出家虎丘。宣德二年诣杭州昭庆受戒。遂依师住灵隐七年。往天目礼祖塔。憩锡一载。刻苦参究。忽有省。因造懒云剖露。云印可之。懒云。临济下二十四世也。师所着有空谷集三十卷。心宗洞达。机辨峻拔。儒释通贯。事理交融。大理卿吴公志之。师存年五十二时。自作塔铭於武林西湖之修吉山。院名正传。有正传十景之咏在集。

大明毒峰善禅师

师讳本善。祖凤阳人。随任生於广东之雷阳。父姓吴。母锺氏。稚小以佛事为儿戏。十七岁出家。初投源明和尚请益。明示以无字公案。正统八年入闽参无际师。闻钟声有省。次见蒙隐。次见楚山。次见月溪。溪印可之。从前打七掩关。晓夜无怠。历尽百倍苦功。乃得大彻。复蒙古庭重授衣拂。天顺庚辰。赵氏建西湖三塔寺。请师开山。继兴天目昭明。继兴吴山宝莲。继兴南山甘露。成化庚子。掩关石屋寺。壬寅。慈云岭有山曰登云。寺曰天真。僧宗纲请师兴建。事峻。即掩关杜人事。涵养陶汰。有四十余年祇掩关之句。示寂后。门人悟深戒新等。辑师言论行实名昭明甘露天真三处语要录云。

大明雪庭某禅师

师号雪庭。一号梅雪隐人。籍贯浙省杭州府仁和。父姓桂。名征。母徐氏。昆仲三人。师最少。以景泰丙子生。毁齿丧父。患痘风。因得目疾。数求出家。十五寻师。唯益邪解。成化癸巳。参休休翁於郡城仙林寺。一见契合。受无字公案。十七祝发。日夜研究。滞沈寂之境。座元某勉使看教。因阅楞严至一毫端上现宝王剎有疑。后在江阴乾明寺。忽睹万佛阁金碧峥嵘於眉宇间。偶会得毛端现剎之句。弘治改元除夕。闻钟声。数年行履忽尔活脱。信口偈云。圆响心非闻。大千同一照。抹过上头关。更不存玄妙。乙卯。又随休休翁於净慈寺。乃蒙印可。所着有请益警进拈古颂古拟寒山和永明诗偈等。凡二十卷。号幻寄集行世。

续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猜你喜欢
  大雲初分密语健度第四·佚名
  卷三百三十·佚名
  佛说文殊师利一百八名梵赞·佚名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圆晖
  卷第一·佚名
  大方广师子吼经·佚名
  卷六·投子义青
  卷第六·佚名
  佛祖统纪叙·志磐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十二·吹万广真
  卷十六·佚名
  佛说给孤长者女得度因缘经卷中·佚名
  定慧品第四·释法海
  二五 优昙婆逻师子吼经·佚名
  佛说优填王经·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香溪集钞·吴之振

    范浚杂兴五首雉骄有擅泽,鸡雄亦专栖。乘人肆桀傲,未异雉与鸡。虚张尽客气,不知堕危机。雉骄或登俎,鸡雄亦为牺。嗟尔桀傲子,不戒将安之?荆枭昔见恶,去楚将巢吴。妖音不知革,吴岂荆人殊。枭能戒颊舌,勿复轻鸣呼。虽荆亦容尔,何必

  • 载记第二十二 吕光 吕纂 吕隆·房玄龄

    吕光,字世明,略阳氐人也。其先吕文和,汉文帝初,自沛避难徙焉。世为酋豪。父婆楼,佐命苻坚,官至太尉。光生于枋头,夜有神光之异,故以光为名。年十岁,与诸童儿游戏邑里,为战阵之法,俦类咸推为主。部分详平,群童叹服。不乐读书,唯好鹰

  • 列传第八·刘昫

    ○唐俭 长孙顺德 刘弘基 殷峤 刘政会 柴绍  平阳公主 马三宝附 武士?  长兄士棱 次兄士逸 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北齐尚书左仆射邕之孙也。父鉴,隋戎州刺史。俭落拓不拘规检,然事亲颇以孝闻。初,鉴与高祖有旧,同

  • ●卷二百三十五·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三十五。   起绍兴三十年十月十七日丙辰,尽其日。   十七日丙辰金人入庐州以康定山知(庐州)纥石烈(改作赫舍哩)同知庐州驻泊兵马都监杨椿会兵入城杀康定山走纥石烈(改作赫舍哩)复庐州。   合肥野叟杨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康熙五十六年。丁酉。春。正月。丙辰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诸皇太后宫、行礼。御殿。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 评鉴阐要卷五·乾隆

    唐髙祖太子建成约杨文干欲害秦王世民事露帝许立世民为太子目髙祖无卓识泥古而立建成即当有以处世民及至文干通谋事发已许废建成而立世民矣顾乃外惑佞臣内牵嬖妾濡忍酿祸谁执其咎哉司马光论太宗始欲俟建成先发为羣下所

  • 十国春秋卷三十一·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南唐十七列传孙鲂周彬 胡元 伍乔康仁杰 余璀 刘洞【夏寳松】 舒雅陈元亮 张惟彬邱旭罗颍吴淑陈彭年魏羽洪庆元孙鲂字伯鱼性聪敏好学故唐末都官员外郎郑谷避乱江淮鲂从之游尽得其诗歌体法吴时文雅

  • 明制女官考·黄百家

    (清)黄百家女官六局〔尚宫局〕(尚宫二人,正五品。六尚并同尚宫,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辨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领司四。)司记(司记二人,正六品。典记二人,正七品。掌记二人,正八品。掌宫内诸

  • 完泽传·宋濂

    完泽,姓土别燕氏。祖父土薛,随太祖起兵于北方,平定诸部,统一大漠南北。太宗伐金,命太弟睿宗由陕右进军,攻其不备。以土薛为先锋,出武休关,渡过汉江,攻取方城以北之地,破金兵于阳翟。金亡后,又随大军攻兴元、阆州、利州,升为都元帅

  • 卷八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八下 朱批石礼哈奏摺 雍正四年正月十七日署理贵州廵抚印务威宁总兵官【臣】石礼哈谨 奏为奏 闻事雍正四年正月十五日云南廵抚管理云贵总

  • 佛说阿弥陀经卷下(支谦译)·佚名

    佛告阿逸菩萨:&ldquo;其世间人民,若善男子、善女人,愿欲往生阿弥陀佛国者有三辈,作德有大小,转不相及。&rdquo;佛言:&ldquo;何等为三辈?最上第一辈者,当去家,舍妻子,断爱欲,行作沙门,就无为之道,当作菩萨道奉行六波罗蜜经者,作沙门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普觀一切菩薩眾會。欲為開發如來最上師子頻申大三昧故。以等虛空界方便。等三世方便。等法界方便。等一切世界。等一切業。等一切眾生

  • 那先比丘经卷下·佚名

    失译人名附东晋录王复问言。无有复胜佛者耶。那先言然。无有胜佛者。王复问。何以知为无有胜佛者。那先问王言。如人未曾入大海中。宁知海水为大不。有五河河有五百小河流入大河。一者名恒。二者名信他。三者名私他。

  • 嘉兴退庵断愚智禅师语录卷下·佚名

    嗣法门人机轮等编颂古世尊初生。指天指地独称尊搅动须弥海岳昏不是韶阳行正令几多赚入鬼家门。世尊睹星。才出娘胎示本颜明星一睹眼睛穿如来德相咸皆具夜半优昙火里鲜。世尊拈华。拈华顾视岂无端百万人天总自瞒金色头

  • 皇明经世文编·陈子龙

    明陈子龙主编,列名选辑者24人,参阅者142人。成于1638年(崇祯十一年)。正编504卷,另补遗4卷,总目1卷,姓氏里爵1卷,凡例1卷。取材于明文集一千余种,以作者为纲,年代先后为序,采录有关时政、礼仪、赋役、刑法、农事、漕

  • 玉清内书·佚名

    玉清内书,撰人不详。书中提及「今大唐国内」,当出于唐代。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此书二卷。今《正统道藏》本一卷,文字有残缺,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内容又见于《通幽诀》,但文字有

  • 张司业集·张籍

    八卷。唐张籍撰。张籍字文昌,世称张司业,祖籍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和州乌江县 (今安徽和县)人。贞元进士,诗人,官至水部郎中、国子司业。博学有识,善于文,晚年与韩愈齐名,世称“韩张”。著有《张司业集》。张籍继承了

  • 兜率不磷坚禅师语录·宗坚

    3卷,清宗坚说,妙圣等记。上卷 上堂住澄江府路南州兜率禅寺 上堂住云南府嵩山禅寺 中卷 小参 晚参 示众法语机缘真赞 下卷 颂古 拈古 杂偈 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