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回 二世篡位咸阳宫 始皇归葬骊山墓

话说赵高同着李斯、胡亥,密议篡立之策。先将始皇赐与扶苏玺书烧毁,假传始皇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别作一书,赐与扶苏、蒙恬,说:他二人带兵数十万,在边已久,士卒多死,不能立功。扶苏反敢时常上书诽谤,都因未奉命令,不得归为太子,所以日夜怨望。扶苏为子不孝,今赐以宝剑,可即自杀。蒙恬不能谏正扶苏,反与通同一气,为臣不忠,一并赐死。即将兵事交与裨将王离掌管。此书写就,盖上御玺,命胡亥门下亲信之人为使,星夜奔往上郡,赵高等仍在沙丘等候回音。赵高等派往之使,不消几时到了上郡。开读诏书已毕,扶苏捧着赐剑,一路涕泣,走入内房便欲自杀。蒙恬连忙赶入止住,说道:“主上出巡在外,未立太子,命臣带兵三十万守边,公子亲为监军,此乃天下重任。今仅凭一使,便欲自杀,安知使者非诈?应遣人向主上处请命,如果属实,再死未晚。”扶苏素性忠厚,又被使者几番催促,乃对蒙恬道:“父命子死,不得不死,何用再请?”说毕,遂伏剑自尽。蒙恬见扶苏已死,自己却不肯便死,必欲遣人请命,看个究竟。使者亦无如之何,遂将蒙恬交与阳周县官,下狱看管。

使者见事已毕,赶回报知胡亥与李斯、赵高,三人皆大喜。胡亥闻扶苏已死,便想将蒙恬释放。赵高恐蒙氏兄弟复得进用,遂诬陷蒙毅道:“先帝素爱公子,久欲立为太子,只因蒙毅谏阻,以致中止。此等不忠之人,罪该正法。”胡亥依言,命使往拿蒙毅。正值蒙毅祈祷事毕,回至代地。使者传旨,将其下狱。

赵高等见诸事顺手,篡立可望成功,便假传始皇命令,起驾回宫。将始皇尸身载入辒辌车中。此车本系卧车,四边有窗,只说始皇因病畏风,紧闭窗棂。遣始皇宠信宦官,陪坐车上。所至地方,依时进奉饮食,文武百官照常在车旁奏事。宦官在车内假传始皇旨意,允准所奏。一路行去,并未被人察破,但无意中却露出破绽来。只因时当八月,天气尚热,始皇尸身蒸发,但从辒辌车上放出一阵臭气,触鼻难闻。李斯与赵高商议道:“此节最易动人之疑,如何遮盖得住?”赵高想出一法,命从官车上各装腌鱼一石,以乱尸气,使闻者无从细辨。一面催促车仗,日夜趱行,循着蒙恬所筑直道前进。一到咸阳,入得宫中,立刻发丧。李斯、赵高便扶胡亥即皇帝位,是为二世皇帝。一班大臣及诸公子闻得始皇已死,新皇帝即位,一齐入宫哭临,并向新君称贺。各人听说扶苏赐死,胡亥嗣立,心中虽然怀疑,但事实真假,无从得知,也就不敢提及此事。二世竟安然坐了帝位,便替始皇大营丧事。丧中陈设之美,仪节之盛,费用之奢,自不消说。到得九月,即将始皇安葬。

至于墓地,当始皇即位之初,已择定骊山地方,发遣人夫,穿圹起土。后来得了天下,又用犯罪徒人数十万作工。只因骊山上有土无石,遂分派徒人,到渭北诸山采石运来。又因秦川北流挡住墓道,乃将水道填塞,移向东西流去。当时运石徒人劳苦怨恨,遂作歌道:运石甘泉口,渭水为不流。千人一唱,万人相钩!始皇命李斯监工,李斯报说:“现在发掘已到极深,凿之不入,烧之不燃。用手叩之,其中空空,似乎其下有天?”始皇尚嫌太小,命再旁开三百步,然后住手。总计建造工程历时十年,方始完竣。此墓高大可谓古今无两。里面竟是一座大宫殿,外面便成一座大山林。坟身计高五十八丈,周围约有五里余。穿地之深,直透过三重泉水。圹之四围用铜镕成墙壁,外涂以漆。圹中上备天文,也有日月星辰,皆用大明珠缀成;下备地理,也有江河湖海,以水银为水,安设机器,使之周流不息;中间建筑宫观苑囿,备置奇珍古玩。并雕刻百官古像,排列两旁。又用金银为凫雁,玉石这松拍。圹中所燃之烛,皆用人鱼油为之。人钱殂状似人,长尺余,肉不中食,出东海中。取其油作烛,点之圹中,能经久不灭。

二世见始皇墓中工程已十分完全,又命将始皇妃嫔及御幸宫人,凡未曾生子者,都令殉葬。应行殉葬之人,不计其数。到了葬日,始皇棺椁既下,便将殉葬诸人纳入,外面重重封闭。又因圹中宝物甚多,恐将来被人发掘,令工匠于圹之四围安置机关,排列管箭。人若行到近旁,机关一动,弩箭自能发射。是日因为葬事,使用工匠甚多,有人向二世说道:“此墓不啻一个宝藏!今圹中一切秘密工匠皆知,若漏泄于外,非同小可!”二世深以为然,暗地设计,等到圹中内门一律封闭完固,工匠尚未出外,便令人将圹道外门关闭,加土填筑。一班工匠人等何曾得知此事,遂都被埋人扩中,并无一人走脱。又在墓上栽起树木,俨然天生一座大山。

谁知,二世用尽心机,又枉杀许多无辜工匠,不过数年,遂为项那个羽发投降,所有珍宝搜括一空。圹道既开,不复填塞。后有儿童至此牧羊,一羊失足,坠入圹中。牧羊儿点起火炬,入内搜寻。及至羊已寻获,随手将火炬弃掷穴中,谁知竟延烧起来,一连三月,烟火不绝。圹中一切焚个罄尽,此是后话。

赵高见始皇葬事已毕,便想谋害蒙恬、蒙毅,以报前仇。于是日夜在二世面前诉说二人罪过,引得二世发怒,欲杀二人。旁有二世兄子子婴进谏道:“蒙恬兄弟为我朝之大臣谋士,今陛下无故诛之,必致群臣离心,战士丧气,臣窃以为不可。”二世不听,立遣御史曲宫,前往代地、阳周两处,竟将蒙毅、蒙恬次第传诏赐死。蒙恬平日为将,深得士卒之心。此次冤死,士卒皆为流涕,只有赵高一人暗自称快。

光阴迅速,过了一年,是为二世元年。此时二世年方二十一岁,因赵高拥立有功,便用为郎中令,参预朝政,亲幸无比。一日,二世对赵高说道:“先帝在日,常巡行郡县,海内畏服。今朕初即位,年纪尚小,人民未必归心。若安居宫中,不出巡行,恐被远方轻视,何以君临天下?”赵高闻说,便极力赞成出游。二世遂依照始皇方法,东行郡县,李斯随从。自碣石循海,南至会稽,沿路游玩。每到一处,见有始皇所立之石,皆就旁面加刻数语,以表始皇功德。直至四月,始回咸阳。赵高与二世习处,知他素性闇弱,懒亲政务,但知逸乐。心想:“设法尽除诸公子及各大臣,使二世孤立,自己方得弄权。”一日,二世坐在宫中,赵高随侍左右。二世唤赵高近前说道:“人生一世,譬如白驹过隙。吾已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今欲快吾心中所欲,极吾耳目所好,以终吾身,不知此事可行否?”赵高听了,以为“趁此时机,正好行吾之计。”因应声答道:“此正贤君应行之事。惟据现在时势观之,恐尚未可。”二世急问其故,赵高欲言又止。后被二世催促数次,赵高方请二世屏退左右,近前低声说出。只因数句言语,兴起大狱,害死无辜多人。欲知赵高所言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二·毕沅
  卷中·梁溪坐观老人
  名山藏卷之九十二·何乔远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七·倪在田
  卷之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三 列传一百九十三·纪昀
  七一九 军机大臣奏各省送到违碍各书开具清单缴进销毁片·佚名
  一七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给还应退书籍折·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十中·袁枢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下·马骕
  天宝·周绍良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佚名
  卷一百五十·雍正
  卷四十二·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原序·冯惟讷

    古诗纪原序右诗纪前集十卷诗纪百三十卷外集四卷诗话及识遗为别集十二卷北海少洲冯先生所纂辑也先生以隽才大雅高步一时见世之为诗者多根柢于唐鲜能穷本知变以窥风雅之始乃隋而上极于黄轩凡三百篇之外逸文断简片辞只

  • 王梵志诗校注卷四·王梵志

    兄弟须和顺 夜眠须在后 兄弟相怜爱 好事须相让 昔日田真分 孔怀须敬重 兄弟宝难得 尊人相逐出 尊人共客语 主人无床枕 立身行孝道 爷娘行不正 尊人嗔约束 有事须相问

  • 第六章 洋务时代之李鸿章·梁启超

    洋务之治绩北洋海陆兵力李鸿章办理洋务失败之由“洋务”二字不成其为名词也,名从主人,为李鸿章传,则不得不以“洋务”二字,总括其中世廿余年之事业。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

  • 石匮书后集卷第三十六·张岱

    刘宗周、祁彪佳列传刘宗周祁彪佳·刘宗周,号念台,浙江山阴人。父坡死,宗周其遗腹也;家寒,母章太君茕茕守弱息,依外家以纺绩供饘粥。万曆辛丑,登张以诚榜进士;章太君朝闻报而夕去帏,陶文简为作墓铭,比之「程婴保孤事成下报宣孟」

  • 卷之三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岳父之重婚罪·李定夷

    某邑某甲之女,初嫁于乙,旋再嫁于丙。乙控于审判厅,推事竟判甲以重婚罪,已呈报大理院。现为总检察厅所发觉,以该推事不解法文,妄事判决,玷辱司法,莫此为甚。若不平反,何以服人心?已向大理院提起非常上诉矣。

  • ·又·丁曰健

    三月二十三日第三次接奉正月二十日发递钧函,知去腊朔日亲笔详丹,得邀监察。府试揭榜在即,职道现亦定四月十一、二日开考,大约节后总可完竣。又奉到督宪二月十九日发函,情词谆笃,莫名钦佩;谅皆由宪台剖析所致也

  • 238.萨尔浒大战·林汉达

    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后,又花了两年多时间整顿内部,发展生产,扩大兵力。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召集八旗首领和将士誓师,宣布跟明朝有七件事结下了冤仇,叫做“七大恨”。第一条就是明朝无故挑衅,害死了他的祖父和父亲。为了报仇雪恨

  • 卷一一一·邱濬

    ▲简典狱之官 《舜典》: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 郑玄曰:“猾,乱也。群行攻劫曰寇,杀人曰贼,在外曰奸,在内曰宄。士,理官也。” 臣按:此万世命官掌刑之始。盖帝世兵刑合而为一,所谓“蛮夷猾

  • 卷一·杨甲

    钦定四库全书六经图卷一     宋 杨 甲 撰毛邦翰 补右太极图周敦实茂叔传二程先生茂叔曰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隂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隂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

  • 卷六·袁燮

    <经部,书类,絜斋家塾书钞钦定四库全书絜斋家塾书钞卷六    宋 袁燮 撰盘庚五迁将治亳殷民咨胥怨作盘庚三篇自契至于成汤八迁自成汤至于盘庚又五迁矣亳邑商家之故都是时耿邑以河为患故盘庚复欲迁于亳焉民咨胥怨

  • 卷十二·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二庄公二十年春王二月夫人姜氏如莒【谷梁传】妇人旣嫁不逾竟逾竟非正也妇人旣嫁不逾境父母没不得归宁文姜十五年如齐尚爲越礼况频年如莒乎文姜爲禽兽之行与闻

  • 卷六·季本

    <经部,诗类,诗说解颐钦定四库全书诗説解頥正释卷六    明 季本 撰王王者周之国都成王时尚都镐平王时则都王城也周初武王自丰迁镐是为宗周至成王乃即武王定鼎郏鄏之处使召公相宅既成谓之王城以为时防诸侯之所是

  • 卷四百四·佚名

    △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三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菩萨摩诃萨。从何处没来生此间。从此间没当生何处。佛告舍利子,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菩萨摩诃萨。有从馀佛土没来生此间。有从睹史多天没来生此间。有从人

  • 遂昌杂录·郑元祐

    元代文言轶事小说。元末郑元祐撰。焦竑《国史经籍志》入子部小说类,题《遂昌山樵杂录》,作二卷。 《千顷堂书目》题作《遂昌山人杂录》。 《四库全书总目》等题本名,作一卷。常见有《丛书集成初编》本、《笔记小说大观》

  • 三洞神符记·佚名

    道家符箓书。一卷。撰者不详。内容主要对三洞经法中所出现的符书篆文详加考证。内记“三元八会六书之法”、“云篆八体六书”、“六文符字”、“入显玉字诀”、“皇文帝书”、“龙章凤文”、“玉牒金书”、“石字题素

  • 佛母般泥洹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慧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册。述佛母大爱道比丘尼入灭送终等有关之事迹。西晋白法祖译之大爱道般泥洹经为本经异译,较本经详细。

  • 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佚名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佛住法界光明菩萨宫。与五十万苾刍众,万二千菩萨,及诸天子俱。佛入普遍光明三摩地,放大光明,普照十方,各有殑伽沙数菩萨云集。妙吉祥菩萨在东方宝幢佛剎,劝慈氏菩萨同来听法,慈氏不来,辩积幢亦不来。妙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