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七国考卷七

○秦音乐

钧天之乐

碧岩大乗注云秦缪公梦飨于帝庭得钧天广乐而下其后缪公因作钧天之乐西京赋云昔者天帝悦秦缪公而觐之飨以钧天广乐帝有醉焉乃为金策锡用此土而翦诸鹑首

昭和钟

宋秘阁有秦昭和钟铭云秦公曰丕显朕皇祖受天命奄有下国十有二公不坠上帝严龚寅天命保大业故秦虩事夏曰余虽小子穆穆师秉明德献敷明刑虔敬朕祀以受多福绥和万民唬夙夕刺刺■〈走亘〉■〈走亘〉万生是敕咸畜百辟胤士趫趫文武镇静不廷优佊■〈爕,辛代言〉百邦于秦执事匦咊钟故曰■〈封上日下〉邦其音■〈耒光〉■〈耒光〉雝雝孔煌以昭■〈雨上各下〉孝享以受毛鲁多厘眉寿无疆畯惠在位髙引有庆匍百四方永寳用宜

灵鼍鼓

李斯谏逐客书陛下建翠鳯之旗树灵鼍之鼓

宣和琴

古琴録秦惠文王有琴一曰宣和二曰闲邪夏侯湛琴赋云聊闲邪于五弦兮翼宣和于万里盖指此也

闲邪琴

详上宣和

超屏琴

燕丹子荆轲见秦王将刺之王曰寡人好琴愿一曲而就死轲许之因命琴女文馨奏曲曲曰罗縠单衫可掣而絶三尺屏风可超而越鹿卢之剑可负而拔王从其言遂得脱后名其琴曰超屏

盆瓶

战国策云渑池之会蔺相如请秦王奏盆瓶李斯上书击瓮叩瓶盖不独汲水且以为乐矣唐人之击瓯本此

缶瓮

许氏说文曰缶者瓦噐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莭歌文献通考曰古者西戎用缶以为乐李竒曰击瓮扣缶其秦之声岂以秦人尽有西戎之地而为此声故耶又六书纂文载太公寳缶铭或云秦之庙噐也

李斯谏逐客书曰夫击瓮扣瓶弹筝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

○田齐音乐

房中之乐

钟石书齐宣王房中之乐金迟石缓丝竹合奏秦汉淫声之祖也或云金迟石缓谓用金石之音少专尚丝竹也余按迟缓之义非废金石盖丝竹宻而金石踈

大吕钟

乐毅报燕王书大吕陈于元英注大吕齐钟名又齐策云大王据千乗之地而建千石钟万石簴

和竽

孔融云齐宣王好和竽和竽竽之名也犹秦和钟也齐记云齐宣王好竽竽者廪食百人

齐瑟

选笙赋云齐瑟秦筝歌録有齐瑟行又苏秦曰临菑之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

○楚音乐

潇湘洞庭之乐

拾遗记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楚怀王之时举羣才赋诗于水湄故云潇湘洞庭之乐听者令人忘老虽咸池箫韶不能比焉每四季之莭楚王常绕山以游宴举四仲之气以为乐章仲春律中夹钟乃作轻风流水之诗燕于山南仲夏时中蕤宾乃作皓露秋霜之曲【又襄阳耆旧传曰宋玉识音而善文襄王好乐而爱赋既美其才而憎其似屈原也乃谓之曰子盍从楚之俗使楚人贵子之德乎对曰昔楚有善歌者王其闻与始而曰下里巴人国中唱而和之者数万人中而曰阳阿采菱国中唱而和之者数百人既而曰阳春白雪朝日鱼丽含商吐角絶节赴曲国中唱而和之者不过数人盖其曲弥髙其和弥寡琴操云一曰烈女引楚樊妃作又楚膏梁子出游九皋之泽覧渐水之台张罛置罟于荆山临曲池而涣而疾风霣暴雨电冥天火四起霹雳下臻玄鹳翔其前玄虎吟其后乃援琴而歌作霹雳引又楚昭王得和璧使大夫明光奉璧于赵郡中羊由甫知赵无反遣乃谗于王明光常背楚用赵今使奉璧何能述功德及光明逺怒之明光乃作歌曰楚光明】

地室金奏

左传晋郄至如楚聘且莅盟楚子享之子反相为地室而县焉却至将登金奏作于下惊而走出

巫音

吕氏春秋宋之衰也作为千锺齐之衰也作为大吕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注女曰巫楚辞九歌巫以事神其女妓之流乎

楚些

丹铅録齐歌曰讴呉歌曰歈楚歌曰些巴歌曰嬥又梁元帝纂要云楚歌曰艳宋玉招魂皆以些字为尾

躬舞

楚灵王信巫祝之道躬执羽绂起舞坛前呉人来攻其国而灵王鼓舞自若见桓谭新论

左传令尹子元欲蛊文夫人为馆于其宫之侧而振万焉夫人闻之曰先君以是舞也习戎偹也今令尹不寻诸仇雠而于未亡人之侧不亦异乎

九龙之钟

淮南子云阖闾伐楚破九龙之钟许慎云楚为九龙之簴以县钟也贾子云子胥入郢毁十龙之钟其说不同不可考

楚钟 楚宫钟

赵氏金石録楚钟藏方城范氏铭云惟王五十六祀楚王【下有字不可识】钟按楚惟惠王在位五十七年此钟为惠王作无疑也方是时王室衰弱六国争疆楚尤强大遂不用周之正朔又金石録载楚公钟铭云楚公自作余按楚爵子僣称王未尝称公楚公钟者当是宰邑大夫所造如叶公之类是也

方磬

桓谭新论云潇湘之乐方磬为帝

绕梁琴

古琴疏宋华元献楚王以绕梁之琴鼓之其声袅遶于梁间循环不已楚王乐之七日不听朝樊姬进曰君滛于乐矣昔桀好妹喜之瑟而亡其身纣好靡靡之音而丧其国今君遶梁是乐七日弗朝君乐亡身丧国乎于是以铁如意搥琴而破之

青翻琴

古琴録楚王子无亏有琴曰青翻后质于秦不得归因抚琴歌曰洞庭兮木秋涔阳兮草衰去千里之家国作咸阳之布衣

秋阳琴

襄阳古噐録绕梁秋阳皆古

楚琴

楚笙阚子云楚笙冠中国又列子云墨子俭啬而非乐者徃见荆王衣锦吹笙必楚俗好笙也

警鼓

详见兵制文献通考云昔楚厉王有警鼓与百姓为戒既而饮酒太过而击民大警使人止之居数月警而击之民莫有起者邵伦曰楚厉王以军鼓为酒鼓可谓渎乐矣

○赵音乐

肆夏

礼郊特牲云大夫之奏肆夏由赵文子始也按此赵僣礼乐之始

广舞

刘歆云赵襄主杀代王于广舞之中按吕氏春秋简子死召太子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太子敬诺简子死已葬衰服襄子上于夏屋以望代俗其乐甚美于是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也乃以其女弟妻代君襄子遂谒而请觞之先令舞者置兵其羽中百人先具大金斗代王至酒酣反斗而击之尽杀其从者因迎其妻其妻闻之遂磨笄以自刺故赵氏至今有磨筓之山歆言广舞即此史记无舞者之文

灵文筝

陆机云赵惠文王有筝曰灵文

赵瑟

史记赵王与秦王会渑池秦王使赵王鼓瑟郭恕碑云屏赵瑟絶秦缶潘岳西征赋耻东瑟之偏鼓提西缶而接刃

鹿

碧岩大乗注云匏音之妙楚笙赵鹿鹿者笙之类余按金石録古祭噐有鹿噐为鹿形从此起赵之乐噐或此义也

赵烈侯之石

钟石书云有石如磬形铭云赵烈侯之石盖六国时赵烈侯乐噐尚书击石拊石皆指磬也余按赵世家赵烈侯好音谓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公仲连曰冨之可贵之则否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抢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畆

○魏音乐

金石之乐

国语晋悼公十二年伐郑军于萧鱼郑赂以女乐二八歌钟二肆寳鏄大磬悼公以乐之半赐魏绛曰子教寡人和戎狄而正诸华于今八年七合诸侯寡人无不得志请与子共乐之魏绛辞不得乃受魏于是有金石之乐也

魏乐书

方乐书云六国时魏文侯最为好古孝文时得其乐人窦公献其书乃周官大宗伯大司乐之章也

惠侯琴

天山録任襄掘地得古物木质金采铭曰魏下又有铭字差细曰惠侯琴盖战国梁惠王之琴也按史记淳于髠见梁惠王王屛左右见之终无言王让之髠曰王志在音知惠王滛于声乐矣然惠侯是谥或其子孙追铭之也

县琴

陈晹乐书晋师经以琴撞文侯文侯曰卿何鲜礼之甚也经对曰臣撞桀纣非撞陛下也文侯韪之乃悬琴于门为终身之戒

搥凿

刘勰新论云魏文侯好搥凿之声不贵金石之和汉书礼乐志云六国魏文侯最为好古而谓子夏曰寡人听古乐则欲寐及闻郑卫余不知倦焉子夏辞而辨之终不见纳自此礼乐丧矣

○燕音乐

萦尘集羽之舞

拾遗记云燕昭王三年广延国献善舞者二人一名旋娟一名提嫫王登崇霞之台乃召二人徘徊翔舞殆不自支王以缨缕拂之二人皆舞容冶妖丽靡于鸾翔而歌声轻扬乃使女伶代唱其曲【女伶已详职官】清响流韵虽飘梁动木未足嘉也其舞一名萦尘言其体轻与尘相乱次曰集羽言其婉转若羽毛之从风末曲曰旋怀言其支体纒曼若入懐袖也

宗庙之乐 筑

刺客传燕太子丹使荆轲刺秦王既发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髙渐离击筑荆轲和而为变征之声士皆垂泪涕泣淮南子云荆轲西刺秦王髙渐离宋意为击筑而謌于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瞑目裂眦髪植穿冠因以此声为乐而入宗庙许慎注筑曲十二弦

七国考卷七

猜你喜欢
  卷二百四十一·列传第一百三十八·柯劭忞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一·杨仲良
  卷之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 乙酉岁至戊戌岁(万历十三年至二十六年)·佚名
  卷之五百六十九·佚名
  第四二三佥禀光绪五年闰三月初三日一二二一八--二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六十六 列传一百六十六·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七十四 列传七十四·纪昀
  八九八 谕刘权之着借补侍讲祝堃免其散馆照例授职·佚名
  八五九 两广总督巴延三为解送空格书籍事致军机处咨呈·佚名
  二〇五 拾遗巳·周作人
  薛举传·欧阳修
  齐纪六 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乙亥、495)·司马光
  卷三十八·佚名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黄遵宪诗集·黄遵宪

    1、《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古亦有山川,古亦有车舟。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2、《杂感》大块凿混沌,浑浑旋大圜;隶首不能算,知有几万年。羲轩造书契,今始岁五千;以我视后人,若居三代

  • 卷五十八·徐世昌

    张照张照,字得天,娄县人。康熙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谥文敏。沈归愚曰:“文敏性地高明,通释氏教。所作诗左磕右触,皆禅语也。”寿云上人七十云松老画师,现身为德士。兰

  • 卷五百五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五十四项斯项斯字子迁江东人会昌四年擢第终丹徒尉诗一卷寄石桥僧逢师入山日道在石桥边别後何【一作无】人见秋来几处禅溪中云隔寺夜半雪【一作雨】添泉生有天台约知【一作应】无却【一作

  • 列传第三十七·魏徵

    ○孝义 《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论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吕览》云:“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务,万事之纲纪也。执一术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顺者,其唯孝乎!”然则孝之为

  • 第九十回 诛逆首淮南纾患 戕外使蜀右被兵·蔡东藩

      却说姚翀闻变,抱头出窜,见外面已露刃环列,几无生路可寻。还亏李全部下的郑衍德,挺身保护,翼他出围,沿途尚闻有哗噪声,连忙薙去须髯。缒城夜走,遁至明州,未几病死。二妾不知如何着落?宋廷以淮乱相仍,再四逐帅,乃欲轻淮重江,楚

  • 卷四十六·佚名

    十一月二十三日(丙戌),福康安、海兰察、鄂辉同奏言:连日以来,确访贼人虚实情形,通盘筹画,酌定进兵道路;并查各处旧驻营盘,酌量移改,以固后路。查八卦山在彰化县城之西,地势较高,距大里杙三十余里,为前往贼巢必经之地。贼匪在该处设

  • 卷之二十·佚名

    丙午夏四月壬子朔○癸丑夏主明昇遣其学士虞某来聘○乙卯 上阅古车制至周礼五辂曰玉辂太侈何若止用木辂詹同对曰昔颜渊问为邦孔子答以乘殷之辂即木辂是也孔子以其朴素浑坚质而得中故取焉 上曰以玉饰车考之古礼亦惟祀

  • ●崇祯实录卷之十二·佚名

    怀宗端皇帝(十二)崇祯十二年春正月庚申,清兵入济南。先是,巡抚颜继祖奉命移德州;清兵猝梯城而上,吏卒骇遁。巡按御史宋学朱方肩舆出院,闻□,登西城;役隶奔散,学朱因遇害。同时左布政使张秉文、督粮道副使邓谦、济南道副使周之训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刘文炳传·张廷玉

    刘文炳,字淇筠,宛平人。祖父刘应元,娶徐氏,生女,入宫,即庄烈帝生母孝纯皇太后。应元早死,庄烈帝即位封太后弟刘效祖为新乐伯,这就是文炳的父亲。效祖于崇祯八年(1635)去世,文炳袭新乐伯爵位。九年进为新乐伯。崇祯十三年(1640)

  • 卷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六十四明 俞汝楫 编章服备考文武冠服初定冠服志洪武元年礼官议上冕服以下制并及羣臣公侯以下朝祭冠服周制公侯伯以下朝祭皆用冕服燕居则用玄端服公侯伯子男朝天子则执圭以合瑞明帝时公卿列侯

  • 四、东北一百五十年的安宁·蒋廷黻

    康熙二十八年十二月,索额图等关于尼布楚立约的奏报到了北京以后,康熙帝遂命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东北边疆善后的办法。他们提议应于额尔必齐河诸地立碑以垂永久,"勒满、汉字及鄂罗斯、拉丁、蒙古字于上",并于墨尔根及瑷

  • 卷四十七·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四十七天子之孝法祖宗唐宣宗大中二年以知制诰令狐绹为翰林学士上尝以太宗所撰金镜录授绹使读之至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上止之曰凡求致太平当以此言为首

  •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佚名

    尔时普贤菩萨、以自在神通力,威德名闻,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从东方来,所经诸国,普皆震动,雨宝莲华,作无量百千万亿种种伎乐。又与无数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大众围绕

  • 致 蒋 主 席 书·太虚

    ──三十三年元月──介公主席兼院长睿鉴:去春太虚呈行政院令主管官署督导各级佛教会健全组织,以现存僧寺财产──佛教教产──十分之二兴办慈善公益,引生一般国民对于佛教寺僧之好感;以十分之二兴办僧教育及各种振兴佛教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四·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第十二污他家马宿满宿。此二人二宿出时生。因宿作名。是豪族家。深著世乐不能舍心。是故犯戒放逸作恶行污他家者。作种种恶业。破乱他人信敬善心是名污他家。作恶行者。作此不清净业。秽污垢浊故又得

  • 孙子注·李筌

    计 形势实虚 地形九地九变 谋攻行军军争 用间作战火攻

  • 经络全书·沈子禄

    经络类著作。前编明沈子禄撰,后编徐师鲁撰,清尤乘重辑。二卷。子禄字承之。曾撰《经脉分野》(即此书前编)。师鲁吴江(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奉命册封周藩,阅岁历转左给事中。儒而兼医。得子禄书稿,为之订正续编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