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与德国乐始尔博士之谈话

德博士乐始尔 Erwin Bousselle 昨日来院,参学佛法,由记者翻译,与太虚法师晤谈约四小时之久。兹略述其谈话之概要如下:

博士先住法国,后迁于德,现充德国 Jerhnical university 大学之教授,自言:‘生平好学颇笃,虽先后取得法、哲二博士位,而自以为学犹未足,于是潜心探讨东方典籍,及至佛典,乃觉东方文化大有研究之价值,以故鼓桌东来,欲一饱参而深入之。及至日本,更觉佛法不特出萃于东方文化,直是全世界人类之明星,至是倾慕之心弥切。日人遂告以学佛之门径,谓若欲学佛之密法,即可留居日本,或往西藏;欲学小乘佛法,则可往印度,或往锡兰;欲求完备精纯之大乘佛法,则应往支那。以是之故而来贵院,如不以愚劣见教,则感激无涯矣’!

太虚法师语之曰:‘先生之学识心胸,实堪佩服!但据先生研究哲学之结果,就自心之判断,承认世界竟究有决定之真理否’?博士曰:‘余早已信有决定的真理存在,不然,余何为而来贵院乎?惟佛法中之所谓真理者何?愿闻其详’!师曰:‘夫真理之为真理,法尔圆满,成就真实,而不可破坏,不可增益,周遍恒常,毕竟如是。非名相之所能安立,非妄想之所可缘虑,迷之者长夜沉沦,悟之者自在安乐。虽然、迷之者亦未始失,悟之者亦尝得。而佛法中之所谓涅槃者,亦非谓于此真理有所得之,乃谓能得究竟明白此真理之智而已。此种明白佛法中之真理,谓之无上菩提,即无上正遍知之谓也。就吾之信仰,则以定认释迦牟尼为于真理完全照达者。就吾之观察,则实敢判定世之种种宗教、哲学、科学等,皆于真理未能接触其真际也。若以之比于佛法,可谓:

          止            於┌完全錯謬者(錯認謬者為真實)……宗教    世間種種宗教哲學─┤             膚└部分確當者(以部分而概全體)……科哲             淺    佛法─澈中澈邊澈始澈終──通達(盡如)所有性諸法(一切真實)性。

推原其故,蓋以世間諸宗教、科、哲,其觀察囿於一境,局於一隅,是以不免有以部分而概全體之失。虛妄分別,橫計憶度,是以鮮有不流入錯謬者』。博士曰:『誠然!世之宗教,全憑武斷,已無足論。至於各種科、哲等,不特對於宇宙人生觀的解釋,不能使他人滿意,即其首創者、主張者,亦未能自覺十分確定。所以今日從事於科、哲者,對於真理,莫不在摸索之中』!師曰:『以是之故,吾每欲以佛法輸入歐、美各國,俾歐美之科、哲學者,得其趨正之路,盡量而同證此無上真理。今博士來華參學佛法,令吾生大歡喜心,足為歐、美群眾慶幸之至!蓋佛法即可由博士一肩擔到歐、美去。但欲傳布佛法,則應深通教理;欲通大乘教理,則非通達中文不可。蓋以印度大乘佛法,自中國唐代以降,衰落幾至於絕;惟中國賴玄奘等之傳譯,窺基等之闡揚,人才輩出,各宗繼起,是以佛法之精微奧妙,為此土所闡發無餘矣。至於日本之佛教,則全由中國傳去,近千年來,其關於佛法中之典籍論著,皆用漢文,即今日日人之能深究佛法者,莫不精通漢文。其故由於經論之意,深密之旨,實非由中文不能透徹也』。博士曰:『吾早知欲透東方文化,應通漢文,故此次往北京──今日上車──,即將留學漢文於彼耳』。(陳維東記)(見海刊五卷六期)


猜你喜欢
  第四 恶魔相应·佚名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一卷·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序释文·澄观
  卷第五·佚名
  请观音经疏阐义钞卷第一·智圆
  佛说身毛喜竖经卷上·佚名
  卷第十五·李遵勖
  卷第十一·佚名
  卷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十二·延寿
  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四·窥基
  第二十品·佚名
  题诸祖道影后·德清
  庐山莲宗宝鉴念佛正因卷第一(十四章)·优昙普度
  十八种品第五·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一折·武汉臣

    (净扮庞衙内领随从上,诗云)花花太岁为第一,浪子丧门世无对。闻着名儿脑也疼,只我有权有势庞衙内。小官姓庞名绩,官封衙内之职。我是权豪势要之家,累代簪缨之子。我嫌官小不做,马瘦不骑,打死人不偿命。若打死一个人,如同捏杀个

  • 卷532 ·佚名

    郑清之 三友 松号大夫交可绝,梅为清客志相同。 英英凤实卑余子,楚楚龙孙过乃翁。 晚际一弓櫜素月,署中千斛粜清风。 小轩正欲供晨坐,付与遮拦晓日东。 郑清之 三月二十四日自东山到金峨一宿而归偶

  • 卷111 ·佚名

    韩维 同胡江范郡裴二宋司马饮会灵水轩即席赋以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为 华轩压春波,樽酒四座密。 柔软柳间风,舒迟花后日。 晚色帘卷静,欢兴觞行疾。 一陪诸英游,黾勉惭落笔。 韩维 同化光陪宁极之

  • 卷三十九·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九    元 方回 编消遣类 庄子曰令人之意也消有所不平焉而不能消则褊狭矣卫玠曰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有所不堪焉而不能遣则怨怒矣诗人多有所谓消愁遣兴之作必深达物理世故人情天道者乃

  • 列传第六十七·李延寿

    宇文述 云定兴 赵行枢 述子化及 司马德戡 裴虔通 王世充 段达宇文述,字伯通,代郡武川人也。高祖侰与敦、曾祖长寿、祖孤,仕魏,并为沃野镇军主。父盛,仕周,位上柱国、大宗伯。述少骁锐,便弓马。年十一时,有相者谓曰:“公子善自

  • 卷一百一十七·列传第四·宋濂

        别里古台   宗王别里古台者,烈祖之第五子,太祖之季弟也。天性纯厚,明敏多智略,不喜华饰,躯干魁伟,勇力绝人。幼从太祖平诸部落,掌从马。国法:常以腹心遇败则牵从马。其子孙最多,居处近太祖行在所,南接按只台营

  • 卷四·叶盛

    ●水东日记卷四仿宋王十李三诗车字尺遮切苏松依私租额起税刘洗马谑语瞿泰安钱子予陈祭酒至诚王抑庵诵古诗自宽卢公武兄弟范启东述前辈语欧苏书迹多少聂大年警句杨洪委任甚重记会议异同诸事国朝状

  • 第二九三札(附清单)光绪九年九月十二日一一七○八--一、二·佚名

    台北府奉臬道札,札饬新竹县:台湾各县每年应贴册费,应一律提解计开:(注一)该县每年应贴道书册费实银壹百一十五元八角五瓣。又每年应贴府书,上下忙、总提解、埔地请察等案,册费银七十贰元。又每年应贴府书

  • 第十三卷 乡镇表五·缪荃孙

    徐 州 府铜 山 县一 乡 西起城东子房山,东抵邳州界,南濒故河,北逾苑山。凤冠山寨 城东南五十五里。 萧庄寨 城东南五十里。 程子头寨 城东南五十里。 邓家楼寨 城东南四十里。 魏家集寨 城东南四十里。 杏

  • 附录·孙甫

    欧阳文忠公所作墓志节文公博学强记尤喜言唐事能详其君臣行事本末以推见当时治乱每为人说如身履其间而听者晓然如目见故学者以谓阅岁读史不如一日闻公论也所著唐史记七十五卷论议宏赡书未及成卒于家公既卒诏取其书藏秘

  • 隐公卷二(起二年,尽四年)·何休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凡书会者,恶其虚内务,恃外好也。古者诸侯非朝时不得逾竟。所传闻之世,外离会不书,书内离会者,《春秋》王鲁,明当先自详正,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故略外也。王者不治夷狄,录戎者,来者勿拒,去者勿追。东方曰夷,南方曰

  • 封禅第五十·管仲

    桓公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

  • 书复仇以上之后·太虚

    这是一编三幕剧本,日本菊池宽作,中国胡宜闲译的;载在东方杂志第廿六卷十七八号。这书的内容,写一个武士家里的家奴,受了家主一姬妾的诱惑,犯了奸淫;被家主捉破时,反杀了家主,同那女人逃在一山乡要道。受著女人要钱使用的强迫,常

  • 摄大乘论初分讲义(注一)·太虚

      ──十四年春在北平佛教藏文学院讲──   甲一 总标纲要分    乙一 总叙端由    乙二 正标纲要     丙一 标列殊胜      丁一 标      丁二 列      丁三 结     

  • 宗镜录卷第六十一·延寿

    夫四分义。以何为体性。答。相分。所变色。心为体性。若内三分。即用现行心所为体。问。果位之中亲证真如。无有境界。若四智缘境之时。为具四分不。答。定有见分照前境故。有自证分。通照见分。亦有证自证分。照自证

  • 浑盖通宪图说·李之藻

    明李之藻撰。三卷。万历年间刊刻。《天学初函》、《四库全书》、《守山阁丛书》中均收入此书。介绍西洋星盘的制法和用法。因星盘盘面是将天球球面坐标投影到平面上而成,故名。卷首冠以浑象图说、赤道规略说、昼长昼短

  • 口齿类要·薛己

    《口齿类要》系口腔科书籍。1卷。明·薛己撰于1529年(嘉靖8年)。本书为我国现存的唯一口齿科专著。对于口齿疾病的叙述,先从口唇部,以茧唇开始,次及各型口疮,再述诸般齿痛,最后记载舌及喉部疾患,书末附有诸鲠、误吞诸

  • 人心与人生·梁漱溟

    当代中国文化史家梁漱溟关于探讨人生问题的学术专著。全书21章。主旨在于从文化史角度论述人生哲学,人心的实质与作用,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认为 “人心,应当是总括着人类生命之全部活动能力而说” 。人类生命之全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