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

天顺三年五月壬午朔升翰林院编修马昇为云南布政司左参议检讨傅宗为右参议五经博士鲍相为福建都转运盐使司同知典籍李鉴吴衡徐佖为府同知孔目宋敏为府通判先是学士陈循等于景泰间举昇等在翰林春坊皆非进士出身率昏钝庸鄙至是 上欲重修通志召内阁臣李贤谓曰此书工夫不多惟欲加精尔可择进士出身者修之贤言不系进士出身者文学虽非所长然各有才干可用宜命吏部授以有司之职 上从之故有是命

○甲申禁各处商旅毋得擕违禁赀物深入各处夷地困四川土官把事刘华严奴奏其引惹夷寇贻患边方故也

○乙酉巡按浙江监察御史阎鼐及三司等官奏学校所以餋贤试场所以选士不可不置得其地切见浙江仁和县学邻按察司狱生员出入往往与囚徒混淆甚非餋贤之所浙江试场连杭州府学士子赴科累累有夤缘作弊亦非取士之地臣等请徙浙江试场于城东废仓隙地改旧试场为仁和县儒学庶各得其宜从之

○丙戌端午节赐文武百官扇及宴

○沈世子幼土学奏凡遇春秋祭祀缺乐舞生供用 上命礼部转行山西布政司于所属州县宫观有度牒道士道童及考退增广生员内选与之

○丁亥赐楚府崇阳庄僖王第三子名曰均錎韩府镇国将军范土□列嫡子名曰徵鏀

○敕镇守大同太监陈瑄因尔处奏报声息已敕宣府总兵杨能等帅师赴大同与尔等并力图效又命都督颜彪领京军赴鴈门关为尔声援尔在彼守城宜谨烽燧多侦谍务令计出万全以宁边防

○命刑部山西司署员外郎事主事程宗河南司署员外郎事主事王佐俱实授本司郎中升户部四川司主事白琼兵部车驾司主事谢瓌俱为本司员外郎刑部江西司主事卓天锡署本司员外郎事南京户部狭西司主事吴琛署本部广东司员外郎事湖广司主事杨琏署福建司员外郎事南京刑部狭西司主事孙纪署本部浙江司员外郎事

○升山西布政司左参议魏琳为本司左参政大理寺右评事沉靖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南京户部山西司郎中丁震为云南大理府知府俱以任满九载也

○升勇士都指挥使马良为都督佥事都指挥同知张旺为都指挥使都指挥佥事白玉李玉为都指挥同知指挥使刘海把秃儿为都指挥佥事

○戊子前军都督佥事颜彪奏臣奉命□军士赴山西鴈门关剿贼军士艰难乞加赏赐户部议去年赴狭西军士皆赏银一两今赴山西者道近宜损半给之 上曰军士欲其出死力以御寇卫民若计道里远近而增损之非所以齐其心志矣其给之如例

○庚寅朝鲜国王李瑈遣陪臣康纯等云南里麻长官司招刚刀令帕等乌思藏等处番僧桑加藏卜等湖广施州卫唐崖长官司等衙门遣把事黄思铭等狭西岷州卫大崇教寺大国师锁南领占遣剌麻著癿领占等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叚等物有差

○太仆寺丞张瑛取勘东昌府未领马人丁造册违限刑部鞫瑛当赎杖还职从之

○设顺天府霸州花家口巡检司置巡检一员

○夜月掩平道西星

○壬辰敕赵王祁镃曰先因尔奏为长史等官脱罪舞弄虚文已有敕去切责何乃复引总兵并都司等衙门事例务要脱免长史之罪全无忌惮如此且尔居亲藩宜一心上辅朝廷今朝廷欲正长史之罪尔乃偏徇私情必欲脱免是使朝廷之法不行也但知有长史而不知有国法岂藩辅之道哉详尔所为必有下人拨置已令巡按御史挨拏拨置写本之人角□羊京问罪以示惩戒其长史等官照前发落敕至尔宜警省改过恪遵礼法无昧于大体而专事姑息若仍蹈前失 祖宗之法具在朕不敢私 命给岐阳王邃塀岁禄一千石本色折色中半兼支

○癸巳 仁宗昭皇帝忌辰遣官祭 献陵

○安乡伯张宁诬奏人占种田地法司请讯其罪诏宥之

○甲午保安王公鋉奏故蓝田县主坟茔颓圯乞将仪宾徐荣折色俸禄暂改本色以为修理之资下户部议以无例难准从之

○乙未辽府辅国将军豪圢奏有弟奉国中尉豪垛豪埢俱已授职缺从人用 上命都察院转行湖广布按二司于见问罪人内照例拨与之

○命阵亡浙江都司署都指挥佥事崔源子胤袭为都指挥佥事仍于本司带俸

○南京守备魏国公徐承宗太监周礼等奏南京安插夷人数多都督佥事高通独员管束不及访得南京右府都督同知吴良老成练达谙晓夷语乞令良与通同管夷人事下兵部尚书马昂等言承宗等自守备以来惟务苟安度日不能振作纲纪纵使高通不能钤东夷人自当奏请处分今却专擅保良非惟附下沽名抑且罔上市恩乞将承宗等执赴京师治罪别选才德出众内外重臣前去守备 上曰朝廷倚任承宗守备乃敢徇私扶同妄荐匪人论法本当治罪姑从宽宥令各具实以闻

○丙申工部奏近闻易州山厂各处采运柴炭夫有带领弟侄货买或赍盐米布绢为衣食计者多被附近州县无赖之徒百计欺骗不得輙陷之于罪致人民逃窜柴炭负欠请命都察院给榜禁约从之

○申时日生晕上有背气一道随生左右珥各色淡背气先散晕珥至酉时云遮

○丁酉日生左右珥色黄赤

○戊戌敕总兵官高阳伯李文武强伯杨能近闻鞑贼拥众住近我边民不得耕作牧放尔等各领士马在彼粮草有限恐不可持久有何长策可以退贼敕至其会议以闻

○己亥巡抚甘肃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苪钊奏镇番凉州庄浪永昌古浪等卫所屡被鞑贼抄掠食践田禾军士饥窘已移文管粮布政司右参议柳荣验口发仓赈济及预支原备籴粮官银六百余两给借屯田军士俟秋成依时价纳米麦偿官从之

○庚子敕镇守广东广西左少监阮能朱祥总兵官左都督刘深副总兵都督同知欧信等今广西流贼越过广东攻围肇庆等处州县劫掠乡村为患不已敕至尔等宜会合计议督调各处守备官军土兵民壮人等刻期剿贼务在同心协力运谋设策或捣其巢穴或攻其要害殄灭无遗以靖地方其领军官敢有畏缩误事失机者听巡抚右佥都御史叶盛指实具奏以凭究治尔等慎之

○鸿胪寺右少卿赵瑄躬殴皂隶因毁同僚右少卿杨宣牙牌又匿实情妄奏求释法司坐瑄赎杖还职 上命赎毕调山西平阳府霍州知州

○辛丑书复岷王徽煣曰承喻以明年适当朝觐之期属有尊恙欲令世子代行足见爱敬之意然道途遥远来甚艰苦宜留侍汤药不必遣来

○巡按河南监察御史邢宥奏河南卫都指挥佥事陈昇先用白金百两赂兵部尚书陈汝言得掌都司事率兵操备大同比汝言下狱事连昇论罪当赎徒还职 上曰昇奸诈若此不可以常律处调威远卫带俸差操

○壬寅朝鲜国王李瑈遣陪臣曹锡门等建州左等卫都督董山等贡马及方物赐宴并彩币等物有差

○敕弋阳王奠王□监曰近得镇守江西太监叶达及江西三司官奏称王将药四包银二两四钱逼令本府典膳郑荣毒死内使吕信巩喜荣恐累及身家将情并银药首发在官且王为朝廷宗室正宜恪遵 祖训循理守法以保名爵如何起此恶念用药毒人况彼二人皆朝廷拨遣果有罪状亦当奏闻处治岂可阴谋毒害存心如此甚非其当教授顾宣不能辅导规谏阍者陈庆童不当阿谀顺从另行惩治敕至王即改过自省今后务须谨守礼法敦行善道以全令名如或仍蹈前愆国法具在朕不敢私王其戒之慎之

○直隶河间真定大名广平山东济南东昌诸府各奏所属自春历夏不雨田禾枯槁今年税粮恐无所 上命户部遣官覆视

○命给山东住坐鞑官阿讨剌等俸禄五品以上支米三分六品以下支四分不为例从阿讨剌等奏请也命户部拨直隶真定府饶阳县地五十顷与广义伯吴琮家耕种如例起科从琮奏请也

○命给银八千四百两绢三百九十七匹布七千七百一十六匹赏彰武伯杨信所率官军以其高家堡等处杀获鞑贼有功也

○癸卯守备辽东宁远卫左副总兵东宁伯焦礼奏协副都指挥佥事邓铎恣意妄为僣分欺侮乞调臣别方或调铎别用仍选能者同臣管事事下兵部尚书马昂等言顷因礼年老命铎协同守备今甫及三月而礼輙要更改分调缘礼及守备义州怀柔伯施聚俱年垂八十老耄无为乞俱取回京优老另选智谋武臣往代其事仍令辽东总兵等官廉铎欺侮事情以闻 上曰边将须用老成者礼聚俱仍旧守备铎事情令锦衣卫遣官从实廉察来处置已而所遣千户蔡英奏礼铎实不和 上令铎仍旧广宁操守遣都指挥佥事张俊往代之

○昬刻火星犯太微垣右执法星

○丙午复除工部都水司主事任荣于户部广东司户部山东司主事田厚于本部四川司兵部武选司主事徐观仍旧任以亲丧服阕也擢进士刘澄为户部河南司主事

○南京工部右侍郎龙文卒文字士郁江西泰和县人由进士任中书舍人历吏部文选员外郎郎中在职谦谨亦颇有能声天顺改元以赂权贵得升侍郎为时论所鄙

○丁未命故武定侯郭英曾孙昌袭封武定侯英诸孙争袭侯爵年久至是以诏例始命昌袭之

○复江西抚州府金溪县知县吴祯为监察御史祯巡按广西坐违制调任广西都布按三司交章荐其才 上召祯还京复职仍赐敕往广西协赞都督刘深剿贼

○戊申命故金吾右卫带俸都指挥佥事康鉴子勇袭为指挥使仍于本卫带俸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郭震子鋐袭为彭城卫指挥使

○兵部奏建州右卫都指挥佥事李斡黑奏报都督古纳哈董山私通高丽朝廷既命总兵等官廉察得实又遣敕戒谕而古纳哈等赴京服罪□缘斡黑忠诚可嘉请量给赏赐 上从之赏斡黑彩叚三表里绢一匹令辽东都司遣人赍与之

○赐锦衣等卫官军李鉴等银两纻丝绢布等物有差以随定远伯石彪大同等处杀贼功也

○己酉赐周府镇国将军子□王冥□□子坷子坱子切及遂平王子墌长子同鐎夫人梁氏诰命冠服等物

○上召内阁臣李贤问迎复事贤曰当时亦有邀臣与谋者臣以为不可不敢从上问何为不可贤曰天位乃 陛下所固有者若景泰不起文武百官表请 陛下复位何用如此劳攘此辈其实贪图富贵非为社稷计彼时若景泰先觉石亨辈何足惜不审 陛下何以自角□羊幸而事成此辈得以贪天之功且天下人心所以归向陛下者以正统十数年间凡事减省与民休息之所结也今为此辈损其太半矣 上深以为然

○庚戌都督佥事周贤子玉奏父奋勇战殁乞加升袭兵部言贤由指挥使历升都督其子于原职例进一级袭都指挥佥事 上曰贤死于锋镝可悯命玉为万全都司都指挥同知仍依例赏其家银七两彩叚三表里

○夜晓刻金星犯毕宿

○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卒敬宗字光世浙江慈溪县人永乐甲申进士入翰林为庶吉士与修永乐大典授刑部主事改翰林侍讲预修北京志书宣德初预修 两朝实录为礼部会试考官寻升南京国子司业九年秩满升祭酒在任又十五年屡抗章乞归不允景泰初致仕还家至是卒寿八十三讣闻遣官谕祭敬宗敏学能文善草书仪观甚伟美须髯见者竦敬性严重终日端坐不妄出一语动止有常度饮酒至百杯亦不乱其学规肃整请谒不行诸生进退步履无敢违者每会馔有失仪者即自请罪登显要来见者犹执诸生礼然性颇残忍于诸生少恩云

猜你喜欢
  董二袁刘传第六·陈寿
  列传第六十七 恩幸·李延寿
  ●东征集卷五·蓝鼎元
  大明熹宗悊皇帝宝训卷之四·温体仁
  卷之二百三十一·佚名
  ●卷三·王锜
  第二○○清折(第一九九号之粘付)一一四○七—四·佚名
  第二十二卷 清贡生 (三)·缪荃孙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六·杜大珪
  第4章 我在郑州见蒋介石·冯玉祥
  何妥传·李延寿
  晋毕阳之孙豫让·佚名
  卷三十·佚名
  凡王府官·朱元璋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列传第四十五 周宗室·李延寿

    邵惠公颢 子什肥 导 护 叱罗协 冯迁 杞简公连 莒庄公洛生 虞国公仲 广川公测 弟深 深子孝伯 东平公神举 弟庆邵惠公颢,周文帝之长兄也。德皇帝娶乐浪王氏,是为德皇后。生颢,性至孝,居德皇后丧,哀毁过礼。德皇帝与卫可瑰战,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六·杨仲良

      真宗皇帝   晏夷豆望行牌之变   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先是,晏州多刚县夷人豆望行牌率众劫清井监,杀驻泊、借职牟言,大掠资畜。知泸州江安县、奉职文信领兵趋之,遇害,民皆惊扰,走保戎州。转运使寇瑊即令诸州巡检会江安

  • 第九十二回 居大内闻耗哭遗臣 处局外严旨守中立·蔡东藩

      却说裕朗西夫人,及德菱姊妹,陪着太后,足足一日。俄见夕阳西下,天也将瞑,太后方命裕家母女回家,并嘱她即日来宫。裕夫人不好违拗,自然连称遵谕。临别时,太后又赐她衣料食物等件,母女叩首谢恩,不必细说。母女回家后,即把入觐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正德九年八月辛卯朔日有食之○壬辰晋府河东王奇淮薨王昭靖王长子母妃张氏景泰癸酉生成化丙戌封长子丁未袭封至是薨辍朝一日赐祭葬如例谥曰荣安○癸巳升刑部郎中陈丸畴为狭西按察司副使○宁王宸濠奏迩者宗枝日繁多以选

  • 凡例·纪昀

    钦定续通志凡例二十则一通志本仿史记之例而成书故有本纪有列传有谱以当表有略以当志其二十略叙事皆至唐而止纪传及谱则讫于隋自序谓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议也今续纂纪传应自唐始略则自五代始至明史纪传

  • 一六五 北大感旧录十一·周作人

    以下是我所写的《玄同纪念》的文章,原名“最后的十七日”,登在燕京大学的月刊上,因为里边所记是民国廿八年(一九三九)一月一日至十七日的事情,玄同就在十七日去世的。一日上午我被刺客所袭击,左腹中一枪,而奇迹的并未受伤,这案

  • 简文帝本纪·姚思廉

    太宗简文皇帝名纲,字世缵,乳名六通,是高祖的第三个儿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兄弟。天监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显陽殿里。天监五年(506),封为晋安王,食邑八千户。天监八年(509)任云麾将军,领石头戍军事,斟酌设置顾问官。天

  • ●卷上·徐咸

    太祖开基建康,升建康为应天府。太宗迁都北平,升北平为顺天府。今皇上兴自安陆,升安陆为承天府,与宋太祖以归德节度使登极,升宋州为应天府,太宗以晋王即位,升并州为大原府,高宗以康王中兴,升康州为德庆府,同一揆也。太祖游西苑,命

  • 卷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七十七刑法略【三】刑制【听断】凡听断刑狱立审结章程以专责守五城提督衙门审理案件除笞杖等轻罪自行完结若情节介在疑似及关系罪名出入者俱送刑部审拟不得率行自结其直省徒罪案件如有关系人命

  •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九·高晋

    目录河防【十五】 钦定南巡盛典卷四十九河防乾隆四十八年三月十一日两江总督兼署河道总督萨载奏言窃照江南黄河北岸通连防山湖及运中河一带上年经臣与河【臣】李奉翰遵防酌筹先后将潘家屯张家荘苏家山之水线河并十字

  • 心隐第二十二·佚名

    二仪之大,可以章程(廿九年为程限也)测也,三纲之动,可以表里度也。雷霆之声,可以钟鼓传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和也。故其象可观,不能匿其影;有形可见,不能隐其迹;有声可闻,不能藏其响;有色可察,不能灭其情。夫天地阴阳之难明,犹可以术

  • 中兴佛教寄禅安和尚传·太虚

    ──民国三年春作──第一章 集起  第二章 来历  第三章 道基  第四章 行解  第五章 师学  第六章 诗文  第七章 法轮  第八章 爱国  第九章 卫教  第十章 圆寂  第十一章 友嗣  第

  • 佛说华手经卷第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奉 诏译  众相品第十七  尔时东方。过万一千阿僧祇刹。有世界名众相。是中有佛号乐无相。今现在为梵音声菩萨摩诃萨。授无上道记。余如上说。  从众相刹至此中间。有世界名无相。是中有

  • 燕丹子·佚名

    《燕丹子》作为一部现存的汉代最优秀的历史小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本书是以战国末期,强秦将吞并燕国为历史背景,叙写了燕太子丹为雪秦耻、拯救国祚,延请刺客荆轲去秦国行刺秦王,终致失败的悲剧故事。《燕丹子

  • 历代崇道记·杜光庭

    唐五代杜光庭撰。介绍道教历史的散文。载于《全唐文》卷933。记载历代帝王崇奉道教的经书。全书一卷,书末题:中和四年十二月十五日上都太清宫文章应制弘教大师赐紫道士臣杜光庭上进谨记。书从周穆王记起,直到唐僖宗中

  • 窥天外乘·王世懋

    一卷。明王世懋撰。此书为王世懋诸多著述之中较有价值的一部书。专论明代掌故、故事,中间参以作者之论断。许多记载持论公正,足资参考。尤其是关于明代掌故之记载与辨疑,较有价值。此书体例颇似《龙川略志》之体例。但《

  • 夷氛闻记·梁廷枏

    记述鸦片战争史实的重要著作。梁廷柟撰,约成书于1849~1853年间(道光二十九年—咸丰三年),5卷,约10万字。由于本书对清朝统治者在鸦片战争中的表现多有揭露和指责,故虽屡刻刊行,但均未署作者姓名,且无“序”文,致流传不

  • 咒时气病经·佚名

    半纸,东晋昙无兰译。说治流行病之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