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心隐第二十二

二仪之大,可以章程(廿九年为程限也)测也,三纲之动,可以表里度也。雷霆之声,可以钟鼓传也。风雨之变,可以音律和也。故其象可观,不能匿其影;有形可见,不能隐其迹;有声可闻,不能藏其响;有色可察,不能灭其情。夫天地阴阳之难明,犹可以术数揆而耳目可知。至於人也,心居於内,情伏于里,非可以算数测也。凡人之心,险於山川,难于知天。天有春夏秋冬,旦暮之期;人者厚貌深情,不可而知之也。故心有刚而色柔,容强而质弱,貌愿而行慢,性懁而事缓,假饰於外,以明其情。喜不必爱,怒不必憎,笑不必乐,泣不必哀,其藏情隐行,未易测也。日在天之外,而心在人之内,物亦照焉。照之於外,不可而伪内者也,而伪犹生焉;心在人之内,而智又在其内,神亦照焉,外之於内,无所取徵也。而欲求其情,不亦难乎!不洁在面,人皆耻之;不洁在心,人不肯愧。以面露外而心伏内,故善饰其情,潜奸隐智,终身不可得而见也。

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同时,孔子门人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独知圣人之德也夫!门人去仲尼而皈少正卯,盖不知仲尼之圣,亦不知少正卯之佞。子贡曰:“少正卯,鲁之丈人也,夫子为政何以先之?”子曰:“赐也还,非尔所及也!”夫少正卯心逆而险,行辟而圣,言伪而辩,词鄙而博,顺非而泽。有此五伪,而乱圣人。以子贡之明,见不能见。知人之难也,以是观之:佞与贤相类,诈与信相似,辨与智相乱。愚直相像,若荠苨之乱人参,蛇床之似縻芜也。

俗之常情,莫不自贵而鄙物,重己而轻人。观其意也,非苟欲以愚胜贤,以短加长,由于人心难知,非可以准衡乎!未能虚己相推,故有以轻抑重,以短凌长,是以嫫母闚井,自谓媚胜西施;齐桓矜德,自称贤於尧舜。若子贡始事孔子,一年自谓胜之,二年以为同德,三年方知不及。以子贡之才,犹不识圣人之德,望风相崇,奚况世人而能推己耶?是以真伪绮错,贤愚杂揉,自非明哲,莫能辩也。

猜你喜欢
  景公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晏婴
  第四篇 谦德之效·袁黄
  东西均开章·方以智
  东宫备览卷四·陈模
  卷四十·陈祥道
  卷九·孔颖达
  卷九十三·秦蕙田
  卷三十一·盛世佐
  卷十一·朱熹
  抱朴子內篇卷之四   金丹·王明
  兵守第十二·商鞅
  神变品第三·佚名
  妙法莲华经随喜功德品第十八·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佚名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百合子·戴望舒

    百合子是怀乡病的可怜的患者,因为她的家是在灿烂的樱花丛里的;我们徒然有百尺的高楼和沉迷的香夜,但温煦的阳光和朴素的木屋总常在她缅想中。她度着寂寂的悠长的生涯,她盈盈的眼睛茫然地望着远

  • 卷十二·唐圭璋

    【刘敏中:词作149首】○木兰花慢晓过卢沟上卢沟一望,正红日、破霜寒。尽渺渺飞烟,葱葱佳气,东海西山。依稀玉楼飞动,道五云深处是天关。柳外弓戈万骑,花边剑履千官。寒窗萤雪一生酸。富贵几曾看。问今日谁

  • 五集目录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目録四卷之二十七丁未元旦元旦试笔咏和阗玉如意陆远岁朝喜庆图题和阗玉七佛鉢命加赈上年被灾之淮安扬州二府所属各州县诗以志事命加赈安徽去岁被水十五州县诗以志事

  • 五言卷十四·洪迈

      五言  寒食下第        武元衡  桞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如何憔悴人对此芳菲节  途中即事  南征复北还扰扰百年间自笑春尘里生涯不暂闲  春日偶作  纵横桃李枝淡荡春风吹羙人歌白纻万恨在蛾眉 

  • 卷一四一 齊紀七·司马光

      起強圉赤奮若(丁丑),盡著雍攝提格(戊寅),凡二年。   高宗明皇帝建武四年(丁丑,公元四九七年)   春,正月,大赦。   丙申,魏立皇子恪為太子。魏主宴於清徽堂,語及太子恂,李沖謝曰:「臣忝師傅,不能輔導。」帝曰:「朕尚不能化其

  • 本语卷三·高拱

    问伊川云学者要不为文字所梏故文义虽解错而道理可通行者无害也然否曰为文字所梏固不可强解亦不可夫学者将以学圣人也圣人之书必须潜心体会务得精微之旨然又须得其言外之意方可循之以入道若以解错而道理可通者为无害则

  • ●卷二十二。诗文三·梁章钜

    ◎王昶文二首△军机处题名记军机处,盖古者知制诰之职。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其属例用内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六十九·佚名

    万历四十六年闰四月己未朔河南道御史熊化奏辽阳望援至急俟推选经略提师入境非旬月不能至宜速发粮饷咨督臣汪可受先拥众数千直抵广宁相机调督抚臣李维翰移驻辽阳与新镇臣李如柏协力拒守待经略师至徐规进取而顺天抚臣与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九十二 宗室传十二·纪昀

    宗室传辽 【二】○辽二太祖诸子太宗诸子世宗诸子景宗诸子圣宗诸子兴宗诸子道宗一子天祚诸子△太祖诸子义宗倍【隆先道隐】 章肃皇帝鲁呼【喜隐】雅勒呼太祖四子淳钦皇后生倍次太宗次鲁呼宫人萧氏生雅勒呼 【按原史旧

  • 卷七十三之一·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三之一 朱批王士俊奏摺 雍正六年十月初八日署理广东布政使【臣】王士俊谨 奏爲恭谢 天恩事窃【臣】生长边方至愚极陋於雍正元年由庶

  • 思辨録辑要卷十·陆世仪

    修齐类冬温夏凊昏定晨省是事父母小节能读书修身学为圣贤使其亲为圣贤之亲方尽得孝之分量舜称大孝亦只是德为圣人一句事父母不独尽敬飬于庭帏中方谓之孝凡一笑一嚬举足动步俱是事父母知此方可与言孝以身事君不若以人事

  • 书经衷论卷二·张英

    大学士张英撰夏书禹贡【凡十四条】奠高山大川五字一篇之纲也此下或言高山或言大川大略不出此二者次言九州条分缕析而言之也次言导山又次言导水合天下山水而言之也九州攸同以下总言经理之大文简而事该言约而防明错

  • 隐公·隐公五年·左丘明

    【经】五年春,公矢鱼于棠。夏四月,葬卫桓公。秋,卫师入郕。九月,考仲子之宫。初献六羽。邾人、郑人伐宋。螟。冬十有二月辛巳,公子彄卒。宋人伐郑,围长葛。【传】五年春,公将如棠观鱼者。臧僖伯谏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

  •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八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善财童子善知识十地位。自此已后十个地中修行。一依安住地神所智悲之行。以彼十住十行位中出世智悲之行。犹多滞净。以十回向大愿和融出世间真俗二智。使恒处世间行大慈悲智无净染。虽处世间。如净莲花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七卷·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七卷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受生品第二十一造十恶业道最极重者。生大阿毗止地狱。若次造轻恶次生余轻地狱。若复轻者次生阎罗八轻地狱。若复轻者次生禽兽道。若复轻者次生鬼道。若造最轻十善业

  • 古今书人优劣评·萧衍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

  •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sam!gi^ti-parya^ya-pa^da 。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略称集异门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舍利子为预防佛陀入灭后之诤论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