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钦定续通志凡例二十则

一通志本仿史记之例而成书故有本纪有列传有谱以当表有略以当志其二十略叙事皆至唐而止纪传及谱则讫于隋自序谓唐书五代史皆本朝大臣所修微臣所不敢议也今续纂纪传应自唐始略则自五代始至明史纪传成于

本朝我

皇上以大公至正之心彰善瘅恶笔削维严具有全

垂训万世无庸更为节録

一本纪列传通志多全録旧史之文唐宋而下卷帙浩繁今所续纂务在勿冗勿漏其事之无闗法戒人之无足重轻者槩从芟汰至正史而外若资治通鉴若纲目若纪事本末及传记文集碑版间有可补正史之阙而纠正其谬者仍广为搜罗依增辑并仿司马光通鉴攷异之例将攷正异同分注本条下以资防攷

一金史于本纪之前有世纪所以溯祖宗积累之功明一王受命之始然开基大畧未有不详于本纪者今采附帝纪其世纪补所列追尊三宗照元史改入宗室传以符郑志体例若辽史所载西辽余泽未泯犹存一线未可遽行湮没谨附録本纪之后

一列传名目各史不同班马以后妃为外戚范蔚宗则为皇后纪通志皆不从而从三国晋史之例别为后妃传其他外戚传金史曰世戚孝友传宋史曰孝义独行传唐宋辽史皆曰卓行循吏传辽史曰能吏旧唐书元史皆曰良吏艺术传诸史皆曰方技儒林传唐书元史皆曰儒学文苑传唐书金史皆曰文艺辽史曰文学又元史儒学传合儒林文苑为一皆名异而实同今悉依通志之名以昭画一

一列传次第各史互异唐书列外戚于列女之后列隐逸于循吏之前宋史列方技于列女之后列外戚于方技之后今依郑氏原书之序首宗室次列传次外戚次忠义孝友独行循吏酷吏次孔氏后裔次儒林文苑隐逸次宦者艺术佞幸次列女次载记次贰臣奸臣叛臣逆臣次四夷

一列传各史中分并互异如五代史家人传今析入后妃宗室传死节死事今并入忠义传伶官并入佞幸独行传析入隐逸孝友宋史道学传并入儒林元史儒学传析入儒林文苑元史释老传并入艺术唐书宋史公主传附缀后妃均依郑志门以从其朔

一皇太子皇子诸王例入宗室传其追尊帝号者旧史俱不为区别魏收以景穆入帝纪后人讥之郑志统列宗室体例较严但其间有史分而志合者有史阙而志补者有史系之列传而志入宗室者自唐而下互有异同今悉依例彚辑于以传系事之中仍不失以表系世之意

一通志所载名目凡诸史不立此传者皆从列传采取以相从如史记不立隐逸传则采伯夷四皓诸人补之三国志不立忠义传则取典韦诸人入之史记无方技之名而以司马季主扁鹊仓公传移入艺术后汉书无孝友之名而以毛义江革诸人移入孝友是也今续通志即循此例如元史之伯勒格台六人入宗室传托音色辰等三人补外戚传宋史之周三臣入忠义五代史之马重绩赵延义入艺术唐之张昌宗张易之入佞幸均依改辑其有本无专传而无可补入者仍从其阙

一郑志有孔子列传今考自唐以后孔氏歴有袭封我

朝于明史特立衍圣公传表章圣裔甚盛典也兹采唐以下史传防之阙里文献考诸书分列嫡嗣支庶按次彚辑为孔氏后裔传

一郑志有年谱异姓世家二门皆仿于史记按史记年表即本纪中详着之文故班史以后不袭其体无妨阙如五代宋史虽各有世家其所载南唐吴越前后蜀南北汉诸国皆系偏隅分据非封建诸侯比也郑志本晋书之例于前凉西凉以及后梁萧氏别称载记体例最精今统归载记不复更列世家之目又郑志有防侠刺客滑稽货殖四门亦本史记唐以后无可载并宜从阙

一列传未备名目应为增修

国史剙立贰臣传出自

睿裁于旌别淑慝之中寓扶植纲常之意允昭褒贬

之至公实为古今之通义今亦恪遵

圣训于前代别立此门较诸原书体例实详且核焉至唐书之奸臣叛臣逆臣传皆唐以前诸史所无而其目实不可易今悉攷核事迹增立奸臣叛臣逆臣三门列于贰臣之后

一有一人而两史并为立传者如裴矩李密王世充已见隋书而唐书亦载之王伦宇文虚中张邦昌刘豫宋金两史俱有传张特立金元两史俱有传亦有一史之内一人而重传者有父子兄弟分传而彼此互复者名不胜数均删并折衷以归一是

一续纂诸略自五代始礼乐器服职官选举之属皆与史志相表里今采取正史各志按代续编而郑志食货刑法灾祥诸略于唐事亦多未备并采新旧唐书诸志以补其阙

一辽金元三朝氏族未有専书今详加搜辑如辽之三耶律氏二审密氏金之白号黑号诸姓元之防古七十二族色目三十一种备着于篇

一辽金元三朝文字史家所録未有志书法之书故六书鲜有徴据契丹国志称辽太祖以隶书之半增损作字金则有女真大字女真小字今皆不传元蒙古字之制见于著述者有陶宗仪书史会要所载蒙古字母朱伯顔所载防古字韵其中譌误相沿不一而足我

皇上钦定同文韵统综以国书于蒙古字音字体无

不赅备详见

皇朝通志六书兹就三朝史册所见者撮其大畧以

次叙述

一郑志天文略只载丹元子步天歌而不详推步之法七音略只载字母内转外转诸图而不详合声切音之法今所续纂各为详载

一郑志艺文略止载羣书目録未具撰人爵里撰述之家有姓名同而著书复同者如顔师古称两京房皆治易之每易混淆今所续纂谨遵

钦定四库全书例以着録存目分编于各书之下备载撰人姓名凡宋代诸书已登郑志者不复列入其总仍依郑志为十二门每门细目则以四库全书为准

一图谱略郑志首索象原学明用三篇以辨其源流次自周秦迄于北宋分撰记有记无二篇以攷其存佚但樵局于见闻周秦图谱至宋鲜有存者故记有篇只总为一门而记无篇多至二十六门我

皇上稽古右文图书大备又复搜罗海内藏书亲加厘定自南宋而下图谱孰有孰无了如指掌今于记有记无中各区为经学史乗天文地理政典学术艺事物八门各门之下再为分晰名目断自淳熙至于明季博采史志旁及画谱书目按增辑若夫文人防艺涉笔成图与夫私家谱牒偶见存留者无裨实学概不缀録

一金石略郑志所録原本欧阳修赵明诚诸家着録粗具撰人姓氏而于碑碣所在大半未详盖限于方域捜罗未广亦时地为之也我

朝幅员辽濶车书大同周秦钟鼎汉唐铭刻往往有晦于古而显于今者今所续纂即依郑志图谱之例以今有今无分载取唐以前郑志所未著者为一卷五代以下为二卷分缀撰书姓氏建立年嵗与现存之地详确考覈其散佚难稽者另为一卷至前人着録之误兼为辨证焉

一昆虫草木略郑志分为八门已称详赡然郭注陆疏亦多未尽所谓通鸟兽之情状察草木之精神者代有著述不厌捜罗今所续纂于郑志未载者则补其遗已载者兼正其误庶于诸经注疏足资考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刘怀肃 孟怀玉 弟龙符 刘敬宣 檀祗·沈约
  卷一百十八 景祐三年(丙子,1036)·李焘
  卷十九·吴广成
  雍正上谕 急下诏书,各路兵马展开大缉捕·雍正
  第一百二十八回 澡吏厨官仕途生色 叶虎梁燕交系弄权·蔡东藩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一百十·乾隆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九·佚名
  ●绎史摭遗卷十七·温睿临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四 外戚传四·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五 地理略三·纪昀
  卷一百六·司马迁
  李乂传·刘昫
  欧阳玄传·宋濂
  ●晋政辑要卷之五·海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零六·彭定求

        卷306_1 【九日登青山】朱湾   昔人惆怅处,系马又登临。旧地烟霞在,多时草木深。   水将空合色,云与我无心。想见龙山会,良辰亦似今。   卷306_2 【秋夜宴王郎中宅赋得露中菊】朱湾   众芳春竞发,寒菊露

  • 卷八十二·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二明 曹学佺 编晩唐九于濆【字子清杜曲人】秦富人高高起华堂远远引流水粪土视金珍犹嫌未奢侈陋巷满蓬蒿谁怜有顔子拟古意白玉若无玷花顔须及时国色久在室良媒亦生疑鸦鬟未成髻鸾镜徒

  • 御选宋诗卷二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二十四五言古诗十五文天祥题周山甫锦绣段客从西北来遗我锦绣段上有双鳯凰文彩何灿灿置之箧笥中岁月亦已晏天孙顾七襄雷电下河汉鳯凰忽飞去遽然失把翫贫家机杼寒秋虫助予叹题梅尉诗轴乃翁圣俞君

  • 资治通鉴后编卷五十五·徐乾学

    宋纪五十五【起阏逢涒滩三月尽七月凡五月】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庆歴四年三月乙丑以殿中侍御史防稽王丝为荆湖南路体量安抚提举捉贼代张庚也 谏官欧阳修言江淮之民上被天灾下苦盗贼内应省司之重

  • 卷之四百五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十·佚名

    光绪十一年。乙酉。六月。癸未。谕军机大臣等、左宗棠等奏、查明澎湖失事员弁。请旨分别惩处一摺。此次澎湖失事。该处文武员弁。未能竭力固守。致被法兵攻陷。实属咎无可辞。据奏该处向无城郭。与失守城池者有闲。

  • 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佚名

    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七月初一日,奉圣汗谕旨制定:国君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镶红、蓝、绿各色宝石金顶东大福晋、西大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镶白水晶金顶,东侧福晋、西侧福晋之随侍妇人等戴素金顶。此等随侍女人,若系无官之女

  • 金佗续编卷二十四·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二十四宋 岳珂 撰百氏昭忠录卷八襄阳石刻事迹八      刘光祖编先见王奉诏诣都督府与张公浚议军事时淮西宣抚使刘光世罢其所统王德郦琼之兵未有所付浚意属兵部尚书兼都督府参议吕祉乃谓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七·来保

    十一月癸酉东三省官兵初队自京师啓行上幸丰泽园赐将弁兵丁等筵宴并颁赏棉甲奬武金银牌有差后遣兵皆如之【臣】等谨按传曰遣将帅及戍役同歌同时欲其同心也又曰出而用兵则均服同食一众心也皇上亲御瀛台遍赐将士使被坚执

  •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查继佐

    ●西粤语一(查东山笔、沈仲方阅)瞿式耜瞿式耜号稼轩,南直常熟人,万历丙辰进士。乙酉,任广西巡抚都御史。北兵下楚,粤西震动,式耜奋志为坚守计。丙戌,桂主即真肇庆。戊子,楚督何腾蛟被劫死,驾为北师所迫,式耜保峡江退敌,护跸桂林。

  • 萧惠传·脱脱

    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初时因为是中宫亲眷,为大国舅帐下详稳。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1

  • 卷二百七十九·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十九明 杨士奇等 撰律历唐太宗贞观初李淳风上言曰舜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则浑天仪也周礼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有以见日行黄道之验也暨于周末

  • 辽南条约·佚名

    一八九五年十一月八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二日,明治二十八年十一月八日,北京。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欲缔结条约,由日本国交还奉天省南边地方,一切仍归中国管理。大清国大皇帝陛下特简钦差全权大臣太子太

  • 蒙斋中庸讲义卷二·袁甫

    宋 袁甫 撰子曰回之爲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善恶辽絶择之易耳似善非善择之最难顔子善择而得之得此一善何所不通拳拳服膺仁守之功密矣舜性之也顔子不失性者也惟明性者乃能择善己性不明虽满目皆中庸

  • 碧岩录卷第一·圆悟克勤

      师住澧州夹山灵泉禅院评唱雪窦显和尚颂古语要  垂示云。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便知是牛。举一明三。目机铢两。是衲僧家寻常茶饭。至于截断众流。东涌西没。逆顺纵横。与夺自在。正当恁么时。且道。是

  • 卷第三十四·智旭

    嘉兴大藏经 阅藏知津(第卷-第卷) 阅藏知津卷第三十四 北天目沙门释智旭汇辑 大乘论藏 释经论第一之一 十住毗婆沙论(十五卷) (南志满北规仁) (亦曰十生论) 龙树菩萨造 姚秦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 序品第一。 入初

  • 须阇提缘品第五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祇竹园精舍。尔时世尊。而与阿难。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时有老公老母。两目既冥。贫穷孤苦。无止住处。止宿门下。唯有一子。年始七岁。常行乞食。以供养父母。得好果

  • 韬晦术·杨慎

    讲述的韬晦术是中国历代智谋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们求生存、谋发迹的法宝。尽管人们对它心悦诚服,细加揣摩,并在政治争斗、官场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断运用,却没有人把它付诸笔端,写成一部专著,大有“君子远庖厨”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