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七

成化十六年九月戊寅朔

○己卯命山西分守代州都指挥同知支玉充右参将时兵部奏玉兼督鴈门宁武偏头三关守备若不假以参将职名则于同列都指挥难以号令济事故有是命

○命湖广行都司署都指挥佥事吕钟臧廉还理司事都指挥佥事王寿代钟守备汉江郧襄安德均房等处许瑛代廉守备川江三峡瞿塘荆州等处许瑾专理屯田以实军储

○昏刻南方流星如盏大青白色光烛地自牛宿西南行至斗宿后七小星随之尾迹炸散

○庚辰礼部左侍郎俞钦以忧去任

○开设福建漳州县阴阳学

○辛巳 孝恭章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驸马都尉王增祭 景陵

○壬午免河南开封怀庆卫辉彰德河南府诸州县夏税麦一十五万四千五百余石丝八万九千二百余两怀庆颍川彰德归德卫子粒麦一万八千余石以是岁夏旱故也

○乙酉命定国公徐永宁子世英为勋卫

○广西都司都指挥佥事徐清守备荔浦县地方被贼攻陷村寨杀虏男妇甚众事下巡按御史鞫治例应谪戍诏革职为民

○丙戌重阳节赐百官宴于午门

○申时福建建宁府有大星自西南流东北有声如雷奏至礼部臣言考之传记流星大者有声如雷有光如火其光所至其地有灾宜移文所司痛加警省以安人心销天变从之○丁亥升顺德府同知雷霖为山西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

○戊子晓刻南方流星如盏大赤色尾迹有光自弧矢东南行至云中

○命左军都督府故都督佥事文宁子杰袭父原职定辽前卫指挥使

○己丑诏云丘简靖王禄米岁终乃住支以晋王奏王薨所遗宫眷无以养赡也

○命金吾左卫带俸都指挥佥事萧英守备倒马关

○辛卯复除四川布政司右参政吴槚于山西

○旌异山东按察司副使陈相广西佥事何汉宗柳州府同知马襄广东市舶提举司提举陶熏赐以诰命

○升湖广岳州卫指挥使柴皞署都指挥佥事事总领漕运○甲午命临潼王公铭于禄米折色内改支本色一百石先是王父岁支禄米二千石本色七百石及王袭爵依例减半而本色止五百石乃以日用不给请如其父乃增给之

○罢两淮运司新设副使等官及令商人引钞折银时巡盐御史杨澄以两淮运司额设五员近从都御史高明议添置副使判官三员冗滥扰民可为裁省又旧例盐商照引纳纸解南京刷引寻以纸有余改纳钞近解户于商人纳钞百计需索不便仍请改钞二贯收银一分类解如旧户部覆议从之

○赐灵丘王弟镇国将军仕<壉-豕乎>第四子名曰成鏕阳曲王第二十五子名曰钟金□奄镇国将军钟鉥第八子名曰奇氵□戈第九子名曰奇浵第十子名曰奇灅镇国将军钟金□念庶长子名曰奇潮宣宁王仕嬴长子名曰成鍉昌化王仕墰第十一子名曰成锓襄垣恭简王第五子镇国将军仕坯庶长子名曰成锗

○夜北方流星如盏大青白色有光自紫微西藩西北行至近浊

○乙未敕户部官分督军饷郎中马孝祖辽东刘道大同员外郎高弼通州抵山海李进山海抵广宁沿途预备以北虏寻杀朵颜三卫将寇边议欲出师讨之也

○命太监汪直保国公朱永威宁伯兼左都御史王越往辽东备虏未行而罢时辽东守将奏报谍者称虏酋近边追寻朵颜三卫而三卫人马亦于近境潜住已行边将戒严事下兵部尚书余子俊及总兵官朱永等议遣都督冯昇马俊领骑卒五千往助边将战守其山海关以西宜令都指挥二员领兵协守既奏可矣继得都御史王宗彝奏言虏众势迫见兵不足以分守要害复请防御之策事下兵部看详子俊等乃议出师 上遂命直监督军务永充总兵官越提督军务太监傅德管领神枪都督白瑜李俊充左右参将庄鉴马俊充游击将军领兵一万往辽东会合征剿仍令郎中马孝祖总督饷复虑虏西犯大同命太监刘恒监督军务定西侯蒋琬充总兵官都御史孙洪参赞军务太监张善管领神枪白全充参将杨玉充游击将军领兵一万往大同会合邀击官军人赏银二两仍令都督冯昇刘能各领兵三千往山海关直抵居庸关协同战守人赏银一两命既下未行也越数日辽东总兵官都督缑谦奏北虏虽拥众入开原境上止是寻杀朵颜三卫未尝深入内地今已远遁三卫夷人避难在边者亦已遣之出境 上即命直等罢兵勿行时直怙宠弄兵盖永越辈以利诱之因以为己利既滥爵赏犹不属厌一遇警报輙欲出师而三边屡报警急亦欲希旨以幸功也此举虽已罢之至腊月大同之警又复行矣

○丙申遣西宁侯宋礼武安侯郑英武平伯陈能崇信伯费淮为正使尚宝司司丞胡恭中书舍人黎世荣刑部郎中顾佐户部员外郎陈达为副使持节册封辽世子恩鑙为辽王进世子妃张氏为辽王妃襄王长子见淑为襄世子第二子见淓为阳山王德王嫡长子祐榕为德世子庶长子祐木□匆为泰安王代府和川悼僖王长子聪潪为和川王进夫人孙氏为和川王妃

○道录司右至灵连克彰以民地与太监张璘所施与地相近欲并吞之反诬民侵占其地事下户部遣官廉得其实奏请治克彰罪诏特宥之

○闲住都指挥佥事韩斌用银三百两托太监汪直所任指挥尹通谋管事事露逮斌下刑部拟罪坐徒当赎特命免赎释之

○丁酉命都指挥佥事韩斌充副总兵都督佥事李英充右参将分守辽阳锦义都督同知王锴守备宁远

○署都指挥佥事吴昇改注浙江都司王瑾山东都司昇本淮安卫指挥佥事瑾本通州右卫指挥使俱以平江伯陈锐举升前职总领漕运于原卫支俸兹以例当改注附近都司故有是命

○月犯井宿

○戊戌升礼部右侍郎周洪谟为左侍郎翰林院学士谢一夔为右侍郎

○户部会官议漕运及巡抚等官所陈事宜一南京并浙江等卫缺官漕运请以京卫曾经保举将材与平居廉干者铨选补缺一运粮官缺听漕运官调取其所取除军政官外所在巡抚巡按官不得稽留沮换亦不得以在运官留于原卫管事一运粮军余逃亡事故并贫难无补者各都司卫所必以守城操练及空闲军余内选补其逃者既获不得收充别差遂其奸计违者坐罪若在运病亡者即佥补本户空丁无则选于别户不可重复差拨一清江卫河二提举司岁造船六百六十余艘艘计银一百两则用银六万六千余两今三年两次派造五百艘再加木价三万两该造船三百艘则三年之间通止造船八百艘其余一千一百八十九艘俱无船料岁计陪银三万三千六百余两是皆出自军士况又有风火不测之虞兼所派木植多不能全领是以军士陪补鬻及子女产业宜行工部每岁量添木价银二千两庶军困少苏一淮安屯军初一千七百九十余名有缺则据见在者徵纳子粒至天顺中都御史轩輗概选空闲余丁顶补每户至四五人或八九人一门岁纳米多者至六七十石故军士贫困请但以原额徵纳凡新增二百名其子粒如例折银收贮官库用给官军俸粮仍行各处似此无名子粒但系新增有田者则纳粮无田者则折银一大名府元城县小滩官军兑粮河道淤浅宜于元城馆陶二县增置主簿一员职专<锍-釒>浚一应天并直隶府卫词讼纷紏原无布按二司官可委欲选差南京刑部官一员从巡抚官理刑一苏松常三府岁运粮于凤阳扬州淮安徐州仓盘剥甚费及各仓给与官军则每名止卖二钱宜以三府起运凤阳各仓米麦每石折收银四钱解赴该府官库折给官军一池州府建德县上乡四里僻居深山与江西卫所屯种军舍杂居距县既远其军民恃险藏寇今其地永丰乡路当冲要宜设巡检司盘诘为便一淮安府岁纳秋粮七万余石于凤阳仓而凤阳又纳一万余石于淮安仓归德州并夏邑等五县岁拨一万九百余石于元城县小滩上纳而归德卫官军则驾空船于淮安水次领兑展转盘剥甚艰请以凤阳所纳淮安一万石存留本处而以淮安所纳凤阳者改除一万石补之其归德州兑军米则令直运济宁安居水次交兑庶军民两便一和州当利马驿居扬子大江之北距州治二十里许使客既少而本州则当滁州及江浦全椒等县要路宜以当利驿移置州之南门外又雍家城水驿去本州六十余里使客绝少而江浦县陆路至本州则一百二十里请以雍家驿改为马驿移置乌江又颍州柳河驿河不通舟宜革去而以站船分拨安淮龙窝二驿一凤阳等府州县每岁关领南京太仆寺孳牧马赴京交俵其病马多被退出陪偿民皆破产买补而病马仍留牧养不敢变卖又全椒县于每岁太仆寺派马则选其堪用者责付本户领解如不堪则令备价买纳及至京或仍退出使民重复买补甚难宜令太仆寺凡经印记者即与收俵若不堪听令贴换变卖别买补俵或令纳银官买一湖广靖州铜鼓五开偏桥镇远清浪平溪沅州八卫并天柱等所密迩苗寨边方乞添置兵备副使一员提督军民抚治蛮夷一湖广武昌至襄阳历夏口蒲潭三汊沙湖俟埠汉津豆□□河深江白洑等驿而后至使客因避沙湖并九真白湖之险常以夏口站船径至白洑计程六百余里接递水夫动经踰旬方回今豆□□河三汊站船俱各空闲请以豆□□河移置乾滩仍隶景陵三汊移置刘家隔隶汉川一狭西槐安堡北连安边定边西通环县固原东接宁寨保安较于他堡甚为要害乞于各处拨人马二千选委都指挥一员统领防御一乾盐池东近西安府西近打剌赤山高水深道路险阻虏贼侵犯多出入于此有原修空城足可防御乞于靖虏卫官军拨一所或于本卫拨二三百名操守原纳屯粮仍拨与空闲荒地免税三年一庆阳府安化县至平凉府镇原县相去二百余里其中地曰驿马关宜增置城堡设立馆驿属驿马关巡检司带管以便往来传报声息仍于沿途修筑墩台令所在军民并拨庆阳卫官军二百员名戍守一狭西各处有犯罪充军已编卫分而病故者例终本身其各卫因原问官司移文故军虽没一概按名清勾有司亦不查理率以户丁抵补实为无辜宜通行各处似此者俱令分豁一宁山卫在山西泽州而屯田则隶河南卫辉并直隶大名府地岁徵子粒二万八千余石就纳于所在县分官仓请每石改收银三钱令管屯佥事督完转送山西以备边储奏入上命南京刑部差官一员随王恕问刑原关马残疾许民变卖补俵余如议

○庚子升通政司右通政李和为左通政右参议王曰□永右通政右参议陈政左参议礼部给事中刘英右参议

○辛丑四川威州地震有声

○癸卯广东都司都指挥佥事杨武守备钦廉地方按察副使林锦亦奏敕提督抚治锦以疾委广州卫指挥周瑄督军巡哨百户金成分守团河堡既而灵山县贼起攻劫村寨杀虏人畜瑄等不为备御武乃调百户邹富刘雄引兵策应富等延缓不行竟为贼所攻围事下巡按御史鞫实各坐罪以闻 上宥富雄死谪戍广西边卫武瑄成各降等差操锦赎杖还职

○夜西方流星如盏大赤色光烛地自娄宿西北行至霹雳旁尾迹炸散

○乙巳太子太保威宁伯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王越奏比以臣杀贼微劳特赐封爵命兼左都御史仍掌院事提督团营如故屡<锍-釒>辞免俱未俯从勉强支持又经数月干冒时议理所必然乞命臣带俸随朝庶安常分用保余年<锍-釒>入 上曰卿熟知戎务练达邦宪特兹兼任不允所辞○右都督陈旺卒旺湖广巴陵县人永乐元年代祖荣为义勇卫指挥佥事累军功至右都督理南京后军都督府事成化八年坐事闲住至是卒孙泰袭府军左所百户

○丙午以明日十月朝遣驸马都尉蔡震黄镛分祭 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游泰祭 景皇帝陵寝

○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

猜你喜欢
  卷二百六十九·列传第一百五十七·张廷玉
  卷二百四 表四十四·赵尔巽
  ●卷八十四·徐梦莘
  卷二·张廷玉
  第一节“五四”·老舍
  卷之六百四十二·佚名
  孤忠后录·祝纯嘏
  卷三·佚名
  卷之五十四·祁韵士
  赵文深传·令狐德棻
  杨嗣昌传·张廷玉
  卷一百五·宋敏求
  纲鉴易知录卷五四·吴楚材
  徐崇钦·周诒春
  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四·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十四   歙县汪立名编 长庆集十四【律诗五言七言凡九十六首】 翰林中送独孤二十七起居罢职出院 碧落留云住青冥放鹤还银台向南路从此到人间 重寻杏园 忽忆芳时频酩酊却寻醉处重徘徊杏花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五·佚名

    万历十七年九月乙巳朔颁给朝鲜国王李昖会典全书从其请也○丙申 孝恭章皇后忌辰遣侯薛钲祭 景陵○升吏科左给事中彭国光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刑科给事中李文郁为湖广按察司佥事广西道御史王道正为河南按察司佥事广东道御

  • 卷之六百七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三一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文源阁应补各书分缮清单呈览片(附清单二)·佚名

    一三一二 军机大臣等奏遵查文源阁应补各书分缮清单呈览片(附清单二)乾隆五十三年十月十五日臣等遵旨带同纪昀至文源阁,查看得各书皆系上年八阿哥、刘墉督同详校官各员详加校正,尚无匣页损坏之处,所有空函二百四十九匣,现在

  • 宋宝祐四年登科録卷二·佚名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佚名

    成王上卜年卜世【孙邰】翦桐叶封弟【栁州】辨周礼田制【颍滨】周制事在末【老泉】成王周公恭信【东坡】卜年卜世孙邰曰周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夫帝王括囊宇宙位重忧崇天生利民非乐兆民之上故君民者遇夫圣则

  •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司马迁

    张连科译注【说明】《屈原贾生列传》是屈原、贾谊两个人的传记,他们虽然不是同时代人,但是二人的遭遇有不少共同之处。他们都是才高气盛,又都是因忠被贬,在政治上都不得志,在文学上又都成就卓著。所以,司马迁才把他们同列于

  • 晋纪八 孝惠皇帝下永兴二年(乙丑、305)·司马光

    晋纪八 晋惠帝永兴二年(乙丑,公元305年) [1]夏,四月,张方废羊后。 [1]夏季,四月,张方废黜羊皇后。 [2]游楷等攻皇甫重,累年不能克,重遣其养子昌求救于外。昌诣司空越,越以太宰新与山东连和,不肯出兵。昌乃与故殿中人杨篇诈称越命

  • 卷三十一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一上 朱批马会伯奏摺 雍正元年十一月十二日云南永北镇总兵官【臣】马会伯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边鄙庸愚仰荷 皇恩不次拔擢历

  • 泾野子内篇卷十·吕柟

    鹫峯东所语章诏问尝与朋友讲论国家有三大患一边方之害二宦官之祸三闸河运道之苦先生曰是固然所谓大患者尚不在此诏三请答曰当今大患只是士习不正耳盖天下国家所恃以治安者惟人才若士习不正则其患何可胜言自是屡言及此

  • 卷三十·纳兰性德

    钦定四库全书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卷三十头等侍卫纳喇性德撰经解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集说石梁王氏曰孔子时春秋之笔削者未出又曰加我数年卒以学易性与天道不可得闻岂遽以此敎人哉所以教

  •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七十三摄决择分中菩萨地之二复次嗢拖南曰思择自性取萨迦有世间真寻思实智密意与次第 问如是五事几谛所摄。答相四安立谛摄。名一苦谛摄。分别三谛摄。除灭谛。真如四非安立谛摄。正智

  • 论中国佛教史·太虚

      我在十多年前曾作“中华佛教三大系”一文,刊在第六卷海潮音上,对中国佛教历史教理变迁之因都原与程序,稍作有系统的提示。这个提示,直到现在还有重提的意义。  我在那篇文章里面,分会昌以前的中国佛教为三大系。一、

  • 提婆菩萨传·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提婆菩萨者南天竺人。龙树菩萨弟子婆罗门种也。博识渊揽。才辩绝伦。擅名天竺为诸国所推。赜探胸怀既无所愧。以为所不尽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为忧。其国中有大天神。铸黄金像之座身长二丈。号曰大自

  • 卷之二十九·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二十九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八世 西禅瑞禅师法嗣 棠城宝文洪印禅师 古渝棠城张氏子。礼雪峰。蓄养有年。因峰迁化。未获印可。远扣楚山。值定王薨世三周除禫。请山升座

  • 西陂类稿·宋荦

    诗文别集。 清宋荦撰。三十九卷。荦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商丘(今属河南)人。康熙间以任子入宫,累擢江西、江苏巡抚,官至吏部尚书,加太子少师,为官清节。精鉴藏善书,淹通典籍,熟悉掌故。著有《筠廊偶笔》、《绵阳山

  • 大智度论·龙树

    佛教论书。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释论》,亦译《摩诃般若释论》。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传说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100卷。卷首所载僧叡之序称:“是以马鸣起于正法之余,龙树生于像法之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