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四

传第三十八

车臣汗乌默客列传

乌默客喀尔喀部人姓博尔济吉特元太祖裔格哷森扎扎赉尔珲台吉之七世孙其高祖曰硕垒为喀尔喀三汗之一号车臣汗又号玛哈萨嘛谛硕垒传巴布巴布传诺尔布诺尔布子六长伊勒登阿喇布坦子乌默客及三济扎布次朋素克次纳木扎勒均封郡王次垂扎木素次额尔德尼次根敦均授扎萨克台吉别有传康熙二十年伊勒登阿喇布坦随父诺尔布入贡二十一年

遣散秩大臣博洛特等往赉冠服佩带弓刀器币先是俄罗斯部人散居雅木萨尼布楚诸地诺尔布属巴尔呼与接壤时以牲畜及貂互市其黠者阑入黑龙江沿边肆掠人因呼之为罗刹至是大军往征

诏诺尔布饬所属絶市二十五年同族土谢图汗察珲多

尔济与扎萨克图汗成衮构衅

谕诺尔布导之修好二十六年诺尔布卒伊勒登阿喇布坦嗣称汗驻牧克噜伦河北巴顔乌兰二十七年伊勒登阿喇布坦卒

遣侍卫阿南达往赙会噶尔丹既败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兵侦伊勒登阿喇布坦子乌默客幼由图拉踰克噜伦谋掠巴顔乌兰所部闻之惧欲遁乌默客叔父纳木扎勒倡内附衆始定因白乌默客母率衆来归阿南达以

诏附牧乌珠穆沁界外阿尔图乌珠穆沁及浩齐特苏尼特阿巴噶阿巴哈纳尔旧为车臣汗属部後相继南徙隶内扎萨克独阿巴哈纳尔诸台吉有留故土者曰根敦额尔克阿海乌巴什伊克岱青额尔克乌巴什凡千余户仍隶车臣汗至是随乌默客至均

赐牧界外安置之寻

命乌默客袭汗号以纳木扎勒代掌旗务二十八年谕辑所属溃散者未几台吉额尔克绰克图暨巴尔呼巴特玛达噜噶索诺木达噜噶等携属踵至

命乌默客辖之二十九年选兵随尚书阿喇尼侦噶尔丹

三十年

上幸多伦诺尔会閲

诏留乌默客车臣汗号

赐宴

优赉三十一年理藩院议车臣汗既留故号应仍贡九白上悯其新附牧产未裕

诏寛其期三年寻乞由阿尔图徙牧伯依尔

许之三十四年所部镇国公罕笃叛遁俄罗斯乌默客遣兵随郎中阿必达员外郎伯什喜等由喀尔喀河追降其衆三十五年春

谕还牧阿尔图乌默客以牲瘠乞缓徙从之夏

上亲征噶尔丹乌默客暨郡王纳木扎勒贝子朋素克率兵从且遣护卫墨济噶尔为向导噶尔丹遁

诏纳木扎勒等随平北大将军马思喀追剿乌默客扈驾旋

赐牧克噜伦河北翁都尔多博其地居巴顔乌兰东先是噶尔丹遣使卓哩克图贻书乌默客通好乌默客拒之擒其使至是以献

奖赉金帛复授墨济噶尔云骑尉世职

赐号达尔汗四十年

上幸塞外

驻跸喀喇乌苏乌默客来朝寻扈

驾幸索约勒济山进

赐衣币四十八年卒子衮臣袭

一次袭衮臣乌默客长子康熙四十八年袭车臣汗雍正六年卒子二长车布登班珠尔次达玛璘相继袭

二次袭车布登班珠尔衮臣长子雍正六年袭车臣汗

赐之印文曰根敦车臣汗以幼

命其叔祖郡王垂扎布代掌旗务十一年以闇懦削爵诏垂扎布袭

三次袭垂扎布乌默客从弟初袭其父朋素克扎萨克郡王爵互见彼传雍正十一年袭车臣汗请给俸

谕曰前此喀尔喀三汗皆不给俸盖欲伊等守蒙古旧业不令与衆扎萨克一例是以未经颁给今垂扎布既有此奏着给亲王俸每岁加赏银二千五百两土谢图扎萨克图二汗着行文询问若愿请给一体施行十三年

垂扎布卒

诏以原袭车臣汗车布登班珠尔之弟达玛璘袭四次袭达玛璘衮臣次子初授一等台吉雍正十

三年袭车臣汗乾隆元年遵

旨议驻兵备边请择额尔德尼昭水草地设汛防守从

之十三年授盟长

命乾清门行走寻

命御前行走

赐紫辔十六年卒子二长嘛呢巴达喇次车布登扎布

相继袭

五次袭嘛呢巴达喇达玛璘长子乾隆十六年袭车臣汗十八年授盟长二十一年和托辉特逆贼青衮咱卜叛喀尔喀守汛兵多私归游牧独所属台吉达玛璘率子塔木楚克约从衆无擅离军汛者事

谕奖之是年

命副都统济福会缉所部刼贼至则嘛呢巴达喇疾济

福以

谕曰嘛呢巴达喇年幼不更事今既染疾无庸俟其会缉伊同族郡王德木楚克现由军营遣归游牧着协同办理二十二年德木楚克等擒贼什第及其党

命予嘛呢巴达喇议叙加一级二十三年来朝

命乾清门行走

赐三眼孔雀翎黄马褂及紫辔是年偕土谢图汗部郡王桑斋多尔济缉获刼贼阿尔弼斯瑚等

赉币二十六年有刼贼罗卜藏锡喇布者冒章嘉呼图

克图名沿边肆扰嘛呢巴达喇擒送

京师

赉币三十年来朝

命御前行走三十二年卒弟车布登扎布袭

六次袭车布登扎布达玛璘次子乾隆三十二年袭车臣汗来朝

命乾清门行走三十三年授盟长三十五年

赐三眼孔雀翎及黄马褂四十年

命御前行走四十六年

谕曰车臣汗车布登扎布之曾祖乌默客来归时仍留汗号子孙至今承袭将及百年着加恩世袭罔替四十八年以私用乌拉票

恩免治罪未入谢

诏削

御前行走及盟长并夺翎褂四十九年七月迎觐避暑山庄复

赐孔雀翎

命乾清门行走八月复

赐黄马褂

【附】辅国公三济扎布列传

三济扎布车臣汗乌默客弟初授一等台吉康熙四十年

上幸塞外

驻跸喀喇乌苏三济扎布随兄来朝

赐衣币五十六年

诏奬督驼运粮功封辅国公雍正七年卒子密瓦扎布袭一次袭密瓦扎布三济扎布长子雍正八年袭辅国公十二年驻防塔本和漠及委欢塔勒满乾隆十一年卒子格埒克袭

二次袭格埒克密瓦扎布长子乾隆十一年袭辅国公十八年赴鄂尔坤防秋十九年解羊赴乌里雅苏台军营四十三年卒子车登扎布袭三次袭车登扎布格埒克长子乾隆四十三年袭辅国公四十六年

诏世袭罔替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五十四

 

猜你喜欢
  齐本纪下第五·李延寿
  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三·赵尔巽
  卷三百三十四 元豐六年(癸亥,1038)·李焘
  元经卷五·王通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二·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七·佚名
  第七六甲谕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二一二-五·佚名
  卷十五·吕中
  二三 房间的摆饰·周作人
  侯显传·张廷玉
  卷九·胡世宁
  卷二百六十五·杨士奇
  卷之九十三  議處安南事宜(明)不著撰人·邓士龙
  ●卷四外篇·何孟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九十四·彭定求

        卷694_1 【上蜀王】张道古   封章才达冕旒前,黜诏俄离玉座端。二乱岂由明主用,   五危终被佞臣弹。西巡凤府非为固,东播銮舆卒未安。   谏疏至今如可在,谁能更与读来看。   卷694_2 【咏雨】张道古  

  • 卷三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369_1 【赠药山高僧惟俨二首】李翱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   卷369_2 【赠

  • 卷三十四·方回

    钦定四库全书 瀛奎律髓卷三十四    元 方囘 编川泉类 浮游浪波之上玩泳泉壑之间大而沧海黄河长江巨湖之汹涌小而溪谷陂池之靓深雄壮而观潮凄酸而阻风闲寂而弄水寻源皆类於此 五言【三十二首】 游禹穴回出若耶

  • 卷三·佚名

    陈德和落梅风【雪中十事】(贫儿翳桑)茶烟细,酒力微,都不索比评风味。翳桑儿悄声私自提,省可里腊前呈瑞。(谢女比絮)骚人谢,女论吟,雪飘时絮飞还恁。七言句儿夸到今,偏梨花比他争甚?(袁安高卧)身贫暴,志趣高,羡袁安那时清操。纵

  • 54.王建:乐府歌行二首·施蜇存

    凉州行 凉州四边沙浩浩,汉家无人开旧道。(韵一) 边头州县尽胡兵,将军别筑防秋城。 万里征人皆已没,年年旌节发西京。(韵二) 多来中国收妇女,一半生男为汉语。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韵三) 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

  • ●卷十一·邵伯温

      神宗皇帝初召王荆公于金陵,一见奇之,自知制诰进翰林学士。荆公欲变更祖宗法度,行新法,退故老大臣,用新进少年,温公以为不然,力争之。神宗用荆公为参知政事,用温公为枢密副使,温公以言不从,辞不拜。枢密吕公弼因奏事殿上,谓帝

  • 卷四·商辂

    <史部,史评类,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续资治通监纲目卷四 【起癸亥宋仁宗天圣元年尽癸未宋仁宗庆历三年】凡二十一年 【癸亥】仁宗皇帝天圣元年春正月立计置司罢榷茶盐行贴

  • 一一九六 谕提调官恭泰罚俸三个月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佚名

    一一九六 谕提调官恭泰罚俸三个月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乾隆五十二年四月初二日吏部议办理续缮四库全书潦草错悞之提调官 翰林院侍讲恭泰等照例罚俸,应注于纪录抵销一疏,奉谕旨:恭泰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

  • 卷十七·温达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畧巻十七十一月壬戌命分兵三路进噶尔丹时将军伯费扬古奏言关保赍兵部文到【臣】并传上谕以噶尔丹若在巴顔乌阑度冬徂春应作何行事为善下询于臣【臣】敢不竭吐愚衷一一陈奏窃思

  • 卷五十七下 司马相如传 第二十七下·班固

    (司马相如)【原文】相如为郎数岁,会唐蒙使略通夜郎、僰中,发巴、蜀吏卒,千人,郡又多为发转漕万余人,用军兴法诛其渠率。巴、蜀民大惊恐。上闻之,乃遣相如责唐蒙等,因谕告巴、蜀民以非上意。檄曰:告巴、蜀太守:蛮夷自擅,不讨之日久

  • 吴益传·脱脱

    吴益,字叔谦;吴盖,字叔平,都是宪圣皇后的弟弟。吴益在建炎末年因恩荫补官,历迁干办御辇院、带御器械。吴盖在绍兴五年(1135)因恩荫补官,历迁宣赞舍人。皇上与皇后都喜欢翰墨,故而吴益、吴盖兄弟也效法,均有擅长书法的名声。皇

  • 宁王朱权、上高王朱宸濠传·张廷玉

    宁献王朱权,太祖第十七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受封。二年之后,朱权前往藩地大宁。大宁地处喜峰口外,属古会州之地,东连辽左,西接宣府,为一大镇。朱权带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均骁勇善战。朱权多次会合诸王出塞

  • 持守·朱元璋

    凡吾平日持身之道,无优伶进狎之失,无酣歌夜饮之欢;正宫无自纵之权,妃嫔无宠恣之专幸。朕以乾清宫为正寝,后妃宫院各有其所,每夕进御有序。或有浮词之妇,察其言非,即加诘责,故宫无妒忌之女。至若朝堂决政,众论称善,即与施行;一官之

  • 鬻子卷上·鬻熊

    华州郑县尉逢行珪注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第五撰,具也。吏者,为政之具也。又,撰,博也,言王者布政施令,其在博求於良吏也。贤者举之,不贤者不预,言五帝三王政道可以百代传行者。乙,次於甲,以此明政之次也。政曰:政者,法教也。此明帝王

  • 卷一二三·邱濬

    ▲牧马之政(上) 《易说卦》:乾为天,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 胡一桂曰:“乾为天而贯四时,纯阳而健为马,在春为良、夏为老、秋为瘠、冬为驳。干取象无所不包,不可与诸卦例论。” 吴澂曰:“马加良、老、

  • 中庸朱子序·胡炳文

    <经部,四书类,四书通__中庸通>中庸朱子序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通曰道统之传朱子独于中庸言之何也朱子尝曰圣人之道所以异乎老释之徒者以其精粗隠防体用浑然莫非大中至正之矩而无偏倚过不及之差

  • 无量如品第七·佚名

    又族姓子。菩萨大士行。念过去诸佛如来。兴度无极。至劫过劫。过诸土尽无极。明知诸土尽劫过劫。当明知诸佛之兴。尽劫过劫。明了诸佛。兴敷说经。度无极法。从劫过劫。说法度无极。明知意行度无极。明诸情度无极。於

  • 文殊师利所说般若波罗蜜经·佚名

    梁扶南国三藏僧伽婆罗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一万人俱;及诸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皆悉住于不退转地,久已供养无量诸佛,于诸佛所深种善根,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得陀罗尼,获乐说辩才,成就智慧,具足功德,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