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节“五四”

及壮,餬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示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愤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

第一节“五四”

因家贫,我在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去挣钱养家,不能升学①。在“五四”运动的时候,我正作一个小学校的校长。

“五四”把我与“学生”隔开。我看见了“五四”运动,而没在这个运动里面,我已作了事。是的,我差不多老没和教育事业断缘,可是到底对于这个大运动是个旁观者。

以我这么一个中学毕业生(那时候,中学是四年毕业,初级师范是五年毕业)既没有什么学识,又须挣钱养家,怎么能够一来二去地变成作家呢?这就不能不感谢“五四”运动了!——

①老舍二十岁(1918年)以品学兼优毕业于北京初级师范学校。

假若没有“五四”运动,我很可能终身作这样的一个人:兢兢业业地办小学,恭恭顺顺地侍奉老母,规规矩矩地结婚生子,如是而已。我绝对不会忽然想起去搞文艺。

这并不是说,作家比小学校校长的地位更高,任务更重;一定不是!我是说,没有“五四”,我不可能变成个作家。

“五四”给我创造了当作家的条件。

首先是:我的思想变了。“五四”运动是反封建的。这样,以前我以为对的,变成了不对。我幼年入私塾,第一天就先给孔圣人的木牌行三跪九叩的大礼;后来,每天上学下学都要向那牌位作揖。到了“五四”,孔圣人的地位大为动摇。既可以否定孔圣人,那么还有什么不可否定的呢?他是大成至圣先师啊!这一下子就打乱了二千年来的老规矩。这可真不简单!我还是我,可是我的心灵变了,变得敢于怀疑孔圣人了!这还了得!假若没有这一招,不管我怎么爱好文艺,我也不会想到跟才子佳人、鸳鸯蝴蝶有所不同的题材,也不敢对老人老事有任何批判。“五四”运动送给了我一双新眼睛。

其次是:“五四”运动是反抗帝国主义的。自从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我就知道了国耻。可是,直到“五四”,我才知道一些国耻是怎么来的,而且知道了应该反抗和反抗什么。以前,我常常听说“中国不亡,是无天理”这类的泄气话,而且觉得不足为怪。看到了“五四”运动,我才懂得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运动使我看见了爱国主义的具体表现,明白了一些救亡图存的初步办法。反封建使我体会到人的尊严,人不该作礼教的奴隶;反帝国主义使我感到中国人的尊严,中国人不该再作洋奴。这两种认识就是我后来写作的基本思想与情感。虽然我写的并不深刻,可是若没有“五四”运动给了我这点基本东西,我便什么也写不出了。这点基本东西迫使我非写不可,也就是非把封建社会和帝国主义所给我的苦汁子吐出来不可!这就是我的灵感,一个献身文艺写作的灵感。

最后,“五四”运动也是个文艺运动。白话已成为文学的工具。这就打断了文人腕上的锁铐——文言。不过,只运用白话并不能解决问题。没有新思想,新感情,用白话也可以写出非常陈腐的东西。新的心灵得到新的表现工具,才能产生内容与形式一致新颖的作品。“五四”给了我一个新的心灵,也给了我一个新的文学语言。到了“五四”运动时期,白话文学兴起,我不由得狂喜。假若那时候,凡能写几个字的都想一跃而成为文学家,我就也是一个。我开始偷偷的写小说。我并没想去投稿,也没投过稿。可是,用白话写,而且字句中间要放上新的标点符号,那是多么痛快有趣的事啊!再有一百个吴梅村,也拦不住我去试写新东西!这文字解放(以白话代文言)的狂悦,在当时,使我与千千万万的青年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消耗了多少纸笔!

这种狂悦可并不一定使人搞清楚思想,反之,它倒许令人迷惘,伤感,沉醉在一种什么地方都是诗,而又不易捉摸到明朗的诗句的境界。我就是那样。我想象着月色可能是蓝的,石头是有感觉的,而又没有胆子把蓝月与活石写出来。新诗既不能得心应手,有时候我就在深夜朗读《离骚》。

感谢“五四”,它叫我变成了作家,虽然不是怎么了不起的作家。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八·表第十九·脱脱
  ●卷二·刘一清
  ◎刘镇华求雨大爷海·宣南吏隐
  卷二十六·郝经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四十二 列传一百四十二·纪昀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佚名
  晋纪·张居正
  鲁迅读古书·周作人
  胡适留学日记台北版自记·胡适
  赵郡王高琛传(附高睿传)·李百药
  卷十四·楼昉
  旅大租地条约·佚名
  第一讲·孙中山
  卷一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司马迁
  144.玄武门之变·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无名氏·唐圭璋

      味词意,作者当为南宋人。   喜迁莺   春寿太守   光风转蕙,正中和节过,艳阳春半。暖日瞳昽,瑞烟蓬勃,还是生申华旦。保釐东土三载,分却九重霄旰。政成也,且凝香燕寝,雍容方面。   堪羡。德望重,敌国隐然,不假长江险

  • 列传第二十二 张邵·李延寿

    桓玄篡位,父敞先爲尚书,以答事微谬,降爲廷尉卿。及宋武帝讨桓玄,邵白敞表献忠款,帝大悦,命署寺门曰:“有犯张廷尉家者,军法论。”事平,以敞爲吴郡太守。及王谧爲扬州,召邵补主簿。刘毅位居亚相,好士爱才,当世莫不辐凑,唯邵不往。亲

  • 名山藏卷之四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舆地记一◆舆地记一南京○南京南京古金陵地周秦时巳有天子气吴晋宋齐梁陈及南唐都此而皆偏安太祖混一天下以为京师永乐中迁都北京正统中以北京为京师遂以此为南京城尽钟山之麓周回九

  •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杨士奇

    洪熙元年闰七月戊戌朔琉球国中山王尚巴志遣使者佳期巴那等来朝贡马 福余卫都指挥安出等遣人纳马赎罪且奏卫印为寇所夺乞再降又言暖答失之子帖格歹为大军所擒乞赦罪放还上谕侍臣曰安出尝纵所部扰边可罪今云印为寇所夺

  • 卷之二百二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二十六、县府考·包天笑

      县、府考都要隔夜就派人去占坐的,因此夜间贡院前就很是热闲,而摊贩也极多,他们都是来赶考市的。在平时,那些读书人家的子弟,不肯在街头沿路吃东西,以为失去了斯文的体统。到了考场前,就无所谓了。馄饨担上吃馄饨,线粉摊上

  • 侯莫陈崇传·李延寿

    侯莫陈崇,字尚乐,代地武川人。他的祖先是北魏的别部,居住在库斛真水。祖父侯莫陈元,以清白人家子弟的身份镇守武川,因而在那里安家。他的父亲侯莫陈兴任殿中将军、羽林监,后来因为侯莫陈崇功勋卓著,被朝廷追赠为柱国、太保、

  • 宋聇传·欧阳修

    宋瞡是邢州南和人。他的七世祖宋弁是元魏吏部尚书。宋瞡耿介重操节,好学,工于文辞,举进士中第。调上党尉,任监察御史,后升凤阁舍人。居官耿介正直,武后很器重他的才能。张易之诬陷御史大夫魏元忠有不符合臣子身份的言论,要张

  • 第十四章附属动议之顺序·孙中山

    一百十五节顺序之定义在此之“顺序”二字,乃指处分动议之秩序而言。照公例,凡动议之顺序,当以提出之先后为定。其先提出者,得先讨议,得先表决。但有一种之动议出此例外,因其性质之异,其顺序则在当前动议之先。而此

  • 卷二百四·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四 朱批励宗万奏摺 雍正六年正月初七日山西学政翰林院编修【臣】励宗万谨 奏为请定教职调补之法以收实效事窃【臣】世受国恩涓埃未报复

  • 綰等畏耎還走案·佚名

    原文:廿(二十)六年九月己卯朔【&hellip;&hellip;】【等曰:】[【&hellip;&hellip;】□不敢獨前,畏耎,舆偕環(還)走十二步。反寇來追者少,皆止,陳(?),共(?)射(?)【□□□】【&hellip;&hellip;】]【得等曰:】[【&hellip;&hellip;

  • 佛说大净法门经·佚名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菩萨八千。一切大圣悉得总持辩才无量。其所建立分别圣慧解三脱门。于三世慧无所挂碍。得三昧定不可转移。十力无畏一切具足。尔时王

  • 开元释教录略出卷第二(下)·智升

    唐崇福寺沙门智升撰&middot;差摩婆帝受记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middot;不增不减经一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middot;造塔功德经一卷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middot;绕佛塔功德经一卷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

  • 卷二十·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二十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佛事大佛像开光。度尽自心众生。空尽自心地狱。圆满自心愿轮。成就自心古佛。古佛既现。魔外潜销。四众同钦。万方共仰。抛开锡杖。月眉斜映海门秋。

  • 儿科醒·芝屿樵客

    儿科著作。清芝屿樵客撰。撰年未详。共12论,前列总论及诊治法,后将儿科疾病分别按表、里、寒、热、虚、实论证。次撰“辨惊风之误论”一文,认为古无惊风之名,所谓惊风,乃“大惊猝恐”等10病。最后3论为小儿“不可饿论

  • 勿斋先生文集·杨至质

    勿斋先生文集,南宋杨至质撰。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此书收录答谢书状六十八篇,皆为骈体,文辞颇清丽。作者杨至质为南宋合皂山道士,宋理宗敕赐高士,主管道教事。故与其书信往来者皆为朝官贵人、文士秀才,上至丞相皇帝

  • 亶甲集·佚名

    亶甲集,原题「西秦降真子赵民述」。赵民生平不详,从其金丹说看,当为宋人。原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书中收录七律诗三十首,咏述内丹。其说宗法《道德经》、《阴符经》,与北宋张伯端丹道相同,但缺乏系统。作者自称遇

  • 高峰原妙禅师语录·高峰原妙

    全一卷。又作高峰大师语录。宋代僧原妙(1238~1295)撰,元代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二册。收录湖州双髻庵示众法语、西天目山师子禅寺开堂语要、拈古、补遗、偈颂、赞佛祖、行状、塔铭、音释等。元代洪乔祖另编有高峰原妙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