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

万历二十年十一月丁巳朔升太仆寺少卿施策为太仆寺卿

○以镇守保定总兵倪尚忠为中军都督府佥书

○朔州知州李昙以残酷杖毙九命遣戍

○戊午升尚宝司少卿赵崇善为尚宝司卿

○河南道御史陈登云疏论南京太仆寺卿徐用简当听告归礼部尚书罗万化当罢教习并言当事者欲定国是窃谓国是即公论公论明则国是定晦则国是淆愿当事者主持公论以为用人之标准行政之权衡不然谗媚谀闻夸张耸听招募无法调遣纷纷诚恐瓦解土崩忧不在颛臾也奉旨罗万化清望素著登云逞私诬蔑公论谓何徐用简仍留用

○己未升湖广道御史黄钟为太仆寺少卿  ○礼部郎中姜镜论劾司礼监太监田义疏语多侵辅臣留中

○庚申升陕西按察司佥事万自约为尚宝司少卿

○命右军都督佥书尹秉衡充镇守保定总兵官

○甘肃巡抚田乐题河西一镇周回囊括番虏之内土冷人稀与诸边不同往以远戍危苦坐派陕西数十万钱粮给之年来玩愒侵渔即有查催缘陕西官非专属大言不足起听巽言不足动怜前后诸臣计出无聊请给内帑盖 君父尚可乞求而隔属难于祈请也各项钱粮乞清查那解以济然眉一请催民运一请清湮没一请催折俸户部覆称未完在民则逋负宜追已徵在官则那移宜禁 上从其言

○总河尚书舒应龙勘河给事中张贞观题称治河之议欲拯 陵患偶值时艰据司道查称泗水今秋发迟消速虽足为张福堤开放之验然为 祖陵计久远则支河实必不容已之工乞敕部覆议将淮口置船浚沙事宜听河臣于原估工银二万八百四十两支给先行开浚以导淮水之出其腰铺支河之工候明春倭儆宁息照议画地举行部覆从之

○辛酉 恭让章皇后忌辰遣官祭 陵寝

○升鸿胪寺左少卿张栋为本寺卿

○礼部尚书罗万化<锍-釒>辩御史陈登云论题故相张居正天与人归图诗昔时抄没何人见收图帙何人同题者何人当日攻高启愚者何独曲代而不并及也御史不察生平显著之节而横加以影响危疑之事乞罢归全臣末路 上谓卿学行著闻特命教习以端师范造言中伤已经切责何足介意不允辞

○壬戌吏部覆巡按山东御史李时孳劾原任巡抚辽东今补兵部侍郎顾餋谦取帑藏以媚政府指抚夷以润私囊养谦奏辩乞禠职以谢言官看得餋谦胆气豪雄智术卓荦九卿科道以边才会荐者宜略往事而责新功 上曰养谦以边才起用何得以往事苛求着即出供职

○户部覆三边总督叶梦熊疏言叛贼虽灭库藏俱空镇民流离宜加赈恤查本部先发银两及各省转解各府库银应将存剩俱解灵州横城召买本色以实仓储其被害人民设法赈济务称 皇上悯念边方至意报可

○户部言经略侍郎宋应昌题称永平山海额设刍粮止为防虏今调集大兵防倭主客兵饷一时兼应召买无从先年顾巡抚议开海运拨临德仓粮数万石繇天津达山海至辽东以备大兵支用诚便计也所用船只篙工悉听抚臣酌行奉旨备倭粮饷既有运道可通着行漕抚等衙门速以备春防无误

○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张一桂卒一桂河南祥符县人繇隆庆戊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升修撰侍读调南职方员外郎历司业祭酒加太常寺卿南京吏部右侍郎改今官部称其直谅禔身端严造士曾侍讲帏应从优恤命与祭一坛特给全葬

○原任漕运总兵怀宁侯孙世忠卒男承恩奏乞恤典部言世忠历官三十年掌府总漕忠勤清白例当与祭七坛造坟安葬若其驰驱王事竟以身殉宜加祭为劳臣劝命与祭葬如例加祭二坛  ○工部题铸造制钱九万锭旧规以六分为率一分进内府司钥库五分进太仓计每年该铸送内库钱一万五千锭昨奉明旨再送内库五千锭工科都给事中刘弘宝执奏内供赏赉非加于昔羽檄旁午军兴取给太仓者万倍于昔奈何欲减太仓之额以增内供且内库进钱铺垫银岁费一千一百有奇炉商困苦不堪乞谕铸进如例从之

○癸亥宁镇游击龚子敬以乘胜追虏阵亡

○ 上嘉其忠勇命赠都督佥事荫一子正千户世袭仍于本镇立祠祭祀游守梁琦马承光等查明并祠

○甲子祭二皇于景惠殿

○升鸿胪寺右少卿韩国宝为本寺左少卿

○宁夏督抚叶梦熊题哱贼倡乱上而宗室下而四民其间忠愤所激横被锋刃者何限内知名如庆宪王正妃方氏游击陈栋等男妇共五十余人蹈刃捐躯请加旌恤兵部谓王妃全节增重天潢及生儒男妇应与赠褒事属礼部其武职陈栋等四十人宜行宁镇建祠列位岁时致祭用慰忠魂并查有官者作何升荫无官者作何赠恤或表其门或志其墓垂芳图史示劝将来奉旨如议速行

○户部题春汛伊迩宁绍温嘉一带倭警戒严储饷徵兵万不容已抚臣常居敬按臣李以唐议将该省田地山荡每亩量派三厘共银一十二万六千五百两藉以餋兵卫民事宜停止允为便计 上是其言仍命清查嘉靖年间该省田地山荡银两未经蠲除曾否支销乾没抚按从实以闻

○乙丑大学士赵志皋等奏请御门宣捷献俘受贺报闻

○丁卯升大理寺卿赵世卿为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提督军务

○原任太仆寺少卿升太仆寺卿施策以病辞新命许之

○升鸿胪寺左寺丞李承华为本寺右少卿

○补原任广西副使杨佩为四川副使

○刑部审具叛贼哱承恩等罪状命磔哱承恩何应时陈雷白鸾陈继武斩哱承宠哱洪大王文德各枭示九边

○戊辰 上御皇极门朝百官宣宁夏擒逆捷礼毕 上憩暖阁大学士赵志皋张位面奏臣等久不奉瞻 天颜今见 圣容和晬曷胜庆幸伏愿更加调燮慎节起居又奏西夏荡平皆赖 皇上威德今宣捷献俘欣逢盛典惟倭贼未宁臣等当与兵部商确调度定期剿灭无劳 圣虑上曰先生等宜与兵部相机剿除志皋又奏原任总督魏学曾蒙以缓师逮问学曾忠义老臣军中勤劳颇见成绩乞赐宽宥上曰功魁罪首自有定夺二臣承旨退 上御五凤楼鸿胪寺官奏献俘刑部引俘见毕百官称贺

○以宁夏奏捷祭告 郊 庙

○夜火星犯氐宿

○己巳御札谕内阁宁夏平定逆党已正典刑皆我 祖宗威灵默佑卿等赞猷文武效力朕甚嘉之督抚镇巡将吏待勘明该部从公议奏魏学曾虽复城堡四十余处不能早计定乱功魁实罪首也本当置之重典姑从轻夺职为民回籍当差可传与该部知大学士赵志皋等随具疏谢是日命阁臣凡遇常朝御门侍班时可登阶于滴水上站立志皋等复具疏谢

○原任兵科给事中吕兆熊复补原官  ○庚午升巡抚云南右副都御史吴定为大理寺卿广东副使游朴为湖广分守荆西道右参政

○巡抚陕西姚继可题贼虏倡乱关陕生灵死于锋刃者无算乞将军囚暂免行刑疏下刑部

○辛未 圣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万寿圣节赐辅臣赵志皋张位讲官陈于陛等各金银万寿字金篆字金书红黄符有差

○礼科左给事中曲迁乔言山东北联畿辅南接徐淮西通运道东临大海最为防倭要害欲免春季班军以备防守添留武德参游以资弹压及增土兵整器械浚城池训武艺皆绸缪至计兵部覆如迁乔议请行京营戎政及蓟镇山东督抚衙门区画以闻诏可

○壬申以 圣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万寿圣节赐辅臣赵志皋张位讲官陈于陛等各银纻有差

○礼科给事中王佐疏劾礼部郎中姜镜并及其与大学士赵志皋辩折语谓镜当罢志皋既致人疑当敕吏部会推阁臣协赞奉旨辅臣志皋忠诚为国眷倚方新着安心办事姜镜造言诳惑姑夺职为民

○甲戌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遣公徐文璧恭代

○遣侯张炳等祭 九陵伯张元善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寝左都督李鹤祭 庄敬 哀冲二太子坟所

○乙亥 圣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万寿节 上御皇极门百官称贺大学士赵志皋张位再诣隆宗门行庆祝礼赐二辅臣上尊珍馔加赐酒饭一卓烧割一分

○铸管理苏松常镇粮储水利及提督备倭佥书各关防  ○以提督京城巡捕署都督佥事宋三省充协守保镇天津海防副总兵官

○丙子大学士赵志皋等以长至令节奉旨免贺诣会极门行叩头礼仍赐上尊珍馔

○丁丑大学士赵志皋奏部臣姜镜疏摘中官而连及臣此在 圣明有洞察廷臣有公论乃镜已奉处分而臣犹蒙慰任科臣王佐恐后来议论愈多体统愈亵诚药石也易言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乞放臣去亟催元辅王锡爵前来主特国政又多选词臣有器量才品如王佐所言者协赞以成正大光明之业 上曰卿忠劳为国眷以方隆谗言巧诬朕心洞悉镜已经黜再有挟私害正者部院科道参来重处卿宜安心佐理勿复介怀

○命后军都督府佥书杜桐提督京城内外巡捕  ○戊寅升协理京营戎政兵部左侍郎周世选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户部右侍郎总督仓场山西布政使陈荐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云南赞理军务工部郎中黄曰谨为广东按察司副使

○己卯吏科都给事中李汝华等掌河南道御史刘士忠等各条陈明岁京察事宜章下所司

○调山西右参政吕三才分巡冀北道

○工科给事中曹大咸疏论宁夏通政穆来辅佥事随府言来辅生平缩朒淟涊阅视蓟昌虚文塞责素无许国之忠随府令滑以不简调兵备密云以贪残勘夤缘起守躐宪关中莫展一筹惟日承党馨之风旨迨叛贼据城勾虏甘受禁锢含垢事讐廉耻尽丧罢来辅而重治随府 上是其言命该科参看以闻吏科都给事中李汝华等参看得哱贼倡乱穆来辅随府身被牢笼不能仗节而死科臣责以大义何说之辞要以来辅乡官也无可为之势不死特庸庸自保随府司道也有讨贼之责不死则降志辱身所议当罢当罪诚为确言乞行彼处按臣勘实具奏上曰人臣临难偷生名节扫地穆来辅随府俱着锦衣卫逮问

○庚辰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李长春再乞省墓命驰驿回仍给路费银三十两纻丝二表里

○改中府佥书倪尚忠为右府佥书

○辛巳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叶梦熊以病乞归且言与前督臣魏学曾功罪相同今宁夏已平学曾未蒙宽宥臣愧愈深臣病愈剧奉旨宁夏被贼伤残一切善后事宜全赖总督倡率各官抚循区处梦熊功高望著向用方殷岂可引疾求退宜保民靖塞以纾西顾不允辞

○原任工科给事中林材除补户科云南道御史周维翰除补广东道福建佥事章邦翰除湖广兵备

○壬午升兵部左侍郎徐元泰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协理京营戎政以狭西按察使万象春为山西右布政使

○先是山西道御史钱梦得疏参南京大理寺卿宋仕南京通政使杨廷相谓仕昔按吴中阿附相门至抚真定受馈遗克粮饷廷相作令黩货物议沸腾为谏垣保辅臣保冢宰借察害正招权通贿吏部覆称二臣曾被人言已经剖白前后请告志在决去乃台臣复有此论当出风闻之误然义不可留矣 上命宋仕杨廷相俱回籍

○吏科给事中杨廷兰疏论太仆寺少卿张文熙曩按越中叛军之变闭门不出太常寺少卿朱来远作令贿谋吏部典选卖官鬻爵宜亟罢斥以清仕路章下所司  ○甲申户部尚书杨俊民正二品考满复职乞将父杨博照马文升例进勋加赠吏部覆请得旨杨博历事三朝勋猷茂著准加赠左柱国太师

○以湖广右参政吴中传为陕西按察使

○命山西总兵王保蓟镇总兵张邦奇互相更调兵部言邦奇被论乞休而才可驱策晋中宜得镇重之帅弹压之王保身轻战阵勇冠戎行蓟镇防虏防倭保骁雄足备折冲之用 上从其奏仍令王保刻期交代

○工科都给事中刘弘宝会推议审之例甚公典也久而成套宜预分一单各摅所见先期交送届期画题则当事之权不分亦可广集思之益昨见犯人李材囊头钳足卫士咨嗟有泣下者彼何私何德岂非人心有公论乎魏学曾值宁夏之变经画苦心虽平定收功在新督臣然兵变以来拮据料理当功过相准者也城工叙功一节议论纷纭该部折衷量叙内外臣工蒙颁当有差而诸臣先后恳辞或者恩数过隆义有不安者在乎乃若南京开浚城河浙省修筑海塘视城工轻重久暂何如亦从叙功之例何也且有赏必有罚今议赏则欲从厚即苏松水利未成且有不叙之嗟议罚则欲从轻即河工隳误罚俸且有过严之议起于赏罚不明旧例易沿耳乞敕部议凡新创大工或照例核实题叙其余一应修理虽关 陵寝宫阙勿叙可也即当叙亦止赏赉纪录不必升授爵秩可也间有蒙赏未几而工即隳坏即重惩罚治不止罚俸可也工部覆称人臣随事宣力义不言功国家因事酬劳所以示劝但锡予不可无辨赏罚尤当并行今后在内工程但有文武大臣科道监阅者工完之日本部将内监题请乞恩事理行监视官核实然后分别上请在外重大河工先行按臣核实亦照例分别覆叙其余不论创建修理果有劳绩止拟赏赉纪录重者加俸不得概议升荫若工作不坚未久隳坏部科查明参究原得恩典请旨禠夺命如议行

○丙戌考选推官张允升授四川道试御史

○宴泰宁等卫进贺冬至夷人火人□<人>等一百四名命侯吴继爵待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四

猜你喜欢
  契丹國志卷之七·叶隆礼
  卷第十一·徐鼒
  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黄士衡
  卷三·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十三·佚名
  一○八七 谕内阁此次干清宫考试满洲翰詹官员着分别加级革罚·佚名
  历代名贤确论卷五十八·佚名
  世家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二十三·郑麟趾
  卷二十·佚名
  卷二十三·佚名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卷之四·黄景昉
  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七·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七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去蜀五载客蜀郡一年归梓州如何闗塞阻转作潇湘逰万事已黄髪残生随白鸥【毛诗黄髪儿齿】安危大臣在何必泪长流【汉陆贾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放船收帆下

  • 御选元诗卷六十一·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六十一五言长律一耶律楚材和李世荣韵圣主题华旦熊罴百万强兵行从纪律敌溃自奔忙百谷朝沧海羣隂畏太阳黎民欢仰德万国喜观光尧舜规模逺萧曹筹防长巍然周礼乐盛矣汉文章神武威兼德徽猷柔济刚自甘

  •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第十)·赵晔

      勾践伐吴外传第十   勾践十五年,谋伐吴。谓大夫种曰:"孤用夫子之策,免于天虐之诛,还归于国。吾诚已说于国人,国人喜悦。而子昔日云有天气即来陈之,今岂有应乎?"   种曰:"吴之所以强者,为有子胥。今伍子胥忠谏而死,是天

  • 卷第二百三十九·胡三省

    唐纪五十五〔起玄黓执(壬辰)十月,尽柔兆涒滩(丙申),凡四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上》元和七年〔(壬辰、八一二)〕1冬,十月,乙未,魏专监军以状闻,〔以委兵废怀谏立田兴之状闻.〕上亟召宰相,谓李绛曰:「卿揣魏博若

  • 卷一百九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五年十二月壬午朔 皇太子省牲于南郊○癸未暹罗国王三赖波磨刺札的赖遣使奈叫等百余人进表贡方物谢赐祭其父并命袭爵恩命礼部赐王锦绮纱罗并赐奈叫等钞币有差○甲申擢进士艾广何卓张宗监生郑兴王佐李昭为吏科给

  • 卷之一百四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四十四·佚名

      顺治六年。己丑。五月。己未朔。  ○辛酉。遣屠赖率将士往太原益其军。  ○考选庶吉士成亮、何采、焦毓瑞、王清、张士甄、高光夔、诸豫、张璇、叶树德、季开生、王绍隆、朱廷璟、范廷元、许缵曾、李仪古、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四十二 列传四十二·纪昀

    列传唐 【四十二】○唐四十二高适 元结 李承韦伦 薛珏【存庆】崔汉衡戴叔伦王翃【正雅 翊 凝】徐申郗士美辛秘高适元结李承韦伦薛珏崔汉衡戴叔伦王翃徐申郗士美辛秘△高适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

  • 公主府·朱元璋

    中使司司正(杂职) 司副(杂职)

  • 榕村语录卷十五·李光地

    春秋一古史书事月日而已无以时者惟鲁之旧史名春秋意者鲁史记事以时欤【自记】圣人删述六经都是一以贯之春秋游夏不能赞一词直是圣人胸中权衡丝毫不差游夏等下笔便恐不能不错柰何观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词则知赞易

  • 修行道地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劝悦品第二十  承慧得度众  道成清为流  其智常饮此  服以法甘露  厥水而无尽  犹穿漏不断  愿归智慧种  道德已具足  其以羸弱者  承学意自达  造度定意使  立志法禅思

  • 观音玄义卷上·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夫法界圆融像无所像。真如清净化无所化。虽像无所像无所而不像。化无所化无所而不化。故无在无不在化应九道之身。处有不永寂入不二之旨。是以三业致请蒙脱苦涯。四弘为誓使沾上乐。故娑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九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九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十门品之三十二入。眼入乃至法入。问曰。何故作此论。答曰。此是佛经。佛经说。生闻婆罗门。往诣佛所。到已面共世尊种种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随意事一卷·佚名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尔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三月雨安居。时有众多苾刍。于余处安居。各共立制。作如是言。诸具寿。我等安居三月。不应言诸破戒。破见。破轨仪。非正命等。若见有厕草阙。及君持无水。

  • 御定分类字锦·佚名

    六十四卷。康熙六十一年官撰。清圣祖康熙皇帝御定。本书采集古籍中成语,裁为骈偶,分类编辑而成的。每类之中,以二字,三字,四字为顺序。每条之下,又详引原书。类书全用对句的形式,始于隋朝杜公瞻的《编珠》。但《编珠》在《隋

  • 广宁县志·范勋

    辽宁地方志。清张文治等修,范勋纂。八卷。文治, 山西介休人。康熙进士。康熙十四年(1675)任广宁(今辽宁北镇)知县。十六年,会同府派主纂范勋(参见《锦州府志》条)为编纂《盛京通志》而修此志。十八年完成初稿。明年成

  • 九色鹿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册。本经之经文极短,为叙述菩萨前世修业之本生故事,旨在教示修忍辱行。此外,康僧会所译之六度集经六卷第五十八则:修凡鹿王之本生故事与本经略同,然六度集经系阐明修精进之要。

  • 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佚名

    凡二卷。宋代施护译。略称为佛顶放光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属于密教杂密经轨之成就法。本经之缘起,系佛于睹史多天宫时,为救济忉利天摩尼藏无垢天子之苦恼,乃为诸天子宣说二则陀罗尼及其成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