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六十六

  康熙三十四年。乙亥春。正月。癸亥朔上诣堂子行礼。还宫。拜神毕。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内大臣、大学士、侍卫等诣皇太后宫行礼。御太和门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王、及使臣等、上表朝贺。停止筵宴

  ○朝鲜国王李焞、遣陪臣申王□完等、表贺冬至、元旦、万寿节。及进□山戊不□贡礼物。宴赉如例

  ○甲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先是、上巡行口外、谕黑龙江将军萨布素曰、近有厄鲁特蠢动声息、尔可即归、整兵预备、设有事进巢□刀、盛京乌喇、及尔处官兵、可会于形胜之地、相机前进、科尔沁兵、亦令随行。至是、萨布素疏言、臣遵谕查形胜之地、惟索岳尔济山、最为高大臣拟派官兵、自盛京乌喇墨尔根三处、至索岳尔济山、一一丈量。分置程站。其无水之处、掘井以待、嗣后若索岳尔济山之东北枯伦贝尔等处有警、则与臣驻军之地相近。臣即先进兵。乌喇盛京兵继之。若索岳尔济山之西、乌尔会等处有警、则与盛京相近。盛京兵先进。乌喇及臣处兵继之。总期会、于索岳尔济山以进。奏至。从之。

  ○丁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巳。世祖章皇帝忌辰。遣官祭孝陵

  ○辛未。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上奉皇太后、幸畅春园。

  ○壬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酉。孟春享太庙。遣领侍卫内大臣公福善行礼

  ○遣官祭太□山戊不□之神。

  ○甲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子。以上元节、赐外藩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毛明安、喀尔喀、阿霸垓、巴林、敖汉、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丁丑。上元节。赐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及内大臣、大学士、上三旗都统、副都统、尚书、侍郎、学士、侍卫等宴。

  ○戊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等兴永朝、前请丈量湖南田地、有累于民否。治国之道、莫要于安民。或有不肖州县官、将田地竟未行丈量。而辄称余田加赋者、亦未可定。安有加增田赋、而全不累民之理。此事着湖广总督吴琠、详察具奏。

  ○乙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兵部、朕巡视京畿、见绿旗兵沿途奔走、无顷刻之暇、甚属劳苦。深为可悯。问之则云、兵部内私用印信文移、护送家口等事甚多。除已往之事、不复察究。自后尔部移文各处总兵官、将派出兵丁护送大臣官员事件数目、年终详明造册、送尔部察奏。

  ○谕大学士等、去□山戊不□于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狭西、江南、诸省、下诏捕蝗诸郡尽皆捕灭、蝗不为灾。农田大获。惟凤阳一郡、未能尽捕。去□山戊不□雨水连绵、今□山戊不□春时若或稍旱、蝗所遗种、至复发生、遂成灾沴、以困吾民、未可知也。凡事必豫防而备之、斯克有济。其下户部、速行文直隶、山东、河南、山西、狭西、江南、诸巡抚、亟宜耕耨田亩、令土瘗蝗种、毋致成患。若或田亩有不能尽耕者、蝗始发生、即力为扑灭、毋使滋蔓为灾。

  ○赐朝正外藩王、贝勒、贝子、公、台吉等、银币、鞍马有差。

  ○丁亥。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

  ○调正红旗蒙古都统护巴、为本旗满洲都统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顾祖荣、张廷瓒、侍讲学士王九龄、俱充日讲起居注官

  ○戊子。祭大社、大稷。遣领侍卫内大臣公舅舅佟国维、行礼

  ○庚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议覆、白都纳副都统沙。纳海疏言、白都纳地方、应添设协领六员、训练席北卦尔察等。应如所请。从之

  ○辛卯。上幸汤泉。

  ○大计天下各官。卓异官六十二员、贪酷官九员、贪官二十二员、酷官三员、不及官四十三员、老疾官十五员、年老官八十八员、有疾官四十九员、不谨官三十八员、罢软官二十三员、浮躁官三十八员、升赏处分如例。二月。癸巳朔。礼部议覆、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等疏言、墨尔根地方两翼、应各立学、设教官一员。新满洲诸佐领下、每岁各选幼童一名教习书义。应如所请。从之。

  ○甲午户部题、旧例八旗世职承袭之人、未及年岁者、亦支全俸。但年幼承袭之人既未上衙门、止应给与半俸。俟年长上衙门之时、再给全俸。从之

  ○丁酉。遣大学士伊桑阿、祭先师孔子

  ○上自汤泉回宫。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戌。春分。朝日于东郊。遣户部尚书马齐行礼。

  ○谕大学士等、近观言官奏事、或受人嘱托、或怀私卖本、所奏之事、俱非无故。如原任侍郎郑重、有门生曾任狭西县令、为总督佛伦题参、遂转嘱彭鹏、将狭西全省官员、俱行参奏。岂有因一人之仇、遂参全省官员之理。凡任言官者、但宜将关系国家得失、生民休戚之事、从直陈奏。岂可受人嘱托、怀挟私仇、贿卖本章而条奏乎。如有此等之人、必尽察出正法。断断不恕。

  ○正蓝旗满洲副都统孙他哈、以年老乞休。允之

  ○己亥。升直隶巡抚郭世隆、为浙江福建总督

  ○庚子。升正红旗护军参领钮牛、为本旗蒙古副都统。

  ○辛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升正红旗满洲副都统齐世、为本旗蒙古都统。

  ○镶黄旗满洲副都统觉罗海笃、以老病乞休。允之

  ○癸卯。孝康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陵

  ○予故原任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李之芳、祭葬。谥文襄。

  ○甲辰。大学士等、以翰林院撰原任福建巡海道殉难追赠工部右侍郎陈启泰、碑文呈览。上曰、陈启泰殉节、与他人不同观其阖家之人、逐一自尽毕伊然后自缢而死。甚属□□参伤海贼进城、见其家棺榇如许、亦为垂泪。伊子陈汝器被海贼拏获后方得出。应将此等事、俱行撰入观此碑文、词意尚未详尽尔等可查明另撰。

  ○乙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未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升直隶守道沈朝聘、为直隶巡抚。山西河东道王国泰、为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

  ○戊申。调正红旗蒙古副都统觉罗安图、为本旗满洲副都统。升正红旗骁骑参领扎喇克图、为本旗蒙古副都统。

  ○予故都统纪尔他布祭葬如例

  ○己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戌。遣官祭历代帝王。

  ○辛亥。遣官祭先农之神。

  ○以散秩大臣觉罗舒恕、为镶黄旗满洲副都统

  ○壬子。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丑清明节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甲寅升正蓝旗护军参领禅穆布、为本旗满洲副都统

  ○乙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厄鲁特噶尔丹、遣使他西兰和卓、请安入贡、并疏言、皇帝敕谕赐物、不胜欢忭文内深意虽不尽晓奉有是则加恩非亦曲宥之上□日始敢以后先情事历为上陈使臣马迪被害之事不获详知难于覆奏扎木巴尔臧布胡土克图、早已遁去所云约地会盟之事、未便擅定俟后再行奏闻欲遣丹津俄木布、丹济拉往觐所需赀力、多则仓卒难办、少则为路甚遥是以陈情上奏回子所行之事实不知情。伏念皇帝恩养四十九旗蒙古及四厄鲁特不啻赤子是以咸享安乐奈泽卜尊丹巴、及土谢图汗二人、背皇帝之上□日。藐宗喀巴之法、与达赖喇嘛之教、以致诸蒙古尽皆败坏。请将喀尔喀七旗发回故土。泽卜尊丹巴、及土谢图汗二人、亦仍照前奏。奏上。上赐敕、谕噶尔丹曰、去□山戊不□谕尔敕内、诸凡开示甚晰。朕俯念中外、咸在怀抱。尔厄鲁特、与喀尔喀、仇杀相寻、日无宁息。心实伤之。且思尔等皆职贡之国。朕一概秉公、举无偏庇。后喀尔喀穷迫来归、朕乃收抚、以全其生命。此亦朕矜恤群生之至意也。尔噶尔丹不遵朕言、亦自失其生理而已。于我四十九旗蒙古、何败坏之有。今尔纵戕害使臣马迪之人、不正法请罪。乃巧饰诳奏。是尔违朕之上□日、迷惑回子之教、坏宗喀巴与达赖喇嘛之法、明甚。朕是以遣回尔使、不令进边。嗣后若仍怙非不悛、蔑视前谕。尔永勿上疏、遣使贸易。特谕。

  ○丙辰。谕大学士等朕昨幸五龙亭。因往视光明殿东柴厂内、失火延烧处。守巡官员兵丁、尽皆旷误。凡诸守视之地、以有关系始设官员兵丁若此怠忽、将来流弊、其何底止可敕八旗满洲、蒙古汉军都统副都统等、嗣后各于本旗官员兵丁守视处、身往不时巡察。有旷误者、当参奏则参奏、当笞责则笞责之步军统领等、巡察该管官员步兵之便、其马兵守视处、并令巡察至于米仓、所系重要尤宜敬慎倘有疎虞、守视官员兵丁必戮无赦其下八旗都统、副都统等、遵行毋怠。

  ○丁巳。以太和殿兴工、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戊午。孝昭皇后忌辰。遣官祭陵。

  ○庚申。升山西布政使舒树、为甘肃巡抚。

  ○辛酉。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兵部等衙门、议覆更定武职官员品级、除参将、游击、大员品级、仍照旧例不改外、其掌印都司、管屯都司佥书、都司佥书署都司佥书四项、俱升游击。应皆改授正四品。守备、改正五品。守御所千总改从五品。卫千总、改正六品。营千总、改从六品。其见任者、仍照原品。从之。三月。壬戌朔。

  ○癸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等翰林官撰拟文章、是其专任。善与不善皆应有鼓励惩戒之处。自是以后、凡碑文祭文、其撰拟人姓名及所撰之文或经俞允或被申饬一一记明有三次善三次不善者俱行奏闻。

  ○予故刑部左侍郎噶世图、祭葬如例

  ○甲子上奉皇太后、幸畅春园。

  ○予故辅国公托塞、祭葬立碑如例

  ○予故副都统刘显芳、祭葬如例。

  ○丙寅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卯。升光禄寺卿席密图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戊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午。免山西河津荣河、二县、本年分水冲田亩额赋

  ○辛未。谕大学士等赵良栋疏诉其效力行间、为同时出征将军章泰图海赖塔穆占、郎谈等、党同隐蔽其劳绩。且自言各处立功甚多、并未议叙。与赵良栋同时出兵将军等、俱已物故。此皆无证之言。又称明珠前差往鄂尔多斯、过宁夏时、伊曾将效力之处、求为转奏、亦被隐蔽、明珠回时、曾将赵良栋之言、悉行陈奏、可晓谕赵良栋知之。彼又将佛伦非毁。因加张勇侯爵亦行忌嫉。观此赵良栋乃暴戾褊隘之人也。当时大兵、自湖广中路进克岳州。又攻取狭西平凉、恢复广东福建等省、皆与赵良栋丝毫无涉朕惟欲保全功臣凉但从宽大。此本可发还赵良栋。只将彼效力陈奏处、该部议叙可也。

  ○壬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酉。授固山贝子章泰女为县君。壻顾鲁、为固山额驸

  ○升工部郎中甘度、为山西布政使司布政使。

  ○增盛京八城取进生员额数。满洲蒙古十名。汉军五名。从府丞金玺请也

  ○甲戌。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己卯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

  ○遣官祭福陵昭陵暂安奉殿、孝陵、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陵。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隍之神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庚辰。上自畅春园回宫。

  ○是日、上幸南苑行围。

  ○壬午上自南苑回驻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丙戌。以侍卫石文英、为正白旗汉军都统

  ○升翰林院侍读学士莫里普为光禄寺卿。

  ○免福建闽清等三县、康熙三十三年分水灾额赋有差。

  ○丁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镇国将军巴赛、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

  ○己丑。上自畅春园回宫

  ○予故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沙哈礼、祭葬如例。

  ○予故原任四川建昌总兵官王进才、祭葬如例夏四月壬辰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上幸畅春园诣皇太后宫、问安。

  ○杭州副都统倭贺、以老病乞休。命以原品致仕。

  ○丙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丁酉。以翰林院侍讲学士禅拜充日讲起居注官。

  ○戊戌。阿霸垓多罗卓礼克图郡王塞楞故。遣官致祭。

  ○庚子户部题、天津开河工程、行文附近州县派夫定限挑浚得上□日、若行文各州县定限派夫、必致苦累民间着停止行文即发与雇价。令天津等处雇民挑浚如此、则公事告成而穷民亦可资以度日矣

  ○理藩院题达赖喇嘛及第巴皆遣使奏请勿革噶尔丹策妄阿喇布坦汗号并加恩赐敕印其西海等处、一带地方所置戍兵、请彻回上谕大学士等、第巴乃外藩人、何敢奏请彻我朝兵戍此特为噶尔丹计耳。我之守戍、乃以噶尔丹阑入吾土之故。向者噶尔丹败、已将就擒因彼之济隆胡土克图来言噶尔丹乞降始得亡命今噶尔丹仍索喀尔喀未已、则我朝既不当罢戍亦且当备师。如噶尔丹来、即行巢□刀灭倘悔过乞降、亦无有不抚之之理。尔等可会同理藩院侍郎满丕、备檄晓谕达赖喇嘛、及第巴知之。

  ○辛丑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癸卯。理藩院奏、喀尔喀台吉车臣吴尔占、以噶尔丹情形来报曰、去年噶尔丹、居于孔圭济达浑、耕于乌阑昆、收歉各半。其弓箭手千余人、稍有驼马、绝无牛羊掘土中所产物以食。杜噶尔阿喇布坦居于察罕色浑、耕于扎巴罕哈萨克图、亦收成一半其生计稍胜噶尔丹策妄阿喇布坦、尚未与噶尔丹通使伊拉古克三胡土克图、仍在噶尔丹处。并无举动声息。去岁八月间闻京师发兵往赴根敦戴青彼以为率之来讨、故集兵为备置哨侦探迨后无声信、始彻回哨卒报闻。

  ○甲辰。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遣御史钟申保内齐陀音胡土克图赍敕往召班禅胡土克图

  ○乙巳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戊申。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己酉。兵部议叙勇略将军赵良栋、应给与三等精奇尼哈番赵良栋具疏辞。上曰、赵良栋以所给职小、故尔控辞。昔大兵恢复云南时、大将军赖塔等、领兵从广西进、大败。黄草坝石门坎之贼、直抵云南省城。大将军章泰、领兵从贵州入、沿途杀败贼众、亦抵云南省城。城中之寇、出战于归化寺、大败之。遂围云南。赵良栋虽后至、其首先倡议大兵进川、及取得胜桥有功。着该部一并再议具奏。寻部议、应授为二等精奇尼哈番。得上□日、赵良栋授为一等精奇尼哈番。

  ○授故奉恩将军钟启子猷启、为奉恩将军。

  ○庚戌。上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

  ○乙卯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大学士等、河南巡抚顾汧、居官平常着降二级调用。

  ○丙辰。上御太和门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谕户部顷山西巡抚噶尔图等奏报四月初六日、平阳府地震、房舍倒塌、人民损伤。随经特遣司官、星驰前往、察勘情形。比复传问往来经过、及本籍人员、具述屋宇尽皆倾毁、人口多被伤毙受灾甚重朕心深切轸恻。应作何恩恤、着速议奏。

  ○谕大学士等平阳府如此灾沴或政事有应行应革者、可传集九卿问之其平阳府属见任京官之人、欲归视家室者、不行开缺、给假往视

  ○丁巳。上幸南苑行围。

  ○己未升大理寺卿李辉祖、为河南巡抚。

  ○谕大学士等、闻外藩扎萨克人等、或有私随我朝。遣赴达赖喇嘛处之使臣而去者。或有同达赖喇嘛使人前来、不返故土、竟自留于归化城各扎萨克处者。噶尔丹乃狡诈之人、其各处安插奸细、侦探声息之事、显然败露、犹自不服、巧饰上奏。或令其属下喇嘛潜随达赖喇嘛之使人、前来侦探反间、亦未可定。嗣后宜严行禁止。

  ○理藩院议覆、达赖喇嘛来使所带之人、宜永行禁止、不许存留上谕侍郎满丕等、达赖喇嘛来使所带之人、若概行禁止、则外藩蒙古、不得私行贸易。其心不服。达赖喇嘛之人、往来已久、不必限定来使所带人数。但来人有达赖喇嘛印信者纳之。如无印信则非系达赖喇嘛之人即不纳如此议定、则不禁而自绝蒙古亦皆心服矣寻理藩院议覆、达赖喇嘛及诸扎萨克之往来使人、令其各给与符验。从之。

  ○授镇国公门度子镇度、为三等镇国将军。镇国公额尔图子赛音图、为三等辅国将军。和硕恭亲王常宁庶出子海善、奉国将军经德子巴津泰、俱为奉恩将军

  ○庚申户部遵谕议覆赈恤山西平阳府地震被灾人民、应差部院堂官一员。会同该抚查明、压死大口、给银一两五钱。小口、给银七钱五分。有力不能修房之民、每户给银一两。得上□日、赈恤平阳被灾人民、着马齐驰驿速往、察明被灾地方本年应征钱粮停止徵收。每一大口着增银五钱。人各给与二两。余依议。

  ○辛酉。予故原任甘肃巡抚严泰、祭葬如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六 吐蕃·刘昫
  卷二百六十二·列传第一百五十·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十七·张廷玉
  皇清开国方略巻八·阿桂
  大明太宗文皇帝宝训卷之四·杨士奇
  卷之二百八·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皇王大纪卷七十六·胡宏
  四十八 兼两淮盐课李煦奏盐课请展限奏销摺·佚名
  四四一 寄谕江西巡抚海成等速将王锡侯解京严审并搜查其家及流传各省书板·佚名
  列传卷第十二 高丽史九十九·郑麟趾
  陈仁锡传·张廷玉
  卷十五·陆宗楷
  王向甫·佚名
  三十八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彭定求

        卷34_1 【陇头水】杨师道   陇头秋月明,陇水带关城。笳添离别曲,风送断肠声。   映雪峰犹暗,乘冰马屡惊。雾中寒雁至,沙上转蓬轻。   天山传羽檄,汉地急征兵。阵开都护道,剑聚伏波营。   于兹觉无渡,方共濯

  • 岑嘉州系年考证·闻一多

    嘉州诗见存者三百六十首,其中可确指为某年或某数年间作者,依余所考,殆十有七八。兹篇初藳,本已分年隶属,厘订粗备。旋以每定一诗,疏通篇旨,参验时事,引绪既繁,卷帙大涨,虑其厖糅,不便省览,乃仅留其时地有征,可据诗以证事者,余悉汰之

  • 卷二百七十八 熙寧九年(丙申,1076)·李焘

      起神宗熙寧九年十月盡其月   冬十月甲申朔,上批:「高麗使至明州已久,慮引伴使臣縱其國人所過遊觀,以致留滯,將來阻閉汴口。宜密指揮依前來所在住留日數,毋得稽程。」   乙酉,詔:「安南軍興,文字與常日不同,委逐路轉運使

  • 卷第四十五·胡三省

    【汉纪三十七】起重光作噩,尽旃蒙大渊献,凡十五年。显宗孝明皇帝下永平四年〔(辛酉、六一)〕①春,帝近出观览城第,〔城,雒阳城。第,宅也。贤曰:有甲乙之次,故曰第。〕欲遂校猎河内;〔河内郡,在雒阳北百二十里。〕东平王苍上书谏;帝

  • 卷四十五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十五上 【起己亥唐肃宗乾元二年○尽戊午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凡二十年 【己亥】二年春正月史思明自称燕王 【史思明自称大圣燕

  • 卷四上·朱熹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卷四上 【起乙酉汉景帝元年尽庚午汉武帝元鼎六年】凡四十六年 【乙酉】孝景皇帝元年冬十月尊高皇帝为太祖孝文皇帝为太宗令

  • ◎王大娘小传·吴虞公

    王大娘者,其初一赤脚婢也。系出水浒矮脚虎王英。《石头记》中王善保家其母也,生有盗心,具厚颜皆本遗传性。以善补缸名,由袁家婢为瑞姑侍儿,因之得入餐宜院,议酒食,执匕首为厨娘。长称大娘焉。尝集灶下婢群雌粥粥,营卖鱼业,颇得

  • 卷一百二十三·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二十三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索隐案此传合在西南夷下不宜在

  • 述德笔记·徐一士

    《述德笔记》,四册,凡八卷,十丈愁城主人(毓盈,字损之,宗爵将军)撰,清末军机大臣贝勒毓朗之弟也。卷尾有毓朗所为跋,文云: &ldquo;《述德笔记》,吾弟记实之作也。先考清德,赖以流传于世,伟矣。惟对于余多溢美之词。实余学浅,平日有不

  • 卷首·佚名

    &mdash;&mdash;奉天外海战船做法福建省造送金州水师营大赶缯船三只,每只身长七丈四尺,梁头阔一丈八尺七寸。计二十一舱。今将成造前船需用工料、价值细数开后。计开:船底松木龙骨一道,计三节,连交接匙头凑长八丈、围大六尺

  • 论语学案卷一·刘宗周

    (明)刘宗周 撰○上论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逺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说悦同乐音洛愠纡问反】学字是孔门第一义时习一章是二十篇第一义孔子一生精神开万古门庭阃奥实尽于此 学之为言效也

  • 坚白论·公孙龙

    【原文】『坚白石三』可乎?曰:不可。曰:二可乎?曰:可。曰:何哉?曰:无坚得白,其举也二;无白得坚,其举也二。曰:得其所白,不可谓无白;得其所坚,不可谓无坚。而之石也,之于 然也,非三也?曰: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

  • 禅心经语·佚名

    日本道元禅师,三岁时丧父,八岁时丧母,从小就由叔父收养,十四岁时在京都建仁寺出家。我国宋朝时代,道元禅师来我国留学,当船在庆元港停泊时,一位年约七十多岁的老禅师上船来购买木耳。道元禅师很亲切地跟他招呼,

  • 第五十則 雲門塵塵三昧·胡兰成

    第五十則雲門塵塵三昧舉:僧問雲門禪師:如何是塵塵三昧?門云:缽裏飯,桶裏水。三昧是一種修行,要修行到我心與大自然相親冥。於一微塵中成就一切微塵世界。這樣的修行如何做起?雲門禪師答:從食菽飲水做起。小時跟哥哥到過杭州西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卷·佚名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二十七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揵度不善品之三◎五结爱结。恚结。慢结。嫉结。悭结。问曰。此五结体性是何。答曰。有三十七种。爱结三界有十五种。慢亦如是

  • 卷第十七(声闻无学第五僧部第六)·宝唱

    经律异相卷第十七(声闻无学第五僧部第六)梁沙门僧旻宝唱等集  &middot;僧大不纳其妻出家山泽贼害得道一&middot;金天前生与妇共以水物施僧今身得井出物如意二  &middot;阿娑陀为尼所悟得道度于商主三 &middot;修

  • 訄书·章太炎

    章炳麟著。“訄”(qiu 求)即逼迫之义。“訄书”即为匡时救国所迫而非说不可之言。作者自解其题意为“逑鞠迫言”。为戊戌变法前后所写论文的结集。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在苏州刊行初刻本,共五十篇,另补佚二篇。次年即

  • 帝学·范祖禹

    八卷。宋范祖禹 (1011—1098)撰。范祖禹字梦得,一字淳父,成都华阳 (今四川双流)人。嘉祐进士,官至祐谏议大夫,礼部侍郎。雍熙三年(1070)参修《唐鉴》,费时十五年成书。史志有著录。是书元祐初年祖禹为帝讲经时所进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