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

万历二十年十月丁亥朔以孟冬时享 太庙遣公徐文璧恭代

○钦天监进二十一年大统历给赐百官颁行天下加赐二辅臣及日讲官有差

○升山东副使白希绣为山西右参政

○改南京工部尚书李戴为户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起原任礼部右侍郎黄凤翔为礼部左侍郎

○以水灾蠲免真顺广大府属存留秋粮仍支仓储赈济

○起原任副总兵林桐为分守山西河曲参将

○兵部题浙江巡抚常居敬差参将杨文等领浙江讨叛今宁贼既克自应撤还但蓟北需兵甚急浙中汛候已过应就近调充御倭防海之用乞行蓟镇军门安插信地预借粮饷从之

○兵部覆议给事中张贞观言淮扬运道咽喉徐邳则由海入江之径道宜再募土兵一千合瓜仪等兵增一参将专驻扬州再于徐邳募土兵一千五百量与各卫军丁训练以备调发报可

○戊子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伯陈如松祭 永陵

○大学士王锡爵以工部主事乐元声论其诈托观望奏<锍-釒>曾云千欺万欺何恶以慈母疾痛不祥之言为谁无父母当不至如元声语也第谓身非完璧才难定乱元声知臣胜于臣之自知实以助臣推贤让能之美乞亟放免别选才贤 上温旨慰促之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李世达六载考绩加太子少保<锍-釒>辞不允

○原任河南道御史陈登云复除本道

○己丑监军御史梅国桢奏前任督臣魏学曾以师久无功上干 宸怒今逆贼平矣退虏灌城招降三事学曾先期布置与有功焉独闻变时似蹈迟缓耳臣前请切责诸臣止欲振起士气乃逮学曾之旨发自臣<锍-釒>悔恨若无所容使学曾不蚤白臣将受万世訾议何怪目前谤诋纷纷也乞宽宥以慰人心不报

○庚寅 中宫千秋令节赐二辅臣上尊珍馔

○命总督南京粮储户部右侍郎余懋学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从该部重事权之议也

○辛卯以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朱天球为南京工部尚书

○兵部尚书石星题宁贼虽已就擒倭寇复尔告急经略未至辽东近报倭逼鸭绿道旁之谋恐终误事臣愿即日就道往决战守必使一倭不入然后奏凯以还如其不效自甘军法共事武臣必得宁远伯李成梁及选京营壮丁千余随行 上谓星感愤时危自请征讨足见忠贞但本兵居中调度不宜轻行还着经略宋应昌往任其事

○工部覆大学士张位奏建四辅城及御史樊玉衡给事中刘弘宝等城外建营练兵<锍-釒>命待倭寇平日次第举行

○壬辰吏部奉旨查奏铨属言访册非定自令甲不过密行咨访于吏科河南道二臣以报堂官故不自列其名非昔年列而后不列也况考察以各堂官考语为据又不卢凭访册乎今请京察年分访单送科者不列科臣名送道者不列道臣名不必刊刻访册报可

○调山东海防佥事杨镐管永平兵备选练主兵兼理屯田马政  ○朝鲜陪臣郑昆寿等以国王越在草莽实主辱臣死之秋乞免赐宴礼部请照例折给俾得遄归从之

○兵部言近报倭贼欲犯义州拒敌势不容缓宜行经略及督抚责令吴惟忠统领南兵火器手各三千限五日内往辽并发到兵马及本镇兵丁一万克日赴义州同朝鲜兵将协力堵剿蓟保两镇各选精兵五千宣大各选精兵八千马步相半择将统领文到五日即往辽东听经略调遣户部速办粮料并秋文四川巡抚速催刘綎兵马星夜前来各督抚挑选精壮无徒虚文塞责及谕国王固守义州以俟天兵恢复勿蹈甘弃 社稷之罪 上命如议行

○甲午大学士赵志皋等奉旨誊写日讲孟子直解二本进览

○升吏部左侍郎陈有年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赐故御史杨爵谥忠介先是礼部主事于孔兼奏爵忠节表表奉旨补谥随行狭西巡按御史确查至是覆奏爵棱棱大节耿耿孤忠立朝谠言百折不替居乡德望历世弥彰礼部覆与易名特可其奏

○以征剿云南丁改十寨逆贼斩级一千二百生擒一百四十俘获贼属一千九百招抚胁从六千六百宣捷祭告 郊 庙

○丙申命编修林承芳编纂六曹章奏

○礼部尚书李长春奏称乞休疏十四上屡荷慰留至责以不畏 明旨敢不祗从顾皇上为典礼留臣而礼孰大于皇长子之册立前奏明春册立出阁之旨为期匪远乞决意举行仍于礼成赐臣骸骨庶进退有据不报

○靖虏兵粮道苑马寺少卿王亮移家避虏致将官尹濂隐匿边情为狭西按臣刘芳誉论劾得旨王亮以新任苑马寺卿降一级用

○命南京中军都督府佥书沉思学提督狼山副总兵神枢营副将许从谦充南京左府佥书

○丁酉升吏部右侍郎陈于陛为左侍郎兼管日讲照旧改户部右侍郎李尚思为吏部右侍郎

○建州等卫进贡夷人都督指挥马哈哈吉等九十八名赴京进贡赐宴如例

○礼部言蜀王宣圻奏举德阳王府辅国中尉宣堣温良练达汶川王府奉国将军承辶□炎博雅孝友俱堪协理宗学随经四川抚按具题宜如所请从之

○礼部主事龙膺疏称西事告捷乞大赦天下并首释魏学曾李材以恤任事老臣不报

○兵部题倭奴声势甚大辽东兵马不敷宜行浙江抚臣选募义乌东阳劲兵数千听遣山西抚臣挑选精兵二千策应保定抚镇选练达舍土达万余备援得旨如议行

○总督狭西三边叶梦熊题宁夏大逆皆哱贼父子造谋因臣前后设间以离其心遂手刃东阳等妄求脱罪家丁尚二千人真夷过半恐奔虏构祸朔方终非我有臣痛心切齿会同巡抚朱正色监军御史梅国桢授计总兵李如松参将杨文等限十七日灭哱氏哱承恩冲出至南关杨文登时擒获李如松同如樟攻围哱拜贼丁披甲□□弃死拒敌如松谕令投顺者给令箭免罪乃渐弃甲投奔哱拜独与真夷抗敌用火攻之如樟扑入斩首真夷尽戮果不出十七之期其总副萧如薰麻贵等及同谋诸臣候查详另叙臣十八日入城见宗室并佥事随府乡官通政穆来辅俱无恙童叟欢乎动地颂 陛下救活之恩臣与抚臣极力安定更无他虞矣命兵部知之

○戊戌征剿云南丁改等十寨功巡抚吴定升右副都御史荫一子入监读书黔国公沐昌祚加少保参将邓子龙复副总兵仍管金山参将事杨威实授参将布政文作佥事袁应文各升俸一级副使杨寅秋升俸一级与佥事施懋以今官调用中军杨思忠等三员同知李韡等二员升职复职纪录仍各赏银纻本兵石星侍郎王基等该司郎中等官及布政使林乔相等并赏银币有差

○己亥暹罗国夷使二十七员赴京进贡给赏冠带如例

○升神机七营练勇参将陈璘为神枢右副将

○庚子兵部题宁夏总督叶梦熊疏称元恶就擒同党并无脱网哱承恩等解送献俘俟解到日择吉宣捷请 上临朝受贺仍乞慰问庆藩及行监军御史查明有功文武将士特加升赏从之  ○以居庸关参将陈霞充协守蓟镇东路副总兵游击管蓟镇参将事褚东山充分守墙子岭参将

○辛丑吏部覆蓟辽督抚疏言海防道新设原因倭警以便责成而关臣徐兆魁备言不便欲罢专设改并霸州道以免掣肘夫专设既罢又兼摄于霸州道恐掣肘如故窃谓沿海一应防御事宜仍听蓟密永三道各照信地整备庶无牵掣推诿之虞宜增入敕书永为遵守从之

○升两广总督右副都御史萧彦为户部右侍郎

○壬寅原任给事中任让除补户科右给事中

○以提督陕西讨逆军务总兵官李如松充提督蓟辽保定山东等处防海御倭总兵官

○癸卯总督陕西三边军务兵部右侍郎叶梦熊以宁贼荡平遣官具露布以闻命下兵部

○甲辰 诚孝昭皇后忌辰遣侯陈应诏祭 献陵

○升广西巡抚陈蕖为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以蓟镇游击管一方充燕河路参将京城巡捕参将蒋助为分守居庸关参将

○乙巳浙江金衢严湖四府灾命蠲免存留钱粮发仓赈济有差

○丙午升四川副使汪应蛟为山东分守济南道右参政

○起升原任辽东参将栗卿为五军营左副将

○丁未大学士赵志皋等题原任总督魏学曾扭解到京窃思学曾被逮诸臣救学曾者章几数十乞加详览倘念学曾有斩获微录其功可也即以为缓师延日薄罚其罪亦可也昨总兵李如松来见言学曾被逮三军号泣送之可以验人心矣逆贼荡平方行升赏可令独向隅乎拟票恭候 圣裁

○宴四川进贡番僧命侯吴继爵待

○论擒斩缅贼一百七十余颗功赏巡抚吴定总兵黔国公沐昌祚副使张文燿布政使文作同知漆文昌土官多思化等银币各有差

○以山西都司倪思立为山西中路参将五军七营参将宗彭年为京营巡捕参将

○戊申升太常寺卿陈大科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

○礼部题宁贼荡平当如总督叶梦熊奏差官领敕慰问庆藩以彰敦睦至意从之

○己酉升蓟镇白马关守备杨濂为本镇标下游击

○兵部覆辽镇督抚郝杰等题称朝鲜国王咨报官军斩获倭级一千二百五十有奇烧毁倭船一百二十只夺获达马九十七匹器械称是夫倭寇猝至朝鲜举国奔逃兹幸各道陪臣鼓勇截杀斩级千余足以洩义愤挫贼锋乞发内库银三千两赏有功及死事员役 上谓朝鲜御倭员役忠勇可嘉准给赏赉仍谕国王严督道将集兵恢复无负中国援救之意

○庚戌吏部题考选得推官等官堪授给事中一十四员杨廷兰朱爵吏科赵完璧吴应明项应祥户科王嘉谟王佐礼科侯廷佩刘道亨兵科卢明诹王如坚刑科曹大成工科张文华南京礼科卢大中南京兵科又会同都察院考选得中书舍人等官堪授各道御史共二十四员刘曰梧李楠浙江道姚思仁杨宏科江西道吴崇礼方大美福建道薛继茂吴弘济湖广道王立贤崔邦亮河南道李炳李日茂山西道毛寿南宋兴祖陕西道谢朝佐四川道蔡思穆曹学程广东道萧重望云南道徐元正江环贵州道柳佐南京浙江道萧如松南京陕西道陈惇临南京广西道叚尚绣南京贵州道俱奉旨准授

○辛亥升光禄寺卿吕鸣珂为太常寺卿

○壬子升定州领军游击程鹏为分守龙固二关参将神机九营佐击蔺登瀛为五军七营参将

○癸丑升江西赣州知府黄克缵为四川提学副使

○铸提督军务防海御倭关防

○以山东都司佥书张故祖为山西都司掌印官

○甲寅升中都留守司佥书牛伯英为神机九营佐击保定总兵陈世禄为定州领军游击

○乙卯命右春坊右中允李廷机清理军职贴黄  ○升太仆寺少卿王汝训为光禄寺卿原任礼科左给事中曲迁乔复除原职

○河南确山封丘等州县信阳等卫所共三十五处罹水旱灾蠲免存留秋粮发仓赈济有差

○丙辰礼部题十一月十八日冬至令节是日恭遇 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圣旦称贺大礼同日并行仪注未载恭请 钦定诏冬至庆贺移二十日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三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四·列传第一百四十二·张廷玉
  ●卷九十九·徐梦莘
  卷七 哲宗·王夫之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二·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佚名
  卷之九百七十六·佚名
  ◎第一个升降机——“左派”右派·恽逸群
  一○三一 军机大臣为速行办稿妥议历代帝王祀典事致大学士等函·佚名
  世家卷第四十六 高丽史四十六·郑麟趾
  钦定金史语解卷一·佚名
  九二 辛亥革命一——王金发·周作人
  萧景传·姚思廉
  赵开传·脱脱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三·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慶芝堂詩集卷六·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五言古詩四 ◆五言古詩四◆ 入安化寺詩社 柬同社諸君 癸酉上元後一日集安化寺續同明舊社 題運使盧同年抱孫畫屏十二首 題亡友史即山行樂 題喬氏家乘 題劉至誠行樂 題王郎中蘭谷古槐堂 題倚松觀瀑圖 燕

  • 卷七百二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二十裴说裴说天佑三年登进士第官终礼部员外郎诗一卷游洞庭湖楚云团翠八百里澧兰吹香堕春水白头渔子揺苍烟鸂?眠沙晓惊起沙头龙叟夜叹忧铁笛未响春风羞露寒紫藟结

  • 无名氏词作鉴赏·佚名

    ●长相思 无名氏 去年秋,今年秋。 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 十五年间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无名氏词作鉴赏 诗言志,词言情。然而这首词却独树一帜,以词进行讽刺,在唐宋词也极为鲜见,但在讽喻中不见尖酸刻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六年六月丁酉朔上谓赵鼎曰朕于宫中亲种一方稻数日雨既沾足昨日令人验之顿长四寸半真可喜也 诏提举淮南盐事蒋璨提督措置控扼海道事务先是分海舟八十艘屯通州之料角故命璨领之己亥权尚书吏部侍郎晏敦

  • 卷九十·国朝·蒋一葵

    【马文升】 〔字负图,钧州人。弘治间,自本兵晋冢宰,尝曰:“吾在兵部,每夜心行天之边者一周;在吏部,每夜心行天之内者一周。行边者思武备,行内者计人才。”。〕 弘治丙辰春,吏部缺尚书,众推兵部尚书马文升

  • 蕅益大师年谱·弘一

    弘一大师 撰依大师自撰八不道人传。及成时续传录写。复检宗论中诸文增改。并参考别行诸疏序跋补订焉。己未。居钱塘。初稿。辛酉。掩室永嘉。改纂。乙亥。住温陵月台再治。老病缠绵。精力颓弊。未能详密校理。殊自恧

  • ● 卷一·陈徽言

    咸丰二年壬子五月,粤匪伪太平王洪秀全攻陷湖南道州、江华等处,分遣贼党,远近散布伪示。是月杪,武昌城内外所在多有之。巡抚龚裕大索奸人,先后捕获斩之。乃请征邻兵,奏发帑金三十万,以为防堵费,报可。江夏知县绣麟,会同汉阳知县

  • 田需贵于魏王·佚名

    【提要】 毁树容易栽树难,经营起来一件事业十分的不容易,而毁掉它却很容易。 【原文】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

  • 汉纪五十三 孝献皇帝丙兴平元年(甲戌、194)·司马光

    汉纪五十三 汉献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 [1]春,正月,辛酉,赦天下。 [1]春季,正月,辛酉(十三日),大赦天下。 [2]甲子,帝加元服。 [2]甲子(十六日),献帝举行加冠礼。 [3]二月,戊寅,有司奏立长秋宫。诏曰:“皇妣宅兆未卜,何忍言后宫之选

  • 卷二十五(成元年,至二年)·孔颖达

    ◎成公(○陆曰:成公名黑肱,宣公子。谥法:“安民立政曰成。”)[疏]正义曰:《鲁世家》云:“成公名黑肱,宣公之子,穆姜所生,以定王十七年即位。”谥法:“安民立政曰成。”《释例》曰:“计公衡之年,成公又非穆姜所生,不知其母何氏也。”

  • 春秋左传补注卷五·惠栋

    元和惠栋撰昭四年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卢毓冀州论曰冀州北接燕代【初学记】后世谓代为马郡故吕览曰马郡宜马以亨神人注亨通也 亨古文享字杜训为通故古文独存新序载此事作享冬无愆阳 周书时训曰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秋

  • 卷五·吕祖谦

    <经部,春秋类,左氏传续说  钦定四库全书左氏传续説卷五   宋 吕祖谦 撰文公上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元年】大扺厯法不过此三句履端于始正是立春立夏之类是四时之始举正于中是一月中气如春分

  • 颰陀和五百人品第十四·佚名

    尔时颰陀和等五百菩萨。桥曰兜菩萨。即从坐起长跪叉手。前白佛言:我等世尊最后末世。临法灭时当受是法。住于后世五浊之世。拥护正典持是景摸。讽诵奉持广为人说。复有无数诸菩萨等。各从坐起长跪叉手。谛视佛面各兴至

  • 卷四百二十五·佚名

    △第二分帝释品第二十五之一尔时於此三千大千堪忍世界。所有四大天王各与无量百千俱胝四大王众天诸天子众俱来集会。所有天帝各与无量百千俱胝三十三天诸天子众俱来集会。所有苏夜摩天王各与无量百千俱胝夜摩天诸天子

  • 佛法金汤编卷第五·岱宗心泰

    会稽沙门 心泰 编天台沙门 真清 阅陈都建康。起武帝丁丑。尽后主己酉。凡五主。三十三年。武帝帝讳霸先。字兴国。姓陈。吴兴长兴人。其本甚微。自云汉太丘长寔之后。永定元年。诏迎佛牙於杜姥宅。设四部无遮大会

  • 察病指南·施发

    《察病指南》系诊断学著作。3卷。宋·施发撰。约成书于淳祐元年(1241年)。作者专心于诊法有年,其主体思想认为诊法必当精审细致,四诊合参。指出“今人往往遗其三而主其一”(亦即单凭切诊)之非。遂取《素问》、《灵枢

  • 诸法勇王经·佚名

    刘宋罽宾国沙门昙摩蜜多译,佛在竹林,有新出家比丘问毕报施恩事?佛以入僧数,修僧业,得僧善利,三法答之。次问发大乘心而出家者,具三法否?佛言,不在三法。比丘三致疑问。佛三止之。次放白毫相光照大千界,集诸大众。舍利弗复致三请

  • 华严经文义纲目·法藏

    全一卷。唐代贤首大师法藏撰。又称华严八会纲目章、大方广佛华严八会纲目章、华严经纲目、华严纲目。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五册。内容系开立十门以述说华严经之大要,即:(一)辨教起所因,(二)释经题目,(三)明经宗趣,(四)说经时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