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二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年。庚申。七月。甲申。免鹤庆府驿站丁银。谕、朕闻滇省鹤庆府城。及所辖之观音山。于前明时。分设驿站。后因驿站裁革。驿马分给驿丁。将观音山编为三十马头。每马人丁十七丁。每丁岁徵银五钱四分。在城驿站。编为二十马头。每马人丁五十六丁。每丁岁徵银二钱五分。共徵驿站丁银五百五十九两有零。至今相沿。每岁交纳。而穷丁无力输将。以致官役代为赔补。前经地方官将自首额外条编。并折徵税秋银六十二两九钱抵充外。其余仍属无着。朕念此等岁无出产之民。徒以先世贻累。赔纳丁银。情殊堪悯。嗣后将此项应徵银两。悉行豁免。以示朕加惠边氓之至意。  

○谕军机大臣等。楚粤逆苗不法。现在用兵。朕前降旨。今张广泗于经过湖南时。详看军务情形。若事已就绪。即便来京。若尚费周章。即据实奏闻。朕加以统兵大衔。留楚办理。今据班第奏报。彼地情形。知官兵连克三寨。逆苗丧胆逃匿。若乘此兵威。弁兵努力向前。似不难于克期平定。但朕思此时军旅之事。固须调度有方。而将来善后之计。尤宜区画周备。始可永靖苗疆。不留后患。尔等可即驰信与张广泗。即军务已有头绪。亦且不必来京。俟将善后事宜。料理妥协。详细奏闻。候朕降旨可也。  

○又谕、闻云南中甸喇嘛、每年所领青稞。不敷食用。着加赏青稞三百石。即于岁徵中甸额数内支给。其喇嘛等。应给与度牒。以便查考。应定为若干名之处。着总督庆复等酌议具奏、  

○免云南嵩明、禄丰。蒙自、楚雄、定远、河阳、江川、路南、宝宁、南宁、沾益、等十一州县。雍正八年十二年捏报开垦田地。无徵银、六十六两有奇。米、麦、五百二十九石六斗有奇。  

○署广东巡抚王謩疏报。广州、连州、韶州、惠州、潮州、嘉应、肇庆、廉州、雷州、等九府州属。乾隆四年分。开垦沙坦屯田等地一千七十六顷五十六亩有奇。  

○乙酉。禁止将弁乘轿。谕、武职官员。专司营伍。服习骑射。是其本分。向因将弁偷安坐轿。并不乘马。曾蒙皇考颁发谕旨。严行禁止。煌煌圣训。自应永远钦遵。乃近闻江南武弁。复蹈从前陋习。多不乘马。自副将以下。至都司守备。俱公然乘坐四轿。甚至有前呼后拥。喧耀街衢者。江南如此。他省谅亦不免。夫人情习于劳则精神振作。习于逸则志气委靡。况身为武员。而惮于乘骑。开骄惰之端。启废弛之渐。又何以饬戎行而率士卒乎。各省督抚提镇。务将朕旨通行申饬。如仍不遵奉。即指名题参。交部议处。  

○吏部议准、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贵东道原辖之都匀、黎平、二府。既经改归古州兵备道管辖。原领传敕。应行更正。古州兵备道。从前未有传敕。请一并颁给。从之。  

○丙戌。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三等辅国将军对青额告休。以其子奉恩将军爱隆阿照例袭三等奉国将军。  

○云南巡抚张允随疏报。寻甸、会泽、宣威、等三州、县。乾隆四年分。开垦久荒民地三十二顷三十七亩有奇。  

○丁亥。谕大学士等。沿边省分。与蒙古地界相连者。夷民杂处。互相贸易耕种。闻地方官、凡遇夷民交关事件。心存袒护。并不秉公剖断。兼以口外之事。无足重轻。不肯加意办理。实为向来积弊。蒙古各部落。世受国恩。输诚向化。中外一家。岂容岐视。各该督抚将军。应严饬地方文武官弁。以后约束兵民。不许欺凌蒙古。办理夷民事件。务令彼此公平。以免生端构衅。仍责成该管大员。不时稽查。如有仍前视同膜外。剖断不公者。即行揭参。以示儆惩。尔等可遇便传朕旨晓谕之。  

○大学士等奏、湖广盐价一事。奉旨命原任湖北巡抚崔纪、两淮盐政三保、来京会议。今据崔纪、三保、所开成本价值清单。互有参差。多寡不一。碍难核定。请命大臣一员。会同新任盐政准泰、将楚盐价值。通盘核算。定议具奏、至湖广总督班第条奏、盐务各款。一、请核减续增匣费。查楚省匣费。雍正十年额定银十二万两。今每岁又多用十二三万两不等。明系伙商浮用。自应永行禁止。仍令该盐政每年岁底清查一次。造册报部。一、请禁梁垛、安丰、二场。巧分名色。查楚盐祗分梁安二种。安盐价值。每包照梁盐酌减二厘。并无白梁、次梁、白安、黑安、等项名目。令该盐政严饬淮商。查明禁止。一。请余盐零包。一例开报。查零星盐觔。向不造报。恐沿途不无盗卖夹带等弊。应如所请。令该盐政严饬各商。将所行之盐若干引。共正盐若干包。零盐若干包。俱于桅封单内详载。毋许漏报。一、请水贩铺户。一体给发水程。查商贩运盐。赴各处售卖。全赖盐道水程稽考。应如所请。买盐不及二引者。给水程一张。将多买零数添明。其不及一引。并附近汉镇之江、汉、二县水贩。俱一例发给水程。一、请较准各店法马。查商店卖盐。既用库平库银合算。应如所请。照部颁法马。将各店一律较准。不得参差。一。请清查引盐觔数。查盐船到岸未发之先。例应委员查点。应令遵照定例办理。至黄州一府。并兴国等州县。俱在汉口之下。为盐船所必经。应如所请。令盐道查明各处额引。预发水程。俟船到黄境。将盐提出发卖。到汉扣除。再汉口盐船。不能抵岸。有自雇小船提剥者。亦应如所请。令盐道给发印照。到汉时查对。毋任私提盗卖。得旨。依议。着江苏巡抚徐士林、会同两淮盐政准泰、确核定议具奏、  

○署湖南巡抚许容。以服制未终。具摺辞署抚篆。得旨。着仍遵前旨行。不必固辞。该部知道。  

○戊子。饬福建讲求积贮。谕、积谷乃养民之要务。今年直隶、山东、河南、江南、湖广、等省。俱庆有秋。朕已降旨。谕令各督抚于丰收地方。乘时讲求积贮。以备将来缓急之用。今闻福建今岁雨旸应时。年谷顺成。为向来所罕见。朕心深为愉悦。闽省环山滨海。米贩不通。惟赖本省及台湾之米。以资接济。从前歉收之年。则远赴吴楚。由海道运致。不惮涉险烦劳。供民日食。今当多稼之秋。地方大吏有司、自当留心筹画。凡可以积之于官。藏之于民者。多方经理。以实仓储。并劝闾阎撙节爱惜。仰承上天之恩赐。如此。则官有余粟。户有盖藏。即使岁或不登。而民无饥馁之患矣。该督抚等可共体朕心。以尽父母斯民之职。  

○谕军机大臣等。朕闻直隶兴修水利。开浚河道。如河间一府。所属地方。差委河员。俱不妥协。向例每逢闲月。听贫民尽数到工执役。若农忙之时。即有紧要工程。大率三丁抽一。其余任其耕种。今则一概拘令到工。指称钦工。不许违误。以致百姓有妨农作。又所发工食。多有扣克。不能照例给与。民间颇有怨言。地方有司、以为此系河员专司之事。不肯置问。小民无可告诉。此朕得之风闻者。尔等可遇便寄信与孙嘉淦。令其留心确查。将实在情形。具摺陈奏、  

○谕大学士等。朕闻钱陈群考试通州。多取冒籍。发案之日、新进二十三名。实在通州本地。只有三名。其二十名。俱系江浙各省之人顶冒。以此众论沸然。钱陈群行令提调官查问。业将二十名、俱系顶冒。逐一查明拘齐。而钱陈群又令释放。仍复取进入学。通州本籍之人。甚不心服。朕所闻所此。尔等可传旨询问钱陈群。令其明白回奏、  

○工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奏、黄运湖河堤工。各汛堡夫。堆积土牛。在紧要处所者固有。其闲置无益者。亦复不少。且土牛虚浮。每多塌卸。并有以旧作新。乘机浮报等弊。请嗣后调令此项堡夫。于黄河两岸。堤上临河一面。改筑子堰。运河两岸。有漕船犁缆往来。易于残毁。应令于堤顶入里一面改筑子堰。每夫二十名。选拨六名。泼水夯硪。令该管汛员。查明丈尺。分别勤惰。以为赏罚。如汛员不实力查察。即照例参处。至河兵仍照旧在埽工处所。挑积土牛。以备修防之用。不在此例。从之。  

○国子监奏、监丞助教等官。遇丁祭时。有陈设分献各执事。请照礼部光禄寺之例。一体赏挂数珠。以光祀典。得旨。准带数珠。  

○颁给奉天各义学四书解义。御纂四经。性理精义。御选古文。御注孝经。各一部。从府丞傅为詝请也。  

○缓徵安徽宣城县、并宣州卫、本年分雹灾额赋。兼赈饥民。  

○己丑。上御勤政殿听政。  

○刑部奏、互殴命案。向俱减等办理。但未经着为成例。请嗣后互殴致死之案。除卑幼殴死五服尊长。有乖伦理。或两家殴毙人命。多寡不齐。或故杀、斗杀、情罪不等各案。俱毋庸议减。其两家互殴。各毙一命者。应免死减等。发边卫充军。从之。  

○以顺天府府尹陈守创、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调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官保、为右卫左翼副都统。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保云、为右卫右翼副都统。  

○扎萨克辅国公诺尔扎布故。以其子丹巴多尔济袭职。  

○免安徽、凤阳、宿州、临淮、怀远、虹县、灵璧、阜阳、颍上、亳州、太和、蒙城、泗州、五河、盱贻、天长、等十五州县。凤阳、宿州、长淮、泗州、等四卫。四年分水灾。无为、合肥、庐江、和州、等四州县。四年分旱灾。额徵银、三万八千五百一十八两有奇。米、一千六百九十七石九斗有奇。  

○给浙江海宁县塘工挑弃民田地荡。价银一千四百二十五两有奇。  

○庚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据御史沈世枫三称、近年以来之督抚。每以寻常政务。不足以结主知而动众听。于是逞臆见以变法。矜一得以邀功。其说以为利民。而其实利未见而害随之。如崔纪、令开井灌田。郝玉麟、欲以严刑重困流民。张渠、请禁粮艘带酒。雅尔图、抑令业主免租。李卫、禁止躧麴。鄂弥达、勒令盐商领帑开矿之类。又如陈大受、见豫抚因捕缉多盗。蒙恩议叙。亦将所获盗犯。陈渎天听。凡若此者。不过以身居大吏。欲见长以示振作。得可邀功。失不遭谴。如劝农、催科、积贮、赈恤、诸务、皆所未遑。伏祈特降明旨。申谕各省督抚。毋矜奇鬻异、以逞其聪明。毋好大喜功、冀邀夫嘉奖等语。朕临御寰宇。执一中以理万几。大臣为国宣猷。亦惟能协于中。方无过不及之弊。乃数年以来。朕见督抚中。阘茸委靡。苟且因循。如硕色、石麟、兵浚、尹会一之流。实未见其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也。故遇有努力向前。勇于任事者。究胜于持禄尸位之辈。是以量加奖许、以示鼓励。若谓朕之简用督抚。所尚在此。而督抚意中。以为如此即足以副朕之期望。则全不知朕心者矣。沈世枫所奏亦不为无因。而亦有似是而非之处。如崔纪之开井灌田。张渠之请禁粮艘带酒。实皆事之不可行者。至于禁止躧麴一节。虽目前未有大益。而行之日久。于米谷岂无撙节。储蓄岂无裨补。即沈世枫奏摺中。所谓不应责效于旦夕者。正此类也。伊所陈奏、皆指办事失之太过者而言。若如硕色之报荒不实。尹会一之捕盗不力。不又失之不及乎。过与不及。皆非中道。为圣人之所不取。天为百姓而立之君。君不能独为治也。而分其任于督抚。凡百姓之事。皆君之事。即皆督抚之事也。如沈世枫摺中。所奏劝农、积贮、等务。朕何尝不屡降谕旨。责之督抚。而督抚中之实在留心者果不多见。盖此等事。即留心经画。而一时难以见功。置之不问。亦一时未必见过。是以悠悠忽忽。竟视为具文矣。殊不思治天下之道。莫大于教养二端。朕之初意。俟养民之政、渐次就绪。闾阎略有盈宁之象。则兴行教化。易俗移风。庶几可登上理。岂封疆大臣。能办地方一二事。遂足以满朕之望乎。朕日以皋夔稷契望天下之督抚。天下之督抚。亦当以皋夔稷契自待。不可识见短浅。过自匪薄。徒沽名誉。徒邀嘉奖。为言官之所轻也。要之安静与废弛。振作与纷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安静与振作。则为朕之所取。废弛与纷扰。则为朕之所斥。是非判然。无难决择。为督抚者。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副朕教导期望之至意。沈世枫原奏并发。  

○又谕、翰林院编修检讨人员。朕多未认识。着翰林院该班之日、每次带领二十员引见。  

○召编修余栋、来京供职。  

○户部等部议准。尚书公讷亲查奏、署福建布政使乔学尹、请给与候补各官俸薪一摺。查试用文职。例准支食薪水银两。但各省有无多寡。办理不一。候补武职支食俸薪。各省亦多参差。请嗣后候补同知、知州。月给银四两。通判、知县。三两。佐贰、杂职。二两。均于存公项下动支。至候补武职。随标学习武举。给与马粮一分。考验候补千总。给与把总全俸。公发武进士。给与千总全俸。缘事降级试用者。照所降职衔给与一半俸薪。革职人员。有奉旨赏给职衔分发者。照职衔给与一半俸薪。如未赏给职衔分发者、给与把总一半俸薪。分发人员。有缘事降革。续经开复者。照职衔给与一半俸薪。年满候推千总、给与马粮一分。发回以守备题补。并年满、预保、留标候补守备等员。均给与千总全俸。奉旨简发。并奏请带往别省。及水陆改调。裁缺另补各员。均照原衔。支食俸薪。分发侍卫。系有职无任之员。应给与全俸。无庸支食薪银。又台湾俸满把总。彻回内地。以千总候补。于收标之日、给与千总一半俸薪。各省升衔调缺人员俸薪。均于卸事之日住支。任事之日支给。委署人员。有衔小缺大者。应照衔食俸。照缺食薪。均各半支给。从之。  

○辛卯。大学士等遵旨查奏、甘肃巡抚元展成、奏报各属旱灾一摺。查各省凡遇旱灾。按限题报。并勘明被灾分数。将本年钱粮暂停徵收。俱系照例办理。惟灾民应赈济者。向来各省。或请散赈。或请借赈。或秋苗虽经得雨。而麦收不足接济。仍请散赈。总因赈济未有定例。是以从前各省督抚。有将情形入告请赈者。亦有未经奏请。奉旨赈恤者。或动正项。或捐俸工或动存公银两。办理俱不画一。请交部将夏灾秋灾。应如何分别加赈。及应给应借籽种。补种秋禾。并秋禾虽经得雨。而待食艰难。应否仍行接济。俱斟酌定例。详悉议奏、从之。  

○八旗都统等奏、先经议政大臣议准、内阁学士雅尔呼达条奏、山海关等处。添设驻防官兵。所有该处员弁。交八旗酌定旗分补放。应添兵丁。由马甲养育兵内挑派等语。查罗文峪、喜峰口、冷口、三处官兵。现归山海关副都统兼管。张家口、古北口、二处官兵。归独石口副都统兼管。七处分为二属。新旧员弁。必须均匀配定。方免壅滞。请将山海关三品协领二缺。作为左右翼满蒙公缺各一。佐领八缺。作为镶黄、镶白、正白、正蓝、镶红、镶蓝、六旗满州各一缺。左右翼蒙古公缺各一。防御八缺。照佐领之例办理。骁骑校八缺。作为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红、镶蓝、六旗满洲各一缺。左翼镶白、正蓝、二旗蒙古。右翼正黄、正红、二旗蒙古公缺各一。喜峰口防守尉一缺。作为正黄旗满洲额缺。防御二缺。作为正黄、镶白、二旗满洲各一缺。骁骑校四缺。作为镶白、正红、正蓝、三旗满洲各一缺。镶黄、正白、二旗蒙古公缺一缺。冷口防守尉一缺。作为正红旗满洲额缺。防御二缺。作为正白、正红、二旗满洲各一缺。骁骑校三缺。作为正黄、正红、二旗满洲各一缺。镶红、镶蓝、二旗蒙古公缺一缺。罗文峪防御一缺。作为镶黄旗满洲额缺。骁骑校二缺。作为镶红、正蓝、二旗满洲各一缺。独石口三品协领二缺。作为左右翼满蒙公缺各一。佐领八缺。作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镶白、正蓝、六旗满洲各一缺。左右翼蒙古公缺各一。防御八缺。照佐领之例办理。骁骑校八缺。作为正黄、正红、镶红、镶蓝、镶白、正蓝、六旗满洲各一缺。镶黄、正白、镶红、镶蓝、四旗蒙古公缺二缺。张家口四品总管一缺。作为镶黄旗满洲额缺。防御三缺。作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满洲各一。骁骑校六缺。作为镶黄、正白、正蓝、正红、镶蓝、五旗满洲各一缺。镶白、正蓝、二旗蒙古公缺一缺。古北口防守尉一缺。作为正白旗满洲额缺。防御二缺。作为镶红、镶蓝、二旗满洲各一缺。骁骑校四缺。作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满洲各一缺。正黄、正红、二旗蒙古公缺一缺。山海关等七处。共应添驻满蒙兵丁一千八百名。现于马甲养育兵内。照数挑选派往。其编派佐领之处。照依热河驻防之例办理。不派佐领地方。令该管副都统酌量各旗旧数。多寡分定。得旨。所办好。依议。  

○镶黄旗满洲都统海兰奏、修理本旗官房三十间。估需银三百二十两零。查本旗现在房租银两。不敷应用。户部库贮本旗余剩房租银、四百二十六两零。请于此项银内照数动支。得旨。海兰所奏是。别旗修理官房。有银不足。遂奏请借别旗所贮库银。并不申明伊旗现在库贮银数。嗣后八旗修理官房。照海兰所奏、将现在库贮银数。及动用银数。一并声明具奏、  

○壬辰。大学士等议准。云南总督公庆复奏、滇、黔、粤、蜀、各省边界。虽有管辖之殊。而靖地安民。原无彼此之别。现在民夷安分。俱称宁贴。请各照原管地方。立定限界。以专责成。设立汛防。联络弹压。仍循旧制。不必纷更。其有田在此境。粮在彼境者。名为寄粮。应令推收交割。将应纳钱粮。归入田土坐落州县徵收。从之。  

○吏部议覆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王进泰奏、旗人赴河工海塘效力者。请在本旗具呈。查明该员。现有家产与例相符。即出结径咨工所。查赴工投效旗员。业经定有成例。嗣后应于该员具呈之时。该旗确查家产。如果殷实。照例咨部。扣限出结。咨送前往。所送之人。如不堪收录。该管大臣。仍照例扣限饬令归旗。从之。  

○户部议准御史陆尹耀奏、京外官员。眷口船只过关。除无货物。照常验放。毋任胥吏需索外。倘有奸牙地棍。假捏京员科道名帖讨关。该管关员。即行查拏究治。或有京员子弟。执持父兄名帖讨关。夹带货物。希图免税者。照例查参。如该管关员。不行详察。及明知瞻徇。或被旁人首告。科道督抚纠参。一并照例议处。从之。  

○工部议准、湖广总督班第奏、楚省各路塘房。倾圯已多。现在湖北公项银两。积贮稍充。请动用修葺。哨船一项。关系巡缉。有朽坏不堪驾驶者。一并修造。从之。  

○詹事陈浩奏、乾隆四年以前。所奉谕旨。谨编录二十册。装成五套。恭呈御览。请交大学士等校阅刊刻。颁布中外。得旨。览陈浩所奏、深用滋愧。昔人云。以身令者从。以言令者讼。朕承皇考付托之重。宵旰乾乾。深惧用人行政之未当。移风易俗之未能。是以诲谕谆谆。而未臻治理者。皆不能躬身倡率之故也。若复刊布颁行。益滋惭恧。所奏不准行。但留中以备省览。庶可验言行之或有不符。始终之或有不一也。  

○予故湖南巡抚冯光裕、祭葬如例。  

○癸巳。谕、今岁夏秋以来。两旸时若。各省奏报有秋者甚多。朕心深慰。浙省收成。亦称丰稔。惟是兰溪、诸暨、二县。于六月间山水陡发。田禾被淹。乏食贫民、该督抚已动存司公用银两、按户赈恤。谅不至于失所。其余沿溪傍涧之各属村庄。如有被水。收成歉薄者。亦应一体抚绥。至于水冲沙压之田亩。若有应加恩泽者。俱着该督抚委员确查。分别办理。  

○太常寺少卿蒋炳奏、坛庙祭祀。大典攸关。请于陈设祭品之后。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员巡察。凡陪祀、及执事各官。如有吃烟、吐唾、咳嗽、笑言者。无论宗室觉罗大臣官员。即指名参奏、以肃明禋。得旨。如所请行。  

○又奏、太常寺库贮祭器。俱有印册。惟太庙社稷坛祭器。未经造册。请令礼部会同太常寺。将新旧祭器。敬谨查验。造册用印。一存礼部。一存太常寺。至太常寺印册。亦应照式造送礼部存案。得旨。如所请行。  

○甲午。命开垦闲旷地土。谕、从来野无旷土。则民食益裕。即使地属畸零。亦物产所资。民间多辟尺寸之地。即多收升斗之储。乃往往任其闲旷。不肯致力者。或因报垦则必升科。或因承种易滋争讼。以致愚民退缩不前。前有臣工条奏及此者。部臣以国家惟正之供。无不赋之土。不得概免升科。未议准行。朕思则壤成赋。固有常经。但各省生齿日繁。地不加广。穷民资生无策。亦当筹画变通之计。向闻边省山多田少之区。其山头地角、闲土尚多。或宜禾稼。或宜杂植。即使科粮纳赋。亦属甚微。而民夷随所得之多寡。皆足以资口食。即内地各省。似此未耕之土。不成丘段者。亦颇有之。皆听其闲弃。殊为可惜。用是特降谕旨。凡边省内地零星地土。可以开垦者。嗣后悉听该地民夷垦种。免其升科。并严禁豪强首告争夺。俾民有鼓舞之心。而野无荒芜之壤。其在何等以上。仍令照例升科。何等以下。永免升科之处。各省督抚悉心定议具奏、务令民沾实惠。吏鲜阻挠。以副朕子惠元元之至意。  

○兵部等部议覆、贵州总督张广泗奏、黔省各营、储备铅弹。统计三年。需补贮铅九万九千七百余觔。应如所请。于祚子厂课铅内。照数动支。至工价银两。令该督于公粮内分扣还款。每年操演所需铅弹。即于备贮之内支用。按年买补。出陈易新。岁底造册报部。各营将弁。遇有离任接任。照例交代。如有缺少。参处赔补。从之。  

○奉恩将军格尔斐英病故。无嗣。以其弟格尔宾袭职。  

○缓徵山西徐沟县、本年分水灾额赋。兼赈饥民。  

○乙未。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丙申。礼部议准顺天学政钱陈群奏、延庆卫属童生。向在本处考试。嗣因汰裁教职。始远赴延庆州就考。今该卫已复设训导。请仍循旧制。改赴附近之昌平州考试。由北路同知录送。从之。  

○工部等部议准、湖广总督班第奏、楚省三湘七泽。水势汪洋。江夏等处。江流湍激。险厄地方。均应设立救生船。通计各处、共用船九十一只。估需工料银四千九百四十八两有奇。请于司库公项银内动支。仍照例三年小修。五年大修。届历十四年。如果朽坏。动项折造。至水手工食。东湖、巴东、二县。当三峡下流。险厄尤甚。请每名年给银七两二钱。闰不加增。其余各属、俱照例月给银五钱。需用若干名。令地方官按照船只大小。酌定数目。募充报部。懒惰偷安者责革。私索谢银者。计赃以不枉法论罪。抢匿财物者。计赃以抢夺论罪。银两照追入官。从之。  

○以右通政张鸣钧、为顺天府府尹。  

○调浙江温州镇总兵黄有才、为福建汀州镇总兵。福建汀州镇总兵吴开增、为浙江温州镇总兵。浙江处州镇总兵丁山、为河南河北镇总兵。河南河北镇总兵丁士杰、为浙江处州镇总兵。  

○免湖北松滋县、挑筑堤工、挖压地亩、无徵额赋。  

○丁酉。大学士等议覆、云南总督公庆复等奏、开凿通川河道。实为滇省大利。已两次委员查勘。自东川府。由小江口、入金沙江、泝流至新开滩。一路直通四川泸州。虽崎岖险阻。要皆人力可施。堪以化险为平。以资利济。惟沿江一带。人烟稀少。募匠设厂。远运米粮。工费约需数十万金。滇省现运铜觔。若得改由水运。每岁可省运脚之半。约计三四年。省出运费。足以兴修永远钜工等语。查此项工程。千数百里。长滩巨石。必令兴修之后。食货转输。一劳永逸。庶国帑不至虚糜。应令该督等遴委贤员。确实估计。详慎举行。至估计一定。经秋水涸。有宜先动帑金。将紧要工段。开凿疏通者。应如所请。随时奏闻办理。至来春先用木簰试运铜觔之处。恐河道方开。遽欲试运。若稍不妥顺。反足以挠成议。应令从缓酌办。再木欺古夷境、为新开河道必经之地。应令委员善为招抚。期于永远安辑。庶无后虑。从之。  

○工部等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高斌等奏、砀山县。毛城铺减水坝迤下河道。原系宣洩黄河盛涨之水。以归洪泽湖。上下延袤六百余里。非一厅所能管辖。请将河道在萧砀境者。归丰萧砀河务通判兼管。在宿州境者。归铜沛河务同知兼管。在睢灵境者。归邳睢灵璧河务同知兼管。在虹县境者。归宿虹河务同知兼管。在泗州境者。归山盱河务通判兼管。仍令淮徐道统辖。至每年岁修。惟两岸子堰雨水淋漓。不无单薄残缺。需用帮筑。黄水下注。灵境五湖以上。间有停沙淤垫。应令该管厅员。随时查看。请帑修浚。从之。  

○缓徵甘肃、武威、古浪、二县。本年分旱灾额赋。兼赈饥民。并平罗县属东永惠、红岗、等堡。被水饥民。一体赈恤。  

○戊戌。吏部议覆、御史刘永泰奏、内阁各馆年满供事。报部注册后。即令回籍候选。不许逗遛京师。违者治罪。应如所请。凡宗人府、律例馆、供事。礼部儒士。俱照此例办理。至情愿拣选者。由本衙门取结咨部。统于三月内拣选一次。带领引见。如奉旨简用。即挨名注册。仍勒限一月回籍。各省请拣发时。无应补应选人员。即于注册人员内、代为掣签派往。从之。  

○刑部等衙门议覆、御史刘方蔼奏、弟杀胞兄。留养承祀之犯。请暂释养亲。终养后再行监禁。查该御史以问拟斩候之犯。无由养亲承祀。欲仿纵囚自归之法。实属难行。但此等凶犯。竟无由再得养亲承祀。亦非法外施仁之意。请嗣后凡有一家兄弟。止有二人。又无可立嗣。而弟殴胞兄致死。或起衅一时。或出于情迫。无奈抵格。该抚引例具题。三法司仍以斩候问拟。秋审朝审时。入于缓决。另订一册。进呈候旨定夺。从之。  

○是月。军机大臣等议覆、副都统巴凌阿奏、夷使进藏。预备更换马驼。现在草枯之时。牲畜禾能脿壮。恐新买马驼。皆属疲瘦。请将西宁镇标备战驮载驼只。并现在收槽喂养马匹内。先行如数摘拨。按照定价。给发营员。采买补额。应如所请。得旨。依议速行。  

○直隶总督孙嘉淦奏、恭进一尺以上瑞谷百穗。高梁百穗。得旨。欣悦览之。际此丰收之年。吾君臣更当敬承天贶。而积贮尤为第一要务也。  

○又奏、现在伏秋二汛已过。堤埝俱各平稳。所有旧河浅狭。应行展浚。或新淤壅滞。应行挑挖。并从前遗漏未修。及已修而未尽合宜之处。俱插标识记。一俟水涸。即拨夫兴修。务于今冬明春完竣。每年汛过之后。令该管道府查勘一次。如有应行修理之处。即指示兴修。每三年、总督亲查一次。倘有淤阻浅废。怠于浚修者。即指名题参。严加议处。得旨。所奏俱悉。可谓经理有方也。  

○兵部尚书署两江总督杨超曾奏、闰六月间。下江淮、徐、海、三府州。及上江庐、凤、颍、泗、四府州。俱有蝻子生发。已饬委妥员。督同地方官上紧扑除。现俱净尽。并未损伤禾稼。至江西信丰、上犹、崇义、安仁、等县。因山水涨发被淹。现分别赈恤。不致失所。得旨。所奏俱悉。  

○江南河道总督高斌奏、黄河北岸堤工。抢险帮筑。幸获稳固。得旨。以手加额。欣悦览之。此皆卿忠诚有素。勤劳不惮。故能化险为平。曷胜嘉慰耶。秋汛本到。当有旨议叙也。  

○安徽巡抚陈大受奏、今年安省各属。在在丰收。应采买谷石以实仓储。请先动支藩库银十万两。委员采买。俟各属捐监银两解齐。归还原款。得旨。所见甚是。有秋之年。益当撙节。则可以有备无患矣。  

○又奏、安省江北各属。蝗蝻萌动。经委员协同地方官昼夜搜捕。已陆续净尽。并未损伤禾稼。得旨。所奏俱悉。晚稼在场。此正吃紧时也。  

○江西巡抚岳浚奏、吉安。饶州。二府。向多私盐。现添设巡船巡丁。实力查拏。务期官引疏通。得旨。知道了。此在汝时时留心者。岂一摺奏闻。即可谓了事乎。  

○又奏、酌议侍郎钟保条陈清理词讼。力行保甲。及甄别属员贤否。奏覆迟延情节。得旨。因汝尚无大过。又一时无人。故姑留汝耳。若再不知改悔。奋勉向前。则朕恩不可屡邀也。属员摺留览。  

○湖广总督班第奏、总兵刘策名等。连克岩寨。大寨。长坪寨。情形。得旨。所奏俱悉。宜趁此兵威。务期剿尽根株。以靖地方。毋得复为苟且了事之举也。  

○又奏、官兵攻克拦头逆寨情形。得旨。知道了。此次再不可似前姑息了事矣。  

○又奏、楚省官兵。连克苗寨。军务可以将次告竣。得旨。此事汝始终颇以姑息了事甚非封疆大臣之度。即将来张广泗料理妥协。而地是汝湖广之地。岂可不思所以一劳永逸。为长久之计耶。  

○湖广提督杜恺奏、官兵连克苗寨大捷。原任副将姜煓曾。冒险直前。尤为勇往。得旨。所奏俱悉。然此亦不过小胜耳。何称大捷。趁此兵威。须亟力剿除。毋复为苟且了事之举。军中功过。最宜分明。所云姜煓曾分外出力之处。实有其事耶。抑为之开脱耶。  

○署湖广襄阳镇总兵张天骏奏、遵旨前往常德驻劄。但顽苗梗化。尚未剿除。恳恩准至军营。带兵应敌。得旨。镇守常德。亦系要任。此奏非矣。  

○河南巡抚雅尔图奏、豫省兵丁。例支折色。不给米石。偶遇歉岁米贵。用度维艰。虽营仓积谷。但为数无多。不敷支用。请动支闲款银六千两。派给抚镇各标。分买谷石。一体春借秋还。令各营经管交代。得旨。如所请行。  

○又奏、豫省水利工程。现在惟上蔡等县。估建堤坝。系防蔡河异涨之水。应行修筑。其余汝河<?氵虽>河等处堤堰。向系民修。应劝谕田头地主。自行修补。至开浚汝河颍河等处工程。从前估需银二十六万四千六百两。现经逐细查访。均非急应办理者。请概行停罢。以节糜费。得旨。办理甚妥。知道了。  

○调任山东巡抚硕色奏、兰山、郯城、二县。上年被灾情形。左都御史陈世倌原奏、虽为有因。实多含混。及经兵部侍郎阿里衮查勘。又未谙外省土俗民风。并各州县估计收成分数。欲将冈岭硗瘠之地。与平原膏腴并论。实属毫厘千里之谬。敬将原委分晰陈明。得旨。欲如此致辨。何事不可辨。汝回奏而不实。朕不汝罪。及至差人勘明。而汝犹以为未谙外务。则惟汝之是。而他人皆非矣。此等识见。何胜封疆耶。且汝起初不过为彼二县所欺耳。其罪小。今则欲文过而欺朕。其罪愈大。一味支吾。遂谓自立无过之地乎。  

○新授山东巡抚朱定元。奏请陛见。得旨。汝陛见回任不久。不必来京。且朕之训汝。亦不过令汝实心实政。爱养斯民。仍如汝陛辞时所训之言耳。但巡抚更为方面之寄。责任又自不同。当扩充识见。察吏安民。诸凡于根本处用力。则思过半矣。  

○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奏、黄河水势盛长。工程俱各平稳。得旨。知道了。此皆卿调度有方所致也。秋汛本到。当交部议叙。以奖勤劳。  

○两广总督马尔泰奏、前因安南郑韦两姓构衅。曾行令龙门协、密饬弁兵。于沿边要隘。加谨巡防。而钦州所属之东兴街一带地方。与交夷江坪连界。防范更宜慎密。因派拨协营兵丁四百名。前往贴防。该处米价稍昂。令将所需兵米。于营仓贮备谷内。碾运支给。仍照原价扣还。但该协兵丁。领支月粮。每石折价银七钱。今所食营仓粮米。照原价每石在一两以外。以离家驻防之兵。而食米之价。转倍于原领折色之数。未免拮据。查现在盐余羡内溢额项下。尚有存余银两。请将所食米石。除照原支折色扣还外。短少银两。即于此项内添补。买谷还仓。得旨。如所请行。  

○又奏、苗猺恣肆。群聚一处。原觉泼悍。然不过恃其穴险箐深。断不敢离巢远出。现在分路并进。相机剿抚。约在中秋前后。可以竣事。得旨。若果能如所言。亦朕之至愿。但恐姑息了事。目下虽可过去。将来酿祸。咎有攸归也。  

○署广东巡抚王謩奏、粤东今年雨水沾足。秋禾畅茂。惟西宁县。于闰六月间山水陡发。近山茅屋。与蜑户小船。不无被损。现已查勘。给银修葺。得旨。览奏曷胜额庆。其一二蜑户小民。亦不可令其失所也。  

○又奏、乾隆三年七月内。有暹罗国探贡船只。来至香山县属洋面。遭风打坏。伤及人口。当即动支公项银两。赈恤养赡。遣送归国。今有该国船商伸亚沛哇窐。驾船载货来粤。赍有暹罗国王公文一件。随即拆阅。据称本国探贡船只遭风。蒙给银米。护送归国。兹备银一千二百八十两。欲伸图报之忱。并备礼物。敬送列宪等语。窃思国家柔远之恩。原无责报之意。随传番商。谕以毋庸办缴。其致送礼物。亦概为屏却。得旨。办理甚是。知道了。  

○贵州总督张广泗奏、蒙恩准于八月间进京陛见。俟交代清楚。即兼程北上。黔省现在早稻登场。晚稻禾苗畅茂。可期大有。得旨。欣悦览之。兹因湖南苗猺一事。留卿经理。以卿才略。自应肤功立奏、而来京陛见。即在伊迩也。  

○又奏、奉旨命往湖南军营详察情形。窃思此案起事之初。若乘其未经勾结蔓延。及早查办。原不必徵兵如许之多。办理如是之久。今已舛误于前。而欲收拾整顿于后。似不宜急遽图功。暂冀目前完结。务使凶苗凛畏。不敢再起事端。庶为一劳永逸之计。现在楚省兵力。似觉不敷分布。黔省现有调集预备官兵二千名。已委员统领陵续进发。至湖南靖州会齐。臣即带同前往军营。以壮兵威。得旨。所奏甚合机宜。欣悦览之。  

○又奏、前往楚省军营。途次奉旨。当加臣以经略之任。窃思经略、非承平无事常设之官。今楚粤苗猺勾结。蕞尔小丑。不难次第荡平。似毋庸再颁经略之命。得旨。所奏俱悉。此时原可不必。但数省官兵。未必无呼应不灵之事。若费周章。卿其据实奏来。  

○又奏、平州司王蜡寨苗人黎阿兰等。首倡妖言。散卖符印。现陆续查拏。伙党解散。黎阿兰饬属严拏务获。以靖苗疆。得旨。办理甚善。具见留心地方。弭患未然也。  

卷之一百二十三  

猜你喜欢
  杜栾刘李刘谢列传第四十七·范晔
  卷七·贾谊
  卷之一千二百二十二·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录卷十·徐紘
  卷十·陈均
  第二卷 明清荐辟·缪荃孙
  五一九 署理福建巡抚德保奏遵旨查办《历志》等书情形折·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三十七·杜大珪
  蔡卞传·脱脱
  泰定帝本纪·宋濂
  刘志选传·张廷玉
  卷三十三·阿桂
  卷三十八·佚名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吕思勉
  卷一百七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三十一·彭定求

        卷731_1 【津亭】胡宿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   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   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卷731_2 【古别】胡宿   长道

  • 黄诚之·唐圭璋

      满江红   寿韩尚书   五岳三光,钟秀气、笃生人杰。天付与、心肠锦绣,精神冰雪。姓字早登龙虎榜,文书夜直丝纶阁。谢君王、特地掇鸾坡,来闽粤。   几千顷,恩波阔。十万户,欢声浃。看致君尧舜,归班夔契。谈笑扫清沙

  • 北江诗话卷五·洪亮吉

    李太白诗,不恃天才卓越,即引用故实,亦皆领异标新,如「蓬莱文章建安骨」。《后汉书窦章传》:「是时学者称东观为老氏藏室,道家蓬莱山邓康,遂荐章入东观为校书郎。」是白所言「蓬莱文章」,即东观文章也。《侠客行》「郸邯先震惊

  • 第一折·石君宝

    (老旦扮卜儿同正末扮秋胡上,卜儿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老身刘氏,自夫主亡逝已过,止有这个孩儿,唤做秋胡。如今有这罗大户的女儿,唤做梅英,嫁与俺孩儿为妻,昨日晚间过门,今日俺安排些酒果,谢俺要亲

  • 卷六十一·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六十一目录【起九十五字至九十六字】满庭芳【下】沈端节方千里杨泽民黄昇陈允平张炎石孝友【三首】刘褒何梦桂李清照僧儿吴激段克已刘诜【二首】张埜杨

  • 王梦简诗要格律·佚名

    诗要格律 唐五代 王梦简王梦简,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该书所引诗人多为晚唐五代人,疑王梦简亦为五代时人。 《诗要格律》一卷,五代王梦简撰。诸本皆作&ldquo;《诗要格律》&rdquo;,惟《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于集部文史类,作&ld

  • 名山藏卷之十·何乔远

    臣何乔远恭辑典谟记十◆典谟记十宣宗章皇帝○宣宗章皇帝宣宗章皇帝御讳瞻基仁宗嫡长子也生之夕成祖梦高祖授以大圭命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既数岁试之事辄剸决称旨成祖爱之年十一以从狩北京日侍左右

  •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佚名

    髙祖下三杰【王元之】张良【李白 荆公 子由 梁肃 东坡 温公】韩信【荆公 鲁直 刘禹锡 髙参 温公 唐子西】陈平【李徳裕】樊哙【鲁直 六一】高祖欲易太子【东坡】高祖之智【老泉】四皓【元祯 白乐天 李白

  • 世家卷第二十六 高丽史二十六·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元宗二。○(甲子)五年春正月丁丑朔放朝贺。壬辰亲设仁王道场于内殿。己亥醮太一于内殿。二月壬子京城地震。己未燃灯王如奉恩寺。丙寅韩

  • 卷二十四·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二十四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 宋中郎外兵曹 参 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乐书第二 【正义天有日月星辰地有山陵河海岁有万物成

  • 弇山堂别集卷十四·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九天子赐名髙帝时靖江王铁柱赐名炜再赐名守谦邓卫公友德赐名愈李曹公保儿赐名文忠杨左丞晔赐名宪陈御史大夫亮赐名宁江阴吴侯初为指挥名国兴赐名良魏国公徐允恭既嗣爵赐名辉祖及诸弟増寿添福膺绪

  • 卷十九·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十九宋 徐天麟 撰礼十四山陵万年陵【太上皇】     长陵【高帝】安陵【惠帝】      霸陵【文帝】阳陵【景帝】      茂陵【武帝】平陵【昭帝】      杜陵【宣帝】渭陵

  • 辨唯識法相·欧阳竟无

    前辨二諦三性文,明二諦空宗為文殊學,三性非空非不空宗為彌勒學,而于彌勒學之內容未能剖判,今故繼述此文。 蓋彌勒學者,發揮法相與唯識二事也。初但法相,後創唯識。彌勒《瑜伽》中詮法相于〈本事分〉,而詮唯識于〈抉擇分〉。

  •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王志谨

    盘山栖云王真人语录,金末元初全真道士王志谨(号栖云子)撰述,约成书于丁未年(1247)。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乃王志谨门人「刘公」记录,论志焕编次,收入王志谨语录九十余条。书言全真道炼心修性之真功真行。其说以《

  • 比丘尼传·宝唱

    四卷,梁释宝唱撰,成于天监十六年(517)。有《丽藏》、《宋藏》、《金藏》、《元藏》、《大正藏》等版本。为一部专门记叙中国汉地佛教比丘尼生平事迹的传记。始于东晋升平年间的净捡,终于梁天监十五年,共记比丘尼六十五人

  • 显无边佛土功德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华严经寿量品中如来自说之一段也。

  • 说无垢称经疏·窥基

    凡六卷或十二卷。唐代窥基(632~682)撰于咸亨三年至五年( 672~674)。又称说无垢称经赞、说无垢称经赞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本书系玄奘所译说无垢称经(与鸠摩罗什所译之维摩诘所说经为同本异译)之注释书。书中基于法相宗

  • 沙弥学戒仪轨颂注·弘赞

    律学著述。清弘赞述注。一卷。系以颂赞加注释的形式述沙弥十戒、威仪、轨则师范的著作。作者在前言中说:“初受沙弥戒,未能广阅十律全经,研究精要,须先学此颂,为律关键也。”颂文依据《沙弥戒经》及经律之言,并事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