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西汉会要卷十九

宋 徐天麟 撰

礼十四

山陵

万年陵【太上皇】     长陵【高帝】

安陵【惠帝】      霸陵【文帝】

阳陵【景帝】      茂陵【武帝】

平陵【昭帝】      杜陵【宣帝】

渭陵【元帝】      延陵【成帝】

义陵【哀帝】      康陵【平帝】

小黄【昭灵后】     南陵【文帝母薄太后元始中罢为县】

云陵【昭帝母赵太后元始中罢为县】

杂録

孝文治霸陵皆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本赞】

东园匠令丞主作陵内器物【百官表】

汉兴立都长安徙齐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於长陵後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於诸陵【地理志】

孝景五年作阳陵邑【本纪】

孝武建元二年初置茂陵邑【本纪】

元帝即位贡禹奏言武帝弃天下昭帝幼弱霍光专事不知礼正妄多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鼈牛马虎豹生禽凡百九十物尽瘗藏之又皆以後宫女置於园陵大失礼逆天心又未必称武帝意也昭帝晏驾光复行之至孝宣皇帝时陛下恶有所言羣臣亦随故事甚可痛也唯陛下深察古道诸园陵女亡子者宜悉遣独杜陵宫数百诚可哀怜也【贡禹传】

永光四年分诸陵属三辅以渭城夀陵亭部原上为初陵诏曰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顷者有司缘臣子之义奏徙郡国民以奉园陵令百姓远弃先祖坟墓破业失产亲戚别离人怀思慕之心家有不自安之意是以东垂被虚耗之害关中有无聊之民非久长之策也诗不云乎民亦劳止迄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今所为初陵者勿置县邑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揺之心布告天下令明知之【本纪】

陈汤与将作大匠解万年相善自元帝时渭陵不复徙民起邑成帝起初陵数年後乐覇陵曲亭南更营之万年与汤议以为武帝时工杨光以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及大司农中丞耿夀昌造杜陵赐爵关内侯将作大匠乘马延年以劳苦秩中二千石今作初陵而营起邑居成大功万年亦当蒙重赏子公妻家在长安儿子生长长安不乐东方宜求徙可得赐田宅俱善汤心利之即上封事言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余岁矣关东富人益衆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於是天子从其计果起昌陵邑後徙内郡国民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後卒不就羣臣多言其不便者下有司议皆曰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徙工庸以钜万数至?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作治数年天下徧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藏空虚下至衆庶熬熬苦之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埶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上乃下诏罢昌陵【陈汤传】

孝成永始元年七月诏曰朕执德不固谋不尽下过听将作大匠万年言昌陵三年可成作治五年中陵司马殿门内尚未加功天下虚耗百姓罢劳客土疏恶终不可成朕惟其难怛然伤心夫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其罢昌陵及故陵勿徙吏民令天下毋有动揺之心【本纪】

二年诏曰前将作大匠万年知昌陵卑下不可为万岁居奏请营作建置郭邑妄为巧诈积土增高多赋歛繇役兴卒暴之作卒徒蒙辜死者连属百姓罢极天下匮竭常侍闳前为大司农中丞数奏昌陵不可成侍中卫尉长数白宜早止徙家反故处朕以长言下闳章公卿议皆合长计首建至策闳典主省大费民以康宁闳前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其赐长爵关内侯食邑千户闳五百户万年佞邪不忠毒流衆庶海内怨望至今不息虽蒙赦令不宜居京师其徙万年炖煌郡【本纪】

成帝营起昌陵数年不成复还归延陵制度泰奢刘向上疏谏曰臣闻易曰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故贤圣之君博观终始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孔子论诗至於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喟然叹曰大哉天命善不可不传于子孙是以富贵无常不如是则王公其何以戒谨民萌何以劝勉盖伤微子之事周而痛殷之亡也虽有尧舜之圣不能化丹朱之子虽有禹汤之德不能训末孙之桀纣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也昔高皇帝既灭秦将都雒阳感寤刘敬之言自以德不及周而贤於秦遂徙都关中依周之德因秦之阻世之长短以德为効故常战栗不敢讳亡孔子所谓富贵无常盖谓此也孝文皇帝居霸陵北临厠意凄怆悲怀顾谓羣臣曰嗟乎以北山石为椁用紵絮□陈漆其间岂可动哉张释之进曰使其中有可欲虽锢南山犹有隙使其中无可欲虽无石椁又何戚焉夫死者无终极而国家有废兴故释之之言为无穷计也孝文寤焉遂薄葬不起山坟易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後世圣人易之以棺椁棺椁之作自黄帝始黄帝葬於桥山尧葬济隂邱壠皆小葬具甚微舜葬苍梧二妃不从禹葬会稽不改其列殷汤无葬处文武周公葬於毕秦穆公葬於雍橐泉宫祈年馆下樗里子葬於武库皆无邱壠之处此圣帝明王贤君智士远覧独虑无穷之计也其贤臣孝子亦承命顺意而薄葬之此诚奉安君父忠孝之至也夫周公武王弟也葬兄甚微孔子葬母於防称古墓而不坟曰丘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不识也为四尺坟遇雨而崩弟子修之以告孔子孔子流涕曰吾闻之古者不修墓盖非之也延陵季子适齐而反其子死於嬴博之间穿不及泉歛以时服封坟掩坎其高可隐而号曰骨肉归复於土命也魂气则无不之也夫嬴博去吴千有余里季子不归葬孔子往观曰延陵季子於礼合矣故仲尼孝子而延陵慈父舜禹忠臣周公弟弟其葬君亲骨肉皆微薄矣非苟为俭诚便於体也宋桓司马为石椁仲尼曰不如速朽秦相吕不韦集知略之士而造春秋亦言薄葬之义皆明於事者也逮至吴王阖闾违礼厚葬十有余年越人发之及秦惠文武昭庄襄五王皆大作邱壠多其瘗藏咸尽发掘暴露甚足悲也秦始皇帝葬於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其高五十余丈周回五里有余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鳬鴈珍宝之藏机械之变棺椁之丽宫馆之盛不可胜原又多杀宫人生薶工匠计以万数天下苦其役而反之骊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项籍燔其宫室营宇往者咸见发掘其後牧儿亡羊羊入其凿牧者持火照求羊失火烧其藏椁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数年之间外被项籍之灾内离牧童之祸岂不哀哉是故德弥厚者葬弥薄知愈深者葬愈微无德寡知其葬愈厚邱壠弥高宫庙甚丽发掘必速由是观之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周德既衰而奢侈宣王贤而中兴更为俭宫室小寝庙诗人美之斯干之诗是也上章道宫室之如制下章言子孙之衆多也及鲁庄公刻饰宗庙多筑台囿後嗣再絶春秋刺焉周宣如彼而昌鲁秦如此而絶是则奢俭之得失也陛下即位躬亲节俭始营初陵其制约小天下莫不称贤明及徙昌陵增埤为高积土为山发民坟墓积以万数营起邑居期日廹卒功费大万百余死者恨於下生者愁於上怨气感动隂阳因之以饥馑物故流离以千万数臣甚惛焉以死者为有知发人之墓其害多矣若其无知又安用大谋之贤知则不说以示衆庶则苦之若苟以说愚夫淫侈之人又何为哉陛下慈仁笃美甚厚聪明疏达盖世宜弘汉家之德崇刘氏之美光昭五帝三王而顾与暴秦乱君竞为奢侈比方邱壠说愚夫之目隆一时之观违贤知之心亡万世之安臣窃为陛下羞之虽陛下上覧明圣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仲尼之制下观贤知穆公延陵樗里张释之之意孝文皇帝去坟薄葬以俭安神可以为则秦昭始皇增山厚藏以侈生害足以为戒初陵之橅宜从公卿大臣之议以息衆庶书奏上甚感向言而不能从其计【刘向传】

成帝永始四年出杜陵诸未尝御者归家【本纪张晏曰宫人无子乃守园陵也】

元朔二年孔臧坐为太常南陵桥坏衣冠道絶免【百官表】六年周平为大常坐不缮园陵免【百官表】

元狩五年丞相李蔡坐侵卖园陵道壖地自杀【功臣表】绥和二年王况坐山陵未成置酒歌舞免【外戚表】

丞相孔光四时行园陵【鲍宣传】

寝园

太上皇寝园【永光五年毁 建昭五年复竟宁元年毁 河平元年复】

高祖皇帝寝园

孝惠皇帝寝园【永光五年毁 竟宁元年复】

孝文皇帝寝园

孝景皇帝寝园

孝武皇帝寝园

孝昭皇帝寝园

孝宣皇帝寝园

孝元皇帝寝园

孝成皇帝寝园

孝哀皇帝寝园

孝平皇帝寝园

昭灵后寝园【永光四年罢 建昭五年复竟宁元年罢】

武哀王寝园【永光四年罢 建昭五年复竟宁元年罢】

昭哀后寝园【永光四年罢 建昭五年复竟宁元年罢】

孝文太后寝园【建昭元年罢 竟宁元年三月复五月罢   平帝元始中罢南陵】孝昭太后寝园【建昭元年罢 竟宁元年六月复五月罢   平帝元始中罢云陵】卫思后园【永光四年罢 建昭五年复】

戾园【永光四年罢 建昭五年复】

戾后园【永光四年罢】

皇曾祖悼孝庙园【平帝元始中毁奉明园】

孝宣许皇后南园【父戴侯同】

薄太后父灵文侯园

薄太后母灵文夫人园

窦皇后父安成侯园

孝景王皇后父共侯园

孝景王皇后母平原君园

赵偼伃父顺成侯园

史皇孙王夫人父恩成侯园

霍皇后父博陆侯园

孝宣王皇后父其侯园

共皇帝寝园【哀帝建平二年立】

杂録

奉常属官有诸庙寝园令长丞【百官表】

寝郎【冯参】

园郎【班穉】故事近臣皆随陵为园郎【金敞传】

园中各有寝便殿日祭於寝月祭於庙时祭於便殿寝日四上食【韦玄成传详见庙祭】

丞相以四时行园【张汤传】

人有盗孝文园瘗钱丞相严青翟自杀【张汤传】

任宫坐为太常人盗茂陵园中物免【百官表】

武帝建元六年二月丁酉辽东高庙灾四月壬子高园便殿火董仲舒曰哀公三年桓厘宫灾四月亳社火天皆燔其不当立者以示鲁今高庙不当居辽东高园殿不当居陵旁於礼亦不当立与鲁灾同【五行志】

 

西汉会要卷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回鹘·欧阳修
  卷三百四十八·列传第一百七·脱脱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十一·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双槐岁钞卷第十·黄瑜
  钦定续通志卷六十七 元纪十一·纪昀
  卷之六十六·祁韵士
  史记集解卷五·裴骃
  ●一二 徙源昌州·佚名
  十国春秋卷七十三·吴任臣
  皇甫绩传·魏徵
  卷一百九十七·佚名
  食货一七·徐松
  十二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附录·梁启超

    北宋词〈卖花声〉 木叶下君山麦丈云:声可裂石。南宋词〈好事近〉 凝碧旧池头麦丈云:赋体如此,高于比兴。〈鹊桥仙〉 茅檐人静麦丈云:当有所刺。〈水调歌头〉 万里云间戍麦丈云:菊坡虽不以词名,然此词豪迈,何减稼轩。〈谒

  • 卷三百七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翠寒集宋无字子虚旧以晞顔字行名名世家于晋陵以兵乱迁呉冒朱姓至元辛巳其父国珍领征东万户案牍适病痿无丐以身代许之入海抵竹岛风雹交作随惊涛上下

  • 卷二百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十杖类四言古灵夀杖颂        【魏】王 粲兹杖灵木以介眉夀奇干贞正不待矫輮据贞斯直植之爰茂卭竹杖铭        【晋】傅 咸嘉兹奇竹质劲体直立比高节示世矜式

  • 载记第九 慕容皝·房玄龄

    慕容皝,字元真,廆第三子也。龙颜版齿,身长七尺八寸。雄毅多权略,尚经学,善天文。廆为辽东公,立为世子。建武初,拜为冠军将军、左贤王,封望平侯,率众征讨,累有功。太宁末,拜平北将军,进封朝鲜公。廆卒,嗣位,以平北将军行平州刺史,督摄

  • 卷二百一十一·表第二·脱脱

        宰辅二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一百五十 志一百二十五·赵尔巽

      ◎交通二   △轮船   自西人轮船之制兴,有兵轮,有商轮。其始仅往来东西洋各国口岸而已。中国自开埠通商而后,与英吉利订江宁条约,而外轮得行驶海上矣。续与订天津条约,而外轮得行驶长江矣。商旅乐其利便,趋之若鹜。

  • 法军侵台档(九)·佚名

    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法国公使苏阿尔函知法国水师前往台湾修理法兵坟墓十二月二十一日(一八八八、二、二),法国公使苏(阿尔)函称:现接本国驻华洋面水师提督文称:『拟于光绪十四年二月初旬派兵船一艘前往台湾各口,并在基隆本国弁

  • 路史卷二十六·罗泌

    国名纪三高阳氏后高阳帝之初封瀛之高阳县,在高水之阳也。至道三割隶顺安。然棘城实为高阳氏之虚,今浚仪亦有高阳故城,盖后所都。濮阳帝后所都。今澶之属县,所谓帝丘有颛帝城,城内帝冢亦号颛顼之虚。梁伯益国。地理风俗传:&l

  • 第三十八回 隋何舌辩动枭雄 汉王智术驭悍将·黄士衡

    话说九江王英布,本强盗出身,自率众投降项梁,击破景驹、秦嘉,连败章邯。每战常身先士卒,所至无敌,勇冠三军,诸将莫及。后随项羽救赵,布为先锋,引兵渡河,随身仅有三万人马,秦兵数十万来攻,布全然不惧,连战皆捷,竟擒王离、降章邯。历此

  • 二五七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戈源请将誊录计字议叙应毋庸议折·佚名

    二五七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戈源请将誊录计字议叙应毋庸议折乾隆四十年四月十五日多罗质郡王臣永瑢等谨奏,为遵旨议奏事。山西道监察御史戈源条奏,请将在馆誊录计字议叙不拘年限一折,乾隆四十年四月初二日奉旨:四库全书处

  • 评鉴阐要卷十二·乾隆

    明世宗诏议崇奉兴献王典礼杨廷和等言宜如汉定陶王宋濮王故事目嘉靖欲推崇自出本属人子至情诸臣必执宋时濮议相持无论事理不同且亦无以慰尊亲本愿盖旁支入承大统于孝宗固有为后之义然以毛里至亲改称叔父实亦情所不安嘉

  • 偏安排日事迹卷十三·佚名

    五月壬午朔,升原任吏部郎中李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河南。升兵部郎中杨文骢都察院右佥部御史,巡抚苏、松等处。□上江再捷,进封靖南侯黄得功为靖国公。升御史徐复阳太仆寺少卿。丁亥,北兵自瓜渚薄镇江,总兵郑鸿逵力御之。

  • 卷七十一·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七十一    宋 卫湜 撰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羶狗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鬰豕望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漏雏尾不盈握弗食舒鴈翠鹄鴞胖舒鳬翠鸡肝鴈肾鸨

  • 卷八·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 诗集传卷八       宋 苏辙 撰 豳         国风 豳邠之栒邑也昔公刘自邰出居於豳修后稷之业勤恤爱民民咸归之周之王迹实始於此故周公遭二叔之难而作七月之诗言后稷公刘勤劳民事致王业

  • 孟子序说·朱熹

    史记列传曰孟轲〈赵氏曰孟子鲁公族孟孙之后汉书注云字子车一说字子舆〉驺人也〈驺亦作邹本邾国也〉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索隠云王劭以人为衍字而赵氏注及孔丛子等书亦皆云孟子亲受业于子思未知是否〉道既

  •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下·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次结莲华涂香菩萨印。二手莲华合掌。当胸上分散。如涂香势。想从印中流出涂香云海。普遍供养一切如来海会。即诵莲

  • 卷第七·佚名

    嘉兴大藏经 大藏一览大藏一览第七卷宁德优婆塞陈 实谨编秀水居士姚舜渔重缉第六门欲超三界轮回  是假三乘修证四众品(在家二众。优婆塞优婆夷。出家二众。比丘僧比丘尼)。(附八部并外道五十八则)。尘劳迫迮犹牢狱

  • 书画跋跋·孙鑛

    三卷。续三卷。杂著。明代孙鑛撰。矿,字文融,号月峰,谥文简,余姚(今浙江)人。万历(1574年)会试第一,累进兵部侍郎,右都御使,南京兵部尚书。是书名为书画跋跋,因先有王世贞书画跋的著作,矿又跋其所跋,故称“跋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