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七十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七十

詹事府

国初设东宫官属有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左右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副使同知左右率府事谕德赞善文学中舍正字侍正洗马庶子等官皆以勲旧大臣兼之不别设府僚又改赞善为赞善大夫设赞读洪武十年置通事司设司令司丞十四年设左右司直郎十五年置左右春坊设大学士又置司经局设洗马校书正字二十二年以各衙门无所统属始置詹事院二十三年设校书二十五年改院为府定设詹事少詹事府丞并主簿録事左右春坊大学士左右庶子左右谕德左右中允左右赞善左右司直郎司经局洗马校书正字二十九年添设春坊左右清纪郎左右司谏通事舍人各官皆以东宫辅导侍从为职而凡事务俱统于本府

事例

洪武初置大本堂令皇太子亲王讲学设官授经後皇太子居文华殿各官分班入直并选秀才入充伴读天顺以後止令东宫官与翰林院官分班讲读

永乐初定讲读仪春坊官与翰林院官日分二员讲书以尚书春秋通监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进讲须要纂其事之始终直述大义辑成篇章进呈御览毕然後赴文华殿讲说三师三少及詹事府官鸿胪寺并每科给事中一员侍立进讲毕衆官齐出及有召问亦须前项官员一同进出如有独进并独员留後者许给事中鸿胪寺官并司直郎清纪郎纠劾

凡讲读毕每遇上位发落过五府军政六部紧要事务及抚谕四夷恩意其大经大法詹事府官同春坊官将缘由於文华殿讲书之後衆官未退之时一 一敷陈焉凡东宫官属旧制与翰林院官互兼职事

凡遇正旦冬至节行庆贺礼并进历进春等事本府例该啓皇太子知必先奏闻俟得旨方具啓本进

凡遇皇太子千秋节行庆贺礼奏啓本同进

凡讲读纂修考试等事皆与翰林院同

凡本府官於午门内出入洪武二十六年令给牌为验後不给

凡本府合用纸劄每月於刑部关给笔墨印色顺天府买办送用

南京詹事府

後不设官止设主簿一员

左春坊

右春坊

司经局

建置俱见詹事府

事例

凡正旦冬至皇太子千秋节两坊局官二员与翰林院官於文华殿侍班正旦冬至千秋节礼部官进笺并进历进春通事二员举案

凡讲读纂修考试等事坊局官皆预详见翰林院凡坊局官吏俸粮旧於礼部带支後奏准俱从詹事府支给

凡纸劄印色等项俱於詹事府分给

南京左春坊

南京右春坊

南京司经局

後俱不设官

顺天府

永乐初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十年陞正三品衙门官制印信皆如应天府

事例

凡每月朔日早朝府尹面奏老人坊厢长听宣谕承旨出至承天门外传旨宣谕

凡每岁立春先一日本府官迎春於东直门外至日上御奉天殿府尹进春次诣东宫进春皆如仪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亲王春俱捧在午门外司礼监官捧进凡亲耕耤田上秉耒行三推礼府尹捧青箱随播种于後

凡每岁春遣祭先农春秋祭宋丞相文天祥及祭元世祖皆府尹行礼

凡清明节七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祭厉坛合用守坛官军本府官先期面奏於各营官军内差拨

凡乡饮酒礼旧制每岁正月十五日十月初一日举行後以初一日时享太庙府尹府丞例该陪祭奏准移於初二日举行如仪

凡每三年乡试本府奏请翰林院官为考试官先一日府丞与考试官及各执事官早朝面辞入院三塲题目皆府尹面进事毕府丞与考试等官面见捧乡试録进太皇太后皇太后中宫东宫亲王乡试録俱在午门外奏请司礼监官捧进仍奏各官及举人於本府筵宴明日引诸举人赴御前叩头

凡官吏监生人等告依亲省祭给假患病等项各该衙门开具手本送本府给与文引照回原籍

凡公侯驸马伯家人给过文引本府官每季具揭帖於御前奏进

凡各处赴京奏诉之人应递解者法司送至本府解发凡所属都税宣课等司批验茶引等所每年收到商税等钞按季解本府类解户部交纳取具批收附卷备照凡清理军役本府通判一员专管

凡清理匠役本府通判一员专管

凡太仆寺寄养马匹本府通判一员专管

凡易州厰柴炭本府通判一员专管

凡漕运河道自通州抵直沽本府通判一员专管凡光禄寺供用诸物在城两县给料制造或给价买办惟衍圣公张真人下程礼部行本府自送

凡各庙寺宫观庙户弘治十一年奏定除文庙城隍庙照旧其余六户以上者各存留十户增多者尽行裁革

应天府

国初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设知府同知通判及经历知事照磨等官後添设治中推官洪武三年陞正三品衙门赐银印改知府为府尹同知为府丞二十七年添设检校本府官本府官职专亲民之事惟以京府事重品秩体貌视在外诸府特异云

事例

凡本府每岁祭历代忠臣府尹不具祭服用便服行礼凡本府乡试永乐後不进题

凡本府迎春行礼毕其春牛春花等物永乐後俱进太庙内官收送至京

凡南京外罗城旧例俱南京工部修理景泰六年奏准行本府属县暂拨人夫兼用成化九年奏准自驯象门起八门属本府修理沧波门起八门属工部修理又令镇江宁国二府及广德州每年各出银六十两送本府收贮以备修理之用

凡太仆寺官岁终比较马匹成化十四年奏准府尹府丞许纳米赎罪

凡南京户兵工三部官银俱寄收本府永丰库成化十八年设大使一员佥拨库子十名

明会典卷一百七十

猜你喜欢
  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司马迁
  卷八十 宣元六王传第五十·班固
  卷三十九·本纪第三十九·脱脱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五十·杨仲良
  卷二十二·王夫之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二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三·纪昀
  志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七十七·郑麟趾
  卷二十三·司马迁
  志第六 礼仪下(原文)·范晔
  宇文述传·魏徵
  杨引传·张廷玉
  卷九十八·赵汝愚
  卷六十二·佚名
  治浙成规卷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一·徐世昌

    谢光绮谢光绮,字方山,宛平籍江阴人。广西候补道。有《蓬吟草》。零陵至祁阳道中湘江清见底,尽日好风吹。水派看三合,山形望九疑。小诗题石壁,大字拓崖碑。不分浯溪胜,舂陵独有之。陈文起陈文起,字振霞,会稽人

  • 卷七百五十一·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五十一徐铉徐铉字鼎臣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仕吴为袐书郎仕南唐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归宋为散骑常侍坐贬卒铉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往往执

  • 卷三百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十九顔粲顔粲登建中进士第诗二首白露为霜悲秋将岁晚繁露巳成霜徧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应钟鸣远寺拥雁度三湘气逼襦衣薄寒侵宵梦长满庭添月色拂水歛荷香独念蓬门下穷年在一方吴宫教美人战【

  • 卷第一百一·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晋纪二十三〔起上章涒滩(庚申),尽着雍执徐(戊辰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二·佚名

    正德二年十一月庚子朔钦天监进正德三年大统历 上御奉天殿受之遂赐文武群臣颁行天下○辛丑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焦芳既得诰赠三代自陈前此讲读有劳父母没时官未及三品不获祭葬乞特赐以光泉壤诏有司如式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八十六 列传八十六·纪昀

    列传五代 【六】○五代六 义儿(臣)等谨按义儿盛于梁唐之际自梁太祖唐太祖庄宗明宗皆有之梁以友文召祸着之家人传中友恭在唐书逆臣友谦事梁不终 列于杂传庄宗之世以为乱贼嬖幸恩泽之资初无足述明宗则行钦戕其亲子从珂移

  • 刘孝绰传·李延寿

    刘孝绰,字孝绰,本名叫冉。幼年聪明敏捷,七岁能作文章。他的舅舅齐国的中书郎王融对他十分赏识,深感奇异,乐于和他一块到亲友那里去,号称神童。王融常说:“天下的文章如果没有我,当数阿士。”阿士就是刘孝绰的小名。他的父亲刘

  • 曹端传·张廷玉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1408)中举。五岁时见到《河图》、《洛书》,便去问他的父亲。长大后专心研究性理。他做学问必亲自实践,以求静心为要领。在读宋儒所著《太极图》、《通书》、《西铭》这些著作时,不禁感叹说:“

  • 顾允成传·张廷玉

    顾允成,字季时,宪成的弟弟。性情耿直,注重名节。参加万历十一年(1583)会试,十四年才赴殿试。对策中有这样的话:“陛下因为郑妃勤于奉侍,册封为皇贵妃,朝廷大臣私下担心不已。请求册立太子,晋封王恭妃,不是得不到皇上答复就是立

  • 李中传·张廷玉

    李中,字子庸,吉水人,正德九年(1514)进士。杨一清做吏部尚书,多次召李中应言官试,李中不到。等到李中授官工部主事时,武宗自称为大庆法王,在西华门内建立寺院,用番僧做主持,朝廷群臣都不敢言。李中封官才三个月便抗言上疏说“:以

  • 原序·陈骙

    李焘原序馆阁録十卷淳熙四年秋天台陈騤叔进与其僚所共编集也上世官修其方故物不坻伏後世弗安厥官其方莫修职业因以放失夫方云者书也究其本原事迹及朝夕所当思营者悉书之法术具焉使居是官者奉以周旋虽百世可考尔周官三

  • 二、夏迹·傅斯年

    商代发迹自东徂西的踪迹已在上一章大致条别清楚,向上推一步便是夏代,我们且看夏代的踪迹分布在何一方。禹的踪迹的传说是无所不在的,北匈奴南百越都说是禹后,而龙门会稽禹之迹尤著名,即在古代僻居汶山(岷山)一带不通中国的蜀

  • 第二章 太古的文化和社会·吕思勉

    太古的社会,情形毕竟如何?古书所载,有说得极文明的,亦有说得极野蛮的。说得极野蛮的,如《管子》的《君臣篇》等是。注21说得极文明的,则如《礼记·礼运篇》孔子论大同之语是。二说果孰是?我说都是也,都有所据。人类的天性,本来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六十二章 善人之宝·林语堂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语译道无所不包,是万物的隐藏

  • 地图第二十七·管仲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

  • 观心论疏卷第一·灌顶

    隋天台沙门灌顶撰然论有序正流通。从初问佛经无量下去。至四月一岁有三纸半。论文并是序分。从问观自生心云何四不说下去。至寂然无言说有三十六行偈。是正说。从今约观一念下去。有十行三字。是流通分。就初序分为二

  • 青霞集·沈炼

    明代诗文别集。沈炼(字纯甫)著。是集曾多次刊刻,初刻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题名《青霞文集》,凡6卷。隆万间,又重新刊刻《青霞文集》,凡9卷,附《褒忠录》1卷。此刻本前有其子沈襄《纪原》,说明此集编辑情况。《四库全

  • 道德经讲义·宋常星

    《道德经》作为我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两千年来已有数千家注解版本。《道德经讲义》是清代宋常星经历宦海沉浮、潜心修道二十年后的作品。按照《御制道德经讲义序》和《考证经注序》所说,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