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二十二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年。庚申。秋。七月。己巳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诣大高殿行礼。  

○幸圆明园。  

○谕、楚粤逆苗不法。现在用兵征剿。必得武职大员。统领兵弁。始能早奏肤功。前已降旨令杜恺亲赴军营。就近与广西提督谭行义会商办理。并令张天骏移驻常德以资弹压矣。第思常德为通省要区。且所属营汛、多系苗边。现今各营官兵、抽拨进剿。内地未免兵单。着该督、提、酌派官兵数百名。前往常德。暂行驻劄。  

○谕大学士等、广西义宁顽苗。勾结楚苗。肆行不法。现在用兵。乃地方最紧要之事。安图、专人赍摺来京。并无一语奏及。祗将安南国土官将完结之事叙述、以塞己责。其意盖欲以义宁之事。全推卸于督臣马尔泰也。不知马尔泰甫到桂林。而安图久在地方。且与义宁相去甚近。从前如何情形。近日如何办理。安图岂可视为膜外。巧为推卸之计乎。即如粤省雨水收成。亦必待朕降旨询问而后陈奏、则其不以民瘼岁功为念。可知。封疆大臣。如此居心行事。地方何所倚赖。可传旨严行申饬之。  

○赏还工部尚书来保应罚俸银。  

○庚午。停止万寿庆贺贡献。谕、八月十三日、为朕诞辰。闻内外臣工。以今年为三十万寿之期。欲行庆贺贡献之礼。朕甚不取。今年春间。外省督抚提臣中。如德沛、王郡、王士任等。曾请八月进京陛见。朕批谕止之。盖朕年甫及壮。不言庆贺。且朕所望于内外臣工者。总在实心实政。为国家宣猷效力。不在称觥祝嘏之仪文。着即传谕内外臣工等。仍照常年之例行。若有在常例之外者。俱着停止。  

○谕军机大臣等、娄近垣奏龙虎山庙宇工程一摺。尔等俟岳浚奏事之便寄去。令其酌量查办具奏、朕思此项庙工。从前系奉世宗宪皇特恩。发帑兴修。工程颇称完备。并给有田亩。岁收租息。若随时加以粘补。何至数年之间。辄多倾圯。嗣后庙内工程。何项必应报官查办。何项应自行葺补。若不加以区别。伊等心无餍足。惟恃官为修理。则将来必至琐屑滋弊。可将此旨。一并密寄岳浚知之。  

○礼部议覆署广西巡抚安图奏、泗城、镇安、二府。归顺一州。雍正十一年设学。未设廪增。今岁试三次。请照例增设。应如所请。泗、镇、二府学。均设廪、增生、各四名。三年一贡。归顺州学。设廪、增生、各二名。四年一贡。从之。  

○辛未。吏部奏、八旗文职官员。丁忧服满。往往报部迟延。请嗣后令本人于亲故闻讣。并服阕之日、即呈明该参佐领。该旗确实查明。将现任笔帖式。并现任候补文职各官。于每月三十日以前报部。其事故在三十日以内。未及册报者。亦于下月初五日报齐。考试取中。并各项候补笔帖式。现在注册应用人员。于每月十五日以前报部。其事故在十五日以内。未及册报者。亦于本月二十日报齐。至盛京陵寝等处。及驻防所属文职旗员。如有亲丧并服阕者。亦令本人即呈明该管官。限十日内出咨报部。如本人不即呈报。照丁忧呈报迟延例。罚俸一年。若该管官转报迟延。交部照例分别议处。从之。  

○户部议覆给事中朱凤英奏、现在直隶、河南、山东、等省。间产蝗蝻。宜乘未生翅翼之时。先事扑灭。应如所请行。令各该督抚。查明有蝗地方。严饬文武官弁。尽数扑除。有董率不力者。据实题参。严行议处。得旨。依议速行。  

○理藩院奏、哲卜尊丹巴呼土克图。恳来京请安。得旨。呼土克图所奏、知道了。呼土克图。明年前往伊奔地方去。若又来京。必至过于劳苦。着先至伊奔地方。将一切事务料理毕。养息一二年后。再行请旨。  

○以兵部右侍郎阿里兖。兼理户部右侍郎事务。  

○壬申。工部等部奏、向来京城采办工程物料。于隐匿赢余等事。未曾定有处分。请嗣后承办官侵蚀赢余。照冒销例参处。或有匠作搬运等费。许将缘由呈明。以听核夺。如并不呈报。一经查出。交吏部照应申上而不申上私罪律。罚俸九个月。从之。  

○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巴尔岱故。致祭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之直隶安州民刘明德妻、凌氏。  

○癸酉。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调江苏巡抚张渠、为湖北巡抚。以江苏布政使徐士林、为江苏巡抚。苏州织造安宁。为江苏布政使。命署广西巡抚安图来京。调署四川巡抚方显、为广西巡抚。山东巡抚硕色、为四川巡抚。以河南布政使朱定元、为山东巡抚。起革职刑部左侍郎金鉷、为河南布政使。寻吏部奏、金鉷已于本年四月内病故。请另行简补。以甘肃按察使赵城、为河南布政使。浙江杭嘉湖道吕守曾、为甘肃按察使。  

○三等男刘保住。缘事革退。以其从侄刘章武袭职。  

○予和通呼尔哈阵亡之骑都尉。兼骁骑校、委署前锋参领。又授为云骑尉颜济那。祭葬如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永城县民汤黑妻、徐氏。  

○甲戌。禁八旗私行典卖承买地亩。谕、朕为八旗人等生计。叠沛恩施。复为伊等谋永远之益。将赏作公产地亩。准令贫乏旗人承买。以为恒产。今闻不肖之徒。承买此项地亩。祗图目前微利。竟有私行典卖与旗民者。朕将作为公产地亩。降旨准令无产贫乏之人承买者。原欲令伊等得永远生业之资。理应仰体朕为伊等详筹之至意。各自图维。将承买地亩、不至花费。即作恒产。以为生计。若祗图目前之利。辄将地亩私行典卖与旗民。则不能获永远之益。殊违朕为旗人详筹永远有益之深心。伊等纵不念及永远生计。亦当思朕施恩之处。不应如是忍为也。外省地方官。事务繁冗。尚知爱养百姓。保如赤子。旗人无多。管旗大臣。所办事务。亦复甚简。惟教养旗人。是其专责。宜如父兄之爱子弟。于伊等生计。留心筹画。以期永远裨益。朕为旗人筹算。无微不至。而管旗大臣。反视为膜外。此事朕已闻知。伊等尚若罔觉。有是理乎。若云并无此事。朕何由得闻。如将私卖地亩之人。降旨指出。则必将售买者。俱以违制治罪。并及该管大臣官员。是欲求有益。而反因此以治伊等之罪。转非朕施惠轸念旗人至意。着通行晓谕八旗。务令伊等仰体朕心。各图生计。将承买地亩。断不可顾目前之利。私行花费。作为恒产。并交与该管大臣官员。将此等私卖地亩不肖之徒。严加查禁。若禁而不遵。奏明治罪。务将旗人视如子弟。留心管养。不时教训。俾令各知永远生计。以至丰裕。断不可仍前漫不经心。苟且怠忽。  

○暂停查阅喀尔喀四部落、豫备兵丁。谕、内扎萨克六盟长、所豫备之兵丁器械。连阅三年。因伊等实心办理。训练有方。此次奉派之王。贝勒。台吉。及官员兵丁等。朕悉加恩赏赉。现今噶尔丹策零革心归顺。一切恪遵朕旨。边境无事。若仍每年派员往喀尔喀阅兵。各蒙古须储备牲畜。往来承应。不无劳费。嗣后将每年派员查阅之处。暂行停止。俟二三年后。令理藩院请旨奏派前往。着传谕王、贝勒、台吉、官员等。其仰体朕轸恤蒙古至意。将各属兵丁。仍不时操演。整顿军械。勿因暂停阅视之故。遂至懈弛。倘平日怠忽从事。兵不训练。器不完好。致阅视大臣参奏、朕断不宽贷。可谕令知之。  

○户部议准、浙江布政使张若震奏、浙省地丁钱粮。存留项下。支放官俸役食。一概给银。而奏销册内、向以钱一银九搭放造报。实属虚捏。请嗣后统以银数开销。不必作钱。从之。  

○工部等部议覆、直隶河道总督顾琮等奏、静海、青县、两主簿。向系分管子牙河东堤。近因淀水倒漾。堤内外皆水。无裨捍御。现于阎留二庄。议挑引河。由朱家洼等处。会新河归淀。此引河请归静海子牙河主簿管理。青县张洪桥民埝。已议自官堤头。戴家园起。至金家小营。建筑新堤。滹沱河下游自。流来堂以北。至鲍家嘴河口。亦挑淤筑堤。黑龙港支河。亦现议挑浚。皆无河员。请归青县子牙河主簿专管。两县主簿、向归永定道统辖。查静海、青县、俱属天津府。而两主簿所管堤河。与永定道相隔甚远。请均归天津道辖管。应如所请。从之。以吏部左侍郎阿克敦、吏部右侍郎留保、充经筵讲官。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西会昌县民林展也妻。钟氏。  

○直隶总督孙嘉淦疏报。香河、宝坻、文安、大城、遵化、安州、易州、承德、卢龙、静海、井陉、西宁、保安、延庆、等十四州县卫。乾隆四年分。开垦水旱荒地一百一十顷三十一亩有奇。  

○乙亥。赐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策零敕。谕噶尔丹策零。尔使莽鼐赍至奏章。言哈柳奉到敕书内。有云原议以阿尔台南、哈布塔克、拜塔克、乌兰乌苏、罗布诺尔、噶斯口为界。今既一切俱遵朕旨。更无可议之事。是以蒙谕旨见许。但敕书内、系蒙古旧语音。未能尽解。是以屡次遣人入奏、讫未定议。恳再降旨明示等语。朕为大君。不分内外。一体爱恤。欲边界民人。不起争端。长享安乐。所以前岁敕书中言罢兵息民。永归和好。则定界与否。亦非要事。惟厄鲁特毋过阿尔台游牧。卡伦设立如旧。科卜多不更驻兵。每年应略地时。止遣二三十人巡视。彼此既无牵掣。亦可释尔疑惑。谕旨甚明。以此台吉亦喻朕旨。即此定议。去年哈柳来。朕甚嘉之。特以前者赐尔敕中。原有令游牧人等、各安所居之言。及尔还奏、并未言及阿尔台南游牧人等之事。此事虽非紧要。但前既议及。后不一一指明。恐彼此游牧人等不知。或妄行踰越。致起争端。有乖和好。故朕之大臣。面询哈柳。据云以阿尔台山为界。业已指明。山南游牧之人。仍居旧地。自不待言。复有何议。因此朕亦就此完结。惟谕喀尔喀等。自今无得过扎布堪、齐克济、哈萨克图、库克岭、等处游牧而已。今台吉又复怀疑。祈朕明降谕旨。朕为天下大皇帝、岂肯食言。台吉固无容过虑也。又称进藏之人。若由肃州赴东科尔。其人悉未出痘。又道远。恐乏水草。请自备牲畜路费。由库克、沙什、西喇、喀勒占、前进。至进藏时。或马匹瘦乏。尚恳加恩接济。尔前请进藏熬茶。百人不敷。乞用三百人。朕已允行。至一切所需。尔本以尊崇佛教。修行善事之故。致诚前往。此事固未便朕为资助。亦于台吉声名有关。但既经奏请。倘由东科尔进藏。及由藏回时。途间果有匮乏。量为接济。在朕固所不吝也。至请路由库克、沙什、等处。朕边境大臣。已详询习知道路者。俱言此路既多戈壁。又缺水革。行走甚难。但尔来人未出痘者。道经内地。诚属可虞。朕已饬令边境大臣。择戈壁少。水草好。有益于尔人畜者。详悉勘明。导引尔之人赴东科尔。到时、朕大臣当已豫为之备矣。随敕赐各色缎十端。加赏玻璃磁器四十事。大缎六端。  

○刑部奏、扬州盐商曹翰思。贿求御史褚泰。条陈盐务。已将褚泰拟绞监候。今据褚泰限内完赃。呈请照例减等。查褚泰、以言官得财渎奏、不应议减。得旨。褚泰身系言官。与寻常婪赃者不同。不准减等。  

○免浙江钱塘、永康、建德、三县。荒废冲坍。田地山荡。无徵银、四百七十四两有奇。米、二十三石三斗有奇。并减免乌程县、土松渗漏积荒田额徵银米。  

○浙江巡抚卢焯疏报。镇海、定海、象山、太平、江山、常山、永嘉、平阳、云和、等九县。乾隆四年分。开垦荒地二十顷有奇。  

○丙子。上御勤政殿听政。  

○命喀尔喀王等。及军营大臣。详议彻兵后驻防事宜。谕、朕前以彻阿尔台之兵。询问喀尔喀王、扎萨克等。据奏称事尚未定。若仍用兵戍守。于我等殊有裨益。请暂留驻。至去年、噶尔丹策零令哈柳来使。一一遵照朕旨定议。请伊等游牧。毋过阿尔台山。我之卡伦。设置如旧。至喀尔喀游牧。亦无过扎布堪。其言甚属恭顺。故朕遂颁敕书。与噶尔丹策零指定。喀尔喀游牧。不得越扎布堪。齐克济。哈萨克图。库克岭等处。仍以阿尔台山南、哈布塔克、拜塔克、乌兰乌苏、罗布诺尔、噶斯口为界。并所请熬茶贸易事。亦经定议。现今边境宁谧。既许其和。西北两路之兵。不须留驻。应行彻回。北路喀尔喀、扎萨克等。当同心合志。约束属人。就指定边界居住。其豫备兵。仍训练以时。至防秋之候。得围会聚。应略地时。着额驸策凌拣选干员。带领二三十人、巡阅隙地。准噶尔喀地兵所到之处。亦令申报。现设卡伦。仍令喀尔喀台吉官员兵丁。轮班驻劄。如此办理则息事宁人。而且有备无患矣。着行文喀尔喀四部落王。扎萨克等。令其于彻回内地兵之后。悉心协力。休养属下。紧守卡伦。一切防范豫备事宜。核议具奏、倘谓内地兵断不可彻。则竟如呼伦贝尔驻兵例。令东省索伦乌喇齐等。拣发数千人。携挈妻孥。永远驻劄游牧。庶于事有益。若既与准噶尔定议。而仍以内地兵戍守。既恐滋彼之疑。且喀尔喀仍须供应一切。妄费无益。喀尔喀副将军、王、扎萨克等。宜体朕为尔等筹画之意。计及久远。妥议以闻。并将朕此旨。行文额驸策凌与军营大臣等。令其详悉定议具奏、至西路又与北路不同。北路有额驸策凌。与喀尔喀王、扎萨克等。俱军前谙练本地情形之人。其防范豫备。相机而行。自无可虑。西路则哈密与准噶尔连界。回人素性怯懦。非喀尔喀比。内地之兵。不便遽彻。其届期换班。须从远处调发。亦非久长之计。俟数年后。量裁哈密驻劄兵。务使足资防守外。即以附近安西等处兵丁。轮流拨往。其兵数如何足用。军食如何支给。着行文总督尹继善。提督李绳武。详悉定议具奏、寻平郡王福彭。大学士查郎阿。左都御史杭奕禄。侍郎阿克敦等。各以两路事宜条奏、得旨。军机大臣等议奏、寻议覆曰。据查郎阿。请改安西总兵官为提督。增设官兵。分驻哈密等处。其现驻防兵。悉行彻回。查雍正十三年。曾议安西增设提督。辖兵一万。携家移驻。其哈密换班兵丁。即于提督标下轮拨。以总兵副将领之。再豫选甘、凉、宁、肃。各营战兵二万二千名。以备调发。移咨查郎阿、张广泗等。会议具奏、其时查郎阿等议、以安西产物俭少。食用不敷。是以增设提督之议未行。今查郎阿请以安西总兵官。改为提督。增兵三千。合原额兵七千二百。共一万二百名。就中派拨二千名。以副将一员。率赴哈密驻劄。二年一换。其现在哈密布隆吉尔等处驻防兵。以次彻回。与原议相符。实于边防有益。应以查郎阿所奏、移知陕西总督尹继善。提督李绳武。会同详议具奏、再行定议。至杭奕禄奏、请哈密增驻蒙古兵一千。为守卡用。查前者副都统旺扎勒。侍郎玉保。俱曾奏请。未经议行。杭奕禄此奏、亦无庸议。再平郡王奏、北路驻防兵。可减不可彻。阿克敦所奏、亦大略相同。应俟额驸策凌等奏到后。一并酌议具奏、从之。  

○吏部议、湖广总督班第参奏、湖北巡抚崔纪。违例纵私各案、查崔纪、滥准崔乃镛擅动存公银两。被参后。复代赔亏缺。种种徇庇。应降三级调用。又委按察司经历、署理州县印务。应罚俸一年。又密谕各府、令民间暂食私盐。尤为骫法溺职。应照例革职。得旨。崔纪袒护崔乃镛一案。着照部议降三级调用。至令民间暂食私盐一案。虽悖谬实甚。但事尚未行。遽议革职。未免过重。此案着免其革职。再降五级调用。余依议。  

○兵部议覆、贵州总督张广泗奏、难荫卫千总一项。例应赴部推补。但黔省距京甚远。微员艰于资斧。以致徒有虚衔。终于废弃。请嗣后此项人员。有情愿告降。改补营员者。即以把总补用。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广西按察使唐绥祖奏、各省解来粤西安插军犯。俱系原籍指定地方。有免死减等盗犯六七名。俱开载一处。使凶徒类聚。难保不再生事端。查发遣军犯。会典久有成例。但恐各省于一案内军犯数名。统指一处安插。亦未可定。应令各该督抚务照会典开载地方。均匀酌派。毋得俱发一处。从之。  

○以翰林院侍读学士黄孙懋、充日讲起居注官。  

○免浙江仁和、海宁、二县。修筑海塘。挑废民田地荡无徵额赋。  

○浙江巡抚卢焯疏报。安吉、定海、西安、江山、常山、等五州县。乾隆四年分。开垦额外田地二十二顷九十二亩有奇。  

○贵州总督张广泗疏报。平越、大定、二府。并修文县。乾隆四年分。开垦荒地二顷有奇。  

○丁丑。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命绥远城将军伊勒慎来京。以正蓝旗满洲都统补熙、为绥远城将军。  

○给浙江仁和、海宁、二县。修筑塘工。拆迁民房。挑废田地。价银五万五千二百七十七两有奇。  

○戊寅。孝懿仁皇后忌辰。遣官祭景陵。  

○赏给操演兵丁饭银。并关领帐房。谕、八旗兵丁。赴卢沟桥操演枪炮。定例三年一次。于九月内举行。兵丁人等。虽预领有本月分钱粮。但家间养赡。与在桥日费。不能兼顾。未免拮据。今届操演之期。朕心轸念。着照训练营旧例。赏给一月饭银。以示优恤。再应用帐房。亦着照训练营之例。赴工部关领。俾营制齐一。以肃观瞻。仍交该管官。于完操之日、查明缴部。嗣后三年一次。赴桥操演。俱着照此例行。  

○己卯。兵部等部议准。河南巡抚雅尔图奏、伏牛诸山。袤延八百余里。地广人杂。最易藏奸。原设巡检四员。不足以资弹压。查山内在嵩县所属之孙家店一处。当鲁山、南召、内乡、卢氏、等县之中。为商民往来要路。请将嵩县城内守备一员。即带存城之兵。移驻孙家店。另于河北镇标左右营内。抽拨把总一员。带兵二十名。驻劄县城。归该守备管辖。河南府通判专司捕务。请移驻孙家店。协同守备巡查。汝州所属之杨家楼。为伊阳、汝州、交界入山总路。请将汝州州同、移驻杨家楼。陕州所属卢氏县之朱阳关。亦系要区。请将陕州州判移驻朱阳关。浙川县之荆紫关。路通湖广、山、陕。实为扼要。请抽拨南阳镇标右营守备一员。带兵四十名。驻劄关口。原设之外委把总彻回。至山中岔径要路。凡六七处。请令南北两镇。量拨汛兵巡防。所需衙署营房。估计动项建造。从之。  

○刑部等衙门议准、河南按察使沈起元奏、向例州县界内。路死命案。勒限一年缉凶。限满无获。查参议处。自雍正四年。九卿覆准、浙江按察使董永芠条奏、路死不明之案。先扣限三月。查明仇盗。如不能查出。即行题参。查命案。是仇是盗。必缉获凶犯。始可研究。断不能凭空悬拟。请仍照从前定例扣限查参。所有文武官员。于三月限内、查明仇盗之处。均行停止。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之江苏震泽县民孙鹤干妻、陈氏。  

○庚辰。谕大学士等、白嵘来京引见。朕看来人似明白。或尚能办事。是以命往陕西。交与尹继善酌量以道府试用。但伊所到之处。屡被参奏、并言其不甚安静。或伊为人小有才具。不称道府之任。或有与伊不合之人诋毁之。尔等俟尹继善奏事之便。传朕谕旨。令其留心试看一二年后。秉公具奏、  

○辛巳。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刑部奏、乾隆五年。直隶各省秋审重犯。分别情实、缓决、可矜、三项。刊刷招册。恭呈御览。得旨。秋审照例办理。其情实人犯。今年着停勾决。册留览。  

○壬午。户部议覆、御史马丙奏、责成道府严查州县收漕弊窦一摺。查州县徵收漕粮。道府均有监查之责。应如该御史所请行。令有漕督抚。力为厘剔。严饬各该道府。密行访察。如州县有不按定例。勒索加派。私行改折。以及纵容胥吏、舞弊侵蚀者。即揭报严参治罪。倘有徇隐。经督抚觉察。即将该道府一并题参究治。从之。  

○调任江苏巡抚张渠奏、捐纳监谷。原期积贮充盈。嗣因江省巡歉频仍。改请以银、米、谷、三项兼收。今岁江南通省丰收。谷价渐平。请自七月底。将江苏十一府州捐例。暂收折色一条。画一停止。仍请米谷兼收。至收银既经停止。各生俊亦应就本邑报捐。如本邑已经足额。方许赴未足额之邻近州县输纳。再徐州所属。向来不种稻谷。淮海二府州。亦种粟米。请仍准兼收粟谷。从前各属所收折色银两。应令乘时买谷还仓。以归实贮。奏入。报闻。下部知之。  

○命英诚公丰安。在散秩大臣上学习行走。  

○命吏科给事中倪国琏。提督湖南学政。  

○癸未。中元节。上诣恩佑寺。安佑宫、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谕、据署理四川巡抚方显奏称、雍正八年、川省曾准部议。捐纳监谷以实仓储。乃奉行既久。历经三载。通省仅捐监生十七名。细加体访。皆因州县各官。畏谷繁多。难于照料交盘。遇有赴捐之人。多方阻抑。臣于各官进见时。极力开导。且刊刻告示。通行晓谕、嗣后各属。咸知踊跃。目下报竣者甚多等语。地方积谷备用。乃惠济穷民第一要务。而州县有司、惟恐贮谷过多。平时难于照料。离任难于交盘。瞻顾迁延。实为通病。朕知之甚悉。已屡降谕旨矣。今年直隶、山东、河南、江南、等省。俱获丰收。而各省奏报年谷顺成者颇多。况江西、湖广、原系产米之地。皆当乘时料理积贮之事。如捐监一项。固宜极力劝导。多方鼓舞。将勒抑阻挠。胥吏苛索等弊。悉行革除。弗致纳粟之人。裹足不前。其他凡可以积之于官。藏之于民者。皆当于此时悉心筹画。并切谕小民撙节爱惜。弗糜费于无益之地。如造酒造麴诸事。尤宜禁约。庶不有虚上天之恩赐。夫丰年不知积贮。一至歉年。束手无策。是谁之咎耶。各督抚有司、均有父母斯民之责。应视民事如己事。。毋得徒奉具文。仍蹈苟且便安之习。  

○吏部议覆、左赞善李文锐奏、现令直省督抚保举孝廉方正。择其尤者。奏请引见。铨选州县等语。其余给以六品顶带荣身。诚旷典也。请嗣后保举至京者。除吏部会同九卿验看外。仿两汉之制。或对策问。或课笺奏、果能剀切醇茂。言行相符。方引见录用。查孝廉方正。原以实行为主。不在文艺。但送部引见。尤为旷典。必须明体达用。练习吏治。庶为不愧科名。应如所请。凡保荐送部者。由吏、礼、二部定期具奏、于太和门内。试以时务策一道。笺奏一篇。进呈御览。请旨引见简用。从之。  

○停徵浙江仁和场钱塘仓。乾隆四年分秋潮坍卸灶地。课税银一百二十八两有奇。  

○署广东巡抚王謩疏报。广州、南雄、肇庆、高州、雷州、琼州、罗定、等七府州属。乾隆四年分。开垦荒地四十八顷五十亩有奇。  

卷之一百二十二  

猜你喜欢
  第十七回 长孙后临终箴主阙 武媚娘奉召沐皇恩·蔡东藩
  自序·蔡东藩
  ●卷第一·胡三省
  康熙十九年一月至康熙二十二年十月·蒋良骐
  第二十六回 四十年弹指过海内风尘·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五十 曹寅奏江南雨水收成情形摺·佚名
  绎史卷七·马骕
  卷二·杨大雅
  卷九十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范晔
  铁铉传·张廷玉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卷第四十六·佚名
  卷六·孔毓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十三·洪迈

      七言  洪州逢熊孺登      白居昜  靖安院里辛夷下醉笑狂吟气最粗莫问别来多少苦低头看取白髭须  初著刺史绯答贺客  银章暂假为专城贺客来时懒起迎似挂绯衫衣架上朽株枮竹有何荣  别草堂三绝句 

  • 巻二十五·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五明 李攀龙 编明五言律诗送谢恭【刘基】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揺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为客归宜早高堂白髪生太公钓渭图【刘基】璇室羣酣夜璜溪独钓时浮云看富贵流水澹

  • 卷二十四·冯惟讷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二十四    明 冯惟讷 撰 魏第四 陈思王植 诗 上责躬诗 【魏志曰黄初四年植朝京都上疏并献诗二首】 於穆显考时惟武皇受命于天宁济四方朱旗所拂九土披攘玄化滂流荒服来王超商越周与唐比踪

  • 卷二十一 太平興國五年(庚辰,980)·李焘

      起太宗太平興國五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丙子朔,上御崇元殿受朝。   庚辰,遣供奉官、閤門祗候王僎使高麗。   初,劉繼元降,其官吏將卒往往亡命山林,久未歸服。於是降詔撫諭,令所在陳首,悉與洗滌前罪,等第給賜

  • 五代史纂误卷上·吴缜

    ○梁本纪【案章如愚山堂考索云欧阳史前后舛误如梁太祖纪作朱友谦而列传作友谅此呉缜纂误所为作也则纂误当有末帝以前事而永乐大典阙之】末帝三事帝与赵岩谋讨友珪自始谋以至即位事二百余字文多不録今按此事既见于此纪

  • 凡例·杨陆荣

    一、是编悉遵本朝正朔,各藩所僭位号不以统年。一、是编虽杂采「劫灰」、「浮海」、「甲子」、「江人事」、「江难」、「也是」、「遗闻」、「编年」、「遂志」等书,然一以王大司农奉旨分编之史传为正。故与野史所载,微有

  •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林语堂

    在元佑八年(一0九三)秋天,有兩個女人逝世,就是蘇東坡的妻子和當政的皇太后,我們幾乎相信兩個女人都是蘇東坡的守護神,說來似乎神秘難解。她倆的去世和蘇東坡命運的逆轉,趕得極巧。蘇東坡的妻子死于八月初一,太后則死于九月初

  • 王闿运·陶菊隐

    王闿运为近代文学宗匠。弱冠时,以布衣笑傲王侯,与曾文正分庭抗礼。红顶大员十余辈,屏息侍阶下,为之捧盥进茗,可谓扬眉吐气矣。然数窘于孺子,每呼曾仅庵、易哭庵为圣童。庵,文正冢孙也(即曾广钧,字重伯),髫龄俊逸,恒于稠众中举僻

  • 士的标准·孔子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①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

  • 第五篇 生活的准则 第四十九章 民心·林语堂

    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语译圣人没有成见,而以百姓的意见为意见。百姓善良的,固然善待他

  • 六经正误卷二·毛居正

    宋 毛居正 撰尚书正误序轨范作轨误车轨之轨从八九之九軓字从凡軓音范无从丸者 鲁共王王作正误 科斗书废已久作乆误尧典□古作□误□字从禾从尤从旨禾音鸡非禾稼之禾字□首之□同羲和作羲误羲字从义从兮 纳日作纳

  • 春秋纂言卷十·吴澄

    <經部,春秋類,春秋纂言  欽定四庫全書春秋纂言卷十      元 吳澄 撰昭公【名稠襄公妾齊歸之子在位三十二年夫人吳孟子】元年【庚申景王四年○晉覇平十七年○蔡靈二年○曹武十四年○衛襄三年○鄭簡二十五年

  • 无住品第二十八·佚名

    尔时三千大千刹土诸四天王与无央数亿百千诸天子皆来共会。诸释提桓因与诸无数亿百千诸天皆共来会。须炎天子上至首陀会天其中诸天各各与无数若干亿百千天子皆来共会。从四天王至首陀会天。诸天功德光明巍危虽尔不如世

  • 入蜀记·陆游

    《入蜀记》6卷,南宋陆游撰。陆游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8)十二月被授夔州通判,次年闰五月十八日以故乡山阴动身赴任,于十月二十七日方抵夔州。《入蜀记》就是他在赴蜀途中记其所见所闻的一部日记。此书与一般行记惟知流连

  • 离明瑞象灯仪·佚名

    离明瑞象灯仪,撰人不详。约出于元或明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威仪类。此篇为道教灯仪之一,用于供奉离明宫司火之神。谓信徒若能燃灯供奉,礼赞启告,念诵咒语灯偈,可免于火灾。书中所列火神有:南丹纪寿天尊、南方火德

  • 慎言·王廷相

    中国明代哲学专著。王廷相著。初刻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主要版本有明《王氏家藏集》本、明《王浚川所著书》本、1965年中华书局出版侯外庐编《王廷相哲学著作选集》本等。十三篇,计有《道 体》、《乾运》、《作圣》

  • 春秋明志录·熊过

    十二卷。明熊过撰。此书辨驳《公羊》、《穀梁》及胡安国《春秋传》之失,尤其攻击《左传》一书。如隐公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庚寅,我入祊”。熊氏认为是“郑庄公欲离宋党,故以赂饵鲁”,且引吕大圭《春秋或问》云“《

  •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习学略法·八思巴

    律学著述。元拔合思巴(即八思巴)撰。一卷。是《根本说一切有部出家授近圆羯磨仪范》的附篇,撰于元至元七年(1270),至元八年先后译成维吾尔文和汉文。书中将“戒学”分为三类:(1)“未得令得仪范”,在《近圆羯磨仪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