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十三

  顺治十一年。甲午。夏四月。庚申朔。享太庙。遣贝子吴达海行礼。

  ○户科都给事中杜笃祜条奏、清厘关弊四事。一裁吏役。一查税票。一关差回避原籍。一批文核对限期下所司议

  ○辛酉。朝鲜国王李淏遣陪臣朱仁侯等、具表谢恩。赐宴于礼部

  ○升主事穆护理、为吏部理事官。

  ○先是、吏科给事中林起龙、条奏八旗兵事一疏称上□日。令部议叙、以示优异。部覆准以五品京堂用。至是、起龙具疏辞、请仍办事垣中。随时敷陈。以图报称。得上□日、林起龙着加五品京堂衔。照旧办事。

  ○壬戌。遣官致祭二等伯明安。

  ○江西巡抚蔡士英奏报、伪都督曹志攀、伪总兵汪文生率贼众犯饶州、广信、二府属邑。臣檄。官兵迎剿复遣广信府通判张羽明招抚志攀、文生、率众降。下所司察叙

  ○癸亥。礼部议覆辽阳知府张尚贤奏言、辽阳应设儒学令辽生寄籍永平者拨归辽学肄业从之

  ○甲子。谕礼部历代以来无命妇更番入侍后妃之例所以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也。今蒙天眷奄有洪基内外伦常首当隆重。朕曾奏请圣母皇太后、将随侍皇后、及王贝勒等福金命妇、酌行停止。奉皇太后懿上□日、此言甚是随我命妇、我自裁定。其皇后、及王贝勒福金、贝子公夫人、随侍命妇、俱着停止。其随侍王贝勒贝子公等母之命妇、各该王贝勒列名具奏。候上□日入侍。大朝日期。大臣命妇、照例上朝。朕钦遵懿上□日。特谕尔部明白传谕施行。

  ○刑科都给事中高辛允奏言、西安延安交界之区、为关中东北咽喉之地者。名黄龙山。其迤东为神道岭。明季设有防兵。虚名无实。所以酿成流寇之患。乞敕部详议。于神道岭添设防兵永行驻守。并令一廉勇之将统辖、以专责成。脱有土寇窃发移会鄜州防将合巢□刀。无令推诿。则土寇可绝、而封疆永固矣。下所司议。

  ○乙丑。广东道监察御史牟云龙条奏五事。一、漕白折乾之弊、当除。一、劣生包揽之害、宜革。一、生员充当里长、宜禁。一、八旗分房、不宜更调。一、官设买卖人、宜止。章下所司。

  ○丙寅。以正黄旗汉军一等侍卫祖泽淳、为本旗梅勒章京。

  ○吏科都给事中朱徽条奏、铨选之法。资格宜破。举劾宜公。庶可收用人之效。下所司议

  ○转吏部右侍郎高珩、为本部左侍郎。调兵部左侍郎杜立德、为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

  ○工科给事中张王治奏言、江南镇江咽喉重地。因无建牙重臣、整饬战具。以致贼兵内犯。查旧制设文武操江二员。今止存操江巡抚一员。又驻八百里外。鞭长不及。恐误事机。合请移驻京口、专防江海。吴淞要地、仍责令苏州总兵官镇守。无事、则训练水师。有事、则飞舸追巢□刀。职守既定。南北各无推诿。海氛扑灭、可计日待矣。下所司速议。

  ○户部奏言、赋役全书、关乎一代之制度。各省之利弊。查考旧籍、贵详尽无遗。创立新规、期简明易晓。请敕臣部右侍郎、将旧贮全书、作速订正。督率各司官、照所管省分、创造新书。仍会同户科、详加磨勘。有应增减变通者、小则部科酌定。大则上疏奏请。务求官民易晓。永远可行。书成、进呈御览。刊发内外衙门、颁行天下。凡徵收完纳、解运支销、考成蠲免诸法、悉据此书。用垂永久。报可。

  ○升侍读学士张长庚、为内国史院学士。

  ○初、吏科给事中郭一鹗、劾奏户部右侍郎王弘祚、滋弊丛奸。垄断市利。督修赋役全书、久无成效。总理钱法、巧为增设铸炉三百余座。销算兵饷、朦混开销宣大裁兵银六万七千余两。假全书为幸进之门。据炉座为网利之薮。借核实为行私之窦。小有机巧。大济贪壑。请严究重处。以示惩戒。弘祚上书自讼。一鹗复劾弘祚巧言饰非。朦蔽殊甚。下所司察议。寻议、弘祚失。参各省迟造全书各官、应罚俸从之。

  ○己巳。诸王、贝勒、及廷臣。鞫讯大学士陈名夏子掖臣、倚恃父势、恣行不法诸事。俱实。掖臣应论死得上□日、陈名夏已正法。不忍又戮其子。着免死、决杖、遣戍盛京。

  ○庚午。四川巡抚李国英奏报、伪都督魏勇、率贼众犯顺庆。臣同川北总兵官卢光祖、遣副将霍光先等、击破之。斩获甚多。下所司察叙。

  ○壬申。辰刻。地震。

  ○遣官祭故二等阿达哈哈番阿哈硕塞。

  ○江宁巡抚周国佐奏报、吴淞副将赵光祖、游击李廷栋等、击败海寇张名振、于崇明南沙嘴、寿兴沙等处。焚获贼船甚多。下所司察叙

  ○癸酉。谕都察院科道等官。朕览近日言官纠参章疏、都牵连陈名夏。或曰名夏亲戚。或曰名夏党与。似此纷纭、举朝几无善类矣。尔等言官、既有真见。何不言于名夏未发觉之前。乃因其已经正法、辄吹求无已。成何政体。殊非朕虚怀纳谏之意。以后论人论事、只许指实直言。不许再借陈名夏亲戚党与进奏。如有违犯者。定行重治、必不轻恕。

  ○免陕西洛南县十年分水灾额赋三分之一。

  ○初、都察院左都御史林德馨、劾奏提督顺天学政程芳朝、趋附陈名夏权势、投认师生。考试畿辅生童、冒滥多弊。至是、芳朝上书自讼。得上□日、免议。

  ○礼科右给事中王廷谏奏言、帝王御宇。莫不宣明训迪。使人人知为善之利。为不善之害。斯不烦刑诛而化行俗美、可以驯致。盖刑法禁于已然之后。而教谕实弭于未然之前也。乞敕法司衙门、仿古大诰之制。将国家用刑事件择其重大者、编集成书。颁告天下。广为传诵。则人人知洗心涤虑、而自干鈇钺者或寡矣。抑狱者、天下之大命。廷尉者、天下之平。今差委恤刑、即以天下之命托之。须择廉明素着、蔼蔼吉人、以膺厥任。务期明允鞫讯、确慎矜宥。毋苟且塞责、任意布恩。庶刑期无刑。唐虞成周之治、可再见也。上是其言。

  ○甲戌。吏科右给事中王桢奏言、成均之地。多士观型。自古开创之主。莫不加意旁求。实收得人之效。前礼臣条议、各直省考取才德之士、用充国学。臣窃以国家育才辟雍。与其取之选拔、不如取之副榜。现今秋闱在即。宜预敕典试诸臣。凡取副榜、不拘房考。但以文理优长、限于额数、不能备录者。将原卷解到磨勘。本生起送入监、与贡生一例拨班教习。则积学之士、不至壅于上闻。而首善之地、立见济济之盛矣。章下所司。

  ○以甲喇章京佟学文、为都督佥事、充镇守宣府等处总兵官。崔世禄、为都督佥事、充镇守真定总兵官。平阳副将臧延龄、为署都督佥事、充镇守山东沂州总兵官。

  ○升通政使司左参议高景、为太常寺少卿。光禄寺少卿张中元、为太仆寺少卿。

  ○起前太仆寺少卿曹溶、补原职。

  ○升浙江金衢道参政冯如京、为江南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河南汝南道参政戴明说、为广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河南道副使许文秀、为广西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桂平道。河北道副使武光祖、为广西布政使司参政苍梧道。广东海北道参议陈嘉善、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分巡青州兵备道。岭西道参议周公轼、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肃州兵备道。河南大梁道参议张懋勋、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固原兵备道。兵部郎中杨原澄、为广东按察使司佥事、屯田盐法水利道。湖广襄阳府知府冀如锡、为河东陕西运盐使司运使。补原任四川松潘道佥事李士劭、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淮海兵备道。降补原任浙江温处道参议吕阳、为湖广按察使司佥事、下江防兵备道。

  ○外转编修高光夔、为广东布政使司参议督粮道。

  ○丙子。孝端文皇后忌辰。遣官祭昭陵

  ○浙闽总督刘清泰奏言、郑成功虽敛迹投诚。迄未奉诏薙发。其附从党羽、仍行屠掠、渐及省会。假冒土民、扰我海防。窥我江浙。当亟饬成功、分别翦除、以安边境。至于漳泉、止设水陆官兵。原无游寨名色。其拨给额饷、与经制官兵、俱作何着落。乞敕该督抚从长商酌、安置妥协。下所司确议。

  ○丁丑。加巡抚广西右佥都御史陈维新、兵部右侍郎。分巡柳宾道参议袁大受、柳州府知府姚延着、各一级。以击败逆贼李定国功也。

  ○转吏科右给事中王桢、为吏科左给事中礼科右给事中王廷谏、为户科左给事中户科右给事中。赵进美、为礼科左给事中。兵科右给事中。李实秀、为刑科左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许作梅、为工科左给事中。

  ○初江西道监察御史杨义参奏。告病在籍吏部左侍郎孙承泽、素附陈名夏表里为奸。积年罪状可据。承泽上书自讼。至是、部议孙承泽应休致。从之。

  ○浙江巡抚萧起元、以鞫审史儒纲赃案迟延、降一级调用。

  ○赐琉球国中山王世子尚质、及其妃、蟒缎、彩缎、闪缎、织锦钞罗等物。来使马宗毅、蔡祚隆等、缎疋银两等物有差。

  ○戊寅。升太常寺卿张基远、为兵部右侍郎。

  ○刑部奏言、各旗满洲蒙古汉军武职官员犯罪、旧例交刑部审理。今议将罪犯重大者、先送兵部。议革后、方下臣部究拟。至缘事应赎身者、免其赎身名色。照汉官例、改为罚俸一年。以全体统、励名节。报可。

  ○己卯。上幸南苑。銮舆所过、郊外一路农民、耕耘不辍。上览之大悦。顾谓侍臣曰。去年旱涝为灾。小民甚苦。今如此辛勤、待秋成后、自获享有年之乐矣。命内大臣巴哈、大学士额色黑、精奇尼哈番赖塔库、学士白色纯等、以银八十两、分赏农民一百八十余人。

  ○癸未。命内翰林弘文院编修李昌垣、兵科左给事中刘楗、为福建乡试主考官。户部主事李宗孔、工部主事蔡琼枝、为四川乡试主考官。兵部郎中张夙抱、大理寺右评事顾贽、为广东乡试主考官。

  ○以阿达哈哈番杨天祥、为吏部理事官。

  ○升陕西关西道参政陈培桢、为山东按察使司按察使。江南江宁道参政张尔素、为陕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山东水利道副使王第魁、为广东按察使司按察使。直隶井陉道副使张尚、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河南汝南道副使管起凤、为湖广按察使司按察使。福建驿传道副使秦嘉兆、为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两浙运使崔源、为河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河南道。长芦运使徐来麟、为浙江布政使司参政分守金衢道陕西关南道副使高士俊、为河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大梁道靖远道副使楼希昊、为河南布政使司参政汝南道。榆林东路道副使李皓、为广东布政使司参政、分守岭西道户部郎中萧炎、为广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海北道刑部郎中张藩、为河南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河北道降补原任江南池太道副使吴崇宗、为浙江布政使司参议、督粮道。

  ○乙酉。免湖广保康、竹山、竹溪、房县、十年分寇荒额赋。

  ○丙戌。命江宁昂邦章京管效忠、移驻镇江。苏州提督总兵官张天禄、移镇吴淞。总兵官王燝、移镇刘河。从宪臣王永吉请也。

  ○吏科给事中林起龙奏言、州县有司致贪之由有三。一曰日用之累。二曰媚奉上官之累。三曰曲承差使之累。乞天语严饬。痛改前非。恪尽职掌。则大法小廉。太平可致。又言巡方者、天子耳目之官。内宣朝廷德意。外察督抚贤否。上考百官善恶。下问万民疾苦。以及封疆安危。兵马强弱。钱粮虚实。刑名直枉。无不稽察。所关至重。乞速选新旧廉能大臣、巡行各境。凡地方真情形、真利病、加意体察。虚心咨访。一破从前陋习。则利兴害去。而德泽下究矣。俱下所司议。

  ○丁亥。定给诸王、世子、贝勒、贝子、公、侯、伯、及内外大臣、造坟立碑建亭银两则例和硕亲王、八千两。世子、六千五百两。多罗郡王、五千两。多罗贝勒、三千两。固山贝子、一千七百两。镇国公、辅国公、俱九百五十两。镇国将军、四百两。公、侯、伯、俱四百五十两。精奇尼哈番内大臣固山额真、大学士、尚书、镇守外省昂邦章京、俱四百两

  ○以都察院左都御史王永吉、为内秘书院大学士。

  ○擢大理寺寺丞秦世祯、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提督军务。

  ○以镶黄旗汉军阿思哈尼哈番卢崇峻、为甲喇章京。

  ○戊子。江南海寇伪将徐可进、朱元等乞降。

  五月。庚寅朔。

  ○辛卯。予故河南巡抚雷兴祭一次。

  ○予故固山额真左梦庚祭一次。立碑。

  ○壬辰。上还宫。

  ○聘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女为妃。遣镇国公巴布泰、内大臣巴图鲁公鳌拜、礼部侍郎渥赫、理藩院侍郎沙济达喇等、往行聘礼。驮甲胄玲珑鞍马五疋。缎五十疋。青布百疋。金茶筒一。银盆一。设宴宰牛九头羊七十二只。

  ○山东观城、馆陶、范、邱、武城、长清等、三十州县水。

  ○赠皇太后父寨桑、为和硕忠亲王。母为贤妃。遣官致祭加之册命。册文曰。锡土建邦、必视功以崇报。展亲布泽、咸推本以加恩。成宪具存。世以为重。外大父寨桑、尔乃嫩科尔沁贝勒为我圣母昭圣慈寿恭简皇太后之父。本以勋亲世守忠悫。既效力于先皇固守边圉之地。矧诞育乎圣母、肇开久远之祥勉笃忠清罔渝终始。应加称号、以示显扬。人虽云亡、益深悼念。兹特册赠外大父为和硕忠亲王。外大母为和硕忠亲王贤妃。呜呼。休称允锡、位踰五等之尊。纶诰并颁、恩被九原之下。受兹宠命。永裕后人。

  ○设督捕司狱司司狱二员。

  ○吏部议覆平西王吴三桂劾奏、原任四川巡按郝浴、饰词冒功应削职为民。大学士冯铨等、荐举不当。应各罚俸六月。得上

  □日、郝浴虚诳冒功。冯铨、成克巩、吕宫、为信任倚毗大臣。不能纠劾、反扶同荐举、显有情弊。俱着明白回奏。甲午。端阳节。上召内大臣大学士等、乘龙舸。游西苑。谕诸臣曰。舟敝则加修。法久则加整。一经修整、则焕然复新矣。大学士冯铨奏曰。今之政事、皇上励精图治、自尔日新又新。上颔之。至北桥、登岸、幸南台。赐诸臣馔。上曰。朕甚悯耕牛劳苦。不忍食其肉。大学士金之俊奏曰。皇上恤牛之劳且然、况海内百姓乎。上与诸臣欢宴。至暮、还宫。

  ○丙申。夏至。祭地于方泽。遣公额尔克戴青行礼

  ○丁酉。先是、辽阳知县陈达德故。其部民赵廉静等、求以达德子瞻远、继父官。盛京昂邦章京叶克书、为请于部。至是、部议辽阳初设。陈达德为首招众出关。因俾为县令。今殁而百姓愿戴其子。必其子同有招徕之劳、故乐与共事。应如所请。从之。

  ○戊戌。礼部议奏定南武壮王孔有德、并其母灵柩、发自广西、归葬东京。丧车至日、应遣内大臣、礼部官、各一员迎奠。并令和硕亲王以下、梅勒章京以上各官、往迎。遣官如例致祭。往东京时、仍令诸王大臣会送。给银四千两造坟。工部立碑、从之。

  ○庚子。改广东右布政使李长春、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管左布政使事。从经略洪承畴请也。

  ○赠故川陕总督少保兼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孟乔芳、为太保。荫一子入监读书

  ○以一等侍卫胡图、为议政大臣。

  ○遣官祭乳公阿达哈哈番喀喇。

  ○壬寅。遣官祭关圣帝君。

  ○谕吏部。近来各衙门丁忧给假大小官员。有限期久满、竟不赴京。任意在家逍遥者。此岂人臣致身之义。今后凡丁忧服阕、给假限满各官俱着如期来京。若仍前留恋家园、过期不到者该督抚即确察不到缘由、据实参奏。无得徇隐。尔部严饬通行。仍将见在丁忧给假各官、扣算日期已满。及翰林院给假官、虽未定限、久不赴京者。俱着详察具奏。

  ○福建提督总兵官杨名高奏言、郑成功虽经就抚、而奏诏不恭。衣冠如旧。且纵兵焚掠、侵扰延建等处。情甚叵测。下兵部知之。

  ○甲辰。免陕西平凉卫十年分雹灾额赋。

  ○以吏部员外郎沈<火阜>、户部员外郎陆朝瑛、为陕西乡试主考官。

  ○礼科左给事中赵进美、条奏缉逃四款。一、逃人姓名、将满汉字造成册籍。用印钤盖。以便稽查。一、逃人无人识认、随处可以栖藏。宜照窃盗例剌字。庶所至难隐。一、逃后有报信者、本主即同赴部、将报信人供词存案。提到照原词研审。一、部院衙门皆准注销。督捕缉逃案件、宜按季造册、照例注销。庶无沉滞之弊。章入。下所司说议。

  ○乙巳。升山东登莱道副使杨璥、为江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江宁道。山西河东道副使胡文叶、为陕西布政使司参政、分守关西道。广西苍梧道参议彭炎□广、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汝南兵备道。四川川西道参议陈安国、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井陉道。山西河东道参议严正矩、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靖远道。山东济南道参议何启图、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水利盐法兵备道。陕西关南道参议刘景云、为本省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关南道。湖广上湖南道参议崔起鹏、为福建按察使司副使、驿传道。福建漳南道参议彭钦、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榆林东路兵备道。四川马瑚府知府李兆乾、为长芦都转运盐使司运使。河东运同王宏猷、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司运使。

  ○先是、大学士冯铨、成克巩、吕宫、回奏保举巡按郝浴一疏。有上□日切责、下议政王大臣等议。至是、王等覆议、郝浴虚诳、平西王未劾之先、冯铨等扶同荐举。既劾之后、回奏又不从实认罪。谬以亟欲效忠为词。巧为遮饰。俱应革职。郝浴冒功诳奏、应逮讯。得上□日、冯铨任用以来、尺寸靡效。罪过多端。已经休致在籍。复念使功不如使过、特赐起用。毫无裨益。成克巩、吕宫、俱破格升擢。不思感恩效忠。乃将郝浴合词妄荐。及回奏、又巧为支饰。大负委任。本应重处。姑再从宽宥。冯铨、着降三级、成克巩、吕宫、着各降二级、俱照旧办事。今后务各洗心涤虑、痛改前非。副朕屡宥录用之意。郝浴、着逮讯。

  ○丙午。上以原任户部尚书党崇雅、清端老练。素所眷倚。召为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

  ○升户部左侍郎龚鼎孳、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丁未。遣刑部郎中刘玉佩往直隶、刘世杰往江南、萧家芝往浙江、吴颖往四川、王度往湖广、笪重光往陕西、霍炳往河南、刘芳声往广东、孙允裕往山西、杨兆鲁往山东、大理寺左寺正桑芸往福建、右寺正甯承勋往江西、恤刑。

  ○庚戌。升侍读王铎、为内翰林弘文院侍读学士。

  ○升吏科给事中林起龙、为刑科右给事中。加大理寺寺丞衔。

  ○补原任御史姜图南、为四川道监察御史。

  ○免陕西兴安、汉阴、平利等州县、十年分水灾额赋。

  ○遣官祭梅勒章京噶尔哈图、甲喇章京阿达哈哈番法喀。

  ○辛亥。金星昼见。

  ○壬子。朝鲜国王李淏奏称、原任议政李敬舆、李景奭、原任判书赵絅等、久着忠勤、请复加任用。上以其隐匿前罪。朦混奏请。遣尚书巴哈纳等、赍敕前往察问。

  ○癸丑。内大臣伯索尼、会同礼部、定议。皇后、妃、嫔、和硕亲王福金、固伦公主以下、辅国公夫人以上、顶珠服饰等制。冠顶、金佛、簪、项圈、皇后用东珠十三。皇妃、和硕亲王福金、固伦公主、用东珠十。和硕亲王侧福金、及世子福金、和硕公主、用东珠九。九嫔、世子侧福金、多罗郡王福金、和硕格格、用东珠八。多罗郡王侧福金、多罗贝勒福金、多罗格格、用东珠七。多罗贝勒侧福金、固山贝子福金、多罗贝勒女多罗格格、用东珠六。固山贝子侧福金、镇国公夫人、固山格格、用东珠五。镇国公侧夫人、辅国公夫人、镇国公女、格格、用东珠四。辅国公侧夫人、女格格、用东珠三。服色、皇后用凤凰、翟鸟、缀珠衣、黄缎、蟒缎、糚缎、补子各色等缎。皇妃、和硕亲王福金、固伦公主、九嫔、世子侧福金、多罗郡王福金、和硕格格、用翟鸟、蟒缎、糚缎、补子等缎。禁用凤凰、缀珠衣、黄色、秋香色。和硕亲王侧福金、及世子福金、和硕公主服色、俱视和硕福金例。和硕格格、并禁用五爪补子、满水缎。多罗郡王侧福金、多罗贝勒福金、多罗格格、多罗贝勒侧福金、固山贝子福金、侧福金、多罗贝勒女多罗格格、镇国公夫人、侧夫人、固山格格、辅国公夫人、侧夫人、镇国公辅国公女格格、禁用凤凰、翟鸟、缀珠衣、黄色、秋香色、四补、五爪蟒缎、满水缎。其余蟒缎、糚缎、各色缎、和硕亲王福金以下、辅国公女格格以上、俱许酌用。其马鞍<革占>、鞦辔、及缀<革占>响铃、自皇妃、和硕亲王福金以下、辅国公女格格以上、不许制造五爪龙凤、黄色、秋香色。其耳镮、项圈、簪、自和硕亲王侧福金以下、辅国公女格格以上、不许制造五爪龙凤。其系披领、合包绳带、靴底沿条、鞍坐、<革占>、及一应等物。自皇妃、和硕亲王福金以下、辅国公女格格以上、俱禁用黄绒镶锁。其不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夫人服色、俱从其夫。侧夫人、并其女、不在此等服色之例。其不入额内别室居住小福金、和硕亲王十。世子、多罗郡王六。多罗贝勒、固山贝子五。镇国公、辅国公四。顶珠、金佛、簪、凤凰、翟鸟、黄色、秋香色四补、五爪蟒缎、满水缎、俱不许用。其余各色蟒缎、糚缎、俱许酌用。其不入额内别室居住小福金等、于何年令别室居住、即记其氏族、姓名年齿、一送宗人府。一送礼部。后生子报名之时、即照其姓名注册。议上。得上□日、两妃、止禁用黄色、秋香色。余俱如议。

  ○甲寅。调刑部左侍郎卫周祚、为吏部左侍郎、管右侍郎事。转户部右侍郎王弘祚、为本部左侍郎。升大理寺卿郝杰、为户部右侍郎

  ○乙卯。以正蓝旗汉军牛录章京佟国彦、佟国卿、为甲喇章京。

  ○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等、遵上□日议覆吏科给事中林起龙、请差巡方一疏。应每省遣满汉官各一员。上曰。朕念近来吏治敝坏、民生困苦。故欲特遣满汉大臣、巡察文武贪廉、军民利病。复念奉差官员、随带员役马骡、廪粮草料、势难缺少。直省地方、频年水旱。供亿艰难。未免扰累。姑暂行停止。各该督抚已经考核者、宜倍加砥砺。新蒙简用者、务实心料理。副朕察吏安民至意。如仍因循蒙蔽。一经觉发、国法具在。断不轻恕。

  ○初、户科给事中周体观、疏荐大学士王永吉、极称其贤。请以新衔、仍管都察院事。有上□日切责。体观谄谋大臣、下部议处。至是、部议革职。上以言官宥之。

  ○丙辰。以固山额真麒祥、为平南将军驻劄杭州、镇守东南地方。

  ○丁巳。谕礼部朕恭奉圣母皇太后慈谕、册立科尔沁国镇国公绰尔济之女为皇后尔部即选择吉期、并查明仪注具奏。

  ○升江西饶州副将穆生辉、为署都督佥事。充郧襄总兵官。

  ○议政王等会议郝浴冒功妄奏、应论死。命免死。流徙盛京。

  ○戊午。赐大学士张端、修葺房屋银四百两。

  ○工科副理事官祁通格等奏言、汉官文武殊科。满官则文武互用。汉官官有常职满官则官无定员。汉官职掌相同者、品级无异。满洲则授官定品、兼论前程。汉官大臣兼加宫阶。满洲止有本等职衔。汉官有九品正从满洲止于七品、并无正从。汉官论俸升迁。满洲或骤跻崇阶。或数年不转。汉官犯罪、重者革职。轻者降罚。满洲止有革罚、而无降处。如此异制、殊非满汉一体之意。乞敕部议覆、以励官常。下所司议。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汪楫
  呻吟语 全文·佚名
  卷五·程俱
  提要·王国维
  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杨士奇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五十六·佚名
  卷之四·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五·佚名
  九十八 曹寅奏报雨水过多众商平粜摺·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三·纪昀
  范如圭传·脱脱
  路伯达传·脱脱
  忽辛传·宋濂
  田尔耕、许显纯、崔应元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苏十能·唐圭璋

      十能字千之,兴化人。乾道五年(1169)进士。开禧元年(1205),太常博士、太常丞,兼考功郎中。嘉定三年(1209)。知江阴军,被论放罢。   南柯子   江水粼粼碧,云山叠叠奇。平生心事一钩丝。便是壶中日月、更何疑。   文叔今

  • 二月庐·闻一多

    面对一幅淡山明水的画屏, 在一块棋盘似的稻田边上, 蹲着一座看棋的瓦屋—— 紧紧地被捏在小山底拳心里。柳荫下睡着一口方塘, 聪明的燕子——伊唱歌儿 偏找到这里,好听着水面的 回声,改正音调底错儿。燕子!可听见昨夜那阵冷

  • 卷一百七十二 表十二·赵尔巽

      表略

  • 卷第二百四十六 唐紀六十二·司马光

      起著雍敦牂(戊午),盡玄黓閹茂(壬戌),凡五年。   文宗元聖昭獻孝皇帝開成三年(戊午、八三八年)   春,正月,甲子,李石入朝,中塗有盜射之,微傷,左右奔散,石馬驚,馳歸第。又有盜邀擊於坊門,斷其馬尾,僅而得免。上聞之大驚,命神策六軍

  • 國朝獻徵錄卷之十二·焦竑

      內閣一   ◆內閣一   東閣大學士吳公沉傳(黃佐)   武英殿大學士吳伯宗傳(黃佐)   華蓋殿大學士劉公仲質傳   文華殿大學士兼左春坊左中允上海全公思誠傳(廖道南)   文淵閣大學士朱公善(楊廉)   學士解公縉

  • ●卷五·刘一清

    ○推排公田 咸淳壬戌,殿院陈尧道、正言曹孝庆合奏:限田之法自昔有之,置官户逾限 之田,严归并飞走之弊,回买官田,可得一千万亩,每岁则有六七百万石之入, 其于军饷沛然有余。可免和籴,可以饷军,可以制造楮币,可平物价,可安富

  • 卷之二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之三十六·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秋七月。己未朔。享。太庙。遣惠郡王奕详恭代行礼。  ○上诣钟粹宫问慈安裕康庆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皇太后安至戊子皆如之。内记  ○谕内阁额勒和布等奏。审明带兵各员被控受贿等情。

  • 七三六 山东巡抚国泰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折·佚名

    七三六 山东巡抚国泰奏遵旨查办《青霞集》等空格书情形折乾隆四十五年十二月初三日山东巡抚臣国泰跪奏,为遵旨办理奏覆事。窃臣于十二月初二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乾隆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奉

  • 史纠卷六·朱明镐

    (明)朱明镐 撰○书史同异【文多不録録其有议论者】陶潜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符亮【沈约宋书】或云字深明名元亮【李延寿南史】南史渊概作深避髙祖讳也李氏以虎为武以丙为景以渊为深以世为代以民为人诸葛长民李道民悉

  • 十国春秋卷一百八·吴任臣

    检讨吴任臣撰北汉五列传郭忠恕郭忠恕字恕先【宣和画谱云恕字国寳】洛阳人幼敏慧七歳童子及第富有文学尤工篆籀常有人于龙门得鸟迹篆示之忠恕一见辄诵有如宿习干祐初湘阴公赟镇徐州辟为推官隠帝遇弑于北冈侍中郭威命宰

  • 王守诚传·宋濂

    王守诚,字君实,太原阳曲人。气度和蔼纯洁,尤爱学习。因与邓文原、虞集交往,文辞日益进步。泰定元年(1324),礼部考试得第一,朝廷赐给进士出身,任命为秘书郎。升迁为太常博士,参加续编《太常集礼》若干卷。既而升迁为艺林库使,参

  • 邓元锡传·张廷玉

    邓元锡,字汝极,江西南城人。十五岁丧父,十七岁行“社仓法”,对乡里贫民赈济。向同邑人罗汝芳登门求教,去吉安向有德行、有学问的前辈求学。嘉靖三十四年(1555)乡试中举,又从邹守益、刘邦采、刘阳等这些素有声望的学者讨论学

  • 卷一百九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五人物志七十五大臣传六十一【汉军正黄旗二 金世德 耿昭忠 李林隆 李辉祖 杨琳田文镜 李绳武 杨魁】金世德金世德辽东铁领卫人隶正黄

  • 泰伯第八·孔子

    本篇论古圣贤和记载曾子言行的内容较多,涉及到政治、德行、学问等各方面的问题。全篇原文共21章,本书选12章。 弃天下如敝屣 【原文】 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②,民无得③而称焉。” 【注释】 ①泰伯

  • 诗传遗説卷一·朱鉴

    宋 朱鉴 编纲领舜典帝曰夔命汝典乐教冑子直而温寛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冑长也自天子至卿大夫之适子也栗荘敬也凡人直者必不足于温故欲其温寛者必不足于栗故欲其

  • 飞龙全传·吴璿

    清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六十回。题“东隅逸士编”,首有自序,署“时乾隆三十三年(1768)岁在戊子仲秋之望 东隅吴璿题”,作者吴璿,清乾隆时人。主要内容却是赵匡胤当皇帝之前的青年时期的发迹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市

  • 孝经定本·吴澄

    一卷。元吴澄撰。该书以 《今文孝经》为本,仍从朱熹《孝经刊误》的体例,分列经传。其经则合今文六章为一章,其传则依今文为十二章,而改易其次序。后附录朱熹所删语句一百七十二字与古文《闺门》章二十四字。书末有大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