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忽辛传

忽辛,赛典赤赡思丁之第三子,至元初即以功臣贵族之子而入宿卫军。至元十四年(1277),授兵部郎中。十五年,出任河南等路宣慰司同知。河南地方多强盗,往往群聚山林,劫杀过往旅客,官军无力剿捕。忽辛实行招安政策,遣土豪持官府文书去晓谕盗贼。不久,贼二人自动投诚,忽辛赐他们冠巾,对他们说:“过去你们做贼,如今既然投诚,就是良民,要安分守己。”把他们放回,令他们将政府招降的告示转告其同党。数日后,又招来为首的盗贼十来人。忽辛命下属官吏登记其姓名,使他们侍奉于左右,夜间住在户外,时常召他们入室赐予饮食,皆大欢喜。其他盗贼也相继前来投诚。

至元二十一年,授云南诸路转运使。二十二年,转为陕西道转运使。二十三年,授燕南河北道宣慰司同知,不久任命为南京总管。三十年,授两浙盐运使。大德元年(1297),晋升为江东道宣慰使,后改任陕西行台御史中丞,再改为云南行省右丞。

忽辛至云南后,向宗王呈报许多不便于民的政务,请改革更张,宗王不同意。忽辛与左丞刘正返回京师报告朝廷,朝廷旨令宗王协力施行忽辛所提改革建议。从此,一切有害于民的政务全加革新。豪民为逃避官府徭役,往往投入王府充当宿卫,官府对他们供应不暇。忽辛按朝廷原所规定王府宿卫人数,凡超出规定数额者,全登记为民,如此减去宿卫三分之二。马龙州酋长谋反,暗中与外贼勾结。事情被揭发后,宗王为左右所蒙蔽,拟将已逮捕谋叛分子开释不问。忽辛与刘正反复审讯,尽得其反叛的罪状,一律处斩。军粮的供应,地理远近不同,官吏从中作弊,忽辛登记军户姓名及仓廪处所,轮流支给,官吏不能从中舞弊。

原先赡思丁为云南平章时,曾建立孔庙作为学校,拨田五顷以供祭祀教育费用。赡思丁死后,学田为大德寺所占,忽辛仍按学庙旧日籍册,夺归学庙。又在诸郡县普遍设立学校,选文学之士为教官,于是文风大兴。王府养马繁多,都牧放于城郊,损害民间庄稼,而且牧马人又在百姓家食宿,扰害平民。忽辛在适当地方建立牧场,建屋数十间作为牧所,人民因此得以安宁。

蒙古军平定云南后,沙奴顽梗不服。忽辛派人去把他请来,待之以礼,留住数月。沙奴要求回去,忽辛说:“回去可以,但必须交出印来。”沙奴不得已而把印交出。忽辛设酒宴款待,并劝他入朝去拜见皇帝。世祖大喜。

大德五年(1301),缅国国王恃其地形险固,不肯向元朝称臣,忽辛遣人去告谕说“:我是老赛典赤平章之子,一心遵循先父的遗训,凡我官府对你国有不便的事,完全为你们更改。”缅国国王闻知,便与使者同来,献白象一头给朝廷,成宗赐国王以“世子”称号。乌蛮等部应交租赋,每年要派军队去索取,忽辛榜示诸部,说明利害,不派一兵一卒,租赋都送来了。

大德八年,出任四川行省左丞,后改任江浙行省左丞。至大元年(1308),拜荣禄大夫、江西行省平章政事。至大二年,辞职回家奉养老母。至大三年正月卒。天历元年(1328),赠守德宣惠敏政功臣、上柱国、雍国公,谥“忠简”。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 回鹘·欧阳修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汪楫
  卷十七 開寶九年(丙子,976)·李焘
  元经卷五·王通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一)·陈寅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四十七·佚名
  序·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二下·袁枢
  卷二十一 上 律历志 第一上·班固
  柳浑传·刘昫
  胡友信传·张廷玉
  金声传·张廷玉
  卷一百四十一·佚名
  卷七十三、预备立宪之宣示·黄鸿寿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大陆诗草自序·连横

    连横久居东海,郁郁不乐,既病且殆,思欲远游大陆,以舒其抑塞愤懑之气。当是时,中华民国初建,悲歌慷慨之士云合雾起,而余亦戾止沪渎,与当世豪杰名士美人相晋接,抵掌谭天下事,纵笔为文,以讥当时得失,意气轩昂,不复有癃惫之态。既乃溯江

  • 北郭集卷四·徐贲

    (明)徐贲 撰○五言律雨后过桃花坞林晚带城阴斜光里巷深过时思燕赏感物废行吟暂岀畦间蝶将栖桞外禽乱离虽有恨能到亦娯心咏邻家桃花绮树隔园邻墙阴得见春艶香还可挹芳质未容亲頼有情勾蝶羞无语向人灵源纔咫尺不用觅通津

  • 五集卷四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四古今体一百六首【己酉二】湖北巡抚惠龄奏百岁夀民吴国瑞孙曾四世一堂诗以志事新正奏疏达金门率用休徵称吉言江夏民登一百二盛时夀冠衆黎元【湖北巡抚惠龄奏

  • 卷78 ·佚名

    范成大 孙黄渡 舍舟从陆更间关,径仄仍荒亦未乾。 棘刺近人牢闭眼,泥涂兀马紧扶鞍。 茶山盗薮路程恶,麦垄人家怀抱宽。 担仆舆夫尽劬瘁,病翁那得更加餐。 范成大 孙真人庵 何处仙翁旧隐居,青莲

  • 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司马迁

    乐毅者,其先祖曰乐羊。乐羊为魏文侯将,伐取中山,魏文侯封乐羊以灵寿。乐羊死,葬于灵寿,其后子孙因家焉。中山复国,至赵武灵王时复灭中山,而乐氏后有乐毅。乐毅贤,好兵,赵人举之。及武灵王有沙丘之乱,乃去赵适魏。闻燕昭王以子之

  • ●卷十四·邵伯温

      元丰末,治神宗山陵。韩康公尹洛,凡上供之物皆预办,虽中贵人不敢妄有所求。盖公之子宗师从洛之贤士大夫游,有所闻,必白公施行之。又朱光庭、杜纯孝锡皆府官,荐为山陵司属,二人忠信有余,多所论列,役成而民被其赐。公以功拜

  • 名山藏卷之八十二·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外记◆臣林外记志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诚哉是言也建文君即神圣无过高皇帝其臣虽贤无过宋濂刘基陶安诸长者高皇帝立法贻谋垂之万世夙兴夜寐恒如不及使诸臣博稽典故而断之独思凡治世

  • 王仔昔传·脱脱

    王仔昔,洪州人。最初学习儒学,自称遇到许逊,得到《大洞》、《隐书》豁落七元之法,出家游历嵩山,能说出人的未来。政和中期,徽宗召见他,赐他号为冲隐处士。徽宗因天旱祈雨,每每派小黄门拿着纸去求王仔昔的画,看他的意见。一天,小

  •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韩非

    一、以罪受诛,人不怨上,刖危坐子皋。以功受赏,臣不德君,翟璜操右契而乘轩。襄王不知,故昭卯五乘而履屩。上不过任,臣不诬能,即臣将为失少室周。二、恃势而不恃信,故东郭牙议管仲。恃术而不恃信,故浑轩非文公。故有术之主,信赏以

  • 卷六·蔡清

    <经部,四书类,四书蒙引钦定四库全书四书防引卷六眀 蔡清 撰雍也第六雍也可使南面【芟一条减四十字】有人君之度度犹言体也不止徳量如言徳量止説得寛洪色不得简重寛洪而不褊急简重而不轻躁自是宜居人上 孔子称仲弓

  • 卷九·林岊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讲义卷九     宋 林岊 周颂于穆清庙肃雝显相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于乎美哉有清明圣德文王之庙其祀之也助祭之诸侯肃敬雝和显明相助多士威仪又济济焉凡助祭

  • 卷十·胡广

    <经部,诗类,诗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诗传大全卷十     明 胡广等 撰彤弓之什二之三彤弓弨【尺昭反】兮受言藏之我有嘉宾中心贶【叶虚王反】之钟鼓既设一朝飨【叶虚良反】之赋也彤弓朱弓也【孔氏曰弓皆漆之以御霜

  • 卷三·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三宋 司马光 撰防仪上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古礼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按家语孔子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嵗而生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然则古人之娶未必皆三十也礼盖言其极至者谓男不过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十五·圆晖

      从此大文第五。明得三律仪别。就中一明得处时同异。二明有情支因。三明得恶处中。此下第一明得处时同异。论云。此别解脱。静虑无漏。三种律仪。从彼得一。亦得余二不。不尔云何。颂曰。  从一切二现  得欲界

  • 福嚴費隱容禪師紀年錄卷上·费隐通容

    嗣法門人資福行觀山陰王谷仝集鹽官徐昌治 董行證較繼主法席門人行宗 行古重訂刻明神宗皇帝萬曆二十一年癸巳師諱通容,號費隱,閩之福清江陰里何氏子,其先瞻陽望族也。父某,母翁氏俱有令德。生于癸巳五月二十四日戌時。少

  • 目次·佚名

    护国启真诚和尚语录目次序疏第一卷上堂示众第二卷小参垂问法语机缘第三卷真赞拈颂传第四卷赞偈佛事诗启

  • 唐国史补·李肇

    唐李肇撰。原称《国史补》。三卷。肇为中唐时人,曾官翰林学士,宪中元和时任中书舍人,穆宗长庆时任尚书左司郎中。著有《翰林志》。是编成书于长庆间(821—824),记事起自开元终至长庆,共百余年事。为补史志之阙,故名。

  • 孔子集语·孙星衍

    清孙星衍辑。嘉庆二十一年(1816)成 书。全书分类编次,共十四篇,十七卷。篇名为劝学、孝 本、五性、六艺、主德、臣术、交道、论人、论政、博物、事 谱、杂事、遗谶、寓言。均采自百家、传记之书所载孔子 微言大义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