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皖系何以失败

吴佩孚以一第三师师长,转战湘省,所向无前,大有不可一世之概,久思乘机与皖系一决雌雄。适张作霖因徐树铮势力侵入蒙疆,与己利害冲突,大为不满,于是直、奉两系遂联合以图皖。以二敌一,势若稍优。然段祺瑞自参战借款成立以来,组织所谓参战军,后改边防军,又改定国军,其器械皆来自日本,军队亦由日本军官教练,合以原有实力,声威实远在直、奉联军上。故战端甫启,舆情虽咸望皖败直胜,但军事观察家则深以难操胜算,为直、奉危。乃前后不及五日(九月十四日开战,十八日即告结束),皖军一败涂地,直、奉军如迅霆震槁,直捣京畿,大出常人意料之外。

余尝以此中原因,询诸接近段派某君,据云:当时皖方实轻直而忌奉,故其军事布置,重东路而忽西路,东路与奉对峙,由徐树铮指之;西路与直对峙,由段芝贵指之,而定国军精锐则悉萃于东,西无良焉。方战之初,皖军在东路大捷,由廊房推进,几薄杨村,而西路段芝贵尚在其督战之火车中,叉麻雀、抽大烟,若未尝有战事然者。时梁鸿志方任芝贵秘书长,手徐(树铮)捷书就烟榻促请速战,藉收夹击效,乃始下令前进。而直吴因弹缺不肯浪费,收集石油废箱万余只,中置爆竹,万响齐发不绝,皖军误为枪声,骇而奔,一退至固始,再退至京郊,两军始终未尝一交绥也。西路既惨败,东路大受威胁,徐方在前线督师逐北,闻讯仓皇撤退,奉军乘之,皖几溃不成军。闻有大炮一尊、弹一百二十四颗,新购自日本,威力至大,亦委诸途,为奉军所卤获。当徐捷报抵京时,安福首要交相称庆,以为战局旦夕可定,从此当莫余毒,不意直军忽从天而降,乃始惊皇失措,投止无门。京师警察总监吴炳湘奉吴令严缉诸凶,本可按图索骥,一网打尽,以其素与段派亲,特故稽延,予以逃逸机会,以故李思浩、曾毓隽、姚震、梁鸿志诸人均得托庇东交民巷,免作阶下囚。经此一役,而根深蒂固之皖系势力,殆扫地无遗矣。

使某君之言果信,则皖系致败,约有数端:主将不得人,一也;兵力分配太失均衡,二也;既不知己,又不知彼,三也。而其最大原因,厥在民心之离异。有人谓,民国以来每有战争,皆兵精械良者败,而兵劣械窳者胜,辛亥之举、洪宪之役、直皖之战,均其明证。故以纯军事眼光推断我国战争之胜负,未有不适得其反者。余以为此特一偏之见,而未得其全者也。盖握军事优势者,大抵在政治上皆拥重权,其平日措施率多违反民意,怨荫繁兴,亲众离叛,民心失,兵心亦深受影响,其取败也固宜。然则其胜之也,非真劣能胜优也,民心胜之耳。当时民心背段向吴,至为明显,即此一端,胜负已判。得民者昌,失民者亡,自古已然,至今仍成为政治、军事之原则,固未可视为老生常谈也。

猜你喜欢
  皇甫张段列传第五十五·范晔
  卷一百五十一·列传第四十八·柯劭忞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八·李心传
  附表目·连横
  第六十三回 陈霸先举兵讨逆 王僧辩却贼奏功·蔡东藩
  卷之八十四·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十二·朱国祯
  卷三十七·郝经
  第七卷 唐·缪荃孙
  第十九章 蜀道难(一)·冯玉祥
  三十一、面试·包天笑
  卷一百四十·佚名
  第一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开始虞夏时代】·钱穆
  卷一百十四·佚名
  三十八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六十一·彭定求

        卷361_1 【和思黯忆南庄见示】刘禹锡   丞相新家伊水头,智囊心匠日增修。化成池沼无痕迹,   奔走清波不自由。台上看山徐举酒,潭中见月慢回舟。   从来天下推尤物,合属人间第一流。   卷361_2 【酬思黯

  • 江月松风集卷三·钱惟善

    (元)钱惟善 撰洛阳陌驱车洛阳陌周道何逶迟玉帛走侯甸金汤固城池潘令好桃李阮生多路岐铜驼卧荆棘索靖独先知陇头水呜咽陇头水东西流至今胡马不敢饮野狐时见侵月明古碛在氷合交河阴陇底有白骨衔寃啼夜深闗山月落落汉时月

  • 第二十五齣~第三十四齣·王錂

    【疎影】〔旦上〕愁云障海头。月冷空闺裏。生离死别。两处伤悲。梦裏人归。应嫌是沙场鬼。空留遗腹读诗书。愿取儒风不坠。独学无友。孤陋寡闻。想我孩儿在学读书。敢胜似前番了。若得他成人。也不枉了。正是黄金满籝。不

  • 第四折·佚名

    (李肃戎装上,诗云)太山顶上刀磨缺,北海波中马饮枯。男儿三十不遂意,枉做堂堂大丈夫。某乃白袍李肃是也。王允将貂蝉许了俺太师做夫人,谁想吕布这畜生窥见美色,公然敢来调戏。他被俺太师撞破,他倒打上一拳,逃走去了。没些尊卑

  • 卷五百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二姚合和李补阙曲江看莲花露荷迎曙发灼灼复田田乍见神应骇频来眼尚颠光凝珠有蔕焰起火无烟粉腻黄丝蘂心重碧玉钱日浮秋转丽雨洒晩弥鲜醉艳酣千朶愁红思一川绿茎扶萼正翠菂满房图淡晕还殊

  • 重订曲海总目提要·佚名

    黄文旸《曲海目》,通行的祗有扬州画舫录卷五的转载本。这一卷题名《重订曲海总目》,见于清管庭芬的《销夏录旧五种》。据管庭芬跋语,说是“得之于西吴书贾,而重订者不知何人”。或以为即出于管氏之手,但缺乏根据

  • 王隱晉書卷十一·汤球

      王敦沈充。   王敦字處仲。文選讓中書令表注。   中宗時為大將軍。同上。   謀逆。同上。   肅祖以為丞相不受。同上。   王敦枉害刁協。及敦病。白日見協乘軺車從吏騶詣敦。而仰頭瞋目。

  • 卷之六百九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瓴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平定金川方略卷十三·来保

    九月庚午岳钟琪奏言美诺系小金川地方去贼巢路逺虽贼众不难次第剪除无如深沟高垒形势便于拒守沟中又穵土穴藏身且于土孔中暗施鎗炮伤及官兵每攻一碉一卡大者官兵阵亡带伤不下数百人小者亦不下百数十人现今出阵带伤官兵

  • ·与台阳属吏书·丁曰健

    我辈出身加民,除莠安良,原分内应为之事。如不能弭患于未萌,以致糜帑殃民,方引罪之不暇,遑曰计功。仰荷圣恩垂念海外宣劳,无不准其请奖;而或因以饰词取巧,清夜实属难安。然得之昭昭,终失之冥冥。仆阅历宦场将三十

  • 《宋史》简介·脱脱

    《宋史》元·脱脱等 撰 《宋史》於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五史中篇幅最庞

  • 经济文衡续集卷十三·佚名

    宋 滕珙 撰荒政类下【浙东赈济】申请前后救荒合行事件是嵗辛丑先生任满到家秋七月以修举荒政除直秘阁以前所劝出粟人未推恩不拜诰至复辞九月改除浙东提举时荐饥遂即日上道仍乞奏事冬十月堂帖报出粟人已推恩乃受前职

  • 一、中国的悠闲理论·林语堂

    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因为相反者必是互相钦佩的,所以我想美国劳碌者之钦佩中国悠闲者,是跟中国悠闲者之钦佩美国劳碌者一样的。这就是所谓民族性格上的优点。我不晓得将来东西文明是

  • 第十七章 名节·佚名

    妇女一生的大事,只重贞节。乱了她,使她失节,就如瓦破了岂能复原,历观乡试会试的录取名册,与子孙昌盛的家庭,考察他们的前世,凡是属于贞节孝义的占了大半。可见上天回报贞节孝义的人,在吉庆方面非常优厚;而上天报应破节的

  • 原经·章太炎

    古之为政者,必本于天,殽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殽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故诸教令符号谓之经。挽世有章学诚,以经皆官书,不宜以庶士僭拟,故深非杨雄、王通。案《吴语》称挟经秉枹。兵书为经。

  • 续刊古尊宿语要目录·佚名

    续刊古尊宿语要目录 第一集 天 临济  汾阳昭  琅琊觉  慈明圆  翠岩真  黄龙南  死心新  晦堂心  泐潭英  兜率悦  草堂清  灵源清  湛堂准  长灵卓 第二集 地 法眼益  云门偃  法

  • 瓶花斋杂录·袁宏道

    一卷。明袁宏道(1568—1610)撰。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万历进士,历任吴县知县、国子助教、礼部主事、吏部郎中等职。与其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同为“公安派”创始人。著有《锦帆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