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名节
妇女一生的大事,只重贞节。乱了她,使她失节,就如瓦破了岂能复原,历观乡试会试的录取名册,与子孙昌盛的家庭,考察他们的前世,凡是属于贞节孝义的占了大半。可见上天回报贞节孝义的人,在吉庆方面非常优厚;而上天报应破节的人,应该是灾祸重重了。
女子以贞节为重,一旦嫁人,终身不改。行为稍有不端,则父母与村人都会对她轻贱鄙视。若是男子丧偶可以续娶,无子可以买妾,这也就是针对妻妾之道如此。至于同外人交往,那么一样是失身,又与女子有什么差别,而且男子名声被宽容不减弱的原因,是由于士人有百行可做,学问方面的造就,功名方面的建树,足以自我表现的地方很多。不像妇女,纵然非常贤能,但足不出户,故此不能因为有什么缺陷就急忙为她遮掩。然而与其积累功德,希望有一天来掩盖错误,何不按规矩行事,早些在平时谨慎从事,况且试去扪心自问,哪一样最足以表现,即使日后德业和闻望确实足以显著一时,那些细小隐蔽的地方,在睡觉时无人处感到惭愧的事情,不也很多吗,要想自勉成为完人,就应该早日加强对自我身心的管束。
秽乱淫邪,终身被人不齿。女子失节固然如此。而在男子,自作罪孽,又岂能逃脱,没有到手之前,费尽心机,足以成病;刚刚结合之际,遇凶险,犯暴怒,足以送掉性命;私合之后,风声败露,劣迹远扬,小则被众人非议,舆论谴责。大则形成诉讼,家道衰落。这是属于明处的。冥冥之中,功名被削,福禄被除,寿命被减,后代被绝。那时节粉面巧笑,不能帮助我;美目顾盼,不能挽救我。美人在哪里,好事终成空。虽有惩罚不及的,侥幸一息尚存;然而追悔以往处,痛惜百身难赎。又何况良辰易过,后运难期。正恐怕一蹶不振,心志颓丧,一事无成,终归堕落。人们应该在根基处谨慎从事,不要到末路时长吁短叹。
黄藜乙《闺箴》说:“妇女的淫孽,一生也难于洗净。因此作为处女,就该守身无玉,容不得丝毫污点。倘若有什么丑行,新婚之夜,有何面目去对丈夫,知道后被休出,连累父母受辱,本人必然四处流落。即便婆家顾惜体面,隐瞒不说,也必然被丈夫鄙薄轻贱,终身废弃。已经嫁人的,或是丈夫愚丑可厌,或是时常外出,也应当义命自安,千万不要被人诱骗。倘若遇到狂徒,当即严辞拒绝。即使言语中或眉目间,稍一带有邪意,以后不可再与此人相见。若是露出勾引形迹,必须告诉丈夫知道,自然不敢再次相犯。断不可羞怯不说,致使狂徒认为默许,坏事不小。况且那浮薄子弟,占了便宜,口头定然不谨慎,妇人自认为极其隐密的事情,不知街坊里巷,犹如亲眼所见而大肆传播了。这样一来必会玷辱家门,甚至断送性命。阴间律法:妇女犯淫,永世堕入畜生道。岂能做那失身无耻的事情呢,” 又说:“妇女邪淫,每由三姑六婆乳母丫环所引诱。或是由于美童俊仆出入内室,以及男女亲戚往来住宿,并且入寺游山参僧礼道引起。作为丈夫对于妇女的这些,应严行禁止,邪淫之门,也就稍稍堵塞了。尤其对于男子,应不亲昵俊童,不私宠仆婢,使夫妻床第之欢,情好无间。而且平日语言举止,毫无亵慢表现。淫艳书籍,不放在案头。一直用古今节烈的事迹,演示讲述点化引导,让她们所见所闻,都有规矩。这又是端正根本澄清源头的方法。”
女人一生的名节,从做处女时开始。如果乘其无知,设下圈套引诱,就是为满足我片刻的淫欲,败坏此人终身的节操。后来婚嫁时,便是残损的身躯,使她的父母暗伤体面,婆家现蒙丑名。纵使临婚时蒙混过关,私下里也常觉羞惭。即使能够教导儿女,成立家庭,大节上终归亏损。如果遇到曾经知情的人,不觉两下里难看。便令她一生守节,已然是清白玷污。岂不是对于女子来说可恨可惜,对于男子来说罪大恶极吗。
人若不幸少年夭折,临终之时,放心不下,再三叮咛,但愿妻子守我门风,生死不改,以慰地下亡灵。所以守节的妇女,上天必然昌大她的子孙,朝廷必然表扬她的名节,最应该得到尊敬和保护。若是欺侮她,诱惑她,不但活人在阳世含羞,死者更是痛恨于九泉。试想活人的耳目可以隐瞒,亡灵的感触怎能逃脱。暗昧之中是何等的可惧,还敢逞纵我的私欲于那片刻吗。
《温氏母训》说:“寡妇不禁止年轻人出入房间,并非无故得到谴责;用心打扮自己,并非无故得到谴责;屡次入寺烧香看台戏,并非无故得到谴责;对下人严厉刻薄,对乡党妄加指责,并非无故得到谴责。守节的女子,厌恶安逸,爱好劳动,晚睡早起,忙忙地无一刻空闲,贫也不知愁,富也不知乐,便是铁石手段,若有半晌偷闲,到老终无结果。”
猜你喜欢 物理论·杨泉 卷之四 地形训·高诱 读书録卷十·薛瑄 提要·李光地 卷六十五·江永 卷二十六·佚名 劝孝歌·王中书 卷二·张尔岐 卷十一·姜炳璋 第21章 杂记下·戴圣 晋公子重耳之亡(僖公二十三年)·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卷三十七·佚名 卷二·佚名 佛法悟入渐次·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