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清史馆

清史馆有前代之实录、方略、会典事例、国史稿本、可据前事,则少为整齐排比。后事之待编纂者,固寥寥无几也。赵次珊自奉天都督还朝,不甘野处,自愿编修清史以酬故君。袁氏即如其意,以畀之。然赵氏虽起词林,仅工帖括,着者尝接其幕僚浙人陈某,谓次老擅长文字,在简明告示,则其学可想矣。且修清史之难不在乎搜辑编纂,而在持论之公允。盖民国开基之人物,半胜朝之老吏。赵氏己身,即附载泽以起,而私取奉天财政局帑事,乃徐菊人所弹劾,又酿成四川革命者,则其介弟尔丰,就此数点论,欲无曲笔,已非易易,况对于袁徐冯段诸人哉?然其进行,则较国史馆略速,大约及赵氏之身可以蒇事,纂协修等,约分四派,赵之私人若金还叶景葵之流一派也;前清遗老,若沈子倍秦幼衡之流,一派也;旗籍文人若庆博如之流,又一派也;真实学者,若张孟劬之流,亦一派也。第二派以僚友旧谊,第四派赖之以编书;第一派多富人特籍此挂名朝籍;第三派则与赵有连者,盖庆父嵩昆。曾任黔抚藩,尔巽官知府,赖其荐达也。他可类推。遗老之供此差者,按时支薪,并不到馆,亦从未编纂只字焉。故俗亦称清史馆为养老院,志士羞附之,若叶尔恺、章枝诸人。赵虽坚聘不赴,叶且其婚媾也。

某君供职史馆四年,归告着者曰:“唯张孟劬所纂《后妃传》,差有史法,他无闻焉。”叩以《德宗本纪》,后半如何,着笔答曰:“一言以敝之,则为袁氏洗刷而已。”某纂修者,狂士也,尝上书馆长,论史裁颇褒贬人物,赵阳嘉纳未几以经费不继,裁员某与其列焉。

赵为老吏中之最新者,有时着西装,踢球打弹,以表示开通,随从者则其妻妾,与史馆事务员。或谓事务员某某皆其戚谊,故出入赵邸,若私室,且时共内眷为麻雀戏。赵所倚重者,则胡军巡阅使张雨亭。有时张胡与中央龃龉,必赖赵为调停。则馆员亦因之生气勃发,盖薪俸积欠可发而有宠馆长者,且可因此,乞荐入政府焉。

某旗员虽起家甲科,而俭于学,入民国以世伯轩力荐之清史馆,初以咨议等挂名职,进而为纂修。任纂大臣传,颇有错误。同事者微讽之,某因欲炫博则附会小说稗史,杂入诸臣传中,若索额图、明珠、年羹尧、于成龙、施仕纶等说,部中多有其事迹,并为纂入赵私事,烦馆事,特总大纲,史稿多不寓目,固弗知也。后为汴籍某君所见,乃强某改之,某谓小说不足信,何林琴南为社会所欢迎,而蔡鹤卿且提倡水浒红楼哉。闻于明珠传中,戴有其子成德,小说家名之曰贾宝玉云云,悖谬至此,或告者之过与。

猜你喜欢
  1935──中華民國二十四年乙亥·郭廷以
  资治通鉴后编卷一百二十八·徐乾学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二十九·佚名
  ◎咸肉先生·吴虞公
  皇王大纪卷三十八·胡宏
  书湖州庄氏史狱·沈起
  第四四四名单及簿约光绪九年九月吉日一二二二六--二·佚名
  卷二十九·班固
  第八章 两次秋操·冯玉祥
  唐俭传·欧阳修
  陈与义传·脱脱
  高登传·脱脱
  陈轸去楚之秦·佚名
  晋纪(刘谦之)·干宝
  四十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七言巻七十三·洪迈

      七言  戏题诸判官㕔壁     包㓜正  六十老翁无所取二三君子不相遗愿留今日交欢意直到隳官谢病时  朝拜元陵  宫前石马对中峰云里金铺斗几重不见露盘迎晓日唯闻木斧扣寒松  观壁画九想图  一世荣

  • 卷十五 漢紀七·司马光

      起玄黓涒灘(壬申),盡柔兆閹茂(丙戌),凡十五年。   孝文皇帝前十一年(壬申、前一六九年)   冬,十一月,上行幸代。春,正月,自代還。   夏,六月,梁懷王揖薨,無子。賈誼復上疏曰:「陛下卽不定制,如今之勢,不過一傳、再傳,諸侯猶且

  • 卷九·昭梿

    ◎宁王养菊京中向无洋菊,篱边所插黄紫数种,皆薄瓣粗叶,毫无风趣。宁恪王弘皎为怡贤王次子,好与士大夫交,因得南中佳种,以蒿接茎,枝叶茂盛,反有胜于本植。分神品、逸品、幽品、雅品诸名目,凡名类数百种,初无重复者。每当秋塍雨后

  • ●卷十二·余继登

    正统十四年,降虏之编置京畿者,因虏入寇,遂编发胡服肆掠,人目为家达子。正统十四年,侍讲刘定之疏言时政,内一款言:“往年以来,降胡皆留居京师,授以官职,给以全俸。夫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故昨者或冲破关塞,奔归故土;或乘伺机便

  • 李远传·李延寿

    李远,是李崇的儿子,李贤的弟弟。字万岁,从小就有才能度量,他曾经与小孩子们做打仗的游戏,指挥起来颇有军队的阵法。郡守见了很是奇异,让他们再做一次这种游戏。其他孩子见是郡守,都吓得走开,独有李远拿着木棒大声吆喝,又演习了

  • 唐愍帝本纪·欧阳修

    唐愍皇帝从厚是唐明宗第五子,身体健壮,为人寡言有礼貌,唐明宗因为他长得像自己而特别爱他。天成二年(927),以检校司徒任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加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从厚妃是孔循女,安重诲对孔循把女儿嫁给从厚很

  • 董宋臣传·脱脱

    董宋臣,是理宗朝宦官。淳..中,他由睿思殿祗候特转为横行官。宝..三年(1255),兼任干办佑圣观。侍御史洪天锡弹劾他,皇上没做答复,洪天锡获罪,降为大理少卿。开庆初年,大元兵驻屯江上,京城恐慌。董宋臣赞成皇上迁到宁海军,签判文

  • 韩延徽传·脱脱

    韩延徽,字藏明,幽州安次人。父韩梦殷,历任蓟、儒、顺三州刺史。延徽在少时便才德出众,燕帅刘仁恭觉得他奇异不凡,征召为幽都府文学、平州录事参军,与冯道同掌祗候院,又授幽州观察度支使。后刘守光为军帅时,延徽被派来我国访问

  • 地官司徒第二·佚名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蜀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教官之属:大司徒,卿一人。小司徒,中大夫二人。乡师,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

  • ●八、经学变古时代·皮锡瑞

    经学自唐以至宋初,已陵夷衰微矣。然笃守古义,无取新奇;各承师传,不凭胸臆,犹汉、唐注疏之遗也。宋王旦作试官,题为“当仁不让于师”,不取贾边解师为众之新说,可见宋初笃实之风。乃不久而风气遂变。《困学纪闻》云:&l

  • 卷三十八·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八 明 冯复京 撰小雅节南山之什一节南山篇师尚书云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隂阳官不必备惟其人○大戴礼云天子不论先圣王之德不知君国畜民之道不见礼义之正不察应事之理

  • 卷五·佚名

    △初诵第五(八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于佛前。而说偈言:云何戒具足,威仪不阙减。修习何等业,成就何等法。而能得名为,三明婆罗门。尔时世尊说偈答曰:能知于宿命,见天及

  • 卷六十七(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菩萨见实会第十六之七兜率陀天授记品第十六尔时八亿兜率陀天。见诸阿修罗伽楼罗。乃至夜摩天等供养如来。闻授记已欣喜踊跃作如是念。於何等法。世尊,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为色受记受想行识。得授阿耨多罗三藐

  • 心 之 研 究·太虚

    ──十一年四月在黄陂县前川中学讲──中国文“心”之一字,含义最广。通常之心字,多指吾人身中之肉团心而言,然此肉团心不过专司人身血液之流行,其本质为一物体,于空间占一位置,其时非永久不变坏,此非佛法上之所谓心。近代人

  • 十住断结经卷第九·佚名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道智品第二十四  尔时座上百亿众生。及诸大会菩萨之人。及天帝释梵天王。兜术天。焰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乃至一究竟天。各各狐疑。欲得闻说至道之要。道者无相而不可见。云

  • 花严经探玄记卷第十六·法藏

    (此尽性起品)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佛小相光明功德品第三十初释名佛者。标人表德。小相者形大辨体。光明者依体起用。功德者用所成益。此则依人显德。体用为名。二来意者。前品大相各有光明。皆照法界而未显所照利益之相

  • 阿格尼丝·格雷·安妮·勃朗特

    《阿格尼丝·格雷》是安恩·勃朗特的代表作,有很强的自传性,全书以女主人公第一人称的叙述语气写成。这是英国维多利亚朝一部很有深度的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作者站在那个时代的进步立场上,揭示了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合理,对于

  • 乌石山志·郭柏苍

    《乌石山志》由清代郭柏苍、刘永松纂辑,黄宗彝、郭柏芗参订,分宸翰、名胜、古迹、寺观、祠庙、第宅园亭、石刻、人物、仙释、志余10卷,全书31.3万字。主要介绍乌石山的自然风貌、人文事迹、神话传说和历史文物。